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污染水阴影下的海水珍珠

2023-10-15孟晖

新民周刊 2023年36期
关键词:合浦淡水珍珠

孟晖

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全然不顾对海洋生态的威胁。很多人开始担心,海水珍珠会不会受到影响?

“合浦珠还”的典故家喻户晓,而合浦珍珠正是海水珍珠。秦汉时代,合浦出现了专业化的采珠业,就此,珍珠进入中国上层社会的生活,也进入了文学与艺术。从罗敷的耳饰到凤姐的项圈,我们根本数不清,有多少美人形象在珠光里生辉;从马王堆出土帛画到慈禧太后的油画像,我们同样难以数清,有多少珍珠的首饰与华服在绘画里留影。在往昔,珍珠并非女性的专享,男性的腰带、香囊等等一样依靠它增色,古人还将其用于室内装饰、各类器物上,于是,珍珠在我们的文明中闪耀了两千多年。

古人还将其用于室内装饰、各类器物上,珍珠在我们的文明中闪耀了两千多年。

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斯里兰卡、菲律宾、波斯湾等地的异域珍珠也进口到中国。今天,我们提起阿拉伯半岛,只会想到沙漠、骆驼和石油,然而,历史上,波斯湾一直出产优质珍珠。据介绍,经过考古发掘,在阿联酋出土了七千年前的珍珠项链,是目前为止最为古老的珍珠项链。根据史料可以确定的是,北宋时确实进口有波斯湾珍珠。郑和率舰队第六次下西洋时,派出分支船队到达阿丹国(今亚丁),在那里采买的各种奢侈品中便包括“大颗珍珠”,阿丹国王赠给明朝皇帝的“贡品”中则有“金丝珍珠宝石金冠一顶”。忽鲁谟斯(霍尔木兹)国的国王更是派特使带着狮子、麒麟(长颈鹿)、珠子、宝石等,登上回程的大明宝船,把那些珍奇宝物进献给永乐皇帝。

在明朝,中外贸易极为繁荣,印度洋与南海各处所出的珍珠统称“西洋珠”、“西珠”,由于硕大明净,深获好评,几乎成了高档珍珠的代名词。及至清代,欧洲各国的商船前往广州,向清朝人兜售的货物之一即为珍珠。洋商带来的珍珠包括印度洋与南海的产品,同时应该也包括巴拿马等地的美洲珍珠、澳大利亚的珍珠,清人统称为“洋珠”。

几千年来,不管在哪片产区,人们采撷的都是野生天然珍珠,捕捞过程既艰苦又危险,而且产量有限。二十世纪初,日本人发明了规模化人工养殖珍珠的技术,形成了人工养珠业,彻底改变了历史,从此,珍珠不再是社会顶层群体的特权,而是扩及中产阶级。随后,养珠技术逐渐扩散,其中,南太平洋形成了澳大利亚、印尼、菲律宾三大产区,所产即为著名的“南洋珍珠”。尤以澳大利亚珍珠品质最佳,美称“澳白”。此外还有独特的大溪地珍珠,而这些名品均为海水珍珠。

所以,日本悍然向大海排放核污水,很多人都担心养珠业受损,也担心海水珍珠会受到污染。诚然,在海水珍珠之外,还有河湖所出的淡水珍珠,自古以来同样名贵。从宋代一直到清代,我国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及其流域所产的淡水珍珠一直备受珍视,地位在海水珍珠之上。宋人把东北所产淡水珍珠称为“北珠”,皇帝、后妃一律以北珠为饰,以此显示顶级的奢华。清朝统治者认为东北乃龙兴之地,遂将东北珍珠视为统治的象征,称其为“东珠”,皇帝后妃、皇族成员、重臣的冠帽朝珠等等一律用东珠装点,同时禁止民间私自拥有。

对今天来说最有意義的是,近年,浙江诸暨成功开拓出人工养殖淡水珍珠业,不仅产量大,而且产品分不同档次,满足了不同消费人群的需要。可以说,诸暨让珍珠变成了几乎人人都消费得起的美物。

也许,淡水珍珠可以代替海水珍珠,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然而,海水珍珠是海洋奉献的神话,交织在全世界的文明交流史与贸易史中,绝不该因核污水的污染而失去光彩。

猜你喜欢

合浦淡水珍珠
“小珍珠”
不简单!一口普通的淡水虾塘,他们竟能做到亩产2000多斤,获利3万多/亩
合浦绒螯蟹研究进展
为了喝到珍珠
鲸豚趣多多之它们爱淡水
跳到海里喝淡水
“种”珍珠真神奇
绿珍珠城(上)
合浦珠母贝完全双列杂交组合生长性状比较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