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性景区的交通组织研究
——以舟山最美公路螺塘线为例

2023-10-20尚鹏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19期
关键词:舟山市开放性景区

尚鹏

(舟山市交通规划设计院,浙江 舟山 316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作为国内著名海岛型旅游目的地之一的舟山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人文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限制,舟山市存在一些开放性景点道路交通不畅、停车难等问题,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出行体验。因此,如何优化现有的开放性景区交通组织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选取舟山市最美公路螺塘线作为案例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提出可行性建议,促进该区域旅游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1 开放性景区交通组织理论基础

1.1 交通组织概述

交通组织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过合理地规划道路、车流和停车等设施,使车辆能够顺畅通行并减少拥堵现象。对于开放性景区而言,其交通组织尤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游客的出行体验以及景区内部的交通运行效率。

1.2 交通组织的基本要素

1.2.1 停车空间

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和临时停车带等,是车辆停放的场所。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根据游客数量、高峰期和平峰期、不同类型车辆的占比以及周边用地性质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停车位数量和布局形式。同时还需合理设置无障碍通道,方便特殊群体出行。

1.2.2 交通流线

指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按照一定规则所形成的流动线路,它不仅关系到车辆通行效率,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交通组织时需要充分考虑人流、车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安全问题。一般来说,应将主要交通流线与景观游径相分离,避免影响游览体验[1]。

1.2.3 节点

即重要的地点或区域,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达性和吸引力。在交通组织中可以通过适当增加节点的出入口、完善配套设施等手段提高其服务水平并增强其吸引力。

1.2.4 标志标牌

包括各种指示牌、警示牌等,用于引导行人和车辆正确的行进方向。在交通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驾驶员的判断和决策。

1.2.5 绿化植被

作为一种天然的防护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噪声、净化空气、改善视觉效果等。在交通组织中可结合地形地貌特点采用适宜的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品质。

1.3 交通组织方案的常规思路

首先,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游客群体之间的差异化需求。针对散客旅游者,可采用“定点定时”的交通组织方式;而对于团队旅游则需要采取“动态分流”的方式来确保各条游览路线之间的独立性与互不干扰。其次,应当充分考虑到节假日及高峰期的人流量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相关的交通组织方案。最后,要加强对外来车辆的管控力度,避免出现乱停乱放等不文明行为,保障景区内部交通秩序良好。

2 舟山最美公路螺塘线交通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螺塘线概况

螺塘线位于舟山市本岛最东端,是一条沿着海岸线蜿蜒伸展的环山公路,一面环山,一面靠海,被誉为“舟山最美公路”,沿线串联渔家村落、瑞麟茶田、梦幻山坡、休闲海滩、禅修道场等景点,是一处综合旅游地和高品质滨海空间景观带。

2.2 螺塘线交通现状

2.2.1 道路状况

路线全长10.82km,两端为城市支路,路况较好且景观配套完善;主体为双向两车道四级公路,路况较好。

2.2.2 平面交叉

沿线共设置了8 处平面交叉,均采用主路优先交叉的交通管理方式。

2.2.3 运行特征

一是客流季节性、时间性分布不均。不仅受季节、气候等常规因素的影响,还受节假日的影响,5~10 月为旅游旺季,五一、十一等小长假客流量远高于周末和工作日。客流空间分布上,普陀区方向占绝对主导,约占71%;景点客流分布上,人流主要集中在梦幻山坡,基于大数据的客流空间分布详见图1。二是小汽车出行比例高。受螺塘线自驾游属性、居民对休憩游玩交通出行高品质要求及周边公共交通不便等因素影响,螺塘线出行结构以自驾游为主,小汽车出行比例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较低。

图1 基于大数据的客流空间分布

2.3 螺塘线现状交通存在的问题

2.3.1 单一进出通道

该片区地形分割明显,制约了路网布局和交通组织,螺塘线是片区对外联系的唯一通道,承担片区服务、旅游交通等多种功能;此外螺塘线具有明显的旅游交通特征,交通出行爆发性强,高峰时期交通压力较大[2]。

2.3.2 公交服务水平较低

沿线无专门的公交线路,过于倚重小汽车交通方式;周边仅两端村庄有公交线路联系,公交线路少且方向比较单一。

2.3.3 停车设施供需不平衡

停车设施现状为工作日车位富余、节假日车位不足,虽设置了路边泊位和分流区,仍无法满足高峰期停车需求;受地形限制,难以建设大规模停车设施。

2.3.4 慢游体验特色不足

作为一条开放性的风景道,螺塘线沿线山、海景观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但是,缺乏慢行通道、骑行驿站,慢行品质和体验有待进一步提高。

3 交通组织优化总体思路

随着舟山市“星辰大海”计划商业游乐项目的建成和自驾游旅游市场的持续火爆,螺塘线游客规模的总体趋势将不断增长,旅游交通组织规划必须保持足够的弹性和前瞻性。但交通设施规模不能无限制增加,一方面,受限于有限的空间资源,通过增加供给的方式改善交通拥堵的潜力有限;另一方面,螺塘线客流在时间上存在极大的不均衡性,核心区高标准交通设施配置会在平常日造成资源浪费且占用有限的资源[3]。

3.1 公共停车位测算

依据控规,按照景区的环境承载力和游客增长量计算,规划远期景区内时高峰客流量为3700 人。根据官方数据,舟山市旅游团散比例约为2∶8,考虑公共交通的分担率为18%,单车2.5 人推算,高峰期预估需要配置公共停车位1200 个,其他场景下的停车位需求如表1 所示。

表1 不同场景下景区停车位需求

3.2 道路承载能力测算

依据控规,螺塘线高峰客流量为2100 人/h,换算成标准小汽车为689pcu/h,V/C=0.57,服务水平为五级(接近四级,四级V/C=0.54),拥堵程度尚可接受,其他场景下的道路服务水平如表2 所示。

表2 不同场景下螺塘线的服务水平

3.3 交通优化总体思路

按照旅游旺季和周末的游客规模标准进行核心区交通设施资源配置,通过交通组织和管理满足节假日交通需求,统筹设施建设和交通组织来改善螺塘线旅游旺季的交通问题,既保持螺塘线自驾游特色体验,又不会增加过多设施而造成资源浪费,交通优化总体思路见图2。

图2 交通优化总体思路图

4 交通组织优化方案设计

4.1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4.1.1 完善路网结构

加快完善区内路网结构,积极改变目前以螺塘线为主的“一条道”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内外交通衔接转换道路建设,提升路网的可靠性。结合规划,构建“一主四联”的骨架路网结构,形成“北一南三”进出通道格局。

4.1.2 加强停车设施布局

以“化整为零”“商业自配”为原则,规划布置3 类停车设施,以满足最美公路的停车需求。其中,商业地块增配公共停车3 处,车位约300 个;核心区路侧临时停车区2.5km,车位约400 个,用于周末停车;控规规划外围社会公共停车场2 处,可提供车位550 个,提供停车换乘功能。

4.1.3 开设专线巴士

结合区内的旅游资源布局,开设特色的旅游观光游览巴士。线路由规划停车场出发,沿途串联各节点、观景平台和停车场并设站,实现对主要景点的无缝接驳和服务,为游客游览创造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环境,减少小汽车的进入[4]。

4.1.4 丰富慢游体验

以“快进慢游”为导向,结合景点分布,规划滨海、山海、山野3 类慢行交通线路,分别布置骑行道、游步道等慢行交通设施,丰富慢游交通体验。

4.2 交通组织方案

针对工作日、周末和节假日不同的客流状态,制订相应的交通组织方案,灵活进行交通组织管理,提高运行效率,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具体组织方案内容如表3 所示。

此外还应建立区内车辆通行证管理制度,通过为区内办公单位、经营商户、区内居民办理车辆通行证的方式,加强节假日和旅游旺季周末区内生产生活车辆管理。

5 结语

该研究选取舟山市境内一条典型的开放性旅游公路——螺塘线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开放性景区的交通组织,不仅应注重基础设施的适度建设,还应设计有针对性的交通组织优化方案,通过“软硬兼施”,实现区域交通组织运行水平的整体提升。

猜你喜欢

舟山市开放性景区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摘牌』
“摘牌”
我是小画家
某景区留念
舟山市美术教师新作选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