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多样化学习评价

2023-10-28周伟华

中国学校体育 2023年7期
关键词:导向核心素养

周伟华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要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发展核心素养。学习评价既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又是诊断、调控、引导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为什么评、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学、练、赛、评”一体化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让评价不再凌驾于教学之上或游离于教学之外,而是通过多样化的“评”监测诊断“学”“练”“赛”的结果,通过多样化的“评”提高“学”“练”“赛”的质量,创新学生学习形态,跨越学习边界,帮助学生体验具有发展性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促进深度学习的真实发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导向下多样化学习评价的实践策略

1.评价目的走向素养化

评价目的回答“为什么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多样化学习评价,要发挥发展、激励、导向等功能,面向全体,指向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或者经历学习活动后,促进其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判断课程目标的达成度,给师生提供即时、多元的有效反馈,促使教师更有效地教、学生更积极地学。

如,水平一(一年级)《多种方式的跑与游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以下指向核心素養的课时目标。运动能力目标:学生在“防控病毒”“运送物资”“抢救病人”等情境中,掌握多种方式跑的方法,体验方向、节奏和速度的变化,提高奔跑能力,为发展专项运动技能提供基础保障,助力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健康行为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健康常识,培养终身体育的习惯;体育品德目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体验和游戏比赛过程,互助友爱,遵守规则,养成克服困难,学会坚持到底的精神品质。以上3个维度的目标密切联系,相互影响,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目的,在整个课程评价过程中发挥引领作用。

2.评价内容走向结构化

评价内容回答“评什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评价内容应该围绕评价目的,紧扣学业质量,关注学生结构化学习,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融为一体进行整体架构,重视知识、技术、战术、体能、情感等之间的关联、衔接和转化,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评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引领学生全面发展,个性成长。

如,水平二(三年级)跨学科主题学习《生活中的爬行》一课中,设置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个评价维度,基于评价维度,结构化设计评价内容,细化成“知识”“技能”“情绪”“习惯”“品德”等9个相关联的内容要素,同时制订相对应的具体观测点,让学生明晰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或有可能达到的结果,让教师能客观、全面、有效地收集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的信息(表1)。评价内容以结构化形式呈现,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富有逻辑性和系统性,帮助教师在真实、复杂的运动情境中对学生运动技能习得过程中的各种表现及应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评价方式走向多样化

评价方式回答“怎么评”。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是核心素养导向下对学习评价的直接要求,只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才能使课程评价更加客观、合理、准确、全面。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评价要遵循体育学科的特点,依据评价目的、内容和学情等实际,选择丰富多样、操作简便、适宜可行的方式,充分发挥不同方法的特点与优势,多角度评定学生的核心素养。如,笔者所在学校“灵动足球”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改变采用单一足球技能测试为主的评价方式,根据核心素养目标和评价内容,针对不同水平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对于运动能力,主要运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水平一学生采用“口头提问”与“基本运动能力测试”的方法;水平二、水平三的学生采用“书面测试”与“专项运动能力测试”的方法。因难以用数据测试评价“健康行为”,所以3个水平段均以成长手册、行为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评价,体现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的统一。体育品德需要通过一定的活动体现,通过行为观察、展示或比赛的方法可以对学生进行表现性评价。课程实施的整个过程,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关注学生的成长,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统一(表2)。根据评价的维度不同,灵活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和方法,针对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严密、合理、有针对性的评价,呈现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观,为学生成长建构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4.评价主体走向多元化

评价主体回答“谁来评”。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习评价要改变以教师评价为主的状态,主体需要走向多元,提倡多主体参与评价,以教师评价为主,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同时将评价主体向家庭和社会延伸,充分发挥评价主体的作用,使评价结果更为客观,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以笔者所在学校“校园跳绳大擂台”为例(图1),拓宽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主体,形成全员评价、全程评价、全方位评价的良好格局,积极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等功能,帮助学生实现终身体育。

5.评价工具走向专业化

评价工具回答“用什么评”。《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加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实时和精准的评价。”这为评价工具的改革提供了方向,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如,水平三(五年级)《跑:耐久跑》一课的教学中,借助运动手环、心率监测仪等信息化设备监测学生在课堂中的心率变化、运动强度、运动轨迹等一系列数据,得出各项指标最高值、最低值和平均值,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自己在班级中或在年级中的排名情况。又如,水平一(二年级)健康教育课《认识人体》,运用教学评价软件,通过平板电脑同屏投影,进行即时评价,客观快速地反馈和评估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核心素养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和机制,教师既要综合运用多种常规评价工具,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和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评价生态体系,提高智能化、数字化课程学习评价水平。

二、核心素养导向下多样化评价的实施建议

1.多样化学习评价要坚持素养导向

好的学习评价,是在学生心里种下蓬勃向上、热爱体育运动的种子,能让学生的知识、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不断生长的种子,促进学生素养不断提升、全面发展,这才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多样化学习评价的要义。对于学生的学习成长与收获而言,必须遵循《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从学生立场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练什么、怎么练,赛什么、怎么赛,评什么、怎么评的系列问题,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和评价观,形成整体评价,导向学生个体成长的意义向度。

2.多样化学习评价要为解决痛点、难点服务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多样化学习评价改革是大事也是难事,要从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学生、教师、学校评价系统的改革,例如如何建立科学、全面、合理的运动技能评价体系,如何整体设计与实施体育素养评价体系,如何发挥多样化学习评价的功能,为核心素养的提升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需要学校、教师树立正确理念,勇于实践,切实解决课程改革中的痛点和难点,努力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向更高品质发展。

3.多样化学习评价要体现阶段性和进阶性

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是有阶段性的,如,不同的水平段,核心素养达到的要求是有进阶性。针对这种进阶性和阶段性,必须进行相应的评价设置。因此,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以《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基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让每一名学生在多样化学习评价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导向核心素养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偏向”不是好导向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