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策略

2023-10-20张昊伟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19期
关键词:持续时间路桥预防性

张昊伟

(天津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 300000)

0 引言

在现代公路桥梁领域,主要存在两种养护方案,一种为矫正性养护,即路桥使用过程中出现病害后,管理单位针对病害的情况予以处理,以保证路桥能够正常使用。采用这种养护方案,表明路桥已经出现病害,对路桥的功能与使用造成了一定影响,进行病害处理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另一种为预防性养护,即在路桥工程设计、建造周期内,在未出现严重病害前采取有效的方式对路桥进行处理,以降低路桥出现病害的概率,从而延长路桥使用寿命。

1 预防性养护病害的确定

在相关规定中,针对桥梁的具体情况,将其技术状况划分成5 个等级,分别为:1 级,表示无损伤,桥梁功能完善;2 级,表示轻微损伤,对桥梁无干扰;3 级,表示中等损伤,对桥梁使用造成较小的干扰;4 级,表示大损伤,对桥梁使用带来严重干扰;5 级,表示严重损伤,桥梁无法正常使用,存在较大的坍塌风险[1]。其中,出现3 级以上的技术状况后,需要对桥梁进行修复,因而在预防性养护方面,仅涉及1 级与2 级技术状况的桥梁。因此,认为主要构件病害低于3 级,一般构件病害低于2 级就要进行预防性养护。

进行桥梁技术状况评估时,需要采用超载系数分析交通量的折损情况,采用公式(1)进行计算:

以此可获得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如公式(2)所示:

式(2)中:WPMCIl、WBMCIl、WDMCIl表示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及桥面部件l 的得分,数值在0~100 区间内;Ux表示修正量,根据指标扣分情况设置。

以上述公式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的方法,即可推导出基于交通量的预防性养护病害范围,主要包括:

一是根据病害类型,结合其严重程度、位置等信息,能够得到WPMCIl、WBMCIl、WDMCIl。

二是假设在桥梁当中,除了构件l,其余所有构件都是 100 分,可推导出技术状况评分WPCCIi、WBCCIi与WDCCIi。

三是根据推导出来各构件的技术状况评分,结合这些构件所处位置,可推导出各结构的评分,即WSPCI、WSBCI与WBDCI。

四是根据各结构的评分,能够推导出整个桥梁的技术状况评分,即Dr。

五是当Dr=1 或2 时,表明其属于预防性养护病害。

按照上述公式与流程分析,即可确定最终的养护性预防病害,如表1 所示[2]。

表1 预防性病害表

2 桥梁技术状况预测

2.1 构建技术状况退化模型

桥梁技术状况与很多因素有关,如温度、使用时间、桥梁自身情况等,因而其退化模型属于非线性模型[3]。针对桥梁技术状况的实际情况,可将其划分成两个阶段,并分别构建出两个阶段的数学模型,具体如公式(3)所示:

式(3)中:D()t表示技术状况模型,为时间t函数;t1表示开始出现退化的时间,设定成4;D0表示刚刚开始出现退化时的技术状况参数,设定成95;α表示退化速率,设定成0.55;β表示外界干扰系数,设定成0.0025。

通过计算后,能够得到桥梁技术状况退化结果,如表2 所示。通过对表2 的观察可以发现,在自然情况下,桥梁使用11 年时,退化评分将降低到90 以下,属于2 级桥梁;使用时间达到15 年时,退化评分降低到85 分以下,属于2 级桥梁;使用时间达到17 年时,退化评分降低到80 分,属于2 级桥梁。所以,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将预防性养护控制在第16 年以前。

表2 技术状况退化结果表

2.2 基于不同预防性养护策略的桥梁技术状况评估

该研究共设计4 种养护策略:

第一,无初始退化无养护,且养护时间间隔小于养护效应持续时间。当桥梁技术状况出现退化后,才对其进行养护,养护后,桥梁技术状况明显改善,假设改善值为γ;之后,以养护后的技术状态为基准,利用上述公式(3)所述模型,再次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预测,因养护时间间隔较短,处于养护效应持续时间以内,因而在养护后,技术退化规律无改变[3]。

第二,无初始退化无养护,且养护时间间隔大于养护效应持续时间。当桥梁技术状况出现退化后,才对其进行养护。养护后,桥梁技术状况明显改善,假设改善值为γ。之后,以养护后的技术状态为基准,利用上述公式(3)所述模型,再次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预测。因养护时间间隔较长,处于养护效应持续时间以外,因而在养护后,技术退化规律出现改变。也就是说,处于养护效应持续时间内,利用每次养护后的参数当作初始值,反复利用公式(3)进行运算,若得到的结果处于持续时间之外,则以无养护为条件,按照相应的退化率退化[4]。

第三,无初始退化已养护,且养护时间间隔小于养护效应持续时间。对于养护来说,处于桥梁技术状况出现退化前,可以是1 次,也可以是多次。养护后,技术状况基本不变,依然处于初始水平。因间隔较短,处于持续时间以内,若出现退化后,再进行养护,其变化情况与第一种策略基本一致。

第四,无初始退化已养护,且养护时间间隔大于养护效应持续时间。对于养护来说,处于桥梁技术状况出现退化前,可以是1 次,也可以是多次。养护后,技术状况基本不变,依然处于初始水平。因间隔较长,处于持续时间以外,若出现退化后,再进行养护,其变化情况与第二种策略基本一致。

3 全生命周期内桥梁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

3.1 预防性养护成本

进行预防性养护,时机选择至关重要,过晚不能起到预防性的目的,过早则会造成资金浪费。所以,在做预防性养护策略选择时,应以投入成本最低原则为基础,确定最佳预防性养护时机。通过大量实践可知,在进行桥梁预防性养护时,成本主要与三个方面有关:

一是管理单位成本CM,这属于直接成本,如桥梁使用时的运维成本、加固成本等,可从桥梁管理机构查询相关资料获取。

二是用户成本CU,这属于间接成本,如车辆行驶时的损耗成本、交通延误成本等,可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利用相应的仿真系统推导而得。

三是社会成本CS,如环境保护成本、事故伤亡成本等,与用户成本基本相同,可利用相应的仿真系统推导而得[5]。

3.2 养护时间与周期

养护时间与周期的确定,应以单指标模型为基础,以桥梁全寿命周期内符合技术状况条件下的最低养护成本为目标,构建养护时机分析模型,具体如公式(4)~式(5)所示:

式(4)~式(5)中:C(tpl,tp)表示总成本;D(t)表示技术状况水平;T表示桥梁设计的寿命值[6]。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概况

某公路工程于1992 年投入使用,其中,上部结构采用的是混凝土空心板梁,下部结构采用的是桩柱式桥台,桥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公路投入使用后,日均车流量为25000 辆,其中,货车约12000 辆,有85%的货车存在超载的问题,超载量在20%左右。通过检查发现,该桥梁整体状态良好,仅有一些轻微的病害:梁底板略有刮痕,桥台轻微掉角与锈胀,桥面车辙破损等。通过技术状况退化计算后,可以得到表3 所示结果。

表3 某公路工程技术状况退化计算结果

通过对表3 的分析可得,在总体方面,技术状况得分为89.79,处于3 级范围内,主要构件病害为3 级,一般构件病害为2 级,可对其进行预防性养护。

4.2 预防性养护时间预测

由上述技术状况可以预测,该公路处于无养护条件、路桥工程使用11 年时的技术水平,因而在预防时间方面,选择的是从当前开始的第5 年。

4.3 效益分析

以上述预防时间为基准,分别对4 种养护策略进行分析可知,相对于前两种方案,后两种方案更复杂,所需要的成本明显更高,因而直接将其忽略。采用方案1,进行首次预防性养护时,于2019 年起的第4 年开始,也就是说tpl=4a(2023 年),tp=7a,由此表明,在桥梁规定的生命周期内,开展3 次养护即可。采用方案2 时,当桥梁使用到2035 年,其技术状况将会明显降低,低于预防性养护的要求,即便后续再进行预防性养护,2040 年后,桥梁技术状态也会下降到规定值之下。所以,该公路应采用第1 种预防性养护方案。

5 结语

综上所述,预防性养护是现代公路桥梁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整个公路桥梁的后续使用效果。为了更好地使用公路桥梁,应对其技术状况进行评估,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养护成本最低化原则,确定最佳的预防性养护方案,以延缓公路技术状况等级的下降,确保其在设计生命周期内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持续时间路桥预防性
河南万里路桥集团
级别分明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微表处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
The 15—minute reading challenge
馆藏唐卡保管与预防性保护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醉”美路桥
高等级公路机电系统预防性维护探索与实践
城投路桥人 援疆启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