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阳光玫瑰葡萄花芽分化不良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2023-10-15苗天文贺湘滇

西北园艺(果树) 2023年5期
关键词:棚温花芽分化花芽

苗天文 贺湘滇 孙 江

针对大棚阳光玫瑰葡萄栽培中出现的无花序、花芽分化不良等问题,结合田间调查和多年实践经验,分析了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1 花芽分化过程

阳光玫瑰葡萄花芽分化从新梢长至50~70 cm 时开始。 随新梢生长,各节冬芽自下而上依次分化,由3~4 芽开始,5~6 芽稍迟,基部1~2 芽与上部7~8 芽同时分化,1~2 芽花序较少与该处发芽时温度低、营养积累较晚有关。笔者多年实地调查发现, 阳光玫瑰各节位挂果率不一样,第2 芽7%左右,第3~4 芽85%左右,第5~6芽11%左右。

2 影响花芽分化因素

1)温度变化。温度低于20 ℃或高于30 ℃,不利于花芽分化。 云南地区大棚阳光玫瑰葡萄1 月初开始发芽, 此时棚内白天温度可以达到30 ℃以上,夜间温度一般10~12 ℃,地温7 ℃左右,气温上升快,新梢生长快,营养需求大,而地温回升慢导致根系不活跃, 养分吸收能力不足, 气温和地温不协调造成新梢营养得不到满足。

如果遭遇连续阴雨低温天气, 又没有足够的保温措施, 棚内温度达不到要求, 地温低至7 ℃以下,会严重影响根系活动和功能发挥。 低温加上弱光照,会造成光合效能降低,营养积累减少,花序原始体形成过程中养分不足,不完全花比例增大。

2)封膜时间。发芽至新梢生长期气温低,很多种植者把大棚封膜时间延迟到新梢6~7 片叶时,由于棚内外气体流通时间少,棚内CO2浓度低于正常值, 光合产物积累受阻, 碳氮比不平衡,影响花芽分化质量。

3)大棚长度。 阳光玫瑰多采用连体大棚栽培, 棚长50~60 m 较为适宜, 过长难以调控棚温,导致棚中间新梢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影响花芽分化。我们观测了不同长度大棚,以及棚内不同部位阳光玫瑰葡萄新梢成花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长度大棚以及棚内不同部位阳光玫瑰葡萄成花情况

由表1 可以看出,相同管理条件下,棚越长中间温度越高,花芽分化越差,花序越少。 展叶至10 叶期是花芽继续分化期, 外界温度低,关棚时间长,开棚时间短,甚至几天不开棚,棚温高于30 ℃时间较长,花序变小,带卷须花序增加,花芽退化严重。

4)光照。阳光玫瑰对光的反应比较敏感,光合作用为花芽分化提供物质基础。光照强弱、光照时间长短对阳光玫瑰花芽分化会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强光照利于花芽的形成和分化,弱光照会影响花芽的形成和分化,造成枝条细、叶片黄且薄、节间长、徒长、光合效能低、花芽质量差。主要表现为:

12 月至次年1 月催芽期间,日照时间比正常萌芽的阳光玫瑰平均缩短2 小时左右, 光照强度弱,易导致新梢旺长,影响生殖生长。

摘心、 副梢处理未及时完成, 造成架面郁闭,通风透光不好。尤其是阳光玫瑰花芽分化关键期,种植者忙于疏果,无暇顾及架面管理,导致副梢处理不及时, 造成架面郁闭, 影响花芽质量。

根据相关资料, 塑料棚膜对光照的影响达30%左右, 旧塑料膜和双膜对光照影响尤为严重,从而会影响到花原基的形成。

5)施肥。 阳光玫瑰是“旺树旺花,弱树弱花”,施肥不合理会影响花芽分化,主要表现为:①萌芽后至新梢生长期, 施入吸收利用率低的复合肥及劣质有机肥, 没有施用腐殖酸、 氨基酸、 含多种微量元素的或海藻类优质水溶肥提温促根。②重视大量元素肥料的施用,忽视中微量元素肥料,特别是钙、镁、硼、锌、硅等的施用。③地温低和地温高时所施肥料品种及数量不作调整。 ④不根据土壤酸碱情况及新梢生长情况选择肥料。

6)水分。阳光玫瑰对土壤持水量较为敏感,生长期适宜水分(土壤持水量65%~75%)有利于根系及树体生长发育,水分过多(土壤持水量80%以上)不利于花芽分化。 成花期(12 月至次年1 月份) 低温阴冷天气, 土壤持水量保持在55%~60%,可以减缓营养生长,促进光合产物积累, 利于形成花原基; 如果土壤持水量低至40%~50%, 则会影响碳水化合物合成及供应,花芽易退化,成花率低。

7)管理水平。为了早上市,大棚阳光玫瑰深休眠期常采用破眠措施强迫萌芽。冬芽萌发后,因为地温低,根系对养分吸收能力弱,导致新梢得不到充足的养分供给,影响花芽分化。

8)内源激素。 棚内土壤持水量过大,或阴雨天气多,或地温低,导致新根生长不良,内源细胞分裂素不能正常合成,花序退化为卷须。 棚内温度高,内源赤霉素含量高,新梢生长旺盛,花器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引起胚珠发育不良,不完全花增多。 花粉萌芽率降低,导致大量落花落果,对阳光玫瑰葡花芽分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棚内温度长时间高于35 ℃会加速乙烯合成,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产生拮抗,不利于花芽分化。

3 预防花芽分化不良的措施

1)根据物候期和天气情况对棚温进行调控。 萌芽期棚温保持在28 ℃,开花前棚温不能超过28 ℃, 连续阴雨天转晴后要及时开棚调温,以防高温烧花。开花坐果期棚温最高30 ℃,超过32 ℃立即揭膜降温。 开花期注意开天窗,将边膜提至35~40 cm, 延长26~28 ℃保持时间。 花期结束后, 棚温保持26~32 ℃有利于坐果。坐果后,当地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撤除边膜和连接膜转为避雨栽培, 让树体回归自然生长,有利于花芽分化。

2)棚长以50~60 m 为宜,超过80 m 的,棚中间必须预留操作道,以便于调节棚温。连体大棚最多种植20 行阳光玫瑰,棚内栽2 垄的棚高在3 m 以上,栽1 垄的棚高最低2.3 m,栽2 垄的棚槽位置固定在80 cm 处, 栽1 垄的两个棚的空间距离以40 cm 为宜,这样利于通风散热,调节棚温。

3)通过抹副梢、及时清洗或更换旧棚膜等措施来增加光照,增强叶片光合能力,增加光合产物积累。改变重视前期管理、轻视后期管理的不良习惯,及时做好病虫防控,杜绝套种其他作物。 喷施钙、镁、硼等中微量元素肥和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延缓叶片衰老, 促进枝条老化及养分回流和积累。

4)合理施肥,促进花芽分化。萌芽后至新梢生长期,施用中化养田系列腐殖酸、氨基酸、含多种微量元素优质水溶肥、 海藻类肥料提温促根。重视中微量元素,特别是钙、镁、硼、锌、硅及矿质元素肥料的使用。 根据地温、土壤酸碱性、新梢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肥料。 增施腐殖酸类有机肥。

墒面覆盖杂草, 使其在腐烂过程中释放CO2气体,适时通风提高棚内CO2浓度,减少因施肥等原因而产生的其他有害气体, 提高光合产物积累,平衡植株体内碳氮比,提高花芽分化质量。

5)适当干燥,60%~70%的土壤持水量有利于早期阳光玫瑰树体生长发育、营养积累、生殖生长和花原基形成。

6)萌芽后及时抹芽定枝摘心,减少营养消耗。 采收后加强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控,及时修剪副梢,改善架面光照条件,促进成花。

7)新梢萌发后,如果遇到低温天气,用安阳全丰0.01% 24-表芸薹素内酯(BR)1 000 倍液+1.6%胺鲜酯(DA-6)4 000 倍液+磷酸二氢钾500 倍液喷雾, 使受冻发黄的叶片尽快恢复生长;新梢生长过旺的,用安阳全丰缩节胺(助壮素、甲哌等)1 400~2 000 倍液+中化流体钙500 倍液及矮壮素1 000~2 500 mg/kg 处理新梢,控制旺长,使养分流向花器官,促进新梢粗壮、茎叶浓绿,抑制树体内赤霉素合成,提高完全花比率。

猜你喜欢

棚温花芽分化花芽
朱顶红花芽发育研究
秋月梨枝梢生长发育影响花芽形成
日光温室茄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21年山西省果树花芽期病虫预报
苹果花芽期如何防冻害
11个葡萄品种在乐山地区的花芽分化规律
葡萄花芽分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南方塑料大棚“棚温逆差”特征及其预报*
广宁红花油茶花芽分化特征(内文第51~54页)图版
五味子花芽分化临界期不同枝类的光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