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辣椒新品种衢椒5号的选育

2023-10-28郭勤卫李朝森项小敏王雪艳赵东风刘慧琴

中国蔬菜 2023年10期
关键词:抗性辣椒大棚

郭勤卫 张 婷 李朝森 项小敏 王雪艳 韦 静 赵东风 刘慧琴

(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衢州 324000)

白辣椒的果肉颜色为乳白色或黄白色,是浙江省最具区域特色的辣椒类型,在当地有百余年的种植历史,其风味独特、味道鲜美(刘慧琴 等,2009)。长期以来,浙江省衢州、金华、丽水等地区均有喜食白辣椒的传统。因传统种植的白辣椒地方品种经多年种植出现了品种混杂、商品性差等问题,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广泛收集白辣椒种质资源,杂交选育出衢椒1 号、玉龙椒等特色白辣椒品种(刘慧琴 等,2012;章心惠 等,2014)。衢椒1 号自2017年以来一直被遴选为浙江省农业主导品种,种植范围从浙江省逐渐向江西、广东等省份扩大,对浙江省辣椒育种水平和促进辣椒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刘慧琴 等,2017)。但仍存在产量偏低、品种单一等问题(邹学校 等,2022)。通过多年的努力,笔者又选育出早熟白辣椒一代杂种衢椒5 号,青熟果黄白色,光泽度好,产量高,味道鲜辣。近年来,在浙江、江西、广东等地推广种植逾200 hm2(3 000 亩)。

1 选育过程

母本金5-8 是2015年由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白辣椒地方品种七里白辣椒与江西引进的辛香8 号杂交后经7 代单株自交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早中熟,青熟果黄白色,老熟果橙色,生长势强,株型较开张,株高85 cm,开展度77 cm,始花节位第12~13 节,坐果集中,综合抗性强,果实大羊角形、略弯,果面皱,果长24 cm,果肩宽2.2 cm,单果质量35.6 g,辣味中等。父本Y802 是2008年由江西引进的黄辣椒品种白脆辣经7 代单株自交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早熟,青熟果黄白色,老熟果鲜红色,植株生长势中等,株型矮壮紧凑,节间短,株高55 cm,开展度43 cm,始花节位为第7~8 节,连续坐果性好,综合抗性强,耐盐、耐高温性强,果实羊角形,果面光滑,果顶较钝,果长11~12 cm,果肩宽3.2 cm,微辣,质脆。

2016年春季在本院梨园试验基地配制杂交组合,2016—2017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18—2019年进行区域试验,2019—2020年进行生产试验,定名为衢椒5 号。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辣椒(2021)330118。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在本院梨园试验基地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早春大棚栽培,10月中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底定植,4月下旬始收,7月上旬采收结束;小区面积15.0 m2,每小区种植48 株,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对照品种为当地主栽白辣椒品种衢椒1 号。穴盘育苗,高畦覆膜栽培,畦连沟宽1.5 m,畦高20 cm,双行种植,株距45 cm,行距50 cm,肥水管理同大田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衢椒5 号前期产量〔始收35 d(天)内的产量〕、总产量分别为850.9、2 443.1 kg·(667 m2)-1,比对照衢椒1 号〔前期产量、总产量分别为735.4、2 181.3 kg·(667 m2)-1〕分别增产15.7%、12.0%,差异均极显著。

2.2 区域试验

2018—2019年在浙江衢州、金华、湖州,江西上饶开展多点区域试验。早春大棚保温栽培(两层膜),10月下旬播种育苗,翌年2月底定植,4月中下旬始收,7月下旬采收结束;小区面积60.0 m2,每小区种植200 株,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以衢椒1 号为对照。穴盘育苗,高畦覆膜栽培,畦连沟宽1.5 m,畦高20 cm,双行种植,株距40 cm,行距50 cm。试验结果表明(表1),衢椒5 号平均每667 m2产量2 539.6 kg,比对照衢椒1 号增产13.8%,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表1 衢椒5 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3 生产试验

2019—2020年在浙江衢州、金华,江西上饶进行生产试验。早春大棚栽培,2019年10月下旬播种育苗,2020年2月下旬定植,4月中下旬始收,7月下旬采收结束;秋大棚栽培,2020年7月初播种育苗,8月初定植,9月初始收,12月中下旬采收结束。以衢椒1 号为对照,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早春大棚栽培小区面积288.0 m2,每小区种植860 株;秋大棚栽培小区面积240.0 m2,每小区种植800 株。高畦覆膜栽培,畦连沟宽1.5 m,畦高20 cm,双行种植,株距40 cm,行距50 cm,肥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同当地常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表2),衢椒5 号早春大棚栽培每667 m2产量2 319.3~2 545.5 kg, 比对照衢椒1 号增产12.5%~15.1%; 秋大棚栽培每667 m2产量1 873.9~1 986.5 kg,比对照增产15.9%~17.7%;各试验点产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

表2 衢椒5 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4 品质

2020年由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杭州)进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表3),衢椒5 号鲜果总辣椒素含量98.3 mg·kg-1,高于对照衢椒1 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 g·kg-1,氨基酸含量0.80%,与对照相差不大;VC 含量520.0 mg·kg-1,明显低于对照。

表3 衢椒5 号品质测定结果

2.5 抗病性

2019年7月,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衢椒5号的田间抗病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表4),衢椒5 号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衢椒1 号,对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疫病的抗性与对照相当。

3 品种特征特性

衢椒5 号为早熟白辣椒一代杂种,始花节位第9~10 节,早春大棚栽培定植至始收约59 d(天),开花至商品果采收18~20 d(天);植株生长势较强,分枝性较强,连续坐果性好,株高约75 cm,开展度约74 cm,柱头紫色,花冠白色。果实羊角形,果皮略皱,果顶尖,2 心室,青熟果黄白色,光泽度好,老熟果红色,果长约21 cm,果肩宽约2.2 cm,果肉厚约0.2 cm,单果质量24 g 左右,辣味中等。鲜果总辣椒素含量98.3 mg·kg-1,VC 含量520.0 mg·kg-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 g·kg-1,氨基酸含量0.80%,田间对炭疽病的抗性强于对照衢椒1 号,对黄瓜花叶病毒病(CMV)、烟草花叶病毒病(TMV)、疫病的抗性与对照相当,每667 m2产量2 500 kg 左右,适宜浙江省及相似地区保护地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早春大棚栽培,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播种,采用32孔穴盘育苗;秋大棚栽培,7月上中旬播种,采用50 孔穴盘育苗。播前用清水浸种6~8 h(小时),然后用0.1% KMnO4溶液消毒15~20 min(分钟),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催芽。定植前施足基肥,深沟高畦栽培,畦高20 cm,铺设滴灌带后覆盖地膜。双行单株定植,每667 m2栽2 000 株左右,坐果后加强肥水管理,及时采收门椒和对椒。采收期每667 m2追施高钾型复合肥(N-P-K为17-9-34)15 kg,分3 次滴灌追施。5月前后气候变化多端,易造成水分供应不均导致的脐腐病,应注意水分供应均衡,并叶面喷施钙镁肥。虫害重点防治蓟马、茶黄螨、白粉虱、蚜虫、烟青虫等。

猜你喜欢

抗性辣椒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原来,你还是这样的辣椒
你的辣椒结出果实了吗?
辣椒也疯狂
一个控制超强电离辐射抗性开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拣辣椒
甲基对硫磷抗性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