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视角下地方文化建档及价值现实

2023-10-20霍国霞

兰台内外 2023年27期
关键词:柞水柞水县建档

摘  要:文旅融合是互动共荣的现实表现,也是要素资源整合发展的必然规律和价值创新。文旅融合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利用馆藏图书文献资料,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探索地方文献建设路径,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本文以柞水县为例,分析了文旅融合与地方文化档案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地方文化档案建档原则和范围,并就地方文化档案价值实现提出了具体策略,以期对推动文旅发展中地方文化档案价值发挥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地方文化档案;建档

概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曾指出,世界范围内旅游活动约37%与文化因素有关[1]。文化与旅游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所系,旅游“热点”关键靠文化;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展示和宣传文化内涵,二者密不可分。文旅融合是互动共荣的现实表现,也是要素资源整合发展的必然规律和价值创新,形成“1+1>2”产业叠加效应。

文旅融合背景下,基层图书馆受到更多关注,开始积极探索文旅融合新方式,基于地方文献建设符合文旅融合要求,为图书馆发展注入新活力[2]。地域文化档案是地域特色文化的直观反映,属于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3]。文旅融合背景下,基层图书馆通过馆藏图书文献资料,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探索地方文献建设路径,助力文旅融合发展。柞水县隶属陕西商洛,故取名柞水;夏,属雍州;商,属巴方;春秋战国时期,属楚。民国二年,改孝义县为柞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柞水渔鼓可追溯至唐代,流传于民间演唱脚本近300个;柞水捞皮纸可追溯至唐乾元元年;秦楚古道为4A级,地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十四五”时期,柞水县以文旅综合体开发为重点,积极开发古街古村古镇、遗址遗迹,全力打造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

1 文旅融合与地方文化档案关系

1.1 地方文化档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

地方文化档案突出体现“地方”这一特定地域范围,记载着该地方长期以来的历史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包括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名人典故、历史人物等。通过地方文化档案信息挖掘,将其中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等转化为具有代表性的文旅资源。利用地方剪纸艺术开发文创产品,延伸文旅融合发展内涵,创造更大经济效益。根据图书馆中的地方文化档案资料、地方历史文献资料为参考依据,为修复古镇、修复古建筑群,使其恢复原貌,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提供重要支撑。如商洛大云寺、城隍庙两处明清古建筑经过修复,增强文物古建整体效果,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可看、可观的实物资料。

1.2 文旅融合带动地方文化档案开发

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也极大地激发起新一轮地方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热潮。文旅融合发展离不开丰富的地域文化,尤其是地域特色、历史文化加持。为此,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文旅部门、图书馆、档案馆纷纷组织人力加强地方文化档案资源开发,编研地方文化档案,系统发布地方文化档案编研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地方文化档案开发成果。商洛市商州区积极挖掘“北宽坪商洛县政府”红色文化遗址,通过红色革命历史故事收集,编印宣传品和解说词,使其成为陕东南片区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商洛又一著名红色景点。为配合商洛镇安云盖寺镇唐代特色、佛教文化、柞水县朱家湾“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宣传,在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上下功夫[4]。在历史文化内涵挖掘过程中又进一步带动了地方文化档案的开发与利用。

2 文旅融合下地方文化档案建档原则

2.1 及时性

及时性建档是由地方文化档案的动态发展特性所决定,尤其是一些重要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抢救、挖掘和保护工作中,要及时做好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在第七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古镇“三点水”宴席、手工编草碗技艺成功入选。在收集这些地方非遗文化遗产传承现状,了解其发展脉络、工艺技术等详实资料时,要及时将这些地方文化档案资料收集起来,尤其是非遗文化传承人的相关资料,更要早发现早收集早建档,防止因收集不及时而导致重要文献资料灭失。

2.2 真实性

档案的根本特性及本质属性就是其真实性。地方文化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也在不断的变化,内容丰富驳杂,地域特征明显,缺少相关标准和规范,这就增大了确保地方文化档案建档真实性难度。突出表现在地方文化档案与具象间的一致性及对地方文化体系辐射范围方面,受时间因素等影响而发生偏差和变异。因此,地方文化档案收集建档要始终坚持真实性原则,要多领域、多渠道做好地方文化档案资料收集,确保地方文化档案与具象间始终能够保持一致联系,并要保证其对特定地方文化体系辐射的广范性。作为“非遗就业工坊”基地和“中华老字号”的“博盛荣酒坊”,一直使用古法酿酒,在挖掘、收集古法酿酒工艺文献资料时要去粗存精,保证相关资料真实可靠。

2.3 系统性

地方文化档案数量、种类和规模浩繁庞杂,真假难辨,这就需要采用科学系统的进行收集、整理,客观反映地方文化本来面貌,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地方文化档案内容。因此,地方文化档案建檔的重要原则及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坚持系统性原则。主要体现在收集档案后的整理、分类、排列、编目等环节。利用系统的方法将原本凌乱无序的地方文化档案成为更加有规律有章法有秩序有条理。通过系统性建档进一步固化地方文化档案的整体性、独特性,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2.4 保护性[5]

地方文化档案具有稀缺性,受载体多样及时间等因素影响,大量地方档案如不及时进行收集整理,面临着散佚甚至是消亡的风险。因此,地方文化档案建档应坚持保护性原则,要根据国家、省市县遗产名录和非遗目录做好相应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建档工作。针对柞水县拥有的45项省市县级非遗名录,要加快做好相应资料收集、整理,将其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图、文、视频等进行整理建档,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柞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汇编资料。

3 文旅融合下地方文化档案收集范围

收集是建档的第一步,而确定范围又是做好地方文化档案收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地方文化档案收集范围和收集标准。根据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的查询、检索和整理,将具有文化价值的地方文化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和开发,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3.1 习俗文化档案

柞水县民间习俗众多,农村婚嫁有看时辰、带铜镜、引礼序、姨不牵、姑不送、拜堂、入洞房、坐席安席、座谈会、嫁司鞋等“十趣”,还有周氏家族“拜神子”、柞水捞皮纸可追溯至唐乾元初年,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逢年过节踩高跷民间竞技表演艺术,壮观又刺激。柞水火狮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是民间最原汁原味的娱乐方式。此外,柞水挖地、驱兽等生产习俗也历史久远。

3.2 建筑文化档案

地方特色建筑档案本身即可作为旅游景点[6]。柞水县境内古建筑众多,其中凤凰古镇始建于唐,历经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有“十字四合院”。还有唐代石刻、明代城墙、清代庙宇等文化遗址;花门楼古道遗址被列入省文保单位。黄帝陵、黄帝祠、黄帝庙等诸多古代文物和历史遗迹。

3.3 饮食文化档案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历经千年历史变迁形成柞水县特有饮食习惯和文化。柞水县民间“八大件子”菜、“十三花”宴席,给来此旅游人员留下深刻印象。柞水吊酒自成工艺体系,可以作为文旅纪念品。手工草编成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如编草碗具有“不腐烂”“摔不烂”特点。手工制糖成为过节招待客人上等佳品;手工铜酒壶、酒盅、茶罐别具特色。此外,古镇辣酱、古法酿酒等特色产品也备受欢迎。

3.4 歌曲文化档案

柞水县独特地理位置,历史上多次移民迁徙为居,带来了丰富多元的文化,其中柞水渔鼓最早可追溯至唐代,源于唐代《九真》《承天》等道士曲。经典渔鼓曲目有《岳飞传》《杨家将》,有大量反映民间冤情冤案说唱曲目,被称为“冤案戏”。柞水民歌属陕南民歌体系,多有楚国风韵,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现柞水民俗风情。柞水汉调二簧融合山歌小调与汉剧,秦声中夹杂鄂腔、川味和豫韵,别具一格,入选第一批国家非遗名录。

将以上不同类型的柞水县地方文化档案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建档,既可在民间收集,也可在图书馆藏中进行查阅、挖掘,汇编成地方文化宣传指南或手册,据此作为文创用品开发、文旅发展的重要载体,既可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地方文化档案价值的最大化。

4 文旅融合下地方文化档案资源价值实现路径

4.1 构建地方文化档案资源体系

对地方文献征集、管理、利用是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之一[7]。在文旅融合背景下,要将地方文化档案资源调整组合,构建多元文化载体形成可持续拓展空间[8]。为此,要加大地方文化档案资源的征集和整理工作,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做好地方文化档案资料的征集。此外,还要主动深入一线,主动采集相应地方的文化档案资料,不断健全地方文化档案资源体系。除了征集之外,还要做好馆藏图书资料的保护和抢救、发掘,重点是要把体现地方文化特点的、具有旅游文化特征及开发价值的文献资料整理好。把体现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特色资料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类型进行归类。要注重利用大数据技术,将馆藏的地方文化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扫描,建立专题数据库,提升档案资源利用能力和水平。通过不断的征集、整理地方文化档案资源,为后期文创产品开发、文旅宣传提供重要信息源。

4.2 构建地方文化档案开发体系

立足丰富的地方文化档案资源,根据文旅融合发展的需要,大力开发地方文化档案,努力构建地方文化档案开发体系。(1)与文艺创作相结合。以绘画、舞蹈、戏曲等艺术形式为载体,以馆藏的地方档案文化资源为内容,挖掘民俗风情,以艺术形式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2)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利用丰富的地方文化档案资源,积极推动文创、动漫、出版、影视等文化产业发展,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直观呈现给观众,以地方文化档案元素为核心开发独具地方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实现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3)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充分挖掘、收集、整理地方文化档案,建立地方文化档案馆,或者在图书馆中开设地方文化文献展区等,让游客走进来,在参观各种地方文化档案资料的同时,更加直观体验厚重的地方饮食、戏曲、建筑、风俗文化等。(4)与城建相结合。可从文物保护、地方古建筑设计、街村社区命名、地方文化品牌设计等,提炼和整合地方文化档案要素,发挥档案文化资源功能和价值,不断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文旅品质。

4.3 加大地方文化档案成果推广

文旅融合背景下,要积极做好馆藏地方文化推广,尤其是地方文化档案推广,坚持服务文旅发展为己任,聚焦地方文化传承与弘扬,从服务、技术、资源、用户及馆员等方面,着力构建“全景式”“立体化”成果展示(见图1)[9]。

结语

文旅融合是文化与旅游互动共荣的现实表现,也是文化、旅游等要素资源整合发展的必然规律和价值创新。为积极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高质量,提升文旅品质和品牌竞争力,各级基层图书馆要做好馆藏图书文献资料的征集和整理工作,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探索地方文化档案价值实现路径,助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双林平.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创新模式和发展路径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20-28.

[2]陈诚.文旅融合视域下基层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建设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1):30-32.

[3]黄新荣,王小正,庞文琪.陕西省各级综合档案馆地域文化档案馆藏调查报告[J].陕西档案,2016(4):15-18.

[4]劉少鸿.挖掘文化内涵 助推文旅融合[J].新闻研究导刊,2016(17):355.

[5]李英.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和建档原则[J].档案管理,2012(1):80-82.

[6]姜思凡,刘竟.文旅融合背景下地方文化建档及价值实现研究——以陆良县为例[J].图书情报研究,2022(1):89-94,102.

[7]孔令怡.文旅融合视角下地方文献的服务方式[J].文化产业,2023(12):147-149.

[8]范志远.基于文旅融合视角下地方文献的服务策略分析[J].兰台内外,2023(11):67-69.

[9]孙超,刘士莹.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地域文化推广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22(1):30-33.

作者简介:霍国霞(1974— ),大学学历,陕西省柞水县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图书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柞水柞水县建档
记录历史,传承文明
——数字化测绘建档技术助力历史建筑保护
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柞水县委书记崔孝栓专访——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柞水县文化馆:“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2021年柞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活动丰富多彩
“红心向党·创新报国”建档10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
发展新农业 培育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陕西省柞水县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柞水县文化馆:非遗进校园活动
柞水县文化馆:柞水非遗保护传承又出新招
南秦岭柞水—山阳矿集区成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加强社区入户建档管理的初步探讨
从社会实践议发展之策:举社会之力促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