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前沿分析

2023-10-28白硕苗亚敏李晓敏张安琪张孜怡赵淑菡王劲松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5期
关键词:慢性病图谱聚类

白硕, 苗亚敏, 李晓敏, 张安琪, 张孜怡, 赵淑菡, 王劲松

根据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显示,慢性病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因,占总体疾病负担的70%以上,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1]。因此,迫切需要借助更多力量来改善慢性病易发高发、难防控的问题[2]。近年来,随着网络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传染病的出现,推动了“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的加速发展[3]。通过疾病管理、教育和患者支持等一系列线上服务,帮助慢性病患者实现了在家自我监测和管理[4]。为了更好地探析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的热点以及发展趋势,本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到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维普期刊网站、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检索时间范围为2014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中文数据库中以“互联网+” “慢性病”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在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检索式为“[(TS=(Chronic Illness)OR TS=(Chronic Diseases)]TS=(Internet)”。共检索出402篇文章。去除征文通知、会议报道、评论以及重复的文献后,最终得到282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采用CiteSpace 5.8.R 3c软件作为可视化工具,对导出的282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CiteSpace是由美国雷德赛尔大学陈超美教授率其团队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5],能够以图谱的形式展现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它具有分析能力强、可视化程度高、主题检索效果好等一系列优势。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款工具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多维度分析[6]。本文通过此软件绘制出研究机构及单位合作图表、关键词时区图谱、聚类图表和突现词表等,以此对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发文机构及单位合作网络分析

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功能,总结出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及发文情况。在本次检索结果中得知,我国相关机构对此方向的研究并不多,其中,发文量最多的为福建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于2019年开始进行相关研究,已发文4篇;中信惠州医院、吉林医药学院、上海邮电医院等相关单位的发文量为2篇,其余单位均为1篇。各研究单位间合作情况共有246个节点,0条连线,网络整体密度为0,这说明我国关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方向的研究相对独立,研究机构较为分散,各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较少甚至没有联系。见表1。

表1 2014—2021年“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主题研究机构及发文情况统计

2.2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分析是CiteSpace软件最核心、最常用的功能,通过对所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高度的概括和凝练,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系统地了解该领域的热点与核心[7]。在CiteSpace软件中选定“Keyword”节点,时间片层选定1,并对结果进行处理。

2.2.1 关键词共现分析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并整理,得到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统计。既有高频次又有高中心度的词有:互联网+、慢性病、健康管理、互联网、慢病管理、分级诊疗、大数据、移动医疗、延续护理、居家护理、高血压。其中“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是该研究领域最关键的核心词汇,其余关键词围绕核心可以归纳为慢性病的移动诊疗和慢性病的居家护理两类。

本研究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主题研究关键词时区图谱来呈现研究的发展趋势。从图谱中可得知,“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相关理论概念初步形成于2014—2016年,2016年之后,围绕该主题的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分支逐渐增多、细化。随着2019年底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生,“新冠肺炎” “在线审核医保结算” “医疗健康微信平台”等词汇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见图1。

图1 2014—2021年“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主题研究关键词时区图谱

2.2.2 关键词突现分析利用CiteSpace软件探测突现词的功能,得到“互联网+”慢性病管理领域2014—2021年的突现词,关键词突现功能可以探究相关领域关键词的兴衰情况[8]。突现词的出现与国家政策文件、社会现状紧密相关[9],容易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引领相关领域的发展[10]。在突现词分析中,共出现13个突现关键词,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关键词为“管理”,持续突现时间为7年;突现强度最大的关键词为“移动医疗”,突现强度为3.14;“医养结合” “移动医疗” “专科护士” “管理模式”为近5年的突现词。见表2。

表2 2014—2021年“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主题研究突现词表

2.2.3 关键词聚类分析利用CiteSpace工具的聚类图谱分析功能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它是根据文章的关键词、主题等对文章进行系统归纳,方便研究人员对文献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握和分析。当Q>0.3,S>0.5时可认为聚类是合理的,本聚类分析Q=0.601,S=0.848,因此聚类合理。从有意义的6个聚类内容中抽取各自的标签词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得出近年来“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促使互联网技术与慢性病健康管理有机结合方面。见表3。

表3 2014—2021年“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主题研究关键词聚类名称及标签词表

3 讨论

本文采用CiteSpace软件对2014—2021年“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和聚类词进行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发现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慢性病信息化管理、医养结合、延续护理、医联体等方面。通过关键词图谱和突现词表分析,预计未来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热点将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3.1 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发展方向

虽然目前新冠疫情在我国整体上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11],但全国各地不断有零星病例的出现与传播,因此要做好与新冠疫情打持久战的工作准备。新冠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感染风险、死亡率均高于正常人群[12]。在疫情防控期间,慢性病患者在慢性病常规诊疗服务、自我管理及用药、心理健康等方面都面临巨大挑战[13]。因此,搭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加强对慢性病患者的信息化管理[14],减少患者来院就诊排队等候时间,避免人群聚集,减少新冠感染风险,将会是此研究的一项热点。

3.2 基于“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养护

我国自从实施计划生育以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结构日趋老化,我国已经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14]。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加上心理、社会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我国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15]。移动医疗服务促进了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的转变[16],打破了慢性病管理在时间、空间上的局限性[17]。将“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与医养结合相融合,开展老年慢性病人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18],推动慢性病管理向家庭延伸,此为研究的另一项热点。

4 建议

4.1 加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相关监管

由于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刚刚起步,正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19],加上网络信息平台的虚拟性,使得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和电子健康档案在存储、复制、传输等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使患者的隐私权受到侵犯,给其个人和家庭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20]。因此,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监管政策,规范化管理网络信息平台。

4.2 加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各研究领域之间的合作

由CiteSpace软件分析可知,“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研究机构之间的网络密度为0,说明各研究机构之间的联系非常分散,缺少合作。“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涉及到了多个领域,因此,可以进一步探索跨领域的合作研究,各领域之间实现资源共享[21],优势互补。

由于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正处于摸索阶段,导致相关团队的人员配置业务水平参差不齐[22],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互联网+”慢性病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发展。因此,要健全技能培训体系,加强信息技术人员能力建设[23],提高“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团队的专业化程度。

猜你喜欢

慢性病图谱聚类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绘一张成长图谱
癌症只是慢性病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一种层次初始的聚类个数自适应的聚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