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人员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3-10-28陈修远尚萌琳谢今朝罗锐杨智聪顾菁王志伟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高风险病毒感染意愿

陈修远, 尚萌琳, 谢今朝, 罗锐, 杨智聪, 顾菁, 王志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已在全球范围产生流行,通过有效的疫苗接种建立免疫屏障是防控的有效策略[1-2]。但新冠病毒感染疫苗在全程接种6-12个月后,其免疫保护效果有所降低[3];而研究显示,新冠病毒感染加强疫苗能够显著性提高抗体水平[4-6]。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人员作为存在确诊患者接触史的群体,调查该群体新冠病毒感染加强疫苗的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2021年广州市新冠病毒感染本土疫情期间,针对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新冠病毒感染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加强疫苗接种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依托广州市“12320”平台,对2021年8月9-16日期间广州市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者进行在线调查。接触风险判定基于大数据系统:与阳性个案有密切接触的健康码变为红码者,进行至少14天集中隔离(高风险组);与阳性个案活动范围有一定交叉者短信通知24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并适当限制流动(中等风险组)。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调查期间被判定具有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同时完成推送问卷且问卷质量合格者。调查共收回5 409份问卷,纳入有效问卷3 703份,有效回收率为68.5%。

1.2 研究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含:基本信息、新冠疫苗接种情况、社会心理情况、加强疫苗接种意愿等。其中社会心理情况包括:①抑郁状态。采用病人健康问卷中文版量表(PHQ-2-C)测量,共2个条目,各条目按0~3级评分,以合计≥3分作为是否有抑郁障碍的划分标准[7]。②焦虑状况。通过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测量,共7个条目,各条目按0~3级评分,总分5分、10分、15分分别对应轻度、中度、重度焦虑程度分界值[8]。③集体主义。基于文献[9]通过6个条目测量,采用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评分,Cronbach'sα=0.92。④社会责任。基于文献[10]通过3个条目测量,评分同上,Cronbach'sα为0.79。本研究的结局变量为加强疫苗接种意愿,通过1个问题判断为“愿意接种”(回答为愿意、非常愿意)或“不愿意接种”(回答为不愿意、非常不愿意、不确定)。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Excel 2016软件录入问卷数据,应用R 4.0.3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或频数对接种意愿等指标进行描述,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3 703名调查对象中,高风险与中等风险组分别为181人(4.9%)和3 522人(95.1%)。男性占56.4%;大部分年龄在35岁及以上(占51.0%);本科及以上的居民占据半数以上(55.7%);大部分人在公司/企业工作(占51.4%)。调查居民中81.0%完成了两针接种;大部分人(84.4%)对疫苗效果有信心。调查对象中7.0%处在抑郁状态,16.2%和5.4%分别存在轻度、中重度焦虑;集体主义与社会责任量表得分分别为(23.3±4.8)分与(12.8±1.9)分。见表1。

表1 3 703名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人员基本情况 单位:人(构成比/%)

2.2 对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单因素分析

中等风险与高风险组的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分别为87.9%和87.8%。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等接触风险人群中,不同教育水平、工作类型、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对疫苗效果信心、抑郁焦虑情况、集体主义与社会责任得分在是否有加强疫苗接种意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风险人群中,不同工作类型、月收入、疫苗接种情况、对疫苗效果信心、抑郁情况、集体主义与社会责任得分在是否加强疫苗接种意愿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人员的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单因素分析 单位:人(构成比/%)

2.3 对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多因素分析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等风险人群中,高教育水平以及学生不倾向于接种加强疫苗。既往接种过新冠疫苗、对新冠疫苗效果有信心、社会责任量表总分高的居民接种意愿也较高(P<0.05)。见表3。

表3 新冠病毒感染中等接触风险人员加强疫苗接种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高风险人群中,相较于无收入的居民,月收入<8 000元的居民加强对疫苗的接种意愿更高;对疫苗信心程度越高的更倾向于接种加强疫苗;而抑郁状况会降低接种意愿(P<0.05)。见表4。

表4 广州市新冠病毒感染高接触风险人员的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广州市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居民的加强疫苗接种意愿现状

本研究发现,广州市两类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居民中,新冠病毒感染加强疫苗的接种意愿均接近90%,高于既往广州市普通居民的新冠疫苗接种意愿(79%)[10],略低于我国2020年3月期间的接种意愿(91%)[11]。接种意愿会受调查时本土疫情形势影响,由于本次被调查人员为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影响的人群,因此,其加强疫苗接种意愿可能较普通社区居民高,但仍低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最初暴发的2020年初期。

3.2 广州市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居民加强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发现,两类接触风险人员的加强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中等风险接触人群接种意愿影响的因素为教育水平、工作类型、社会责任。其中,相较于在公司/企业工作的人群,学生的加强疫苗接种意愿更低。这可能与学校的疫情管理严格、学生出行较局限有关,因此该群体自觉感染新冠病毒的概率较低。同时,接种意愿随着教育水平的增加而降低,可能与高教育水平的居民更倾向于担心进一步接种加强针的不良反应有关。在后续加强疫苗接种的工作中,针对学生群体以及高教育水平群体可以进一步通过知识普及等方式,从而增强其对疫苗接种的信心,最终促进加强疫苗的接种。

高风险接触人员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月收入、对疫苗效果的信心以及抑郁状态。一方面,该组影响因素结果较少可能是样本量所限;另一方面,研究发现,抑郁状况会显著降低高风险人员的接种意愿,而对疫苗的信心可显著增强接种意愿。本研究中高风险接触人员的抑郁焦虑情况较中等风险接触人员差,这可能与其被调查期间正处于集中隔离状态有关[12]。而心理状况较差的高风险接触人员,其抑郁状态会进一步影响加强疫苗接种意愿。这提示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对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直接影响的高风险人群,需及时缓解其负性心理状况,并在缓解其负性心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普及疫苗知识,加强其对疫苗效果的信心来增加接种意愿。同时,针对两类风险人员分析结果的差异也提示,在新冠病毒感染加强疫苗推广期间,需了解不同类型居民的特征与接种意愿差异,并对居民进行新冠疫苗知识普及,增强其对疫苗效果的信心,促进接种工作顺利完成。

综上所述,广州市两类新冠病毒感染接触风险居民中,其新冠病毒感染的加强疫苗接种意愿较高。同时不同接触风险等级的居民中,加强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为网络分发,可能存在选择偏倚,但通过设置质控题且依托官方平台发放问卷,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调查质量;另外,本研究目前仅在接触风险人员中调查,下一步计划对普通居民进行调查。

猜你喜欢

高风险病毒感染意愿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上海市高风险移动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设计及应用
睿岐喘咳灵治疗高风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证经验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高风险英语考试作文评分员社会心理因素研究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迎接高风险的用水时代——读《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