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草方格”创造治沙奇迹

2023-10-25邹文静

共产党员(辽宁) 2023年17期
关键词:沙坡头腾格里沙漠固沙

文/本刊记者 邹文静

谈及沙漠,你会想到什么?

是“大漠空高尘不飞”?还是“平沙莽莽黄入天”?抑或“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然而,你可曾想到,沙漠不只填补了无边壮阔,还有无尽的黄沙阻挡在人类发展的前路上。

2023 年7 月19 日下午,全国党刊全媒体记者走进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地区。大漠黄沙,烈日当空,宁夏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双腿牢牢地“扎”在沙丘上,为全国党刊全媒体记者耐心又自豪地讲起“麦草方格”的由来与具体实施情况。在这里,诞生了人类治沙史上的一个奇迹,结束了当地长久以来“沙逼人退”的困局。

为解铁路燃眉 开创治沙历史

沙坡头位于宁夏境内黄河北岸,隶属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沙漠占全市土地面积的22.7%。这里干旱少雨,年均降雨量仅为187 毫米,年均蒸发量却高达1980 毫米,是降雨量的10 倍多,长期面临荒漠化威胁。

当地居民饱受沙灾侵扰,有人调侃说:“早起一推门,推不动,沙给堵了。再开个门,没几天,又堵了。沙丘齐墙高,晚上顺着就上房顶了。”这是沙坡头当年恶劣环境的真实写照,显露出当地百姓的无限心酸。

1954 年,国家为推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决定修建包兰铁路。这是我国修建的第一条沙漠铁路,在中卫境内长达55 公里,穿越腾格里沙漠,且要穿越长42公里、高130 米的沙坡头。可是,风沙一过,铁轨会被就地掩埋,严重影响包兰铁路的正常通行。欲修铁路,必先治沙。

由于包兰铁路沿途沙丘裸露,腾格里沙漠路段一度被外国专家定论为包兰铁路的“盲肠”,即便通车,用不了30 年也将在黄沙的侵袭下功亏一篑。但显然,他们低估了中华民族传承五千年的劳动智慧与共产党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韧品格。兰州铁路局中卫工务段铁路固沙林场在尝试卵石铺面、沥青拌沙、草席铺面等固沙方式无果后,在一次偶然间,找到了灵感。一天,林场的职工随手捡起了驼队散落下的一捆麦草,便用铁锹把这捆麦草深深插进沙子里。大风过后,其他种下的草本植物都被黄沙吞噬,唯独这捆麦草坚强地挺立在沙丘之上。正是这偶然的“一撮草”,开创了沙坡头的治沙历史。

现有“麦草”一方 专治黄沙飞扬

在发现了麦草的固沙特性后,固沙团队开始了不厌其烦的沙障试验。平铺式的麦草和稻草无法抵御漫天风沙,距离最终方案就差一层窗户纸,但一直无法捅破,治沙团队一筹莫展。

一次,林场职工偶然扎了“人定胜天”“中卫固沙林场”几个字,意外发现方块形的字没有被沙子埋没。受此启发,林场职工开始尝试用麦草扎出圆形、三角形、马蹄形……结合试验,并且在平衡了经济效益与固沙效果后,1 米见方的麦草方格被确定为新的固沙方法。

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唐希明(右)为记者演示“麦草方格”的操作

具体什么是“麦草方格”治沙法?唐希明一边示范一边向记者解释道:“这1 米见方的麦草方格是工人用铁锨把麦草牢牢扎进沙里做成的,可有效减弱地面起沙风速,这是机械固沙。在三分之一的‘草方格’里种上柠条、花棒等沙生植被,再通过人工或无人机播下草种,刮风时会在草方格中央产生旋涡,逐渐把风沙和播下的草种堆积在四周,最终靠自然降水基本就能维持植物的萌发和生长了,这是最主要的、长久的植物固沙方式。”

沙坡头固沙,植物是关键。“麦草方格”的寿命一般为3 年,为提高植苗成活率,唐希明用3年时间研究发明了“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又叫“便携式沙漠造林器”。它是一米长的“干”字形铁制工具,可以把苗木根系末端直接送入湿沙层,不会扰动沙层,造成沙层水分流失。用它来栽植柠条,成活率能达85%以上,造林成本降低了50%。

麦草方格固沙并非一日之功。一望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自然条件异常艰苦。夏天四五十摄氏度的高温是家常便饭。一代又一代中卫林场工人与沙为伴,一格又一格地扎起麦草,终于筑成了抵御流沙之乱的麦草长城,傲然守护着人类家园。

实现人进沙退 开创治沙奇迹

位于沙坡头包兰铁路治沙林带中的沙生植物园,是我国首个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几十年间,这里的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植物种类由过去的不足25 种上升到450 多种,风沙天也由过去的330 多天缩减到了现在的100 天左右。

如今,中卫市治理沙漠150万亩,腾格里荒漠后退了25 公里,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真正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巨大转变。

当我们乘坐包兰铁路上的列车穿越腾格里沙漠时,会看到一条宽宽的绿色林带随沙丘连绵起伏,一片片麦草方格沙障在树林外高低错落,一株株灌木和草本植物顽强地生长,新的麦草方格向着沙漠深处延伸。包兰铁路两侧这宽1 公里的绿色长廊,阻挡了风沙的侵袭,保证了铁路畅通无阻。

1988 年,沙坡头治沙防护体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一国家最高科技奖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科技成果并列的、为数不多的几个特等奖重大奖项之一。1994 年,联合国向中卫固沙林场颁发“全球环境保护500 佳”荣誉证书。这一消息报道后,世界震惊,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先后来参观考察,称赞这是“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自此,沙坡头独创的“麦草方格”固沙方法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除了治沙直接产生的固沙成果,沙坡头也成为了备受追捧的旅游胜地,“世界沙都”“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等美誉不断吸引中外游客慕名前来。

中卫市劳动人民不负党赋予的使命,用勤劳与智慧在西北大地谱写了壮丽篇章,有效推动了西北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他们将继续在这片焕然一新的土地上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让我们共同期待。

猜你喜欢

沙坡头腾格里沙漠固沙
沙漠地区风积沙路堤填筑压实技术研究
长青叶
宁夏沙坡头
化学固沙材料固沙作用机理研究的必要性
沙漠景观的美学特征研究*
——以宁夏沙坡头为例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固沙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开拓沙坡头旅游的老人
对沙坡头节水型灌区建设的思考
沙漠铁路固沙砖设计参数的数值模拟
说起腾格里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