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中医药适应性人才培养“雅安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3-10-18孟伟杨志伟刘利陈若雷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14期
关键词:师承雅安中医药

孟伟,杨志伟,刘利,陈若雷

1.雅安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四川雅安 625100;2.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四川雅安 625000;3.天全县中医医院骨科,四川雅安 625500

近年来,我国乡村医疗的规模、医务人员数量 和服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乡村医疗服务能力仍然不足,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不能满足基层岗位新需求。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2014 年,国务院、教育部分别提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培养模式[1-2]。2017 年,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强化德育为先、能力为重、通专融合的教育理念”到2020 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师承教育贯穿始终,符合中医药事业发展要求和学科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3]。这系列的指导意见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方向。

1 基层医疗卫生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乡村中医药人才匮乏

基层医院地理位置大多偏僻,城乡差距大,乡村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工作环境较差、文化生活水平不高[4];受乡村执业环境、工资福利、生活待遇和工作任务量大等影响,大多毕业生不愿意到基层就业[5-6]。基层中医药人才出现青黄不接,一方面基层缺医,另一方面是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同时,近年来乡镇医院的转型与医务人员价值认同间产生了矛盾。乡镇医院工作重心转向公共卫生服务,兼顾基本医疗服务,但是诊疗能力逐渐降低;另外,县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的发展又引发了人才流动[7]。因此,乡镇医院医务人员不断流失,尤其是欠发达地区中医药人才“下不去,留不住”,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基层中医药健康服务水平的“瓶颈”。

1.2 乡村中医药人才适应性不足

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家对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和物力;随着乡镇医院工作内容变化,基层中医药医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基本专业技术,还需要掌握公共卫生服务、中医预防保健、中医药健康教育、基层医院管理等岗位技术与能力。而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与基层岗位新需求衔接不够[8];课程设置结构单一,多以培养“专业型”人才为指导思想[4],医学院校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基层中医药岗位新需求。同时,鉴于种种现实问题,大多青年不愿意扎根基层。因此,基层中医药人才岗位适应能力不足,出现“用不上,用不好”的现象。

1.3 乡村中医药人才可持续发展困难

中医药人才培养周期长,需要接受终身教育和坚持终身学习。现行的医学教育作为一种学历教育,理论与临床有不少脱节,对学生可持续发展关注不够,学生自学能力不足,职业发展相对困难等问题凸显。同时,基层医院人才培养制度不够健全,个人发展空间不够广阔[6]。据调研,基层卫生人员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率高[9],大部分医务人员也意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但因任务繁重、时间精力不够,参加学习机会少、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实用性不够。因此,基层中医药人才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困难。

2 乡村中医药适应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

针对基层医药卫生事业现状,在雅安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雅安职业学院致力于探索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路径,2012 年构建了基层农村医学生人才培养的“雅安模式”[10]: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政府补贴、学费返还、乡编村用。2016 年,《雅安市中医类医学生定向培养和引进工作实施方案》(雅办发[2016]31 号)颁发,本校不断深化雅安模式,以雅安市中医学定向生培养为载体,创新实践了“乡编村用、定向培养、师承融入”的乡村中医药适应性人才培养“雅安模式”改革,见图1。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适应基层岗位新需求的复合型中医药人才,进一步推进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借鉴。

图1 “乡编村用、定向培养、师承融入”,乡村中医药适应性人才培养的雅安模式

2.1 对接基层人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乡编村用、定向培养、师承教育”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模式

①通过政府主导,结合基层卫生人才需求,采取“乡编村用、定向培养”模式,按需实施基层中医药卫生人才订单定向培养,人才纳入乡镇卫生院编制,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确保基层中医药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破解了基层中医卫生人才匮乏的难题。②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岗位能力需求调研,“政、校、行、院”四方协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11],确保基层中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的针对性。③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在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中,搭建中医药传承平台,将“师承教育”融入学历教育中,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培养本土化中医药人才、传承创新发展基层中医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2.2 对接岗位需求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临床实践,重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确保中医药人才在新形势下的适应性

①推进教法改革。积极引用临床医院典型病案,推行案例教学;根据岗位工作流程开展情景模拟教学,针对临床诊疗重难点技术实施虚拟仿真等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学习借鉴德国大学实践学期的先进教学模式[12],创新实施小学期制,明确实践教学目的要求,强化实践环节教学。

②创建虚拟教研室[13]。利用学校的非直属附属医院等区域医疗优势资源,选聘骨干中医师、卫健委管理专家等作为兼职教师,和校内骨干教师组建结构化的教学创新团队,共同承担校内核心课程教学、课间见习及实践实习教学任务。

③优化课程体系[14-15]。对接基层中医药岗位新需求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培养,围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管理”等基层岗位需求设置课程,重构了课程体系。新开了《预防医学》《中医养生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康复医学》《医院管理》等课程,让所学内容更加贴近基层需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确保在中医专业课程基础上,将中医特色诊疗技术融入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标准的课程标准,联合行业导师开发实用性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16],全面培养了学生基层中医助理全科相关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和管理能力,强化了新形势下中医药人才岗位适应性,确保基层中医药人才“用得上、用得好”。

2.3 对接学生发展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建立融通学历教育和师承教育的新机制,确保中医药人才可持续发展

师承教育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的重要路径,将中医药学历教育和师承教育有机衔接,建立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1)搭建中医药师承教育学习平台。联合雅安市、天全县、汉源县、石棉县、名山区中医院等,选拔省市名老中医、骨干中医师作为学徒导师,拟定《中医药现代学徒制师带徒协议书》,师生互选后举行学徒制拜师仪式,明确师徒关系。(2)完善学徒制培养和管理体系。①拟定学徒制教学管理办法。②明确导师职责,拟定临床带教教学标准、明确学徒学习内容和考核要求。(3)以学生成长为中心,开展新型现代学徒制培养。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学徒制跟师学习,贯通了学生职前学习和职后发展;双主体育人和考核[17-19],全程助力学生成长和发展,更好地促进了基层中医药守正创新、薪火相传,确保基层中医药人才终身可持续发展。

2.4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

坚持党的教育路线方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五育并举[20-21]。有机融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专业与课程教育中有机渗透专(职)业劳动教育,通过劳育驱动实现五育融合[22];将课程思政、人文素养、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厚植中医药情怀,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3 讨论

“乡编村用、定向培养”模式贯彻了国家医学教育方针政策,通过政府主导,按需招生、以用定招,探索实践了招生、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较好地实现了基层卫生人才培养供需平衡,解决了人才“下不去”的难题。

师承教育有机融通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师承教育模式通过搭建中医药传承平台,持续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岗位能力,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将德育教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将思政教育、五育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将预防疾病、解除病痛和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强化了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使命和责任,解决了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实施高职医学教育课堂革命[23],采用临床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施小学期制等教法改革,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院校合作研制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材课程改革,开发新形态教材,结合岗位新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提升了人才培养的精准性。创建虚拟教研室,组建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校内校外老师优势互补,助力了学生高效学习和临床能力的培养,提升了学生岗位适应性。通过医教协同,深化三教改革解决了人才“用不上、用不好”的难题。

综上所述,“乡编村用、定向培养、师承融入”,乡村中医药适应性人才培养的“雅安模式”破解了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难题,解决了基层中医药人才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探索了基层中医药人才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项目实施经验助推了四川省雅安市医药卫生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该模式深化了基层卫生综合改革,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卫生技术人员,助力了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了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师承雅安中医药
昆剧“传”字辈师承探析
师承授受经验谈
战斗在抗震救灾前线的雅安媒体人
师承与独创之美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隆力奇慈善雅安行
雅安地震房屋倒损情况遥感影像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