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端界面风格的新复古主义浪潮:2010—2020年

2023-10-24张野施倩倩李星星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5期
关键词:未来主义赛博朋克

张野,施倩倩,李星星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近十年来,移动端界面视觉风格经历了史诗般波澜壮阔的演进流变。2010年微软发布Metro Design设计原则,扁平化(Flat Design)吹响了取代拟物化(Skeuomorph Design)的号角,并于2013 年前后成为这一时代的设计哲学,随即沿着“选择适应-视效丰富-质料表达”的底层逻辑加速演进[1]。与此同时,从UI到游戏,从平面到插画,新复古主义浪潮席卷视觉设计领域,这一持续十年的视觉复古现象,必将在设计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期间呈现的种种现象值得人们深入探析。这一复古现象也引起了广泛的学术关注,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风格类型的专项研究[1-6]、热点风格的追逐与实践、风格趋势的合理预测等三大方面。然而针对这一现象尚未形成相对系统的学术观点,具体表现在:诸多风格的定义与边界存在混淆,尤其在以各设计媒体发布的年度流行趋势中表现最为明显;缺乏从“族群视角”审视风格之间的协同演进情况;风格在中国本土的流行情况研究匮乏,对流行的起止时间及影响效果考证不详。结合以上研究背景和实际情况,本文将重点进行基于中国视域下的视觉复古现象分析。以文献研究为经,以数据分析为纬,全面考察移动端界面的UI 设计、平面设计、游戏设计、插图插画、影视作品等五大方面内容。以国内搜索引擎、国内网络出版平台和业界(国内外)设计网络社区的市场占有率和查准率两个方面[7],作为支撑数据来源的参考点。采用百度与360的搜索指数、中国知网论文数、Dribbble、Behance、花瓣、站酷等设计师网络社区的图文上传量,分别作为公众关注度、学界关注度和业界关注度三维度的数据来源支持,从而进行更加全面的综合对比分析。力求明确国内新复古思潮驱动下风格族群的边界与特征、模因与族系、形成与流变、脉络与动因等若干关键问题,从而对这一复古现象进行系统性回顾。

一、新复古主义风格系谱脉络

如果说扁平化与拟物化的对立是可用性观点的路线之争,那么复古思潮则是附加在这一时代之上的特定情怀表达。21世纪移动端界面的复古浪潮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从2005年起,随着合成器波(Synthwave)、蒸汽波(Vaporwave)、复古波(Retrowave)、寒潮(Chillwave)、未来放克(Future Funk)等电子音乐类型纷纷向视觉领域延伸,开启了一个长达十年的复古未来主义大众狂欢,随后与前者具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赛博朋克(Cyberpunk)、蒸汽朋克(Steampunk)等科幻复古类型接踵回归,加深了公众对上述风格关系的混淆程度,此类以回顾“过去人们的未来预期”为模式的风格族群可归为“复古未来主义组团”;二是源于对技术发展初期视觉特征的怀旧,像素风(Pixel Style)、2.5D 和低多边形(Low Poly)是其中的代表,可称之为“复古初期特征组团”;三是孟菲斯(Memphis Style)、波普(Pop Art)、欧普(Op Art)等曾在艺术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风格再次流行,可归类为“复古艺术设计组团”。新复古主义浪潮沿着这三条脉络交错影响,协同演进,席卷移动端界面视觉领域。

理查德·道金斯在他的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了模因(meme)的概念,他将模因定义为“在人类文化中传播的一种有生命力的单位”,它们能够在文化之间传递和复制,就像基因在生物之间传递和复制一样。《牛津英语词典》将模因(meme)定义为:“在文化或社会中传播的一种单元或单位,它可以是一种符号、图片、音乐、思想或行为模式,以非遗传的方式传递,主要是通过模仿而获得传播”[8-9]。本研究进一步将其分为“观念模因”和“形式模因”,前者主要涉及风格内部的逻辑关系,它们指向风格成因的内涵,决定了风格在同类序列中呈现出的“并列关系”。在风格中起到了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是风格内在逻辑的基础。后者主要涉及风格外部的形式语言要素,它们指向风格表达的外延,决定了风格之间共用形式语言的“相交关系”,在风格的视觉表现和审美效果上起着重要的作用[10]。

依据“观念模因”审视,上述三个风格组团还可进一步划分为5 种逻辑迥异的模型(见图1)。复古未来主义组团的基本逻辑在于回溯与展望并存,但其三类分支的“复古未来”模式各有偏重:赛博朋克型是“复古后未来”模式,建立在一个末日瞬间停止的断代生活场景,但科技水平极大发展的“后末日”假设之上;蒸汽朋克型则回到先前某一历史时期,依据当时的科技水平幻想未来,同时也不可避免地融合了科幻者所处时代的趋势想象,属于“复古双未来”模式;蒸汽波型则采样自20世纪80—90年代的前沿事物,并融合了赛博朋克文化元素,属于“复古未来”模式;初期特征型从技术发展早期形态特征中采样,并通过怀旧美学运动将其进一步升级为风格,属于“要素复古”模式;而艺术设计型中的波普、欧普、孟菲斯风格均是20 世纪的前卫艺术运动,本次的复兴偏重于风格的回潮,属于“风格复古”模式。

图1 新复古主义风格的三大组团与五种亚类型①

依据“形式模因”审视,视觉风格之间存在大量共用形式语言现象,蒸汽波从赛博朋克、像素、故障中进行视觉特征的采样,又与孟菲斯具有相同的拼置手法,均可视为与上述风格产生了“相交关系”。人们运用“并列”与“相交”原则对三个组团的十余种主要风格进行分析,可绘制得到新复古主义风格模因图谱(见图2)。可以发现那些共用80 年代模因风格产生了簇团相交(图中用灰色线圈将其重点圈出),并以此为中心分别与其他风格产生了并列或相交关联,说明本次新复古浪潮的主要回溯目标与动力来源指向20 世纪80年代,其中蒸汽波合成了多种风格的模因,无疑在本次复古浪潮中具有核心地位。

图2 新复古主义风格模因图谱②图2中同种颜色表示具有同类“观念模因”的风格组团,风格之间的交叠表示共用“形式模因”的相交关系,圆形直径的大小表示该风格在设计网络社区中的数据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风格在中国的流行热度。

(一)“复古未来主义”风格组团

帕特·吉尔(Pat Grill)曾这样论述“科技中的怀旧”:“我认为对过去怀旧的再造更关乎于‘启蒙’,即总是意味着当下的,宽容的,并很可能是近期流行的文化实践。……换言说,一个假定于过去的叙述,仍然可以成为关切当下的生动表述[11-12]。”复古未来主义(Retrofuturism)基于的是不断变换的“未来”这个概念建立的。假如称未来主义是门“科学”着眼于描绘未来的预期图景,那么复古未来主义就是对这种预期图景的“回忆”[13]。狭义的复古未来主义是对“未来主义”的“复古”,特指后世对20 世纪早期“黄金年代”持续到1960 年“太空时代”的充满乐观主义精神的未来主义风貌的模仿。然而本研究则更关注其广义层面:当人们回顾任何“过去的未来趋势”之时,复古未来主义就产生了,“过去”不仅是指向未来主义,而是拓展至所有历史存在的文化运动、前卫风潮、美学趋势、科学幻想及新生事物。广义复古未来主义最大的魅力在于:随着“当下”不断成为“过去”,其外延与内涵呈现出永久的变动状态。从20 世纪80—90 年代的风格“模因”中采样是当下复古未来主义的主要特点,由此可以把相关风格形象比喻为一种近亲关系:如果说蒸汽波、合成器波、海洋朋克(Seapunk)等由电子音乐衍生而来的视觉风格是一种兄弟关系,那么赛博朋克和蒸汽朋克则可称为它们的父辈与叔辈。本组团中,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和蒸汽波型在中国真正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见表1。

表1 复古未来义风格组团

1.赛博朋克型

赛博朋克型建立在“后末日”假设之上:一种末日瞬间停止的断代生活场景结合不搭调的高科技,以此对当下科技发展产生的结果进行批判与反思。最具代表性的是赛博朋克和原子朋克(Atompunk)这一对殊途同归的文化现象,前者是“70年代末资本主义+控制论驱动的未来”,后者是“70 年代末社会主义+原子能驱动的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该类型后续衍生出生化朋克(Biopunk)、纳米朋克(Nanopunk)等一系列科幻类型。

2.蒸汽朋克型

蒸汽朋克型是一系列“回忆朋克”的代表,其一般模式是将想象的背景设定在过去,依据那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进行假想与超越。如果说蒸汽朋克是“维多利亚时代+蒸汽机牵引的未来”,那么柴油朋克(Dieselpunk)则是“二战时代+柴油机驱动的未来”,后续衍生出凉鞋朋克(Sandalpunk)、神话朋克(Mythpunk)等具有相同科幻模式的风格。

3.蒸汽波型

蒸汽波代表了一类具有“采样+合成+低保真(Lo-Fi)”视觉特征的新兴网络在线艺术,该类型的风格模因多采样于20 世纪80—90 年代的流行文化,并受赛博朋克文化影响至深,但二者却在观念逻辑上截然不同:前者假借回顾过去来实现当下的大众狂欢,对未来采取一种被动接受或不置可否的态度,而后者则对未来则带有悲观主义色彩的严肃思考。蒸汽波并不是人们表达异议的工具,而是混入异议本身,表现出了对资本主义、消费主义和全球化一种模棱两可的反思。一方面,有评论者认为蒸气波是反资本主义和反消费主义的,以反讽的手法对其进行批判;另一方面有评论认为,蒸气波体现出对昔日繁荣社会的怀旧情怀,表现出复古未来主义[16]。全新的观念模因让蒸汽波型在复古未来主义发展史上占据一席之地。合成器波、海洋朋克等由电子音乐向视觉艺术转化的风格均可归为此类。

蒸汽波与合成器波均在赛博朋克文化中进行视觉采样,故三者常常混淆。合成器波兴起于2005 年,并在21世纪初开始在国外广泛流行,但在国内被广泛认知应归因于蒸汽波与赛博朋克的推动。该风格常常将电影、电子游戏、漫画中的典型视觉形式语言及赛博朋克世界中所有最酷、最受欢迎的事物加以单独抽离表现[13]。常使用充满力量与律动的红、蓝、紫组合的高对比度色彩,捕捉下光阴流逝中的时代信号——肌肉车、激光网格和霓虹落日结合低保真故障是其典型的符号特征[17]。相对于蒸汽波侧重符号的选样与拼贴,合成器波则更侧重于视觉的忠实复刻,但对于未来,两者均呈现出一种不置可否的态度。

故障艺术(Glitch Art)是游走于新复古未来主义组团的精灵。“出错”是一种对正常秩序的挑战,没有“故障模因”的存在,赛博朋克与蒸汽波的批判或戏谑意义将荡然无存。故障艺术将电视时代的模拟信号故障和电脑时代的数字乱码与卡顿等现象转化为一种颠覆性的审美表达,以一种反常规的方式使技术留下痕迹,激发人们对日常生活经验的类似联想,营造出适合讨论当下数字时代语境的文本,从而令技术故障在艺术语境中获得审美价值[18]。2018 年以后,抖音故障相机等产品的发布,标志着故障不再是隐藏于赛博朋克和蒸汽波视觉体系下的模因,而是以独立的姿态再次回归到风格流行序列之中。

(二)“复古初期特征”风格组团

“初期特征”指科技发展早期受技术或成本限制而产生的阶段性视觉特征。计算机技术发展早期,通常会使用2.5D、低多边形、像素等形式进行图形图像的折中表达,胶版印刷时代也常会为了节省成本而通过半调(Halftone)、双色调(Duotone)等方式获得纸媒艺术作品。当今的计算机图形运算能力和印刷手段突飞猛进,技术和成本问题早已不复存在,但这些曾经流行的视觉记忆却成为了一种全新的怀旧美学,产生了“复古初期特征”这一特点鲜明的风格组团,见表2。本组团较为集中的兴起于“伪扁平”初期阶段的2013—2015年,充分体现了“适者生存”的族群演进逻辑——在风格语境全面转向扁平化的时代,只有低信息量形式的风格才会获得生存与发展。2017年以后,随着扁平化发展至“质料时代”,噪点风(Noisy Point)和3D纯色渲染(3D Pure Colour Rendering)也加入到这一组团的风格流行序列。

表2 复古初期特征风格组团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初期特征”在当时并不是风格,它产生于阶段性的技术限制,本身并无坚实的文化审美观念支撑,是20世纪对“初期特征”的怀旧美学运动才让这些“古早形式”升级成为风格。这波怀旧风潮汇合了不同年龄群体的复杂情感:70、80 年代通过回顾童年视觉记忆获得情感的满足,90、00 年代则通过从未经历过的文化视角“发现”一种全新的潮流风范,这与人们对蒸汽波充满戏谑的审美异化态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从外因角度审视,这类风格的流行也有其现实意义:娱乐的碎片化趋势让“轻游戏”大行其道,简单便于理解的操作设定受到广泛欢迎,在移动通信由3G 向4G 换代的当口,更低信息量的风格形式满足了网速限制下顺畅体验的技术需求。

“隐藏的秩序”是加入这一组团的门槛,如果说低多边形特征产生于片面构成实体的三维计算规则,那么噪点风和3D 纯色渲染的肌理分布则受到光影投射规律的控制。而轴测图则在不断地自我优化和迭代过程中,逐渐抽象出“格子”这样的一般形式,“格子”遂成为建构当代视觉世界的基石,成为“复杂”背后隐藏着的元秩序。“格子”以其自身的纯粹性不断重构着视觉世界,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继续处理二维世界与三维世界之间的矛盾,像素画、2.5D 插画均是这种张力获得平衡后的产物[20]。

(三)“复古艺术设计”风格组团

道金斯认为,许多模因能够在自我复制与传播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均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长寿性(Longevity)、多产性(Fencundity)、复制忠实性(Coying-fidlity)[14]。孟菲斯、波普、欧普等“古早风格”恰恰符合上述条件,见表3。复古艺术设计风格组团自2017年起接踵复兴的原因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从“形式模因”审视,上述风格均具有扁平质视觉基础,随处可见的拼置手法和与生俱来的酷炫感又迎合了自媒体时代的后现代特质。从“观念模因”审视,受新复古浪潮和风格快速迭代双重力量的推动,人们进一步寻求新的复古热点,在新风格类型尚未形成的空白期,此类本身就具有强大商业基因的早期风格成为这一阶段的“自然选择”。

表3 复古艺术设计风格组团

二、新复古主义风格十年演进趋势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1],再次使用百度与360指数工具输入关键词考察各风格于2010—2020 年间的热度,采用文献研究及中文关键词搜索、查找国内设计师名单对设计网络社区数据进行挖掘,考证各研究对象在国内大热的时间点,绘制了图3。纵观十年跨度的风格演进趋势,可以看到扁平化不断被Metro UI、Material Design、Flat Design 三源头依次推进,关注指数在2010—2015年间呈现出抛物线加速上升的趋势,而后掉头进入了漫长的衰退期。新复古浪潮则在前期平稳上升后于2017—2018年间迎来了全面爆发,三大复古组团的演进趋势又略有不同:复古未来主义组团呈现“前期平缓上升,后期急速跳涨”特征,这归因于2016 年蒸汽波火爆后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复古初期特征组团则最早地顺应了扁平化视觉演进的趋势,从而在2013—2015 年间率先流行,其中像素风又因与蒸汽波等“共用模因”,受复古未来主义组团崛起影响而在几年之内再度风靡;复古艺术设计组团本就是风格史上有较大影响力和较高认知度的类型,所以初期网络搜索热度较高,但2017年前这群“古董”并无明显的复兴趋势,此后受扁平化视效丰富性趋势和复古风潮的双重影响于2017—2019 年间姗姗来迟,渐次回归。过去十年的新复古主义浪潮呈现出显著的“倒序复古”和“蒸汽波驱动与80 年代爆发”两大特征(见图4)。

图3 新复古主义浪潮与扁平化十年流行趋势[1]

图4 2010—2020年新复古浪潮主要风格的热度趋势

(一)“倒序复古”特征

近十年复古回溯的目标年代呈现出显著的“倒序”特征:第一阶段的回溯区间指向20世纪90年代,较有代表性的是2012—2015年间蒸汽朋克(1991年)、低多边形(1996年)和2.5D(1990年)的依次兴起;第二阶段回溯区间前推至1980年,从2015年末到2017年末,蒸汽波、赛博朋克、孟菲斯等具有80 年代模因的风格依次大热,成为设计师和公众的宠儿。自2018 年开始,回溯区间进一步前移,20世纪50—6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波普、欧普艺术重新回归流行序列。可以看到一条沿90 年代—80 年代—60 年代向前推进的“倒序复古”脉络。依据上述规律,也许下一个流行风口将吹向1930—1940年。

(二)“蒸汽波驱动与80年代爆发”特征

20世纪80年代模因的绝大多数风格均发生了“指数暴涨跳升”现象,说明此年代怀旧风潮在短期内成为了社会热点。蒸汽波是本次新复古浪潮的承前启后和关键动因,它就像一个大杂烩——在视觉上受赛博朋克文化影响,夹杂着大量低保真故障和双色调特征,并融合了低多边形和像素风元素,常用的拼贴手法又与孟菲斯和波普相通,成为合成多种风格模因的“拼盘”。蒸汽波的流行将上述所有与之关联的风格从沉寂中唤醒,出现了爆发现象。

三、新复古主义浪潮的底层演进逻辑

风格的生发、兴盛、衰弱和流变的原因复杂而多元,但贯穿21世纪10年代的新复古主义浪潮确有清晰的轨迹可寻:最初的原动力与顺应扁平化形式发展有关,符合适者生存的风格演进逻辑,中后期则受到大众未来观的虚无化倾向、传播媒介的自媒体化倾向及视觉审美异化倾向等多方面影响,这一时期的网民通过视频、音乐、直播成为新一代的资讯发布者,病毒式传播让小众文化具备了成为主流的可能,蒸汽波在公众的狂欢中越发迷幻、在水汽弥漫中孕育着故障、像素的流行,并间接推动了赛博朋克文化的回归,迎合了这种潮流的孟菲斯、波普等经典风格也随之迎来了二次复兴。事实上,视觉流行趋势是文化观念的外在表象,观念转化为形式语言的同时,风格的视觉特征随之形成。但观念不应仅存在于文化的含义中,它同样要应对视觉特征-媒介交流-公众认可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挑战,当下主流文化观念的形成带有强烈的自媒体进化特征,未来一种新的怀旧趋势的形成,既来自于对过往风格序列中的形式、色彩、布局、组合等视觉特征的回顾与重构,也来自于公众参与揭示了那些未被现有框架所列举的所有可能性。

(一)扁平化语境下的适者生存

扁平化不仅是一种风格,而且是一种理念,强调内容、功能与用户间交互的直接性[22]。作为当今操作系统的基本设计原则,扁平化决定了交互界面的风格审美价值取向,新复古浪潮的演进也无法脱离这一时代背景。在扁平化处于“选择适应期”的2013—2015年,只有低信息量表达形式的风格才会获得生存与发展,因此具有“扁平态”立体表达特征的低多边形、2.5D等风格旋即成为首批怀旧思潮的自然选择。2016 年扁平化进入衰减期,正如同当年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批判,这一阶段的人们也开始对扁平化原则提出质疑,并试图通过更为丰富的视效突破扁平的桎梏,扁平化正式进入“视效丰富期”,从渐变到叠透、从流体渐变到光感叠加,移动端视觉界面逐渐形成了“扁平+酷炫”共存的时代特征。这一阶段的复古风格也顺应变化,极具后现代特质的拼贴化、故障化、艳俗化成为处理怀旧元素的手法,蒸汽波这种土味怪咖协同故障风开始流行,随后其灵感来源的母题——赛博朋克终于荣耀回归,这一阶段的后几年,从双色调到孟菲斯、从波普到欧普,这些风格的回归都与扁平化演进趋势具有外延或内涵上的联系。设计风格的发展恰似进化论,物竞天择的“天”就是用户,而“适者生存”的“适”则是顺应扁平化发展趋势。

(二)架空现实的未来观虚无

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说过:“未来早已到来,只是尚未平均分布。”而这种真实生活中的不平均,无厘头,错位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14]。如今“未来”已至,但人们憧憬的未来并没有到来,而是成为一种浪漫藏在内心深处,于是选择把架空的想象引用至当下,用聚众狂欢的方式和空洞虚无的内容逃避现实,创造出一个个与时代无关的风格标本。进入2010年,人们发现赛博朋克好像已经照进了现实,它成为巨头垄断、社会疏离、阶级固化现象的当代隐喻,加深了人们对科技水平快速发展与精神文明日渐空虚的担忧,对其产生的无力感又在崇尚背叛的赛博朋克语境中衍生出新的文化反思,蒸汽波与合成器波就诞生于这样的反思中,故障与像素也复兴于这种反思中,这既是对昔日乌托邦远景破灭的叹息,也是对当下现实的逃避。但这次人们对未来的态度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如果说赛博朋克与蒸汽朋克是对未来进行探讨与批判,那么蒸汽波与合成器波则是对“未来”这个概念完全地加以怀疑和戏谑[13]。

(三)自媒体觉醒下的史海拾贝

自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公众资讯自由度显著提高,自主交互成为了信息病毒式传播的温床,那些个性的、怪诞的、土酷的、穿越的、异域风情的复古信息总在这一传播链条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蒸汽波、故障、赛博朋克风格的流行,也不难理解为何“风格舆情”一旦出现,就会呈现大水漫灌似的爆发式增长。当今人们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有机会发现那些非主流事物,一些毫无理由复兴的过时元素也可能“莫名其妙”地得到广泛关注,并引发人们的追捧或反思——不论其动因来自欣赏抑或嘲讽。米歇尔·洛克(Michelle Lhooq)表示,即使蒸汽波的素材来自于“糟糕”“垃圾”的商业音乐,但蒸汽波并不是为了模仿或者重新创作商业音乐,而是把商业音乐变成“更性感”的合成音乐[15]。在“采样+合成”时代,“乌合之众”们在巨头们精心布局的热点中游走,乐此不疲地进行视觉符号的采样与传播,并将自制的“垃圾元素”无固定规则地糅杂于扁平逻辑之上,如同蜜蜂授粉一样,在无意识中成为了风格演进机制的重要一环。

(四)“土酷”时代的审美异化

“叛逆”是时代演进的永恒动力,“复古”则是实现颠覆的手段之一,历史上那些具有极强时代感的视觉语言,为当下一代展示了一个从未经历过的全新文化视角,他们沉浸其中,并嗅到了一丝土味酷炫的气息,赛博朋克般霓虹闪烁的末日景象让他们神往,蒸汽波般充满故障、艳俗、迷幻的画面让他们追逐,这种时代差异产生的新鲜“土酷”审美快感,挑战了主流文化刻板理性的演进逻辑,也隐喻着这一代人背后蕴藏的乐观态度,他们以拾遗猎奇的心态接纳看似荒诞的过去,并以自信乐观的态度期许未来。

四、结语

风格的产生来自于创造者的妙手偶得,但风格的生存和发展则必须适合文化观念的底层演进逻辑。过去十年的风格流变呈现出强烈的组团协同化、加速迭代化和热度暴涨化特征,公众也第一次成为了风格模因的创造主体。

“谁是下一个流行趋势?”是研究结束前一个不能免俗的思考。第一个大胆预测是新的复古热点将向着更为古早的时代迁移,产生于1920—1940年间的流线风格、立体主义有望成为未来两年内流行的宠儿,有趣的是,在经历了广义的“复古未来主义”之后,狭义的“复古未来主义”也许将被怀旧风潮推进现实。另一个可以预见的未来是:随着增强现实等交互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扁平王朝可能会受到来自以全息影像为代表的新拟物化的冲击,扁平化需要在理念、规则、形式上进行全方位的自我进化。未来究竟流行何种风格也许永远是一个无解的谜题,但唯一可以确定且与过往截然不同的是:随着自媒体与人工智能的合流,公众将获得持续增强的“自主传播能力”与“自动设计能力”,风格的创造主体将进一步向非专业人群转移,这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挑战。正因风格存在于视觉符号的序列与组合关系之中,如果缺乏对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而仅对风格特征的表层进行浮光掠影般的观察,并试图用采样、替换或模仿来证明所见所知,那么观念在转化的过程之中就变成了文本式的科学,此时的设计者就只能是一种被动从属的视觉搬运工具,必将被人工智能无情地替代,也绝不会成为下一个流行风格的创造主体。

猜你喜欢

未来主义赛博朋克
朋克态度
OnePlus 8T赛博朋克2077限定版
未来主义
赛博朋克
PUNK SCIENCE
未来主义
阿丽塔与“赛博朋克”世界
从城寨到屋村,寻找隐藏的赛博朋克之城
热情夏日/未来主义
《意大利未来主义,1909-1944:重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