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2023-10-29李云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19期
关键词:合格路基沥青

李云

(德安县竣达工程有限公司,江西九江 3304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需求也在逐步升高。交通通行量不断增大,特别是车辆保有量的逐步增加,使交通需求日益提升。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的交通通行需要,公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要求不断提升。许多高速公路项目正在逐步建设和运行,对一些以往建设的公路项目,则要进行改扩建施工,以提高其通行性能。基于此,对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确保改扩建施工达到要求,能够完全满足公路通行需要。

1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关键技术

1.1 高速公路加宽

公路改扩建工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路基两侧加宽、路基单侧加宽和分离加宽。这些方式都是比较常见的公路改扩建施工措施,每种方式的优缺点不同。

第一,路基两侧加宽方式。施工项目成本投入比较少,可以有效地节约工程资源,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对交通组织建设效果的提升有重要意义。但是,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施工时需要进行两侧排水,拆除和重建防护结构,有些路段的交通封闭时间比较长,且现场施工需要的空间较大,施工工程量比较大,对施工单位的技术、资金等方面要求比较高。

第二,路基单侧加宽方式。施工要求相对较低,对新旧路基的中心线重合没有过多要求,且资源利用率相对较高,但施工周期比较长,相应的成本也会比较高[1-5]。

为保证公路改扩建工程效果,进行改扩建施工方案的选择时,需要从项目的投资规模、扩建效果、现场环境等方面出发,综合分析和论证,展开全面的调查研究,进而选择最佳的改扩建施工方式,满足当前的公路改扩建施工要求。

1.2 新旧路基拼接

公路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原有路基结构基本会处于稳定状态,不会发生太大变化,而新建路基沉降量相对较大,在新旧路基拼接部位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如果沉降量差异较大,会造成路基纵向开裂,结构损坏会更严重。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雨水渗入会造成路面结构和路基结构损坏严重,无法保障通行安全性。

因此,在新旧路基拼接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制订完善的新旧路基拼接方案,加强沉降量参数控制,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合格,以有效地控制沉降量,避免路基沉降不均匀问题,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工程概况

某地区的公路项目位于降雨时间比较长、雨量充沛的地区。该公路项目于2010 年建成通车运行,但由于日常管理和养护的不到位,加上近几年超载通行车辆日益增多,导致部分路段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坑槽、沉降和脱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道路通行的安全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肉羊的生产养殖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由原本的放牧饲养方式向着舍饲进行过度,这对于肉羊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有很大的帮助。目前我国养殖户在进行肉羊饲养的过程中,还存在生产性能低、繁殖效率低一级经济效益差等问题,为了更好的提升我国养殖户肉羊养殖的经济收益,促进肉羊养殖的产业化发展,对肉羊高效养殖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对肉羊高效养殖技术中的几种关键技术进行阐述,希望可以为养殖人员和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经过对整个项目的综合性调查,发现某些路段的脱空问题尤为严重,需要进行修复处理。针对具体的病害问题,采取板底压浆的作业方式,避免发生沉降等病害,并根据现场情况合理调整线形,采取加宽的方式增加运输能力,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情况。

3 原混凝土面板施工

为了使此次改扩建加宽施工顺利进行,现场应采取以下原混凝土面板处理措施。

第一,对于原结构存在错台量超过5mm 或者弯沉值超过70 的部位,进行整体更换处理;对弯沉值在20以内的结构部分,及时进行修补处理,以恢复结构性能。对于路基受到浸水影响而出现强度不足的情况,及时采取换填处理方式,并进行碾压修复,以达到结构性能标准。如果基层结构存在离析、软化、强度不足等问题,应及时换填施工,使用合格的材料进行补强作业,恢复强度性能。如果检查发现部分结构的混凝土面板损坏严重,已经无法达到使用要求,应采用小型夯实机进行相应处理,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第二,对原结构的脱空问题进行检查,如果弯沉值在20~70 之间,应结合实际需要进行压浆作业,填充底部结构。主要采用的方法是在该位置进行钻孔作业,并加强对面板和基层部位的控制,确保钻孔深度合格。钻孔时使用φ38mm 钻头进行作业,成孔后及时清理内部残渣与杂物,并采用泡沫封堵的方式进行处理。选择合格的水泥净浆进行压浆作业,工作压力为0.5MPa,压浆作业达到设计标准要求后,进行结构强度性能检测,经检测合格才能投入使用[6-9]。

4 帮宽路基及行车道基层处理

4.1 帮宽路基处理

在该项目中,路基结构因长期受到降水影响出现了损坏,表现为帮宽路基周边浸泡严重,强度性能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技术人员经过分析后确定了以下处理措施。

第一,对于基底结构,应用挖掘机和钢钎施工,然后灌入生石灰粉材料,以达到固定效果,并应用压路机进行碾压施工,以保证结构强度和密实度合格,再进行级配碎石铺设。

第三,计算帮宽水稳碎石基层结构的新建路床部位的弯沉值,并通过厂拌混合料的方式,在现场应用摊铺机和压路机进行施工,以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基层结构的施工要求。

4.2 行车道基层处理

在行车道基层水稳碎石结构的现场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补强层与整平层结构施工。为确保施工质量,基层部分需要对错台量在5mm 以下的结构进行处理,以达到施工标准,保证平整度合格[10-12]。

5 沥青面层及下封层施工

5.1 沥青面层施工

5.1.1 施工准备

在现场进行沥青面层结构施工前,应将表面的松散材料清理干净,确保表面无任何杂质。此外,应使用烘干机进行现场烘干处理,以保证干燥性合格。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标准配制沥青混合料,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拌和时间,以达到均匀性标准,确保无结团、结块、花白料情况,以确保沥青面层结构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5.1.2 混合料拌和

经过技术人员综合分析,该公路改扩建项目应用特立尼达湖改性沥青材料。这种材料的性能非常优越,结构性能合格,可以确保路面结构的施工效果达到规定要求,实现公路总体性能的提升。

在施工过程中,基质沥青需要进行加热处理,温度达到150℃之后存储到罐体内,并运输到现场进行泵送施工。拌和环节需要加强控制,时间在20min 以上,达到均匀性标准,并再次将混合料的温度加热到170℃,保持温度恒定,变化范围不超过规定要求。沥青混合料拌和工作结束后,需要选取样品进行针入度、软化点等参数检测,并保证各种材料的加入比例符合要求,不会影响施工效果。在该项目中,特立尼达湖的沥青加入比例为35%,其他65%为AH-70#沥青材料,各项性能达到国家标准[13]。经检测,材料黏度与传统沥青材料无差异,经冷却后能够形成合格的路面结构,可恢复路面性能。

5.1.3 摊铺

将混合料运输到现场的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确保不会对现场施工带来任何影响,摊铺前还需要进行温度检查。摊铺时需确保设备的运行速度合理,确保摊铺质量符合标准要求。摊铺后需要及时进行碾压作业,确保路面结构的平整度和压实度都符合工程要求,以提高道路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5.1.4 接缝处理

该项目的行车道宽度为23.5m,采用两幅施工方式,在中心部位设置纵缝,以预防发生裂缝、沉降等病害问题,上下两层要布置在相同的部位,以免影响道路结构的性能和质量。在路面半幅现场施工环节,应用两台摊铺机同时开展作业,并采取梯队施工方式。为了将纵向接缝设置为热接缝形式,摊铺机间距应控制在10m 左右。相邻两幅以及上下面层设计为横向接缝方式,应该有1m 以上的错台。

如果现场摊铺环节存在中断50s 的情况,或者摊铺表面材料温度降低,应布置纵向接缝,再次摊铺前进行合理处理,并对路面结构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5.2 下封层施工

在水稳碎石基层表面需要铺设一层乳化沥青材料,并铺设拉应力在50kN 以上的自粘贴型纤维格栅网。采取搭接铺设的方式,相邻部位重叠1.5~2cm。完成上述工作后,需要在表面铺设一层厚度为3cm 的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结构。通过改性沥青的弹性性能恢复作用,形成强度性能合格的结构,保证基层结构的性能达到标准要求[14]。

6 施工质量控制

6.1 原材料控制

第一,所有进入现场的原材料,尤其是沥青、粗细骨料和抗剥落剂等,都必须进行取样检测,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的原材料才能投入使用。第二,严格控制现场沥青的存放,不同规格的沥青材料应分类存放,避免混合存放造成不利影响。在存放过程中,不同材料之间的间隔距离也需要严格控制,以防材料污染,影响性能。第三,加强控制存储、运输和使用环节,以避免原材料出现性能损失,影响工程质量。第四,需要对原材料存放场地的路面进行硬化处理,并采取必要的防污染处理措施,如采取隔离措施,设置排水系统等,避免材料性能受到影响。

6.2 沥青混合料拌和控制

开始沥青混合料拌和之前,需要对拌和设备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全面检查,以确保其各项功能合格,不会对混合料的拌和施工产生任何不良影响。对各项仪表也需要进行检验,确保其精度达到标准要求。特别是各种原材料的称量装置,其精度必须达到规定标准,以避免影响混合料的拌和质量[15]。

此外,混合料拌和量需要满足现场连续施工的要求,但不应过多制备材料,以免造成浪费,且存放时间应控制在24 小时以内,以免存放时间过长对材料的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6.3 沥青混合料运输控制

需要加强对沥青混合料运输环节的管控,通常采用覆盖的方式避免污染问题。此外,应合理规划沥青混合料运输路线,保持均匀、慢速行驶,避免出现急刹车、急转弯等情况,运输道路应达到平整性要求,避免颠簸导致离析现象。

6.4 接缝处理

在公路改扩建项目施工中,接缝位置的处理至关重要,它对路面结构的整体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接缝位置的施工需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方案的要求进行,并加强现场施工管控。应由专业人员组织施工,并在施工后及时进行检查,以确保平整度、密实度和性能达到合格标准。对于两幅路面搭接的部位,长度应在5~10cm 之间。在该结构部位的施工中,需要严格按照碾压工作要求进行,使用压路机进行作业,以达到平整性要求。同时,应做好质量监督和检测工作,保证接缝位置的质量达到要求,从而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7 结语

公路改扩建施工是提升公路工程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然而,在目前的公路改扩建施工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改扩建施工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公路施工部门需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改扩建施工方式,并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控,以提高公路改扩建施工水平,从而实现公路运输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交通通行效果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合格路基沥青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第九章 沥青湖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 沥青及沥青混凝土
半填半挖路基的填筑方法
公路路基沉陷的处理技术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做合格党员
跟踪导练(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