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内部控制促进上市公司健康发展

2023-10-24岳秀丽

中国商界 2023年10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管理者优化

◎文/岳秀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上市公司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使用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不断规范生产经营活动,优化公司资源配置,以确保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价值作用

有效提升上市公司的资源整合能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高效开展,能够优化公司的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减少不必要费用支出,节省生产经营成本,有利于上市公司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提升公司的经济利益。内部控制涉及内容比较多,包括对资产安全、财务预算、财务信息披露等方面的控制。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不仅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资产安全问题,提升资产安全控制水平,还能够对公司财务预算进行管控,达到优化财务预算方案的目的。并且,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能够确保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的真实准确性,以便股东能够全面掌握各部门生产经营情况,便于公司合理安排下一步工作,有利于生产运营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有效提高上市公司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内部控制是由企业高层管理者与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上市公司重大项目决策需要经过集体一致审批通过方可进行,这样能够进一步确保上市公司重大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实施能够规范高层管理者的个人行为,避免出现徇私舞弊、贪污腐败问题,减少因投机取巧对公司造成巨大损害,也能够促使高层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同时内部控制能够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各部门信息安全的有效传递,能够有效避免出现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保证决策信息数据真实可靠,能够有利于公司做出正确决策。

有效降低上市公司财务风险发生率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主要涉及投融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通过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手段,完善对外投融资程序和制度,建立健全风险评估系统,进而能够有效规避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例如,上市公司可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系统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利用风险评估系统能够准确高效对上市公司的会计报表和相关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评估,能够有效评估财务风险发生的级别及损失程度,以便上市公司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避免财务风险,降低上市公司经济损失。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内控意识薄弱现阶段,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比较薄弱。有些基层员工内控意识不强,认为只需将本职工作做好就足够了,忽视公司发展层面的工作。例如,加工生产制造车间的基层员工,只重视自身任务完成情况,只考虑生产计划目标是否完成,不考虑生产原料是否出现浪费,这样很容易增大生产成本,也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造成公司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有些高层管理者也存在内控意识不强的问题,以自己的工作团队为中心,忽略了各部门之间团结协作,对上市公司整体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另外,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一般都是出现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没有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且在内部控制实施开展中缺乏前瞻性,没有制定应对财务管理、对外投资及生产经营等方面问题的有效措施,这些都会阻碍上市公司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缺乏健全合理的内部管理结构目前来看,部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还存在管理结构不合理、不完善问题,造成这样情况原因在于很多上市公司成立和上市的时间不长,缺乏管理结构优化配置的经验。虽然上市公司设置董事会、监事会等内部管理结构,但是内部管理结构缺乏合理性,阻碍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这主要体现在内部控制责任与董事会管理脱节,董事会不能真正对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并且董事会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制,不能对财务审计、投融资、绩效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进行有效监督管理,也不利于董事会掌控上市公司内部信息,严重阻碍与外部投资方信息交流,不利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的推进,造成公司整体内部控制水平不高,内部控制的真正价值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缺乏有效的内控监督与信息披露管理机制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还存在内控监督与信息披露管理机制不健全的问题,缺乏有效内控监督管理机制,不能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的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不能规范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利于上市公司发展壮大。例如,可能存在高层经营管理者兼任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人员的现象;在开展内部控制监督工作时,会出现徇私、包庇等问题,不能将内部控制监督贯彻到底,使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作用价值难以真正发挥出来。另外,有些上市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信息披露管理机制,上市公司信息透明度不高,极易造成信息不对称问题。究其原因在于,高层管理者缺乏信息披露意识,有的虽然进行信息披露,但是只是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对内控缺陷性质进行分析,也没有制定具体整改措施,不利于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因此,造成上市公司内部信息不对称,也会影响上市公司重大决策的科学合理性。

优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的有效措施

提升上市公司内控意识首先,高层管理者要深化对内部控制的了解,认识到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手段不仅能够规范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还能够降低风险发生率,而且有利于上市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高层管理者应亲自组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加强各部门沟通与联系,提升公司整体内部控制水平,同时可以将内部控制与管理者绩效考核相挂钩,以利于管理者更好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其次,应加强基层员工内控意识,通过开展内控意识培训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基层员工工作积极性,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还能够为公司长远发展做打算。另外,应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科学化、系统化的内部控制体系,积极应对可能存在的财务管理、对外投资及生产经营等方面内部控制问题,确保上市公司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优化上市公司内控环境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的高效顺利开展需要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为确保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完善上市公司管理结构。应不断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将股东之间股权制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以确保上市公司内部的稳定和谐;同时需要优化公司管理结构,加强董事会、监事会等职能的独立有效行使,并将内部控制责任与董事会、监事会管理相结合,确保董事会、监事会等职权职能作用可以真正发挥出来。二是健全管理层激励机制。健全管理层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业绩,而且能够确保管理层更好地为上市公司的发展出谋划策,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上市公司可以利用股权激励方式给予优秀管理者一定的股票期权,将上市公司长远发展与管理人员的利益结合起来,以达到激励管理者的目的,使之全身心投入公司的发展建设中去。三是将企业文化融入到内部控制中。将上市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融入到内部控制中能够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内控环境,通过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风险意识及明确岗位责任等理念,能够不断优化上市公司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的品牌形象,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

健全上市公司内控审计管理机制内部审计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重要手段之一,随着经济发展和上市公司深化改革,内部审计不再只是财务审计,还包括上市公司管理、控制、责任等方面的审计活动。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能够进一步规范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避免各类风险的发生,有利于上市公司的长远健康发展。首先,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审计机构,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审计部门,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和审计流程,确保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高效顺利开展。其次,应确保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具备独立性,并有较高的组织地位,将内部控制审计职能作用真正发挥出来。最后,需要进一步优化内部审计方法。由于内部审计范围逐渐增大,需要结合上市公司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创新内部审计方法,利用先进信息化技术建立内部控制审计管理信息平台,使用先进审计软件对上市公司生产经营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确保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科学合理性,最大程度地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避免各类风险的发生。

完善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机制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能够确保内控信息的对称性和一致性,能够反映公司的真实生产运营情况,有利于上市公司对重大事项进行科学合理的决策,而且有效准确的内控信息披露能够进一步维护股东的合法权益。为完善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机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管部门应制定完善的内控信息披露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内控缺陷标准、披露范围内容、缺陷评价流程等内容,确保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

优化上市公司内控监督管理体系为确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和企业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开展,还需要优化内部控制监督管理体系。应当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管理部门,从各部门调拨优秀人员组成内部控制监督管理队伍,对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全过程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监督管理,规范内部控制行为,确保内部控制价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应积极引入外部监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如会计师事务所、政府监管部门等,可通过会计师事务所强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升风险责任意识,提升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水平,确保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合理高效开展。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管理者优化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