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家校合作的农村小学家务劳动教育实施

2023-10-24俞宏仁甘肃省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17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技能

俞宏仁(甘肃省古浪县城关第一小学)

家务劳动是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全过程劳动教育的重要环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1至2项生活技能。《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在学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要求“完成比较简单的个人物品整理与清洗,居室、教室等卫生保洁、整理与收纳,以及垃圾分类等劳动任务,参与简单的家庭烹饪。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具有初步的个人生活自理能力。”第二学段则要求“初步学会简单的家务劳动技能,形成生活自理能力。”第三学段的要求是“掌握家庭生活中常用的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基本技能。初步掌握基本的家庭饮食烹饪技法,制作简单的家常餐,具有食品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务劳动能力,初步具有家庭责任感。”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学会劳动,具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是儿童生存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需要。家务劳动与学生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及责任感的培养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习做家务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比较直接的方式,也是培养儿童自律能力的重要前提。一般来说,家务劳动能力强的人,生活技能相对较高,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强,会对生活充满信心,有勇气独立面对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一、农村小学家务劳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劳动教育被边缘化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家长把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当作教育的唯一目的,对劳动观念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往往重视不够,有些家长甚至在日常生活中连最基本的家务活都不让孩子做。孩子不会劳动、不愿劳动,生活自理能力差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学生在自我服务劳动方面的表现不够理想。他们在整理房间、洗衣服等方面做得不理想。还有个别学生偶尔才会进行一些自我服务劳动,许多情况下都是由家中长辈包办,学生自己主动进行家务劳动的意愿不高。目前,有自主参与家务劳动习惯的小学生较少,大多数学生只有在家长的要求下才做家务。小学生在家庭生活和家务劳动中可以获得生活所需的实践技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简而言之,家务劳动是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学生缺乏进行家务劳动的意识是农村小学家务劳动教育的普遍问题。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农村小学在引导家长督促孩子进行家务劳动方面存在疏忽。

二、农村小学家务劳动教育家校合作策略

1.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理念

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及建立班级微信群等形式,深入宣传《意见》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学校可以通过剖析典型事例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养成生活自理能力对其长远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要通过反面事例向家长阐明学生不愿意参与劳动、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危害。学校要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使家长切实认识到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的必要性,从小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从而使孩子从小体会到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的辛苦和付出,从而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的良好习惯。通过良好的家务劳动教育,学生在将来离开父母时才能够独立生活、适应社会,成为生活的主人。学校要引导学生家长对此达成共识。

2.加强家长培训,发挥家长示范作用

家庭是小学生家务劳动的主要场所,家长是孩子家务劳动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过程中,家长的指导和示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提高家长的家务劳动技能,培养他们正确的家务劳动教育方法非常必要。学校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家务劳动内容清单,定期召开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培养方面的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的家务劳动操作能力。同时,学校要与家长充分交流,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提出孩子家务劳动计划,指导家长有计划、按步骤地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家长要改变过去一直由家中长辈包办孩子一切事务的做法,根据家务劳动计划清单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当然,学生家务劳动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在循序渐进和持之以恒的坚持中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一开始,孩子在完成家务劳动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或粗心行为,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的宽容和耐心,要以鼓励为主,让孩子在纠正不足中不断进步。

3.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能力

劳动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课程。《标准》对劳动教育的性质、地位、课程目标和实施途径给出了全面规划和要求,在各个学段都对家务劳动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学校要认真落实好《标准》要求,开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家务劳动和生活技能课程。要根据《标准》劳动任务群,开发“家务劳动”校本课程。课程要依据不同学段学生家庭劳动清单进行设置,对各学段学生家务劳动的内容、操作要领、目标要求及评价方式等作出明确的规划和设计。教师在劳动课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家务劳动进行示范和指导。学校还要设置专门的家务劳动实践教室,在教室内进行必要的场景设置,组织学生在具体场景中进行实践操作,方便学生练习,掌握家务劳动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4.合理安排家务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

在家务劳动中,学生需要经过反复实践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学校要依据各年级劳动课程中劳动任务群的具体内容,结合劳动课程实施进度,为学生布置合理的周末家务劳动实践作业或寒暑假家务劳动实践作业。同时,将学生家务劳动的内容通过家长微信群或钉钉群告知家长,由家长进行督促检查。学校通过布置家务劳动作业的方式,督促学生在家庭中主动做家务,以培养他们的劳动实践能力。针对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完成家务劳动作业的情况,教师要在班级内开展劳动作业任务汇报交流活动。通过任务汇报和经验分享,既对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情况进行了检查和督促,也让学生体验到了参与家务活动的快乐。

5.加强家校协同,促进学生家务劳动能力的提高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一致,教育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家务劳动更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挥作用。学校要在正常开设劳动教育课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家务劳动微课程,指导家长和学生居家学习家务劳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家长要指导和督促学生在家庭进行家务劳动实践操作,对学生在家务劳动中的表现可以通过录制小视频的方式向教师反馈。学校要指导家庭在双休日开展“家庭劳动日”活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卫生大扫除、菜园种植和管理、田间劳动、厨艺展示等劳动,通过家长与孩子共同劳动、共享劳动成果,提升学生家务劳动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家校联谊活动,以“我学会了……”“我是爱劳动的好孩子”等内容为主题,举办叠衣服、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比赛,让家长相互观摩对比,激发他们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意识和热情。

6.在学校日常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家务劳动能力

劳动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校的一日活动中蕴含着重要的劳动教育资源。学校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参与劳动实践,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的劳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的教室、楼道和宿舍的卫生打扫、整理等都是学生日常劳动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学校卫生大扫除中,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对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观察,对一些学生的不规范劳动方式要进行现场纠正和示范;还要向学生讲解擦窗户、扫地等日常劳动技能。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设立班级劳动岗。例如,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轮流负责擦黑板、讲台卫生的整理打扫、窗户的开关、桌椅的摆放、扫地拖地等劳动,并在每周末班会时总结评比,使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7.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学生家务劳动能力

在家务劳动课程评价中,学校要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表现,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多元主体评价作用。学校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注重学生家庭劳动实践评价。学校也可以根据小学各学段学生家务劳动具体内容,运用“家务劳动任务卡”“家务劳动完成清单”等指导家长记录学生的家务劳动完成情况,并将记录内容定期交班主任教师或劳动课教师,每学期期末进行一次综合考核和评定。

三、学生家务劳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家务劳动中的安全问题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足。同时,他们参与家务劳动的经验不多,熟练程度不够。因此,小学生参与家务劳动有发生安全问题的可能。学校和家长应当把劳动安全问题放在首位,不能让孩子独立去完成一些容易发生安全问题的家务,如擦较高的窗户、使用刀具切菜等不能让孩子独立去完成。在完成家务劳动任务时,教师和家长要指导孩子规范操作,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要注意用火、用电、用气及可能使用到的化学洗涤剂、消毒液的安全,防止触电、火灾、烧烫伤等事故的发生。

2.家务劳动的合理适度和长期性

家务劳动教育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劳动意识放在首位,小学生家务劳动要以体验为主。安排家务劳动要以合理适度为原则。小学各年龄阶段学生的动作技巧、认知能力和体力耐心存在差异,学校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年龄、能力状况合理安排家务劳动任务,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避免孩子因操作失败而产生对家务劳动的抗拒和畏难情绪。在家务劳动教育中,学生劳动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一些家务劳动,特别是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自我服务劳动,需要学生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只有长期坚持才能形成进行家务劳动的毅力和耐心,从而养成自觉做家务的良好习惯。

3.提高小学生家务劳动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参与家务劳动活动的动机是多方面的,可能是教师或家长的要求,也可能是希望得到教师或者家长的奖励、表扬,还有对家务劳动活动本身的兴趣。要促使学生持续参与家务劳动,就要提高他们参与家务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对于低年级学生,要提高家务劳动的趣味性,通过多鼓励、多表扬提高其做家务劳动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愿意去做家务劳动。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在劳动的意义和劳动价值方面进行教育引导,要让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例如,家务劳动是家庭生活所必需的活动,家务劳动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体力或智力,从家务劳动中能学到有用的技能,等等。

四、结束语

小学生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发力。家长要转变观念,放手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对孩子的劳动要多一点放手,少一点包办;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帮助,真正培养孩子的家务劳动能力。学校要抓住小学这一关键阶段,因校制宜,切实落实好《标准》要求,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策略培养学生家务劳动的习惯,逐步提高他们的家务劳动能力。总之,家务劳动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不仅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庭“煮”夫
劳动技能up up!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