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绿色公路的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研究

2023-10-25卢盛潮

花卉 2023年20期
关键词: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公路

卢盛潮

(广州市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目前,我国经济以及各个方面得到了发展,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日渐壮大,公路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公路建设必须进行更多的探索和研究,扩大建设,并对其进行认认真真的绿化景观设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要建设“交通强国”并推进公路事业的发展,以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出行需求,创造畅通、安全、舒适和美丽的通行环境。在公路设计中,美化公路环境逐渐被赋予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在保证道路安全和通畅的前提下,使公路更加美观、舒适,成为设计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1 绿色公路的实施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需求也在持续提升,公路单一的通行功能已不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公路景观功能与生态功能也需要相应发展和进步。绿色公路的实施目标有以下6 个方面:①绿色公路顺畅通行,减少拥堵,达到通行标准。②建设符合规范要求,配备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确保行车安全。③公路平整舒适,提供完善的沿线服务设施和应急体系,提高行车舒适度。④公路景观美丽,沿途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协调,具有观赏价值。⑤公路采用环保、生态、节能等绿色技术,减少资源浪费、污染程度。⑥公路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互助共赢、资源优化。

2 绿色公路的总体与路线景观设计思路

绿色公路的总体路线设计需要融合各领域知识。要考虑可行性,与自然资源、旅游、农业、文化等领域协调配合。首先,根据项目功能定位,拟定适宜的技术标准,选线时,应综合考虑经济绿色景观因素,进行环保比选和景观廊道比选,提升服务水平;强化主题公路建设和文化设计,贯彻“节约、环保”原则,符合环保理念;与城镇文明和乡村建设相结合,提升视觉景观和整体效果。在公路改扩建设计中,需要注重横断面的布置设计,合理协调征地与景观绿化的关系,还应充分利用优质景观资源,科学利用及保护现状树木,最大程度保护原生植被和地貌,结合自然条件融入多彩景观;根据不同道路环境,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合理设置分离式路基和绿岛工程,使其与堤坝、沿河走廊自然融为一体。在防护方面,优先采用植物生态防护措施,并利用原生植物覆盖人工痕迹,以实现路基防护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1]。晨光下的绿色公路如图1 所示。

3 加强绿色公路建设中绿化景观设计的途径

3.1 景观沿线设计

公路绿化景观设计需考虑区域整体规划。结合长期规划建设景观公路、一路一树特色绿化景观,树种选择如凤凰木、红花羊蹄甲、大腹木棉等,避免后期植物反复替换,造成浪费。在公路两侧布置不同种类的乔灌木、花草等植被时,尽可能地还原自然,与自然环境景观相融合。同时要结合季节变化,选择不同季节适宜的植被,以达到四季有景的效果。此外,还要结合沿线自然风光及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设计植物种植密度,对于自然风光美丽的需适当设计疏朗通透绿化景观,使自然风光融入公路景观设计中。沿线还应建造休闲绿地及绿色隔离带绿化,隔离带绿化可以有效的隔离车行道和人行道,不仅可以美化道路环境,也可以起到保护行人和驾驶员的安全作用。此外,绿化带还可以起到吸附噪音、降低空气污染等作用。休闲绿地可以为驾乘人员提供路途过程休憩场所,公路所处的地形也是一种资源,为了更好地融入自然环境,可以利用自然地形进行设计。在公路两侧设置服务休息区、娱乐设施等公共设施,为行人和驾驶员提供更多方便和选择,从而增加公路的人气和活力[2]。

3.2 合理选取植物类型

做好植物类型的选择,对提升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为有效提高植物景观的设计效果,应当重点做好乡土植物种类的选择,提高植物的适应性,确保所选植物能够健康的生长。合理选择乡土树种,可以对当地环境有着良好的适应性、抗逆性。所以,在开展植物类型的选择时,首要原则就是要以乡土植物为主。在此期间,应当考虑植物种植之后,是否会对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此基础上,还要对所选植物的固碳周期进行合理的分析。通过就近选择一些科学的本地植物类型,还能防止长距离运输过程中所增加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3]。以南方地区为例,比如在广州等一些城市,具有当地特色的树种能够达到400 余种。通过栽种上述类型的本地植物,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同时还可以减少公路绿化景观工程的建设成本。此外,公路绿化景观设计中还要对公路所在地进行分析,通过对当地所特有的气候环境等因素做出分析,进而发挥植物的优势。另外,设计期间还要做好环保工作,一些城市在开展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时,在公路旁过多的栽种柳树等植物,柳絮可能造成民众过敏等问题,设计期间应当注意此类问题。

3.3 注重植物的科学搭配

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应同时考虑空间与时间维度设计,开敞空间与密闭空间、短期景观与远期景观设计合理。绿化空间不仅要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还要对各类地被植物及边坡复绿草花种类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此一来,便可提高植物之间的协作性效果,进而为城市发展提供可靠的低碳保障。一方面设计期间应当合理应用分层设计的方法,对乔木、灌木进行科学的搭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单纯的选种乔木,由于乔木的树冠较为粗大,因而可能造成低空区域的低碳效果降低。因而,在选择乔木种类的同时,应当适量的种植一些栀子花、含笑花等相关的灌木植物。在此期间,还可以选择一些银边山菅兰、鸢尾等地被植物,进而提高公路绿化景观工程的多样性。除此之外,设计期间还要考虑到植物的叶面积指数、密度等相关参数,确保设计满足规范要求。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还应遵循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考虑近期与远期景观效果,合理选择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比例,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比例,大规格树木与小规格树木比例,避免盲目、大量栽植大规格树木,应以中小规格树木为主[3]。

3.4 植物层次的丰富塑造

丰富的植物配置和合理的功能布局,可以营造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环境,并可以形成具有合理的结构、健全的功能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提高行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植物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感官上。在感受各种色彩方面,如植物的色彩,表达出各种情绪,不但可以消除视觉疲劳,还可以舒缓精神上的疲劳;在体验触觉方面,感受植物的触觉纹理,使其感受新鲜、愉快,使人放松心情,缓解紧张的驾驶状态,促进身体健康。在嗅觉方面,新鲜的植物香味能有效缓解压力,让人心情愉悦;感受植物的音乐,各种空间植物的叶片在微风的吹拂下,产生了不同的声频,并将花香包围了整个场地,使得效果更加明显[4]。植物层次的塑造如图2所示。

图2 植物层次的塑造

3.5 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系统中植物群落不仅仅具有绿化生存空间的作用,同时对净化空气、吸附异物、调节温度也有很大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公路绿化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绿色植被之间的搭配问题,绿色植被的高低、阴生阳生、陆生水生、生长周期等各个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使植被之间的搭配更加合理,更有利于促进公路绿化景观的设计,植物物种多样性设计与公路海绵系统设计能够满足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同时又能促进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在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地理区位因素、环境因素、特色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只有充分平衡各方面的因素、才能使公路绿化景观设计的功能最大化。尤其是在生态环境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气候因素,在引进绿色植被时,要充分考虑绿色植物的生长环境是否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的问题,同时,资金投入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选择合适的建设方案,各种制约因素都是需要在进行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规划时,进行充分论证,讨论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公路绿化景观设计要充分搭配不同生长特点的植物,从植被类型、树叶颜色、生长周期等各个特点进行协调搭配,以适应每个季节不同的气候特点,增加公路景观设计的观赏性[5]。

3.6 交旅融合与文化设计

将“绿色公路”与旅游休闲、历史文化、美丽乡村等社会元素相融合,提高公路风景景观,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公路的使用价值,还可以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实现公路从单一的交通功能向交通、文化、旅游、观光等复合功能转变,推动“景观公路”“旅游公路”“生态公路”等交通+旅游的风景道发展。其中,文化元素的收集和展现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通过调查、采访等方式,收集沿线的历史、风俗、民俗等文化元素。然后根据这些元素,确定主题,并在公路沿线进行展现。展现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使用艺术品、摄影作品、文艺表演等形式,可以以乡土植物塑造个性城市植物配置形象,表现地域文化特征,让人们感受到公路沿线的文化魅力。此外,对于不同的文化主题,可以选择不同的元素进行表现,例如,对于自然生态主题可以使用植物、动物等元素,对于历史文化主题可以使用建筑、文物等元素。这种方式既可以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也可以拓宽公路的使用场景,满足人们对于文化体验的需求。

4 绿色公路景观设计实际应用

(1)工程名称为某国道改扩建工程。

(2)工程概况。项目路线全长约16.28km。

(3)技术标准。设计速度60km/h(隧道及洞口接线利用段设计速度采用40km/h),路基宽度20m。

(4)工程规模。设计大桥3676m/11 座、中桥193m/3座,挖方178.1 万m3(包含互通区、隧道洞渣),填方132.9 万m3,总投资约14.8 亿元。

(5)特点。①项目区域内地形为山岭重丘区,山体高程以400~1200m 为主,地势起伏大,地形、地质条件复杂,为典型的山区越岭公路,特别是为节约工程造价,利用现状隧道,设计高程变化为160m→350m→260m→530m,最大高差达370m,平均纵坡达4.64%,最大纵坡达6%。②注重环保理念、减少环境影响,项目沿线经瀑布、古道景点,对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相互融合,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公路。设计方案充分考虑对沿线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占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项目沿线经过瀑布、古道景点,途经景点即使乘客不下车,也能看到瀑布等全景,体会到“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③为便于所经车辆停车、休息,于瀑布、古道附近设置服务站,既满足公路服务功能需要,又为景点提供了基础设施,解决旅游高峰期停车难的问题,促进了旅游的发展。同时,站内建筑外观吸取本地民居素材,尽可能使服务站建筑外观和色调与当地的风土人情及自然山水景观相融合,充分展现山水旅游、山清水秀的特点。使自然、人文、生态环境相互融合,是一条不折不扣的绿色公路。④沿线结构物比重较大,高墩桥梁多,注重多方案比选,避免对环境破坏。项目路线基本沿山布设,对高填深挖路段做了充分分析与研究比选,为减少占用农田,避免高填路基,采用桥梁跨越河谷、山谷地区,为避免大开挖,保护山体。

5 结语

综上可知,作为城市绿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做好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工作对提升公路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绿色公路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才能真正达到美化公路、提高公路使用者满意度。建设人员通过科学、合理的运用设计思路,打造出更加安全、美观、环保的公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

猜你喜欢

公路绿化景观设计公路
公路绿化环保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分析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公路断想
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技术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浅谈公路绿化与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