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努力,做新时代的好老师

2023-10-26于会祥北京市育英学校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育英信念时代

于会祥 _ 北京市育英学校

2011年,我到北京市育英学校担任校长。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看着“北京市育英学校”这几个字,我的内心有骄傲也有担忧。骄傲的是,育英学校是一所从西柏坡走来的红色学校,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为国家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材,能为育英学校的发展尽绵薄之力我感到无比荣幸;担忧的是,当时的育英学校离“老百姓满意的学校”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一场新的教育变革,而我能为育英学校的改变和发展做点什么呢?

12年后的今天,站在校园里,听着欢声笑语,看着笑脸盈盈,望着满园生机,我想,育英学校变了,变得更有活力,更有希望。改变因何而来?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改变。

教师是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只有教师努力地向上生长,才能引领学生不断攀登。所以,到育英学校后我首要的工作就是调动教师的热情,挖掘教师的潜能,让每一位教师愿意做新时代的好老师,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新时代的好老师。这12年,在成为好老师的路上,我在不断探索,同时,带领着学校的教师们不断探索。欣慰的是,经过我和教师们的不断努力,一批批好老师如雨后春笋般在育英学校涌现,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新时代好老师的样子。

新时代的好老师是有教育信念的老师。

刚到育英学校时,我发现有些老师进入了职业倦怠期,对工作缺乏激情和改变的动力。我想,这是因为教育信念的缺失。教师只有有着对每一节课负责、对每一名学生负责的教育信念,才能有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据我观察,育英学校的老师并不是没有教育信念,而是在日复一日的繁复工作中,逐渐遗忘了最初的理想和信念。于是,我从唤醒教师的教育信念入手,让他们重拾教育初心,并因为使命感和责任感而愿意改变。

令我欣慰和高兴的是,因为这份教育信念的唤醒,一大批老师一直跟着学校的步伐辛苦付出并努力提升,从已经习惯了的工作状态中剥离出来,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自省、不断更新,这其中的挣扎与艰辛,非经历者难以体会。这12年来,每年育英学校老师的暑假都是从8月1日开始的,甚至更晚。因为,学生们放假后,老师们还要集体封闭研讨。从最开始的很多老师对封闭研讨不满,找各种理由请假,到现在慢慢地接受,主动参加封闭研讨。这种改变是信念的力量。为了自己心里的教育信念,老师们愿意尽最大的努力让学生成长、让学校更好,这就是从教时最初始的心愿。

新时代的好老师是真正在乎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的老师。

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才能真正喜欢老师,才会愿意接受老师的引领和引导。这种爱不是挂在嘴边的宏大的爱,而是细微处的点滴之爱。例如,育英学校《教师教学基本工作常规》中有这样的条文要求:“倡导起始年级教师包括中途接班的,在开学第一个月内,课间提前进入教室和学生交流,以尽快熟悉学生。”又如,田俊老师有一个教育心得,他会每周按照花名册检查一下是否有在课堂上被忽视的学生,是否有学生还没有在课堂上回答过问题。如果有,就会在下一节课给他一个机会。因为教师在点名回答问题时容易在不经意间集中在一部分学生身上,还有一些教师容易忽视某一层次的学生,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对学生的习惯性忽视。如果有的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表现机会,一定要在课后用激励性的话语让他感受到教师同样也很关注他,对他有更高的要求。班主任也要拿花名册梳理一遍这段时间还没有找谁谈过话,哪怕是一次偶遇交谈。教师在乎每一名学生,学生才会在乎老师、在乎自己。

新时代的好老师是对教育教学有研究的老师。

研究不是为了去构建某个理论和方法,而是让教育理论指导实践,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教师不断改变那些非理性的和无意识的教学常态,使自己的经验变得更可靠、更理性。

研究就是基于日常的备课、上课,用心积累、反思和改进。特别要强调的是,深研教材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要在深研教材的过程中习得学科思想方法。教师还要深研课堂,思考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如何上好课。针对影响课堂质量的三个关键要素“课堂效率、作业量、作业收获”,每个学期都要进行全样本的调研诊断和自我诊断。在此过程中,教师逐渐形成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系统理解,包括学习目标、教学环节设计、课堂管理、教学价值的体现等。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只有练好基本功,才有向上攀登的抓手。

猜你喜欢

育英信念时代
顾小晶坚守基层育英才
逆境之中育英才
为了信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发光的信念
巍巍学府 作育英才
信念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