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提高办学质量

2023-10-24杜敏

中国商界 2023年10期
关键词:财政拨款成本核算核算

◎文/杜敏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关各方对推进高校成本核算工作提升的要求越来越迫切,高校出于事业发展需要开展成本核算工作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在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后,权责发生制下的财务会计信息为开展成本核算奠定了坚实基础。《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为高校院所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法,《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更是明确了成本核算对象以及业务活动成本的归集和分配流程。

高校进行成本核算的重要现实意义

保障财政拨款 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高校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和学宿费收入,其中财政拨款占比较大。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断改革和深化,高校教育成果以及资金使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拨款的分配方向。因此,高校进行成本核算,财政部门将成本核算结果作为拨款的考虑因素,对高校来说不仅能够保障财政拨款,同时还能够全面考察人财物的使用状况,引导高校对已有资源进行优化,进而实现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办学质量 提升服务地方水平通过对教育成本的详细核算,能够更好地掌握各项成本费用的流向,充分调动校内各部门和单位的积极性,合理运用自身优势,促进成本精细化核算,力争以较少的资源耗费来实现高质量办学,持续为社会输出高质量人才。

强化财务管理 发挥预算管理功效高校在收入基本稳定的情况下,需要以成本信息为抓手,找到资源耗费的主要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成本管理活动,更科学地服务各类决策事项,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各预算项目在进行绩效考核时,成本指标被提升为一级指标,并设置了经济成本指标等二级指标,为完善绩效管理体系提供了成本信息支撑。

现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成本核算意识淡薄高校的主要收入来源为财政拨款和学宿费收入。财政拨款主要考核财政资金的执行进度而忽略了资金的使用效果;学宿费收入主要用来支付高校的日常支出,鲜少有高校主动计算办学成本。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管理层还是财务人员,抑或是经费使用部门,都没能对资金的使用效果给予足够的关注,并且由于能获取的成本信息不够全面和完善,导致成本核算的内生动力缺失,进而影响了教育成本核算工作的有序开展。

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政府会计制度的双核算体系为高校教育成本的核算提供了先决条件,然而在实操过程中难度依然很大。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对于成本核算对象的选择、成本核算项目的确定以及成本费用的分摊均没有健全的制度体系;此外,由于高校财务工作的特殊性,若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势必需要同步健全相关会计核算制度;高校自身也应当在推行成本核算的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和总结,摸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监管弱多数高校在成本核算中都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像部门预决算那样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能够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于财政部门来说,推行高校成本核算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进程。成本核算体系不健全使得相应的监管力度不够,高校也不会主动公开相关的成本报告,这也是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未见成效的一个主要原因。

优化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路径

强化成本核算意识对于事业单位尤其是高校来说,成本核算尚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高校缺乏节约意识,对于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不高。因此,要顺利推进成本核算工作,首先要顺应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要求,按照《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和《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高等学校》的指引要求,从思想层面上提高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从工作层面上加快构建适合高校自身业务的核算体系。其次,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成本核算的宣传,注重管理层和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创建绿色节约校园为目标导向。最后,在绩效考核中加大成本指标的占比,建立奖惩机制,将节约意识落到实处,进而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优化学校教学质量。

完善核算体系首先,财政部门应调整现有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制度,以期同政府会计制度相衔接。其次,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对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经费分配制度等,明确校内各部门单位的职责分工,制作成本核算流程,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高效有序推进。再次,高校实际工作中应明确成本核算对象、成本核算项目,做好成本的归集和分配工作,形成符合各高校实际情况的成本核算体系。

加大监管力度高校的成本信息,应当同预决算一样进行公开,接受政府财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因此,政府应发挥应有的监管职责,制定完善的监管体制,将成本核算与绩效考核关联起来,并将考核结果作为拨款的组成部分。各高校的内部审计和监督部门也应顺势而为,加强业务学习,实现对本校的成本核算工作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管,确保高校对外公开的成本信息更加准确有效。

合理引入作业成本法按照《事业单位成本核算具体指引—— 高等学校》,高校可以选择制造成本法或者完全成本法进行成本核算。而由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种种弊端,高校应当适时使用作业成本法。首先,在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费用中,间接费用占比较大的比重,奖学金以及勤工俭学补助等属于直接费用,可以计入单个学生的教育成本;而人员薪酬、水电暖物业费支出、设备采购支出以及房屋建筑物等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属于间接费用,并且由于教学资源以及作业动因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核算教育成本内容时不可直接简单地按照学生人数以及教育课时数量进行平等分配,否则便可能影响成本核算结果的精确性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质量,进而影响高校领导人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高等院校教学活动内容具有较强的多变性和复杂性特点。举例来说,教育教学活动资源涉及诸多内容,涵盖了科目教师的分配、专业教材的采购、教学设备分配以及教学资源收集等,并且由于高等院校设置了多个教学专业,每个专业的教学内容侧重点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在开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时需要对各项作业的特点、动因等内容进行同手归纳,精确反映作业成本内容,并做好相应的完善和改进措施。

猜你喜欢

财政拨款成本核算核算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2016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表
英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各州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缓慢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