APP下载

山东济南 创新救助体系 打造“泉城避风港”服务品牌

2023-10-29焦文静

中国民政 2023年16期
关键词:避风港泉城中心站

☉ 焦文静

在山东省民政厅指导下,济南市民政局积极推进流浪乞讨救助“一站多点”工作模式,形成了以济南市救助站为中心站、15个区县166处“泉城避风港”全面覆盖、多种社会力量协同参与的“1+166+N”流浪乞讨救助新体系。

搭建“1+166+N”救助网络。打造1个“区域中心站”。按照国家一类救助管理机构标准,改造提升济南市救助管理站,完善医养照料、康复训练、心理辅导、隔离处置等功能,将其打造为省级区域中心站。建立166处“泉城避风港”。依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警务室、劳动者驿站、社工站、福彩投注站、公园传达室等公共设施,按照“沿街、开阔、易发现、全天候开放”原则设立166处“泉城避风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临时休息场所和过渡性救助服务。聚合N类救助力量。联合公安部门打造“泉城避风港—警务驿站”,联合卫健部门在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济南市精神卫生中心设立“泉城避风港”,联合城管部门在劳动者驿站设立“泉城避风港”,确保流浪乞讨人员第一时间得到救助,实现线索发现与救助庇护有效衔接。动员引导基层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参与流浪乞讨救助工作,在法律援助、技能培训、就业帮扶等专业领域协同共建、形成合力。

打造“四早救助”工作模式。救助工作“早研判”。依托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巡回救助统计信息、公安机关协同救助记录等历史数据,建立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和返乡人员帮扶台账,绘制街面流浪乞讨人员易滞留点地图,常态化巡查62个易滞留点。流浪行为“早发现”。依托166处“泉城避风港”和6401名村(社区)联络员下沉优势,对片区内车站、旅游景点、建筑工地、通道涵洞等重点区域开展包干式定点巡查。开通流浪乞讨救助热线,动员民政干部职工、社会爱心人士等主动参与巡查并及时反馈线索。流浪人员“早救助”。依托“泉城避风港”建立“3公里辐射圈”,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免费住宿、餐饮等过渡性救助服务,并根据救助对象需求及身体情况进行分类转介。今年以来,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156名。救助对象“早处置”。与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信息查询、落户安置、医疗诊治联动机制,建立全省首个联署办公的“联合救助服务中心”,实现DNA比对、人脸识别、户籍信息查询等高效合作。构建“互联网+救助寻亲”信息化平台,通过流浪乞讨人员数据库、“泉城避风港”工作人员、村(社区)联络员等对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快速甄别确认。

开展“全生命周期”救助服务。全天候救助。常态化开展“夏季送清凉”和“寒冬送温暖”活动,加大街面巡查力度。建立极端天气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应急处置机制,提前储备救助物资,对流浪人员易滞留点开展不间断巡查。全要素保障。出台《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长期滞留人员三个落户移交安置规程》、《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助监督管理办法》和《进一步加强“泉城避风港”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制度保障,建立职责明晰、运转高效、衔接严密的救助管理服务运转体系。搭建救助信息共享平台,利用市级中心站数据信息来源集中、汇总便捷、筛选精准的优势,实现“站”与“点”之间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搭建业务骨干专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督导与培训,着力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全链条办理。搭建民政、公安、城管、卫健四方协同救助服务平台,建立“发现一例,报告一例,处置一例”的一体化管理体系。全媒体宣传。围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网络建设和体制创新,优化提升“泉城避风港”服务品牌,加大信息化宣传,设计品牌标识,进一步提升品牌文化内涵。

猜你喜欢

避风港泉城中心站
泉城
《曲艺泉城》
邂逅泉城
夜“泉城”消费地图
一带一路
网络交易平台商标侵权中避风港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制
添加带外控制设备网不通
避风港
上虞市避风港伞业有限公司作品
第三方平台侵权责任研究论“避风港”的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