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LC在农产品加工机械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究*

2023-10-21冯燕萍刘鸿茂

南方农机 2023年20期
关键词:燃烧器程序机械

冯燕萍 ,刘鸿茂 ,樊 琦

(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抚州 344000)

1 PLC的构成及各部分功能

1.1 中央处理单元(CPU)

该模块是PLC的重要成分,是控制中心。根据所具有的功能,实现如下任务:采集且保存使用者程序及信息;检查I/O、电源等的状态,且能诊断语法错误[1];在运行后,以扫描的形式接收输入设备的状态与信息;读取使用者程序,根据指令执行逻辑执行操作命令;结合执行结果,调整状态输出,达到输出控制、信息通信的目的[2]。

1.2 存储器

1)系统程序存储器。它与PLC功能有关,对于程序来讲,不能通过使用者更改,所用的储存器是ROM或EPROM。2)用户程序存储器。使用者结合功能需求而设置的运用程序,用户程序保存于该储存器中。因要常常改动、调试,所用的储存器一般是RAM。因其掉电会丢失信息,所以配置后备电源来进行保护,避免在掉电的情况下,影响程序正常运行。调试结束,为保持原状,写入EPROM[3]。3)运行数据存储器。对于运行数据来讲,它是常常更改、存取的信息,其保存于RAM中,以满足存取需要。在存储区,寄存器用于保存继电器的开关状态信息。数据表用于保存数据,保存可变参数值,如计数器的设定值。

1.3 I/O单元

PLC利用此模块和生产现场关联,输入单元接收指令及状态数据,并且控制信号,利用滤波等转换成能处理的信号。针对弱电控制信号,输出单元利用隔离等方法,来调整成强电信号,进而驱动执行元件。

2 PLC的工作原理

控制任务的完成离不开硬件支撑,利用用户程序来完成控制任务,这与计算机运行原理类似。PLC的工作原理,是构建于计算机运行原理的。然而,因早期的PLC是基于继电器系统得以发展的,旨在完成开关量顺序控制,所以PLC并非像计算机那样运行,而是巡回扫描的运行机制。PLC巡回扫描,就是对程序巡回实施的方式[4]。实现控制的过程通常为:输入刷新—启动使用者程序—输出刷新—重新输入—再启动使用者程序—再输出,反复循环开展。并且,系统还将进行公共处理,如通信处理。所以,PLC可当作一种扫描设备,启动后,循环扫描且执行任务。从一点开始,通过扫描又返回该点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扫描周期。

通电后,先初始化,查看I/O单元衔接状况。基于初始化操作,步入扫描周期。一般包含以下成分:1)确保公共操作。其属于自动检查行为,如果出现异常,除灯亮外,也判断故障性质。对于一般故障,释放报警信号,等待解决;针对较大故障,立刻停止程序。此部分扫描时长一般不变,与计算机种类有关[5]。2)数据I/O操作,此部分并非所有系统都有,占用时间不固定。其包含两类操作:首先,采样输入信号;其次,送出处理结果。3)用户程序的实施,此部分扫描时间不固定,因程序有长短之分,扫描时间也便出现改变[6]。

3 PLC在农产品加工机械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 农机自动化控制方案对比

农业机械自动控制一般选择单片机、PLC等方案。方案的选取,应全面考虑有关因素,包括适用场所、成本及硬软件设计等[7]。以下是分析对比:

1)单片机控制方案。适用于空间不大、嵌入式控制;信息保存及处理水平一般;专门使用的开发工具,第三方软件不多;硬件线路设置与调试;需布置外围接口电路和软件;开发成本较大;开发周期较长;抗干扰能力不强[8]。

2)PLC控制方案。适用于移动式控制;信息保存和处理水平一般;系统比较封闭,编程易学;需进行硬件选型及配套,设计不复杂;带有输入及输出接口,可根据需要添加模块;小批量开发成本小,大批量成本高;开发周期短;抗干扰能力较强。

3)工控机控制方案。控制柜固定,有供应场所;信息保存和处理水平较高;开发工具强大,能引用插件;无需硬件设置;针对信号收集及输出,需添加扩展板;开发成本较高;开发周期较短;抗干扰能力一般。可见,PLC有着开发周期较短、开发成本较低等特点,在单机与成套设备上的应用优势突出。

3.2 PLC自动化控制的设计思路

根据工艺流程、功能实现和彼此关系,针对PLC自动化控制设计,可分成以下步骤:工序流程分析;控制流程确认;控制方案和硬件选取;硬软件设计;控制功能验证。按照设置思路,结合实际机械(瓜子炒制机)开展设置实践。

3.2.1 工序流程分析

流程分别是上料、炒制、加热、卸料、除砂、拌料及出料。

3.2.2 控制流程确认

按照工序流程和功能需求,机械需要分成两个平行流程:一是物料运转流程,二是炒制温控流程。

1)物料运转流程。上料阶段,料斗处于下限位,反转开关;放料阶段,处于上限位,正转开关;炒制阶段,进行炒制处理,正转开关;卸料阶段,处于清选筛,反转开关;清选阶段,除砂处理,启停开关;拌料阶段,开展拌料操作,正转开关;出料阶段,对成品进行收集处理,反转开关[9]。

2)温控流程。加温阶段,燃烧器运行,输入、输出量分别是开关、温度;恒温阶段,输入量温度;温度超过上限时降温,过程描述:若燃烧器2开,关闭燃烧器2;若燃烧器1开,则关闭燃烧器1,输出量为燃烧器1、2开关,输入量为温度。

3.2.3 控制方案和硬件选取

结合控制量、生产规模和控制需要来选取方案和硬件:

1)控制量:机械控制系统需要9个开关量输出,一个模拟量输入,两个开关量输入,系统核心功能在于流程管控、信息保存,且具有统计量较小的优点。

2)生产规模:产品生产批量较小,并未掌握电路板制作设备及技术。

3)控制需求:根据单工序运行,管控指令,能借助开关量按键输入,也能借助触摸屏输入。

因此,方案选取确认:采取PLC方案能达到所有控制要求。硬件选取确认:1)主控模块:18点开关量输入,12点开关量输出。2)触摸屏:通过RS485与PLC通信。3)传感器:PT100,三线制。4)限位开关:选择行程开关。5)电气参数选取及继电器、电源设置:使用220 Ⅴ市电,对于触摸屏和继电器,二者的电源选择24 Ⅴ输出电源。

3.2.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分成两个模块,一是参数设计模块,二是流程控制模块,流程控制模块又分为温控流程、物料运行流程。

第一,参数设计模块。此模块用来定义工序需要的参数,使机械适应炒制流程,且配置电机。参数包括拌料与炒制时间、温度上下限等。

第二,流程控制模块。1)温控流程。该流程分成两种模式,一是自动模式,二是人工模式。在自动模式下,按照温度设置,可自动实现燃烧器的开与关;在人工模式下,运行和停止均通过人工完成。基于温控流程中燃烧机运行的情况,为确保物料受热均匀,若其没有处于旋转状态,则需要启动正转。在自动模式下:当温度小于下限时,燃烧机均运行;当温度超过上限时,若燃烧机都是运行的,则先关掉2号燃烧机,在经过规定时间后,若温度还超过上限,那么再关掉1号燃烧机。2)物料运行流程。物料在炒制期间,控制可分成多种模式。单工序的不间断运行,构成一个组合步;全部组合步的不间断运行,构成一个全过程自动模式。若在工作前,其他单步需要先停止,那么就是互斥步。使用者借助触摸屏进行操作,调整步状态位,工作完成时,复位。软件扫描、置位时,工作;复位时,不运行,由此控制机械运转[10]。以下是各种控制模式:

①在单步控制模式下,料斗提升条件上限为开,互斥步,料斗卸料后逐渐下降;在达到规定时间时,操作结束,互斥步,料斗上升后逐渐下降,炒筒反转;在处于下限位时,料斗不下降,互斥步,料斗上升后卸料;炒筒正向转动,互斥步,反转;炒筒反向转动,互斥步,正向转动后卸料;清选,互斥步,拌料正向转动后反向转动;拌料正向转动,互斥步,反转;拌料反向转动,互斥步,正转。②在组合步控制模式下,单步依次完成时,自动上料停止,互斥步,下料后炒筒反向转动及炒制;达到规定时间,炒制停止,互斥步,智能上下料后炒筒反向转动;在达到反转、清选规定时长的情况下,下料停止,互斥步,自动上料后拌料,正转;在单步依次完成的情况下,拌料停止,互斥步,下料后炒筒反转及清选。值得一提的是,全部组合步构成全程模式,手动停止为每一步的停止条件,全程模式与所有步互斥。

第三,控制系统软件设置中需注意的问题。对电机开展正反转控制的继电器,硬件设置方面要具备互锁功能,即便在短路的情况下,也能从硬件上保证系统安全。为避免硬件损坏造成功能失效,在软件设置中增加了互锁功能,实现双重保险。为保护电机,避免出现过载,在正反转切换时,要达到延时长;正转开启前,需要先等反转停止。

3.2.5 控制功能验证

系统软件设计结束后,根据硬件电路,由状态位指示,检验控制逻辑。现场布置了继电器等硬件设备,在组成控制柜之后,结合物料、电机等特征,设计相应参数,开展控制功能验证。

4 PLC的未来发展方向分析

1)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农产品加工机械需要联网,因此对信息安全性提出了新要求。在农业信息化发展中,还应强化PLC网络通信功能的运用,借助无线、接口技术等,因此要求PLC朝着安全化趋势发展。由于在互联状态下,网络环境较为复杂,风险系数将提升,难以确保信息安全,会给农产品加工生产控制带来隐患。如今PLC控制系统即便集成了安保功能,但在一些方面还有待改进。在农产品加工机械耐用性研究等方面,PLC抗干扰性能较好,但各类产品有着各自工艺的不足,在农产品加工机械升级、维修等方面会面临一定问题。加强PLC应用分析,使设备能满足硬件要求,防止由于设备问题造成数据传送失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在智能化发展中,PLC在农产品加工机械中的运用还应做到准确控制,以便使信息能正常传递。

2)农业会向着高端智能化的趋势发展,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能促进农业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PLC运用也会提出新要求。利用技术研究成果,PLC将得到更新,为农产品加工生产控制的自动化发展提供支持。通过集成各类技术,PLC能处理庞大信息,并返回至终端系统,为数据驱动生产模式的形成提供支撑。在PLC自动化发展中,将从产品及物联上实现集成。PLC集多项功能于一体,应持续进行接口拓展研究,以便在时代进步下,根据设计需要实现技术更新,使技术运用符合通用、精准的要求,为智慧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5 结论

综上所述,应用PLC开展自动化控制,可为实现控制功能提供支撑。伴随技术的更新,PLC应用领域会得到深入拓展,以满足人们对PLC多元化功能的需求,促进自控系统的智能化发展,从而让自动化技术获得长远发展。课题组所介绍的基于PLC的农产品加工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经过对具体机械(瓜子炒制机)的调试及测试运行,效果比较理想,且有着功能完善、便于使用、易于操作的特点,有着一定的实用价值。

猜你喜欢

燃烧器程序机械
调试机械臂
NTFB低氮燃烧器介绍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简单机械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油田加热炉全自动燃烧器维修技术改造
低氮燃烧器改造后的主汽温调整
按摩机械臂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