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矮生菜豆新品种长农菜豆7号的选育

2023-10-28葛善欣张晓月汪可心徐长营孟繁君丁增伟武立丹

中国蔬菜 2023年10期
关键词:鲜荚穴距露地栽培

葛善欣 张晓月 汪可心 马 慧 徐长营 孟繁君 丁增伟 武立丹

(1 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吉林长春 130062;2 珲春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吉林延边 133300;3 长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长春 130000)

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别名四季豆、芸豆、豆角等,在我国广泛种植(陈新,2012)。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冯国军和刘大军,2016),食用价值高,尤其东北油豆角类型更是深受大家喜爱。据统计,2021年仅吉林省长春市菜豆种植面积就达4 641.7 hm2,年产量8.5 万t。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菜豆产品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的要求,市场需求不断加大。菜豆按株型可分为矮生菜豆、半蔓生菜豆和蔓生菜豆(李锡香和王素,2006),矮生菜豆相比于蔓生菜豆具有生育期、收获期短,种植成本低,便于生产管理等优点,但也存在产量、经济效益低,不耐涝等缺点(何永恒 等,2021)。为此,长春市农业科学院以早熟、优质、高抗为育种目标,经多年选育出适合吉林地区露地栽培的矮生菜豆新品种长农菜豆7 号。

1 选育过程

母本哈菜豆6 号是从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引进的矮生菜豆品种,植株直立性强,株高45 cm,基部分枝5 个,叶片卵圆形,花紫色;嫩荚绿色带紫条纹,扁条形,平均荚长13.5 cm,荚宽1.9 cm,单荚质量18 g,无纤维,肉质面,外观商品性好,早熟,出苗至采收嫩荚50 d(天)左右。父本H5-12 为将军油豆和紫花油豆于2003年杂交后经3年5代系统选育出的遗传性状稳定材料。蔓生,株高280 cm,基部分枝3~4 个,顶端小叶菱形,花粉色,嫩荚绿色,扁条形,平均荚长15.2 cm,荚宽2.3 cm,单荚质量17.2 g,早熟,出苗至采收嫩荚52 d(天)左右,中下部结荚,抗枯萎病。

2006年在吉林长春配制杂交组合,利用系谱法经过6 代选择,从9 个品系中优选出遗传性状稳定的极早熟、嫩荚品质优、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系2006S-5;2013年在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园艺试验基地进行品系比较试验,2014—2015年进行多点试验,2018—2019年进行吉林省区域试验,2020—2021年进行生产试验;2022年8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吉认菜2022001),并定名为长农菜豆7 号。

2 选育结果

2.1 品系比较试验

2013年在长春市农业科学院园艺试验基地进行品系比较试验。露地栽培,5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采收。以矮生菜豆品种地油豆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行距60 cm,穴距30 cm,每穴1 株,常规栽培管理。试验结果表明,长农菜豆7 号鲜荚产量为1 231.7 kg·(667 m2)-1,比对照地油豆〔1 064.2 kg·(667 m2)-1〕增产15.7%,差异极显著。

2.2 多点试验

2014—2015年在吉林省榆树、德惠、梨树、长春等市(县)进行多点试验,露地栽培,5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采收。以地油豆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12 m2,行距60 cm,穴距30 cm,常规栽培管理。试验结果表明(表1),长农菜豆7 号两年平均鲜荚产量为1 208.3 kg·(667 m2)-1,比对照地油豆增产11.7%,各试验点产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1 长农菜豆7 号多点试验产量结果

2.3 区域试验

2018—2019年在吉林省珲春、松原、白城等地进行区域试验,露地栽培,5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采收。以矮生品种哈菜豆15 号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小区面积15 m2,行距60 cm,穴距30 cm,常规栽培管理。试验结果表明(表2),长农菜豆7 号两年平均鲜荚产量为1 194.8 kg·(667 m2)-1,比对照哈菜豆15 号增产12.9%。

2.4 生产试验

2020—2021年在吉林省长春、松原、公主岭等地进行生产试验,露地栽培,5月上旬播种,7月上旬采收。以哈菜豆15 号为对照,不设重复,小区面积667 m2,行距60 cm,穴距30 cm,常规栽培管理。试验结果表明(表3),长农菜豆7 号两年平均鲜荚产量为1 237.4 kg·(667 m2)-1,比对照哈菜豆15 号增产12.4%。

表3 长农菜豆7 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5 抗病性

2019—2020年由长春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田间抗病性调查,炭疽病于苗期至采收期进行调查,枯萎病于花期进行调查,锈病于生长中后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表4),长农菜豆7号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炭疽病、枯萎病、锈病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哈菜豆15 号,即长农菜豆7号田间对炭疽病、枯萎病、锈病的抗性均强于对照。

表4 长农菜豆7 号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

2.6 品质

2021年8月委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长春)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表5),长农菜豆7 号VC 含量261.0 mg·kg-1,明显高于对照哈菜豆15 号;蛋白质、可溶性糖、粗淀粉含量稍高于对照,但粗纤维含量也稍高于对照。

3 品种特征特性

长农菜豆7 号为极早熟矮生菜豆新品种,油豆角类型,生长势中等,株高约50 cm,出苗至始收嫩荚45~50 d(天)。幼苗子叶及下胚轴均为绿色,单株分枝4~5 个,主茎节间较长,随生长可自然匍匐;叶片绿色,顶端小叶近菱形,小叶平均长12.2 cm,宽8.8 cm;总状花序,花冠旗瓣紫色,翼瓣粉色,始花节位第4 节左右,开花结荚集中;嫩荚为绿色,结荚后期遇强光可现紫红条斑,长扁条形,较直,荚面微凸,无光泽,横切面长梨形,单荚籽粒4~6 粒,荚喙平直,平均荚长14.7 cm,荚宽2.1 cm,荚肉厚1.1 cm,单荚质量16.4 g;种子椭圆形,种皮棕色覆黑色斑纹,有光泽,千粒重约410 g。田间对炭疽病、枯萎病、锈病的抗性强于对照哈菜豆15 号,每667 m2鲜荚产量1 200 kg 左右,适宜吉林省露地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吉林地区露地直播可在5月初至7月上旬进行,也可于4月底覆膜播种。行距60 cm,穴距30 cm,每穴播种2~3 粒,定苗1~2 株。播种前施基肥,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2 500 kg;结荚初期开始,分次追施磷钾肥,每次每667 m2施用10~15 kg。出苗后及时中耕除草。生长期间注意预防菜豆细菌性疫病和豆荚螟,细菌性疫病发病初期及时除去病叶和底部老叶,可用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每7 d(天)喷洒1 次,连续喷3 次;花期注意观测豆荚螟幼虫数量,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1 000 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 000倍液喷杀,间隔7~10 d(天)喷1 次,连续喷2~3 次。

猜你喜欢

鲜荚穴距露地栽培
基于正交试验的鲜食豌豆栽培技术研究
冷藏蚕豆鲜荚优势腐败菌的分离与鉴定
宽窄行不同播量试验示范总结报告
大豆品种万鲜1号通过审定
会宁县玉米等穴距不同减穴增株模式效应研究
无纺布在露地栽培克瑞森葡萄上应用技术及作用
不同穴距对机穴播“秀水134”产量的影响
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的适应性研究
露地荠菜有机栽培技术
机穴播不同穴距对“秀水121”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