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关键“穴位”助力低碳发展
——南京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探索

2023-10-29张小平

群众 2023年17期
关键词:南京市分布式空调

张小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为主体的公共机构,理应也必须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中肩负起示范引领的表率作用。

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坚持聚焦公共机构节能这一机关事务重要管理职能,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机关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的要求,围绕“推进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主题,先后深入党政机关、学校医院、文化场馆、开发园区等公共机构和电力能源企业一线,通过实地察看、座谈交流、问题分析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公共机构落实“双碳”决策部署,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实际举措、有效做法和存在不足,以及数字技术赋能节能管理、能源保供等方面情况,在电力保供、结构优化、效率提升这三个关键“穴位”上出实招、破难题,持续推动南京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一体谋划、技术支撑,聚焦能源电力保供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指出,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能源和电力部门尤其是央企要全力做好能源电力保供工作,确保经济社会运转不受大的影响。在能源电力保供中,大规模非工业空调负荷作为理想的需求侧资源参与科学调峰,对社会生产和用户舒适度影响小,且可有效降低电力负荷峰谷差,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作为非工业用户,主要的电能消耗集中在空调使用上,通过空调负荷柔性调节推进能源电力保供,在全社会将起到很好的表率性和示范性。

2023 年,我们按照全域空调“可测可观、宜调则调”的原则,开展实施方案的设计、评审确认、现场安装、系统联调、实际演练,满足电网负荷调峰和电力保供要求,预计需求响应可调负荷为4725 千瓦。为安全顺利推进中央空调安装智能调控终端工作,有效实施能源电力保供,先后走访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供电公司,为开展能源电力保供工作争取了政策、经费、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目前,对市级16 家公共机构柔性调控建设进行统一组织、统一招标、统一推进,按照“柔性调控、分路控制、现场督导”空调负荷管控机制,“一户一策”全部安装到位,顺利接入江苏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过远程群控方式在“用户无感”情况下开展空调负荷全景感知和柔性调节,实现空调设温“看得到、调得动、定得住”。同时,南京市各区同步部署安装21 家,市区联动实现空调负荷灵活调节,参加夏、冬季供电需求响应,力争压降用电高峰负荷20%以上,实现让电于产业、让电于居民,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一体部署、重点推进,聚力能源结构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加快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调整,促进能源产业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优化能源结构上,公共机构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使用,增加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着力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大幅减少化石能源在公共机构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以南京为例,到2025年,电力占公共机构终端消费比不低于75%。

努力打造分布式光伏建设的引领区、清洁能源高效消纳示范区、绿色低碳智慧运维先导区。2022 年,由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按照“整体推进,分批实施”的原则,采取集中踏勘、集中设计、集中招标、集中建设模式,以合同能源管理,统一实施了市级机关大院、新城大厦、市委党校、市公安局等分布式光伏项目,面积约1.1 万平方米,装机容量为1027 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12 万度。该项目列入全省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示范举措试点项目。

针对当前公共机构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存在节能服务企业投资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经济收益小、推广应用后继乏力等问题,我们按照“以建筑屋顶为主,兼顾车棚、走廊等辅助资源”的思路,采取“集中调研、统一设计、大小搭配、统一招标”的方式,“以肥搭瘦”整体性推动全市分布式光伏铺设大规模展开。今年6月底,市信访局、金陵图书馆等7家党政机关、学校、场馆分布式光伏集中建设招投标结束,铺设面积约1.2 万平方米,装机容量约1200千瓦,年发电量约128 万度。这是今年南京市推动的第二批集中统一建设的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项目。

目前,全市公共机构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项目有57 个,面积约11.5 万平方米,装机容量为11.6 兆瓦,年发电量达1244 万度,争取到2025年公共机构可安装光伏屋顶覆盖率达到50%。

一体推进、刚柔并济,聚合能源效率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倡导绿色消费,深入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在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上,公共机构应加快节能减碳新技术、新产品的使用,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减少碳排放强度。以南京为例,到2025年,全市公共机构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人均综合能耗、人均用水量与2020 年相比,要分别下降6%、7%和8%,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下降7%。

南京市在全省率先发布实施《公共机构能(水)耗定额》地方标准,为各级各类公共机构合理用能提供了规范。2022 年全市公共机构总能耗为20.60 万吨标煤、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每平方米7.23千克标煤、人均综合能耗为123.79 千克标煤、人均水耗为20.36 吨,全市公共机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同比下降约3%,单位建筑面积超约束值的公共机构数量同比下降30%。

南部新城全面普及绿色低碳建筑,探索零碳未来城试点建设,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BIM 技术应用、健康建筑、海绵城市、智慧建筑等综合示范。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实现新城区管控效率提升,对核心区公建项目集中供冷供热,年节约1.2 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9 万吨,年节水2200万吨。江北新区利用滨江优势,充分发挥公共机构节能先行先试带头作用,市民中心和新区管委会集中办公区率先接入江水源热泵,利用江水流量大、“冬暖夏凉”特点,用江水作为冬季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制冷的冷源,总供能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年节省49 万度空调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1404.6 吨,相当于57 亩森林一年的碳吸收。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节能专项资金的使用效能。我们将公共机构节能专项资金作为引导资金,吸引公共机构自筹资金,吸引节能企业投入资金,通过“一引两吸”的方式,大力推动公共机构绿色化改造。以2022 年5 个能效提升项目为例,每年节约用电136万度,节约用水1 万吨,节约标煤167 吨,减排二氧化碳410 吨,有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猜你喜欢

南京市分布式空调
南京市集中“检视”三方评议
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
空调病是怎么回事
奔驰E260车空调不正常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迈腾车空调不制冷
南京市
西门子 分布式I/O Simatic ET 200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