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2023-10-20张育斌

运输经理世界 2023年19期
关键词:施工工艺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张育斌

(山西省公路局,山西 太原 030006)

0 引言

随着我国道路交通流量的不断增加,重载、超载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公路路面出现车辙、裂纹等病害,这种情况会影响公路的服役时间和使用质量,给道路交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公路养护工作更为重要和艰巨。为了延长道路寿命,相关单位必须采用科学的养护方法,选择适合的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并制订合理的兼具可行性与经济性的养护方案,以有效保证施工安全性和养护质量,为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1 公路养护施工工艺概述

1.1 乳化沥青施工工艺

乳化沥青工艺是一种较为常用的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其因环境污染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该工艺的常见施工方法包括:直接摊铺法、上拌下贯法和撒布层铺设法。采用直接摊铺法处理路面损坏时,可以将集料和沥青乳液混合均匀后直接铺设,操作较为简便。上拌下贯法是指采用分层铺设和混合铺设相结合的方法。撒布层铺设法的重点在于撒布和喷洒,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1]。

1.2 稀浆封层施工工艺

稀浆封层是一种预防公路路面磨损和老化的养护施工工艺。公路表面出现磨损时,可将沥青和其他混合料进行搅拌,并铺设成薄层,以达到对公路封层养护的目的。对于已经存在严重裂纹和坑洼的公路,应采用细封、中封等工艺进行处理,以确保公路养护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畅通、安全。

1.3 路面铣刨施工工艺

路面铣刨是一种工作量较大的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当公路路面发生破损时,将路面损坏的表层铲除,然后铺设新的面层,这样不仅可以消除旧的路面损坏层,还能够使新层面与原有层面有效结合,能够提高路面平整度,从而有效保证公路通行安全[2]。

2 公路养护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公路养护主要包括路基路面清洁、桥涵维护、路面修复和绿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的施工养护工作中,存在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机械化水平较低、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公路养护管理方式滞后、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

2.1 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在公路养护施工中,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是一个常见的安全管理问题。施工现场混乱可能导致多方面的安全隐患。

首先,施工现场杂乱、物品乱放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如摔倒、滑倒等。如果没有有效组织施工现场,建筑材料、工具以及其他杂物可能会堆积在道路上,给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周围环境带来影响。施工人员可能会误踩到杂物上而摔倒,或被工具、物品等砸伤。

其次,管理混乱还可能造成交通安全问题。施工现场的不良管理,如未设置有效的交通标志、缺乏合理的交通指引,容易导致过往车辆和行人无法正确判断道路施工情况,会增加交通事故风险。

最后,施工现场管理混乱还可能降低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例如,未明确分工、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会导致施工人员在工作中随意、散漫,从而增加自身及他人的安全风险[3]。

2.2 机械化水平较低

近年来,公路建设数量越来越多,路基宽度越来越宽,养护工作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也因此对现代公路养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机械化方式进行公路养护必将是今后养护方式的趋势,但当前我国道路养护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一方面是技术支持不足,另一方面是设备采购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养护工作的效率,也给养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3 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公路养护施工中存在部分施工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这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不规范的情况,增加安全风险[4]。

第一,在公路养护施工中,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如机械操作和道路养护能力等。然而,一些施工人员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导致技术能力和专业知识储备不足,在施工中出现操作不规范的情况,这会增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

第二,在公路养护施工中,安全意识和责任心是至关重要的。施工人员应该明确安全操作规程,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然而,一些施工人员可能对安全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责任不够重视,在施工中容易出现操作不慎、忽视安全细节等问题。

2.4 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

另外,安全管理体制不完善也是公路养护中的一大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公路养护施工与安全管理体系已经不再适合于现在的实际情况。时代的变化、工艺的变化、需求的变化等,使得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变革,但公路养护与公路安全管理依然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与当前公路养护的要求不适应。因此,要从现实需要出发,改进公路养护和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公路养护安全管理水平。

3 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措施

3.1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

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是保障建筑工人安全的关键。安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建筑工人的安全意识,让工人从被动到主动,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营造出一种和谐的安全环境,从而更好地规范工人的安全作业行为。

在安全教育的形式上,应根据现场安全施工职责的差异,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分开培训。管理人员应作为主要的培训对象,为其详细培训各级安全目标、养护施工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管理人员应承担的安全责任等内容,重点讲解工地安全规则、工地安全管理、工地安全养护、高空作业、工地标志摆放等内容,并要求其在管理过程中通过巡查、指导、教育、督促等方式,对这些环节进行管理控制。此外,应要求管理部门制订各种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以大大降低施工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

3.2 健全安全管理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体系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是保证安全规则制度得到执行的根本保证。构建并完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各种安全管理体系,是保证安全养护的关键。

在制订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应明确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的安全职责,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工作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出一套适用于养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要将安全管理责任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3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在日常的公路巡查工作中,业主、监理等管理者应加大对施工工地的检查力度[5]。在检查过程中,要坚定地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思想为指导,将安全管理与公路养护实际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彻落实。

主要的监督环节是检查施工作业区域设置的标识是否符合标准,安全员是否持证上岗,施工人员是否穿着防护服,夜间工作时是否开着警示灯,施工现场机器运转、物料和物资的堆放是否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等。在巡查过程中,如果发现违规施工等情况,应要求施工方立即纠正,并确认纠正效果,经确认合格方可继续施工[6]。

3.4 优化施工方案

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性与施工计划密切相关。合理的施工计划对公路养护施工安全性起重要作用。设计上的差错不仅会危及公路养护施工安全,还会增加相关部门的投资和工作量。因此,进行公路养护施工之前,应认真规划,合理设计养护施工方案,从而在提高养护质量和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安全,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使公路工程养护施工有序推进(见图1)。

图1 公路工程养护施工现场

3.5 严格把控施工前的安全管理

施工前,应仔细检查养护施工单位的安全标牌、警示灯、隔离设备设置情况,以及养护人员保险费、劳保费用等安全生产预算的执行情况。如果发现存在不达标情况,不允许开工。施工前,养护单位应以多种方式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均应持证上岗,如果不能达到要求,业主应对施工单位进行必要的处罚,以保证在开始施工前把好安全管理第一道关[7]。

3.6 做好施工现场管理

在公路养护施工中,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是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有序进行的关键。以下是一些相关的管理措施:

首先,确保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应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场地布局,如设置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清晰可见,并采取合理的交通引导措施,防止施工现场发生交通事故。

其次,严格执行施工现场的安全规定。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施工现场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同时,对违规行为实行追责制,强化施工现场的纪律性和安全管理。

最后,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施工单位应定期组织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关注施工场地、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状况,并及时排查和整改安全隐患,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7 严把施工许可关

第一,要对施工单位的许可证和相关证照进行审核。施工单位在开展养护施工前,应提交相关证照和资质文件,包括企业法人证书、建筑业资质证书、安全生产许可证等。相关部门应对这些证照进行严格审核,确保施工单位具备从事养护施工的合法资质。

第二,要加强对施工单位资质的管理。一方面,施工单位应定期更新和维护自身的资质证照,确保资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建立资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单位资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

第三,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信用管理。监管部门应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对施工单位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和监测。对于信用不良的施工单位,可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如限制其参与养护工程等。

3.8 建立健全监管制度

首先,施工单位应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明确监管的责任和权限,确保施工的顺利推进。监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资质和施工能力,能够熟悉养护施工的要求和技术规范,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应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测和检测,使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对养护工程的关键施工环节应进行重点监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其次,监管人员应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记录、反馈,并对问题整改进行监督,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8]。

最后,应加强信息共享和技术交流。监管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及时发布公路养护施工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同时,组织施工单位间的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施工工艺水平的提升和创新。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上的往来车辆越来越多,尤其是大中型货车量的增加,对公路造成的损害越来越大,需要加强公路养护工作。然而,公路养护工程的开展会影响车辆通行,且如果对工程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不到位,会造成施工秩序混乱,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需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公路养护施工工艺及安全管理工作,以有效保证养护施工效果,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施工工艺施工单位施工现场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高层建筑CFG桩复合地基施工工艺探讨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挖淤换填施工工艺在市政工程的应用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