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2023-10-18杨晓雨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广州地区群众性场馆

杨晓雨

(华南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2021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将全民健身作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提出通过全民健身提升大众体质健康水平,并最终将全民健身发展为一项常态化工作[1]。羽毛球运动作为广州地区群众性体育传统项目,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不过,通过与广州羽毛球队教练员及运动员、羽毛球爱好者及教练员、广州地区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后发现,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飞速发展的同时暴露出多个问题。因此,本研究从不同角度针对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展开深入分析,旨在为广州地区乃至广东省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知网以“全民健身”“群众性羽毛球”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归纳分类,为本研究夯实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在广州地区羽毛球馆随机向羽毛球运动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9份,回收率为99%;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8.0%。

1.2.3 访谈法

走访广州地区各类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对从业人员、负责人及参与人员进行实地访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归纳整理,并借助Excel等办公软件制成表格。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基本情况

2.1.1 年龄结构

由表1可知,中青年人(18~49岁)是目前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核心人群,合计占比达到94.8%;而老年人(50岁以上)占比较小,仅为5.2%;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比极小,仅占1.0 %。

表1 群众性羽毛球参与人群年龄结构调查(N=97)

2.1.2 职业分布及经济收入

由表2可知,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参与人群以事业单位、公司职员、个体户、教育行业从业者为主。

表2 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职业分布调查(N=97)

由表3可知,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大多具有较为稳定的经济收入,其中月收入在4 001~5 500元、5 501~7 000元的占比最大。上述人群一旦建立起良好的体育消费意识,便会将体育消费作为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发展成为羽毛球运动必不可少的消费人群。

表3 群众性羽毛球参与人群经济收入调查(N=97)

2.1.3 参与动机

由表4可知,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参与动机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以强身健体为主,占比达到89.7%;消遣娱乐、拓展社交分别是第二和第三位,占比分别为45.4%、28.9%;参与动机是放松身心的占比为21.6%;此外,出于工作原因和其他原因参与羽毛球运动的占比分别为3.1%、2.1%。

表4 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参与动机调查(N=97)

2.1.4 消费情况

由表5可知,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消费项目包括6个方面,其中租赁场地占较大比重,其次分别为购置器械、购置服饰、交通餐饮、训练指导、其他。深入调查后得知,66%的参与人群希望能够购置结实且耐用的羽毛球器械,74%的参与人群则希望租赁羽毛球场地的费用能有所下调。

表5 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消费情况调查(N=97)

2.2 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场地基本情况

2.2.1 运动场地分布

查找相关统计资料得知,截至2021年底,广州地区共计创建139个羽毛球场馆、719块羽毛球场地;最大场馆拥有场地24块,最小场馆仅有场地3块,平均每个场馆拥有场地5.2块。在719块羽毛球场地中,塑胶地板材质的共计337块,占比为46.9%;木质地板材质的共计288块,占比为40.1%;水泥地板材质的共计94块,占比为13.1%。

由表6可知,广州市羽毛球场馆分布在11个区,数量最多的为海珠区、黄埔区、增城区,数量最少的为花都区;说明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州市各区均高度重视发展羽毛球运动。但在场馆、场地平均承载人数方面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人数与场地数量差距悬殊的问题。

表6 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场地分布区域情况调查

2.2.2 场馆条件及消费情况

查找相关资料得知,广州地区羽毛球场馆条件设置较为完善,绝大多数场馆照明状况良好,能够满足运动需求;其中14家为专门的羽毛球馆,97家为综合性羽毛球馆,28家为工厂、库房等改造成的羽毛球馆。

由表7可知,87.6%的羽毛球爱好者反馈广州地区室内羽毛球运动场地数量较少;此外,39.2%的羽毛球爱好者反馈广州地区羽毛球场馆收费比较贵,绝大多数羽毛球爱好者的理想场地租赁价格在20~30元/小时。尽管广州地区羽毛球场馆收费标准高于绝大多数羽毛球爱好者的预期,但羽毛球场地仍然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主要原因在于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部分消费者已建立成熟的消费理念,加之生活质量的提升,倾向于体育消费的人群逐渐增加[2]。由此可见,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广州市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组织情况

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主要的组织形式包括自发团体和商业性质的羽毛球业余俱乐部两种类型,截至2021年底,广州地区共创建业余羽毛球俱乐部103家,各类羽毛球自发团体60余个;羽毛球俱乐部的主要活动内容包括组织会员日常训练、指导会员熟悉并掌握基本的技战术体系、组织俱乐部内部比赛、参加社会上业余羽毛球比赛。实地调查得知,绝大多数业余羽毛球俱乐部具有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已创建严格的规章制度,能够保障俱乐部的日常管理经营。羽毛球自发团体多为羽毛球爱好者自发成立的小型羽毛球团体,由一起打球的球友共同决策日常工作,费用开支由所有球友平摊或集体交费支出;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自发团体为了更好地带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同发展,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积极开展各类羽毛球活动,提升了大众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尤其是在疫情趋于常态化的情况下,不断通过线上直播赛的方式,向大众展示羽毛球运动的竞技拼搏精神和体育魅力。

2.4 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赛事情况

广州地区每年均会举办各类羽毛球赛事,包括各领域自发组织举办的职工羽毛球比赛、各羽毛球用品企业为树立企业形象赞助的羽毛球比赛、政府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为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及丰富大众文化生活举办的羽毛球比赛等。以2022年为例,5月21日,一年一度的“羊城运动会”在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正式开幕,运动会包括多种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旨在邀请广大市民朋友一起热爱运动,携手走向未来;为了庆祝首个“世界羽毛球日”,更好地推广羽毛球运动,传承广州羽毛球冠军精神,由中国羽毛球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广州市羽毛球协会主办的广州市第十六届“市长杯”羽毛球系列大赛于7月5日正式举行。“市长杯”羽毛球系列大赛创办于2007年,是创办最早的体育品牌赛事之一,至今已连续成功举办15年,累计参赛人数逾15万人次;该项赛事是官方举办的市级最高水平的业余羽毛球赛事,已被纳入中国羽毛球协会全民健身积分赛事系统;“市长杯”致力于推动广州羽毛球项目在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中的全面发展,以提升市民群众的参与度,培育广州羽毛球文化氛围,引领广州全民健身运动的潮流与方向。2022年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为进一步推广羽毛球项目,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广州市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及广州市羽毛球协会举办了户外羽毛球体验、羽毛球步法挑战、羽毛球邀请赛等系列活动。

2.5 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

2.5.1 运动场地匮乏

据广州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22》报告,截至2021年末,广州全市户籍人口总数达到1875.5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早在2010年,广州地区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人数总量便已超过300万人,广州地区目前共计创建羽毛球场馆139个,羽毛球场地719块;由前文调查数据可知,每个场馆平均承载人数最多的为白云区31.3万人、最少的为从化区6万人,而每个场地平均承载人数最多的为天河区和白云区4.1万人、最少的为从化区1万人。不过,上述羽毛球场地仍存在部分问题,例如,部分场地为专门的学校教学场地,仅在周末或节假日对外开放;部分场地在周末或节假日用于各羽毛球俱乐部青少年羽毛球教学工作;部分位于繁华地带的羽毛球场地开启提前预订服务,在周末或节假日常常出现预订场地火爆、多数羽毛球爱好者订不上场地的情况。由此可见,广州市羽毛球运动场地常常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此外,广州地处亚热带沿海,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光线充足的气候特点,这使得羽毛球运动无法在公共场所或面积狭小的空地进行,而室内羽毛球场地数量有限,制约着羽毛球爱好者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场馆和场地匮乏,不但与当地居民健身需求的日益增长不成正比,而且极大程度限制了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良好发展,同时对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造成了一定影响[3]。

2.5.2 青少年羽毛球专项师资力量薄弱

青少年群体能否熟悉并掌握羽毛球运动基础技战术、能否提升自身羽毛球技术水平、能否在参与羽毛球运动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将直接关系到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进程[4]。对任意体育项目而言,对青少年群体进行专业教学有助于培养其运动兴趣,羽毛球运动同样如此[5]。由前文调查数据可知,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青少年(18岁以下)占比仅为1.0%。实地调查后发现,广州地区专业运动员采取选拔制度,即具有一定羽毛球天赋的青少年在7~10岁会集中进入当地羽毛球队开始集训,若在集训过程中表现优异,便会留队继续训练,并将其视为专业羽毛球运动员,由专业教练员指导训练;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每年广州地区能够顺利通过选拔的青少年人数较少。由此可见,对于广州地区普通中小学生而言,掌握羽毛球基础技战术的前提是学校已经开设羽毛球课程。但当前广州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多为各地高校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专业出身,绝大多数教师未参加过羽毛球专项训练,对羽毛球基础技战术掌握效果不佳,无法顺利实施羽毛球专项教学,极大程度制约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的良好发展[6]。

2.6 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对策

首先,积极创建羽毛球场馆,提高现有场馆利用率。从我国当前体育政府管理体制来看,政府部门在羽毛球场馆的规划和创建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部门不但要加大力度提高现有羽毛球场馆的利用率,还要积极创建完善的羽毛球场馆和场地。

第一,可借助全社会各领域力量,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式筹集专项资金,以满足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对场馆和场地的需求。根据目前广州地区实际情况,加大力度进行商业性质羽毛球场馆建设具有极为可观的经济回报。从广州地区目前已经创建的商业性质的羽毛球场馆情况可以发现,负责人往往看中的是当地羽毛球市场可被挖掘的潜力。因此,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更多资本家投资群众性羽毛球领域。

第二,政府部门应合理调控羽毛球馆收费标准进而提高其利用率。具体流程为:由体育部门主导,联合工商部门、物价部门共同监管场馆负责人降低商业性羽毛球场馆闲暇时的收费标准,引导羽毛球爱好者利用场馆闲暇时间进行羽毛球锻炼,进而提高场馆利用率。在资金方面,可通过多个层面筹集,如举办羽毛球比赛拉动企业赞助、鼓励资本家投资羽毛球场馆、提高群众羽毛球消费水平等。由前文调查结果可知,羽毛球场馆的质量和服务对于人群参与羽毛球运动积极性起到一定影响作用,因此,完善场馆硬件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同样有助于提高场馆利用率。

其次,增强青少年羽毛球专项师资力量。对于广州地区体育部门而言,想要推动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应将增强青少年羽毛球专项师资力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具体可通过以下手段进行:第一,增加福利政策,吸引更多高校(如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羽毛球专业毕业生加入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工作,并制定严格的选拔制度。应聘者不但要掌握扎实的羽毛球技战术技能,还应具有引导青少年将羽毛球培养成兴趣爱好的意识,最终实现终身体育,体现全民健身计划的核心思想。第二,当地羽毛球队应制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对热爱羽毛球运动但无羽毛球基础的青少年、具有一定羽毛球基础的青少年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并进行定期考核,观察其优劣势所在,结合每名队员的个性化特征制订最佳训练方案,最终为国家培养、输送更多羽毛球专业人才,彰显全民健身的价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现阶段,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运动场地不足。场地是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基础条件,运动场地不充足,将不利于提升群众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进而制约了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进程。

第二,青少年羽毛球专项师资力量薄弱。青少年是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参与人群中的主力军,青少年羽毛球专项师资力量薄弱将不利于优秀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培养与选拔,且对其运动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不过,随着大众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化、拓展社交需求的加大、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运动场馆的不断完善,一个前景广阔的群众性羽毛球市场正在逐步创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黄金时期即将到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将推动广州地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快速发展。

3.2 建议

首先,针对运动场地不足的问题,建议借助全社会各领域力量,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形式筹集专项资金,以满足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对场馆和场地的需求,政府部门可采取针对性的优惠政策扶持群众性羽毛球场馆的发展(如适当降低税收)。

其次,针对青少年羽毛球专项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重视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发展,这对群众性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并通过选拔高校优秀羽毛球专业毕业生加入青少年羽毛球训练工作中、制订青少年羽毛球人才培养计划等手段,响应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

最后,政府部门应加大力度宣传羽毛球运动,让更多人意识到羽毛球运动对于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多重功效;此外,应积极举办群众性羽毛球比赛及相关活动,为热爱羽毛球运动的人群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政府部门应在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为群众性羽毛球运动的科学化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广州地区群众性场馆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十三五”期间广州地区在用工业锅炉能效状况分析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群众性养护”体系护路潇湘
航空工业昌飞兴起群众性太极健身热
场馆风采
移动网络购物意愿的影响因素探讨——以广州地区Y代消费者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