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凤纹与畲族剪纸融合的创新设计研究

2023-10-25彭万英

绿色包装 2023年9期
关键词:畲族凤凰剪纸

彭万英

(江西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224)

符号,是人为创造出来的产物,而纹样的符号意义在于表现出群体的共同认识,具体为反映约定成俗的观念。在工艺美术中,远古的纹样是标识作用大于说明的作用,表号意义大于审美意义。但随着人们生活需要的提高,审美意义逐渐占据主导地位[1],直到明清时期的吉祥图案,才是纹样符号意义的开拓和深化。

1 凤纹的演变

凤纹的演变进程,从侧面反映了人类生活的发展、扩宽和深化的过程;人类文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朴到丰富的提高过程。

1.1 河姆渡文化

这时候叫作鸟纹,多见于牙骨器的雕刻上。例如牙雕碟形器“双凤朝阳”,表现的是一对相向的双鸟,钩喙,圆眼、抬首相望,中间装饰五圈的同心圆,上方有火焰状纹饰,像太阳的光芒一样,但是鸟类是太阳的化身,因此很多部落都崇拜鸟图腾。

1.2 夏商时期

商代后期才出现凤纹,此时的凤纹形象为头上有冠,有的是长冠,有的是花冠,还有的是多齿冠。羽尾是卷曲的,羽尾的形态为孔雀的翎眼。凤鸟纹含义多是吉祥美好的,例如“凤凰于飞”喻为夫妻美好,“凤凰来仪”喻为仪表非凡。

1.3 西周时期

周代的凤纹头上的冠羽和身后的羽尾都是飘动的,颈上羽片是垂鳞状的,腹前翼纹是涡旋状的。周代的社会观念中已将神和祖先区分开,通过凤鸟作为媒介进行人与神之间的沟通。由于周代对礼制十分倡导,“见则天下大安宁”的凤鸟充分表现了这种社会观念,因此在此时期凤鸟纹十分流行。

1.4 春秋战国时期

凤纹整体形态婉曲柔美,动态轻盈,多为站立或飞舞状。身体形态为曲度较大的流畅弧形线,修颈、长腿。湖北江陵出土的漆双凤鼓,双凤昂首直立,像在鸣叫,羽尾像花枝一般。凤纹多于龙、虎相结合,或与花枝相衬,此时的凤纹已是汉代四神纹中朱雀的雏形。凤凰一词在这个时期逐渐开始人格化。

1.5 秦汉时期

汉代的凤纹形态多样,有的是竚立,头为高冠,孔雀尾;有的是飞舞状,展翅扬足;还有的举组行走,神态傲然,此时凤鸟纹口中多衔珠。凤纹在汉代基本定型,即《韩诗外传》中的描述:“夫凤之象,鸿前而鳞后,蛇颈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颔而鸡啄。”从秦汉开始,龙喻男性帝王,凤比后妃也开始兴起。凤钗从宫廷普及到了民间,使凤与女性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凤渐渐象征女性,此时凤的形态表现手法为曲动柔美,也为后期凤的形式与属性明确了方向。

1.6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宗教盛行,佛教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凤尾羽夸大,如鳞片状,凤纹常见于陕西大同的云冈石窟中,此时的凤多立于莲花之上。花卉缠枝纹样广泛应用,凤鸟多采取在花卉图案中展翅飞翔的形象。

1.7 隋唐时期

唐朝的凤纹多为展翅舞蹈状,所以成为“舞凤纹”。唐人喜欢在凤上融合其他的元素,动作,或是花卉图案。对于尾羽的描绘,也格外细致繁复。武则天掌权时期,以凤凰来象征其女皇的位置,为凤凰形象女性化夯实根基。此时凤凰开始频繁地用来代表女性,甚至是平民阶层的女子,并且在唐诗中发现用凤来比喻的手法男女比例基本相等。

1.8 宋代时期

宋代的凤的形态多为飞翔状,不像唐汉时期的伫立状。双翅伸展,尾羽飘动,尾羽或为羽毛状,或为卷草状[1]。宋代凤多与牡丹相配。展翅高飞,姿态优雅,不过对于凤鸟身体的描绘,似乎更偏向了鳞片,而不是羽毛,整体形象不似唐代那么华丽。封建礼教在宋代发展到了顶点,这个时期凤凰较多使用在皇室女性身上。

1.9 元代时期

元代的凤形式多样,或单只或双只,整体形态为飞翔状,羽尾飘动,给人华美富丽之感[1]。自元代以后,龙纹和凤纹常组成对。民间以龙象征威武力量,以凤喻美好的意义,并以牡丹相配,称为凤穿牡丹,表示吉祥美好。

1.10 明代时期

明代的凤多为飞翔状,头大、细颈、展翅,羽尾飘动[1]。明清以来的龙纹和凤纹,不同阶层有不同的含义。封建统治阶级以龙表示皇帝,以凤表示皇后,示其权威和尊贵,作为身分等第的象征。

1.11 清代时期

清代的凤纹与明代的凤纹大体相似,只是装饰上更为华美。凤有三长:眼长、腿长、尾长。“首加锦鸡,冠似如意,头如腾云,翅似仙鹤。”“喙如鹦鹉、身如鸳鸯,翅如大鹏,足似仙鹤,羽如孔雀,体呈五色。”明清时期,龙凤完全分开,凤凰整体女性化,多体现在皇家女性身上,最具代表的就是皇后,被视为凤凰的化身,用凤体来象征其身体,用龙体来象征皇帝的身体。

2 畲族剪纸纹样

2.1 凤纹

2.1.1 霞浦凤纹

霞浦凤纹的特点是写实,凤纹翅膀和头部羽毛与现实中的禽鸟一致。一般是各式各样的牡丹花在中心,左右凤凰侧身转向牡丹花,翅膀打开并且是正面对称,凤尾是比较夸张的,它的形态是曲折延展[2]。

2.1.2 罗源凤纹

罗源凤纹特点是抽象,凤头向后与凤尾相呼应,虽然是静态,但整体有使人感受到动态之美。翅膀和尾巴表现手法是采用较粗的线条,是高度概括的。凤凰搭配着牡丹花、龙和蝴蝶等,纹样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整体疏密有致,大方饱满。

2.2 畲族纹样的发展

信仰习俗、礼仪民俗和生活习俗是畲族剪纸创作的三大领域。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畲族传统剪纸文化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其原始性特色保持的时间长。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传统生活习俗为依附对象的形式不断减少,而剪纸作者个体化、商品化甚至艺术品化趋势不断增加。剪纸创作者们通过利用畲族传统纹样和技法,表现的题材为畲族生产劳动、民俗生活为主;空间的表达由平铺到罗列、纹样由简单到复杂、幅面由小到大。

目前一批当代的剪纸创作者在罗源县出现,他们的剪纸特色为具有较强的时代感。以剪纸艺术家朱学舜为例(图1、图2),他虽然在剪纸中将传统纹样保留,但构思新奇,尤其擅长利用剪纸来进行叙事,故事情节中关键的场景和细节通过典型画面来表现[3]。

图1 《畲族婚嫁》

图2 《古镇新貌》

3 新时代畲族剪纸与凤纹的特征

3.1 凤纹女性化

古代是实行皇权至上和皇权专制的制度的,所以古代凤纹更多是和高高在上的皇权相结合。凤在人们的心中是瑞鸟,常被用来代指皇后。明清的凤凰团纹、皇后的礼冠凤冠都体现着凤纹。

3.2 畲族剪纸叙事化

传统的剪纸更注重装饰性,而畲族剪纸随着发展更注重叙事性。传统剪纸的题材多为吉祥事物,并以谐音方式进行取材表达;而畲族剪纸的题材多为时代性事物,如畲族传统节日和民俗、生活场景等。

4 结论

将畲族剪纸中以叙事题材为主的特点与新时代女性这个题材相结合不失为一种创新。由于凤纹图案在古代就常常象征着女性,是女性专指符号,代表着阴[4]。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新时代女性与古代女性相比,在经济上和精神上都更加独立。工作不仅是对生存需要的满足,同时对人生价值需要的满足。通过叙事剪纸与新时代女性相结合的创意点,将凤凰进行拟人化的处理。具体创新方式如下。

1)为了使畲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高,需要推动旅游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而传统纹样作为符号标识,传承着美学蕴含是十分丰富的,将其融合到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中,来创新畲族传统纹样,使其与现代产业结合[5]。

2)新时代的女性可能是在高铁上办公、在健身房锻炼和在商场购物等(图3 ~图6),这些场景通过剪纸的手法来表现女性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展现女性力量,通过创作使人们更深刻地感受到新时代女性追逐梦想的力量、自信的力量。

图3 女性办公(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4 女性购物(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5 女性健身(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图6 文创手机壳(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猜你喜欢

畲族凤凰剪纸
唱支山歌给党听——记畲族三月三节
凤凰飞
剪纸
畲族三月三
畲族民歌
剪纸
剪纸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