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政课主题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践路径

2023-10-15陈敏姣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主题教学教学路径中国梦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思政课主题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出小学思政课主题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践路径,包括: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整体梳理主题学习内容;立足整体,有效设计教学活动;拓展育人渠道,实现知行合一。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 主题教学 中国梦 教学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2-0045-03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是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更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载体。小学开展《读本》教学,可以强化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发挥铸魂育人功能,提高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和系统性。本文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以小学高年级《读本》中的《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一课为例,探討小学思政课主题教学的整体设计与实践路径。

一、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整体梳理主题学习内容

思政课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指引,遵循“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原则,基于不同学段目标,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整体梳理主题教学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活动。小学思政课主题学习处于主题学习的起始阶段,旨在为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使他们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梳理不同学段《读本》之“中国梦”主题内容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思政课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读本》在不同学段均设置了“中国梦”主题章节,“中国梦”是《读本》中的核心概念。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梦提出的背景,掌握中国梦的科学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伟大理想,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梳理小学、初中、高中《读本》中的“中国梦”相关内容可以发现,“中国梦”的主题结构呈现出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特点,学生对“中国梦”的政治认同需要经历从“个人有什么梦想”到“个人的梦想如何实现”,再到“个人、民族、国家相统一的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如何实现”的认知升级。小学高年级《读本》第1讲《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的主题为“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以“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为主线展开论述,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出“梦想”这一主题,第二部分以图文结合的形式阐述“中国梦”的内涵,第三部分介绍梦想与实践的关系。

(二)明确不同学段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逻辑起点。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教学思政课时,教师要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学会理解自我、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初中阶段的思政课应当聚焦典型史实,强化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情境体验的机会,突出体验性、实践性的特点,开展体验式学习。高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进一步发展,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探究的平台,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和鉴别中提高认识”,不断丰富政治情感,形成政治认同。

(三)确定单篇课文教学目标

确定主题教学单篇课文教学目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考虑学段学情。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在低年级《读本》第4讲《我们的中国梦》中已经学习了“什么是梦想”“该有什么样的梦想”等内容,到了高年级,主要学习和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厘清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关系,这体现了同一个主题教育目标随学段螺旋上升的特点。小学高年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多,“中国梦”这个名词于他们而言并不陌生,对中国取得的成就也有所了解,但是对“中国梦”真正的内涵缺乏深刻的理解,不同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为梦想而奋斗的精神,使之成为有理想信念、有责任担当的人。

基于以上分析,教师可以确定小学高年级“中国梦”主题教学的如下目标:(1)让学生了解梦想的重要性;(2)利用“梦想年代尺”和“梦想盲盒”,让学生了解中国梦的内涵,明确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息息相关;(3)通过案例故事,让学生明确梦想与实干的关系,激发学生为梦想而奋斗的愿望。依据本课内容,教师可以设计“织梦”“圆梦”“追梦”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化对中国梦的认识,实现情感认同,强化政治信仰。

二、立足整体,巧妙设计教学活动

为体现不同学段思政课程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立足整体,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学习需求,协同同学段各门课程,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探索学生的成长轨迹,唤醒学生的成长自觉。

(一)突出学生主体,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厘清个人梦想和国家梦想的关系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梦想年代尺”贯穿本课“织梦”“圆梦”“追梦”三个教学环节,教学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助力学生思维进阶。在“织梦”教学环节,教师请学生绘制“个人梦想年代尺”,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在“圆梦”教学环节,教师先请学生拿出“中国梦年代尺”,观察“圆梦之事”时间轴,了解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再将“个人梦想年代尺”与“中国梦年代尺”进行比较,明确个人梦想与中国梦之间的关系。在“追梦”教学环节,教师请学生再次拿出自己绘制的“个人梦想年代尺”,对其进行修改和完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中国梦,体会“我的梦”与“中国梦”相互交融,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的梦想相统一。

(二)立足教学整体,联系前后知识开展教学

五年级学生对“梦想”“中国梦”已经有所了解。三年级《读本》中的《伟大的中国梦》一课以“航天梦”引导学生走近“中国梦”,五年级《读本》延续了“航天梦”这一主题。小学思政课主题教学必须立足整体,联系教材中的前后知识开展教学活动,避免教学内容重复。例如,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听歌识曲这一活动,引入话题中国“飞天梦”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教师请学生猜一猜航天器的名称,寻找航天器命名规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发现航天器的命名与中国飞天“神话故事”的联系,进而与本课主题“梦想”建立关联,使学生感受到梦想的力量,顺利进入本课《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的学习。

(三)協同多门学科,开展情景体验教学

了解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五年级《读本》“中国梦”主题教学的重点。为突破教学重点,教师可以协同同学段的各个学科,设计“一路一廊”——“线上重走复兴之路”和“梦想时光长廊”情景体验活动。做法如下:(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寻找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案例,思考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梦想物件是什么;(2)将选定的梦想物件(实物、照片、视频等)包装成“梦想盲盒”带回课堂。课前学生线上参观“复兴之路·新时代部分”展厅,通过图文和模型,了解中国各项事业取得的成就,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同时创设“梦想时光长廊”主题展览情境,带领学生穿越时空,体验梦想时光,直观感受中国的巨大变化,把握“中国梦”的内涵。主题展览活动综合了美术、语文、科学、体育、信息等学科内容,考查学生跨学科学习能力,体现了系统性和统整性的育人方向。

三、拓宽教学渠道,促进知行合一

教师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这一育人目标,坚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积极探寻立德树人教学路径,通过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联动等方式,丰富育人资源,拓展育人空间,让思政课入脑、入心。

(一)课上课下相结合

虽然五年级学生对“中国梦”这个名词已经十分熟悉,对中国取得的成就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对“中国梦”的内涵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将“中国梦”这个宏大主题化大为小,引导学生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小事物中看到国家的伟大成就,理解“中国梦”的真正内涵。以“梦想盲盒”中的中国变化为例。学生要讨论“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一问题,各学习小组必须选择一个特定的领域进行研究,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在这一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和阶段性成果。课前,学生分小组讨论,确定圆梦主题;课中,教师设计“梦想盲盒”教学活动,各小组开展探究活动,查找“圆梦”资料,记录“圆梦”之事;课后,学生开展盲盒展示活动,将“梦想盲盒”学习成果以主题的形式进行展示,打造“梦想盲盒”时光长廊。

(二)线上线下共同拓展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明确梦想和实干的关系,教师要根据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富有时代气息的素材资源和贴近生活的故事案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为此,教师可以利用线上思政课堂,丰富和拓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与外延。例如,在“追梦”教学环节,教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个领域“追梦人”的梦想故事。“体育强国梦”学习小组分享了中国女排以及运动员全红婵、苏翊鸣的追梦故事,教师可以结合杭州举办亚运会这一热点,采访班级中参加校体训队并获得荣誉的同学,请他们分享自己的体育追梦故事,让学生再次明确梦想和实干的关系。学生的追梦故事也可以在“梦想云课堂”线上平台进行分享,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互通互补,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立体化育人目标。

(三)校内校外相衔接

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思政课教学,教师可以借助学校开展的特色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主题班会等,通过情境体验,形成梦想有形场域,凝聚梦想力量,促进思政课建设的全域联动,推动思政课程的实践导行。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教师可以立足杭州本地历史文化和场馆资源,设计“二十大里的追梦少年”实践作业,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梦的故事,开展参观访问、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活动。在教学《伟大中国梦》时,教师可以设计“二十大里的追梦少年”实践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追梦主题开展探究活动。有的学生以“绿色生态梦”为主题,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杭州西溪湿地考察的故事,结合余杭塘河的变化,体会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生活中践行节水护水、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有的学生以“乡村振兴梦”为主题,主动了解杭州市淳安县下姜村的发展故事,实地探访下姜村,了解下姜村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在实地考察中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

在小学开展思政课主题教学,能够使各个学段的主题教学衔接更加流畅,课程内容更加丰富,课程教学更加有趣,实践活动更加多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核心素养。联合各门学科开展思政课主题教学,使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双向贯通,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凝聚了梦想的力量,促进了思政课建设的全域联动,推动了思政课程的实践导行。

总之,小学思政课主题教学应当遵循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成长规律,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原则,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链接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循序渐进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教师应当促进思政课与各种教育资源的协同配合,形成教育合力,使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贯通,提高思政课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苹,孟婷,盖梦洁,等.小初高一体化设计让红色精神永流传:雷锋精神课程开发案例[J].人民教育,2021(增刊3):16-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李晓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道德与法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陈敏姣(1992— ),浙江衢州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道德与法治教学。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主题教学教学路径中国梦
小学语文主题教学实践研究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J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证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教学路径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