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2023-10-23欣然

华东科技 2023年9期
关键词:科创长三角科技成果

本刊记者/欣然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程度不断深入,科技成果转化也逐渐呈现跨区域转化的趋势。

今年5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创造了历史,成交额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从第一届的1.04亿元到第四届的50.18亿元,再到本届的109.68亿元,科技成果拍卖会成交额快速增长的背后,是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协同发展的升级。

实际上,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地区创新逐渐驶入快车道,科技成果转化呈现跨区域趋势。在这当中,上海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向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共同体目标不断迈进。

政策先行,搭建跨区域成果转化机制

众所周知,从实验室成果到市场上的商品,转化过程中存在各种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难题,比如科技成果估值、市场需求对接等。本地成果转化尚且困难重重,在长三角多地区之间实现跨区域转化,所面临的难题更为难解。

针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在此背景下,为了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走进市场,长三角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2022年7月,科技部和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上海市科委、江苏省科技厅、浙江省科技厅、安徽省科技厅联合印发《三省一市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行动方案(2022—2025年)》《关于促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券发展的实施意见》两项政策文件,全力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整体政策环境下,各地联合从转化链不同环节为创新要素提供政策支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联盟、组织,构建互联互通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赋能成果高质量、快速转化。

今年2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正式揭牌;9月,长三角地区5家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签署《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倡议书》……长三角地区不断在共同强化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促进供需精准高效对接、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机制、优化成果转移转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

而在多项政策支持下,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加速前行。

成效凸显,区域科技成果加速流通

5月,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第五届科技成果拍卖会现场,来自安徽宣城的科技成果“高分散性纳米氧化铝的非水溶胶凝胶制备方法”花落杭州欣和陶瓷材料有限公司。对于科技企业、高校来说,长三角致力于搭建的互联互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为他们开辟了新的市场及技术对接渠道。

据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办公室统计,2022年一年,长三角区域相互间技术合同输出2.5万余项,技术交易金额为1863亿元,同比增长112.5%。在创新企业数量上,2022年长三角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1.6万家,有233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占全国比重46.51%。

这表示,在多方政策指导下,当前,长三角地区科技成果转化逐渐进入新阶段。在此过程中,上海一直扮演着引领带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角色。

官方数据显示,由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江苏、浙江和安徽相关机构共建的长三角国家创新中心,截至2023年5月,已在上海和江苏布局建设了92家专业研究所,拥有研发人员15000多人,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与环保等领域,转移转化技术成果近6000项,服务企业累计超过20000家。

科创策源,长三角共同体正在形成,成果转移转化迈入“跨区域”阶段。作为三省一市中的开放前沿、创新高地,未来,上海将继续携手实体经济强劲的江苏,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以及拥有门类较为齐全工业体系和厚积薄发科技资源的安徽,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新模式,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道路。

猜你喜欢

科创长三角科技成果
科创引领,抢跑新赛道
科创走廊“乘风起”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科创“小灯泡”:从伞说起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