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舍饲肉羊疾病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2023-10-26李红梅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8期
关键词:肉羊细菌性羊群

李红梅

梨树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梨树 136500

舍饲肉羊具有方便管理、节约时间和精力的优点,其育肥出栏速度快,完全靠人工饲养,避免了恶劣天气对羊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的特点,使其在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由于改变了肉羊游走觅食的习性,加之运动量缺失、饲料单一等原因,羊群的密度过大成为流行疾病的温床。如何有效防范舍饲肉羊疾病的发生成为每个舍饲肉羊工作者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1 舍饲羊常见疾病及流行特点

1.1 营养代谢病

营养代谢病作为普遍存在的疾病,最容易被疏忽和轻视。由于肉羊具有出栏快、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等优点,人们在饲养上容易疏忽其饮食搭配问题,如果只偏向某一种饲料,就可能导致营养不平衡、消化不良、新陈代谢障碍以及偏食的问题。由于饲料的单一,羊群中的维生素A、D、E 缺乏症、母羊妊娠流产、生产后瘫痪、不孕不育等恶性疾病的发生,使得羊群的免疫力急剧下降,并且出现了羊群肺炎、羊群白肌病等症状,从而大大增加了羊群的死亡率。

1.2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疾病,其病因和肉羊生长的环境和卫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肉羊生活的环境不注重卫生的维护或者存在污染,日常饲养时不重视肉羊接触的器具,就很容易滋生各种各样的细菌,并感染细菌性疾病。而由于细菌性疾病具有易感染的特性,这就导致如果有肉羊感染,会很快导致大量肉羊一起感染细菌性疾病,产生单一感染或者是交叉感染,使后续治疗产生很大的困难。

1.3 传染性脓包

传染性脓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群发性疾病,俗称羊口疮,主要症状是在肉羊的口唇等黏膜部位或者波及皮肤,出现脓疮和溃疡,形成丘疹、结成疣状厚痂等症状。以3 ~6 个月的小羊羔发病率较高,多发于春秋两季。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肉羊发病时期食用劣质饲料,则会加大感染的风险,所以在肉羊患病期间应对饲料严格把控,避免给羊群饲喂劣质饲料并保证清洁的饮水。此时应尽快给患病肉羊剥离痂垢,并用淡盐水或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口,并对患病位置使用土霉素软膏、碘甘油、甲紫溶液等药物,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E、维生素B 进行治疗。此外,传染性脓包是一种病程极长的疾病,最长可持续2 ~3年,所以为创造更多的收益价值,应及时处理和治疗患病肉羊的创口,争取早日治愈。

1.4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又叫红眼病,主要出现在夏秋两季,表现为肉羊眼部充血泛红,并伴有黄色分泌物流出,在阳光下大量流泪等症状,角膜混浊或呈白色,严重可导致失明。其主要病因是夏秋两季的气温较高,且湿度较高,氮气的浓度过高,加之蚊虫叮咬的细菌感染、空气不流通、地方流行性等原因,导致立克次氏体和嗜血杆菌大量繁殖,感染后形成结膜角膜炎,具有较强的接触传染性。

1.5 中毒症

中毒症发生概率较小,但后果较严重,主要是由于饲料中的尿素中毒和过量使用精加工的谷物导致,表现为精神不安,肌肉颤抖,步态不稳,严重者会导致呻吟并伴有气胀等症状。

2 舍饲羊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1 做好饲养管理

为避免疾病的出现和提高养殖效率,应实行分群、分阶段的饲养管理模式,按照肉羊的品种、性别、出生时间、母羊的泌乳阶段等因素分为不同的群体饲养。这样既可以规范化管理,效率更高,还可以疏散过于密集的羊群,以达到空气流通的目的。可针对不同群体的肉羊制定不同的饲养标准,在饲养的过程中不断规范养殖,找到针对性的饲养方式。肉羊如果缺乏运动,也会加大营养代谢病的发病概率,分群饲养可以让场地变得相对充裕,便于肉羊的活动,以此提高肉羊的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罹患疾病的机会。

设置隔离制度,将患病的肉羊隔离开,避免羊群交叉感染,造成经济利益的损失。在生产区设置单独的围墙和沟渠,将隔离区和普通羊群的入口分开,专门配备消毒设备,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定期专项专车负责运输肉羊粪便,严禁危险物品带入羊舍等可以有效减小病毒的危害。

2.2 做好消杀工作

经常打扫羊舍和附近区域,每天清扫羊舍1 ~2次,做到围栏、肉羊、食槽和用具的清洁干净。将羊粪和秽物及时运送处理,以降低污物发酵和腐败产生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含量。勤换水多通风,保证饲料和饮用水的清洁,不可饮用污水和冰冻后的水,避免病从口入。对于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寄生虫疾病,通过有效地消毒能够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减少环境当中的病原数量。日常消毒期间应该坚持每周消毒1 ~2 次,每间隔一个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和卫生消毒。当疫病进入流行高发期之后,应该增加消毒频率并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消毒剂,避免病原产生耐药性。此外,要注重做好养殖环境、养殖管理用具的卫生消毒,切断病原的传播渠道。除此之外,还需对肉羊粪便进行消毒,最实用的方法是将清理出来的粪污放置在特定的场所当中进行处理,堆积发酵杀灭粪便当中的病原微生物。羊舍应备有专业的消毒设备,消毒用具需要经常更换,消毒液也要准备充足,工作人员在进入羊舍时应做好全面的消毒,并穿戴消毒完毕的专门的工作服,这样有针对性地消毒才可以极大限度地提高消杀效率,将肉羊感染病毒的概率降到最低。

2.3 做好免疫接种

舍饲肉羊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病毒和疾病总是悄无声息地出现,只有肉羊自身有了相关疾病的抗体,才会让患病的概率大大降低。疫情的防御和疫苗的接种,要提早预防。应用不同的诊断方式,对肉羊进行疫情检测,并采取相对应的手段和措施应对,让肉羊生活在安全无疫情的环境中。此外,为有效提高舍饲肉羊对于疾病的防御,必须将免疫接种作为重点工作对待,免疫接种是指激发肉羊产生疾病抗体,使其对某一项传染疾病从易感转化为不易感的一种手段,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免疫疫苗的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肉羊感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小肉羊患病的概率,对降低传染病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对新出生的羔羊进行免疫力增强的疫苗接种,常见方法为在其1月龄时,皮下注射大肠杆菌疫苗1 mL/只。除此之外,还需针对每个阶段进行防疫的准备,制定出相应的详细计划,并规范防疫行为,定期给羊群接种相应的疫苗,依照检疫站公布的疾病接种相关的疫苗,若不方便去检疫站接种,可以自行购买接种,严格按照疫苗使用说明,在保质期内使用针剂。疫苗应在指定地点购买,不可贪图便宜购买“三无”产品,购买后应进行试敏,观测是否会导致剧烈的不良反应等,才可以大范围地推广使用。

2.4 做好药物预防

在肉羊的饲养过程中,除了服用化学药物,如土霉素等抗生素外,还可以给肉羊服用免疫增强药,免疫增强药又称为免疫增强剂,它的使用可以让机体获取非特异性免疫,例如黄芪多糖、扶正解毒散等可以简单有效地防御肉羊痢疾、大肠杆菌疾病,调整肉羊肠道菌群平衡,降低腹泻造成的死亡率,以达到增强抵抗力提高免疫力的目的。这些药物价格低廉,而且购买方便,降低了购买成本和难度。但有些药品容易发生耐药性,从而降低药效,所以应经常更换药物,以提高防治效果。

2.5 做好定期驱虫

昆虫和鼠类可以传播多种传染疾病,携带多种细菌,所以定期消杀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防止它们的出现,才能在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制止传染病流行等方面做出成效。大约在每年3、8、10月份进行3 次全体驱虫,常用药物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丙硫咪唑等。可有效避免内部寄生虫的滋生和繁育。而坚持药浴则是防治肉羊外部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措施。同时在春秋两季,肉羊剪毛期进行药浴,利用0.1%~0.2%杀虫脒水溶液、1%敌百虫水溶液或速灭菊酯、溴氰菊酯等纯药液清洗,能够有效抑制羊螨病和其他寄生类疾病的感染。药液温度应按照药物种类不同有的放矢,时间持续在1 ~2 min,并注意羊头的浸泡,以药液的深度到羊体全部浸泡进去为标准,必须要把羊头浸入药液1 ~2 次。并在药浴前8 h 内停止投喂饲料,药浴后2~3 h内给足水分,避免肉羊吞食药液中毒。同时,做好羊只中毒的防范措施也尤为重要。不在有毒植物生长的环境中生活,保证食物的清洁,不喂食腐败饲料,妥善保存农药化肥等有毒物品不被肉羊误食,严格把控羊群饮用水的使用,防止水源被污染,合理规范地处理肉羊尸体,对不明原因死亡的肉羊需进行无害化处理,利用深埋或者焚烧的方式,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避免肉羊中毒。

3 结语

综上所述,舍饲肉羊会经常罹患营养代谢病、细菌性疾病、传染性脓包、传染性结膜角膜炎、中毒症等疾病,为预防其发生,要从实行分阶段的饲养管理模式、加强运动等方面做好饲养管理、消毒杀菌、按时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定期驱虫工作,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防御、治疗,确保可以应对突发情况,才能确保养殖质量,有效促进舍饲肉羊获得均衡收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肉羊细菌性羊群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