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任务”支点下的多媒介阅读

2023-10-20郑军亮李范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9期

郑军亮 李范

摘 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作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媒介素养”的关注使“整本书阅读”呈现多元化特点,以“活动任务”为支点的《辛弃疾词传》阅读教学设计,致力于整本书阅读活动任务的综合化、实践化、开放化。

关键词 《辛弃疾词传》  活动任务  综合化  实践化  开放化

“任务、活动、情境”作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设计的三个核心,成为有效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当下热点。高中语文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概念,明确:“语文学习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可见“活动任务”是高中语文教学的突出要求。

叶圣陶先生1941年提出:“把整本书作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研究,近年已然成为大家关注热点。北大教授温儒敏倡导“多读书,讀好书,读整本书”。王栋生老师说,“在社会性阅读萎靡的状态下,这一明确的主张体现了教育的责任”。北京教育学院吴欣歆教授,在整本书阅读的基础理论和“混合式学习”上多有建树,提倡“多元思考”,充分发挥阅读资源的综合效应。多元思考其中包括跨章节、跨类别、跨媒介等多种内容与形式。随着“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作为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媒介素养”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有必要去进行一些思考及探寻,以“活动任务”开展《辛弃疾词传》教学设计,致力于阅读活动任务的综合化、实践化、开放化。

一、思考多元教学理念,使活动任务“综合化”。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四单元以“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为题,以“学习活动”为平台,安排了“认识多媒体”“善用多媒体”“辨识多媒体”三个核心任务。如此,我们必须重视“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即在各类环境中取用、理解及制造媒体信息的能力。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设计,在媒介素养背景下如何有效进行?进一步的探寻后,尝试将《辛弃疾词传》的教学设计以活动任务式展开。

综合“整本书阅读”理念。“活动任务”下的教学设计无疑是鉴赏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辛弃疾词传》作为人物传记类著作,具文学价值、历史意义、心理效用和教育功能。同时,在高中阅读语料中,辛弃疾及他的词向来颇受师生的关注,在实现“为学习语文而阅读”的目的上,很有实效。

综合“文化传承与理解”。“活动任务”下的教学设计有助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的培养。《辛弃疾词传》蕴含“英雄词人”“词中之龙”的丰富精神。在倡导铭记英雄的当下,需要感受这样一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气质性格,需要思考这个华夏民族英雄文化的原型范式。

综合“媒介素养”视野。“活动任务”下的教学设计有益于创设传统文化研习的情境,探寻出行之有效的策略。辛弃疾的词与小传,遍布各媒体。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媒介发展的相互促进,报刊、网络增加了其传播文化的功能,在阅读中师生可以关注多媒介,用其所长,参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关注多元真实情境,使活动任务“结构化”。

结构化是指活动任务是由内容到形式、由阅读吸引到表达输出的一个富有逻辑联系的一个整体。结构化是有效整合整本书这一学习资源的关键。活动任务不是孤立的存在,要考虑到一定的语言实践活动及真实的阅读情境,让这些因素建立起联系,引领学生围绕任务进行阅读,把握整本书内容。

一方面,聚焦媒介传播力,作整本书阅读的热身活动。

走近多媒介,感受文化影响。一是泛读报纸书摘网文,从报道看文化影响的范围。如《上饶日报》及《深圳特区报》的《辛弃疾的瓢泉情怀》和《辛弃疾的瓢泉生活》,《辛弃疾创建“飞虎军”:南宋年间的精锐特种部队》出自趣历史网,《把栏杆拍遍》作者为著名记者及作家梁衡。二是搜索视频影音,从制作单位看文化影响的侧重。感受电视、自媒体平台视频的不同效果。如《金戈铁马辛弃疾》百家讲坛,出自湖南师范大学赵晓岚教授;央视《经典咏流传》的《青玉案元夕》的吟唱传诵,备受观众欢迎。三是搜集公众号推文,从标题看文化影响的表达。公众号的推文着重其标题的分析,思考其如何做到吸引力,是否属于标题党。同时,要学会分辨公众号水平、质量。如陈可抒《豪放不足以形容——辛弃疾》属于教师授课内容,《年少不懂辛弃疾,读懂已不再少年》是十点读书公众号。

活动任务:以表格(如下表)形式列出所发现的篇目和视频,得出相应结论。

接触大量信息的过程中,发现辛弃疾作为文化名人,其影响传播之广。多媒介帮师生更快速地认识了辛弃疾的词及其人,但不可避免地加大了师生信息分辨的负担。为此,要辨别讹误,需要选择可靠的消息。如报纸、电视、广播、政府官网的信息材料会更可靠;公众号等自媒体语言生动有趣,但良莠不齐,需要“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拿”。了解辛弃词其人其词,更要进一步深度阅读,所以我们要选择一本书,全面深入地阅读思考。

一方面,呈现媒介思辨力,作整本书阅读的选择活动。

思辨作者。如关注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著作,可以从作者介绍着手。如《辛弃疾传·辛稼轩年谱》的作者为邓广铭,作者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历史研究,宋辽金史方面贡献尤多,在海内外学术界有着重要影响。如白瑾堂,毕业于中山大学,历史研究者,资深撰稿人。我们会发现,很多不同身份的研究者都编著了辛弃疾词传。所以要辨识作者,进而挑选阅读书籍。

辨识序言。序言相当于一把钥匙,帮师生打开整本书的大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介绍序言的重要性。序言会让我们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写作经过、成书体例、全书重点及特点,有的还会有对读者的建议。有的“书序”会向读者传送相关阅读讯号。序言能让读者在短时间里有很大的收益。

辨识目录。从目录中可以发现作者的写作逻辑,可窥全书的各个窗口。研读目录可以挑出全书重点章节进行精读。在目录的帮助下,可以浏览速读,心里有核心概念、架构,然后帮读者确定阅读重点。目录之下的精读决定了读者的阅读收获。师生对重点阅读内容要思考、质疑、彻底消化。有时,重点章节,要读上三两次才可以融会贯通。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

辨识书评。好的书评中观点清晰明了,不仅有书籍内容介绍,还有评论者的分析归纳与感情融入,在书评中可以读到这本书的情趣所在,激发阅读的兴趣。有人说,有的书评特别厉害,看了一句就特别想买一本。但师生对商业化的书评要有所思辨。

辨识文风。传记文学的特点是真实性与文学性兼备,有一定的审美作用。作者会运用多样的艺术手法来刻画人物,描摹状态,局部细节往往借助想象、联想等艺术加工。这些加工必须符合人物的性格和事物发展的逻辑。语言可以生动活泼,也可以文雅诙谐,更可以富于文学色彩。

活动任务:完成调查表,选择一本书时所考虑的因素。

会选书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能力。有人因为作者的名气而选,有人被序言吸引,这是感性的选择。理性的选择更需要关注逻辑架构,逻辑架构在目录中就有一定体现,这也是衡量一本书好坏的重要指标。看书评是善假于物的途径,如“豆瓣书评”中的评分还算中肯,但要防商业营销,要看短评。试读品文,自己才是最好的鉴别师,可随意翻阅几页。亚马逊、京东等电商平台,都会提借书籍试读。

三、把握多元媒介特点,使活动任务“实效化”。

什么样的活动任务可以满足整本书的阅读期待?必将是社会生活中实际需要的、能够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具体问题的。特定的“活动任务”的完成,会使学生享有阅读的获得感,阅读的获得必要考虑其“实效化”。

一方面,媒介整合要实效化,这是整本书阅读的核心活动。

整合碎片时间,融“细读精读”于方法体系。

活动任务:针对个人情况,列出阅读时间计划表。

完成“活动任务”的过程中,要发挥教师的组织者角色,引導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走出阅读的舒适区,防止娱乐化。更要体现教师的陪伴和先读作用,教师要对《辛弃疾词传》整本书有阅读感受,让整本书阅读可操作。

集中阅读思考,融“内容重构”于主题探究。主题阅读不需要平均用力,要把细读和略读结合起来。把同一要点在书中打通,进行对比思辨,甚至可以引发对这一要点的另外资料的比较阅读。在比较中使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度和广度,进而对内容进行重构,梳理书中人物的相关事件要点及观点,以“主题式”思考为基础完成内容的思考。

一方面,媒介宣传要实效化,重视整本书阅读的宣传活动。

整本书阅读文化意义的解释要依赖于语言情境理解和建构文化氛围。以学生所处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将媒介素养的相关思考融入整本书阅读的活动任务中,将阅读活动的收效以实物化呈现,在利用多媒介宣传活动中,有利于开阔视野、开放心态、创新思维,在吐故纳新、去粗存精中积极建构、动态发展。

活动任务的设计可以关照“阅读人物传记,传承文化精神”主题,探寻与阅读《辛弃疾词传》整本书相关的活动,为《辛弃疾词传》阅读活动收获拟写宣传语,同时确定图片、视频的使用,完成校园公众号的宣传活动等。一是影音传播。制作影音资料,要求设计短片的画面内容,撰写画外音文稿或内容脚本。二是文字传播。发布文章,要注意内容的可读性和标题的吸引力,可选择与文章相配的图片或视频。

以“活动任务”开展《辛弃疾词传》整本书阅读,在多媒介作用下,有助于媒介认知能力的提升,提升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有助于传记类文学作的品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运用多媒介的能力的提升,在活动任务的过程中期待学生形成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积淀,提升创造和制作媒介信息的能力。

[作者通联:浙江嘉兴市秀水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