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需冷量界限温度变化特征

2023-10-15梁春旺张可嘉杨丽娜贾秋兰韩翔洋吴云龙

农学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曲阳冷量太行山

梁春旺,张可嘉,杨丽娜,贾秋兰,韩翔洋,吴云龙

(1邢台市气象局,河北邢台 054000;2辛集市气象局,河北辛集 052360)

0 引言

太行山山区有丰富的枣资源,且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1]。其中河北省境内的阜平、唐县、曲阳、行唐、赞皇、平山等地都是名副其实的大枣之乡,为河北省大枣的主产区[2],在针对落叶果树的研究中,满足其低温需求量完成自然休眠是对果树区划的一个重要指标[3],这个指标叫做需冷量[4-7]。而自然环境的变化时刻影响着作物的生长[8-13],随着气候的变化,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14-20],在此背景下,对枣树生长环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多方研究认为,打破落叶果树自然休眠的低温标准一般为7.2℃[4-5],本研究以大枣需冷量7.2℃以及0~7.2℃模型为基础[4-5],计算了太行山山区中段11个县(图1)下半年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次年上半年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期间持续日数及变化趋势,并以近10 a的小时气温数据为基础,计算了气温降至7.2℃至次年气温升至7.2℃期间的气温低于7.2℃的小时数以及气温在0~7.2℃期间的小时数,以期对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自然休眠的起止日期、持续时长以及需冷量小时数有更清晰的掌握,为该区域的大枣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图1 太行山山区中段地形地貌图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所用气象数据来源于河北省气象信息中心,数据采用太行山山区阜平、井陉、临城、灵寿、平山、曲阳、唐县、行唐、元氏、赞皇、鹿泉11个县1991—2021年的逐日平均气温数据(含1990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以及2011—2021 年的逐时气温数据(含2010 年下半年和2022年上半年)。

1.2 分析方法

用5日滑动平均法求得下半年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以及次年上半年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以及期间的持续日数。日期采用日序的方式进行统计,如:1 月1 日为1,平年12 月31 日为365,闰年12 月31日为366。气温降至7.2℃的小时数据以及气温在0~7.2℃之间的小时数据在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及次年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之间统计求和。

统计方法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皮尔逊分析[15]。绘图软件采用Arcgis10.2 与Surfer23,计算软件采用Matlab2014,空间插值方法采用Kriging插值法[16]。

2 结果与分析

2.1 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1991—2021 年的终日日序进行逐县求平均(表1)可知,近32 a 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最早的县在阜平和曲阳,日序为312.7 和312.1,即11月9日。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最晚的县在赞皇和鹿泉,日序为314.3 和314.4,即11 月11 日。对11个县近32年的终日日序求区域平均值,得到终日日序为314.0,即大行山中段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日期为11月10日。对近32 a来11个县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日序的逐年区域平均进行时间序列的一元趋势分析(图2)可知,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日序呈上升趋势,及日期后延,后延趋势为1.5 d/10 a,但变化趋势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变化趋势不明显。

表1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日序多年平均值及趋势变化 d

图2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日序趋势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1991—2021 年的终日日序和趋势变化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图3)可知,曲阳阜平一带的终日日序最低,即气温稳定降至7.2℃的开始时间最早,日序为312.1~312.7,即11月9日,其他区域日序在313.2~314.4 之间,即11 月10 日—11 日,近32 a 来全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日序前后相差2.3 d(图3a);在近32 a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的空间趋势变化中,赞皇附近、鹿泉附近的变化趋势较大,每10 a 变化趋势为1.2~1.3 d,其他区域的每10 a 趋势变化在1 d以内,近32 a全区域终日变化趋势每10 a相差0.9 d(图3b)。

图3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日序空间变化

2.2 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1991—2021 年的初日日序进行逐县求平均(表2)可知,近32 a 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最早的县在鹿泉,日序为73.7,即3 月15日。气温稳定升至7.2℃终日最晚的县在行唐和曲阳,日序为78.3 和78.9,即3月20 日。对11个县近32 a的初日日序求区域平均值,得到初日日序为76.6,即大行山中段区域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日期为3 月18日。对近32 a 来11 个县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日序的逐年区域平均进行时间序列的一元趋势分析(图4)可知,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日序呈下降趋势,及日期提前,提前趋势为4.2 d/10 a,变化趋势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变化趋势明显。

表2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日序多年平均值及趋势变化d

图4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日序趋势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1991—2021 年的初日日序和趋势变化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图5)可知,鹿泉周边的初日日序最低,即气温稳定升至7.2℃的开始时间最早,日序为73.7,即3 月15 日,其他区域日序在75.3~78.9 之间,即3月17 日—20 日,近32 年来全区域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日序前后相差5.2 d(图5a);曲阳、阜平、井陉以西的初日变化趋势为每10 年提前3.6~4.0 d,其他区域初日变化趋势为每10 a 提前4.0~4.9 d,近32 a 全区域初日变化趋势每10 a 相差1.3 d(图5b)。

图5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日序空间变化

2.3 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的持续日数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1991—2021 年逐日气温稳定滑动降至7.2℃的持续日数进行线性趋势分析,由表3 和图6 可知,气温稳定降至7.2℃的持续日数多年平均日数是128.8 d,持续日数最低值现在鹿泉,持续日数为125.1 d,持续最高值出现在曲阳,持续日数为132.3 d。气温稳定降至7.2℃的持续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趋势变化量为5.1 d/10 a,持续日数有提前趋势,且趋势变化通过0.05的显著性检验,说明变化趋势明显。

表3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持续日数多年平均值及趋势变化d

图6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升至7.2℃的持续日数趋势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1991—2021 年的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的持续日数和趋势变化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图7)可知,鹿泉、元氏西部、赞皇一带的持续日数最少,持续日数为125.1~126.8 d,其他区域持续日数在127.9~132.3 之间,近32 年来全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持续天数相差7.2 d(图7a);曲阳附近持续日数变化趋势为每10 a减少4.0 d,其他区域为4.5~5.9 d,近32 a来全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持续天数变化趋势每10 a相差1.9 d(图7b)。

图7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升至7.2℃的持续日数空间变化

2.4 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的需冷量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2011—2021 年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的需冷量进行统计,对各县的需冷量进行求平均(表4)可知,鹿泉需冷量最低,近11 a的平均值为2443 h,曲阳最高,近11 a 的平均值为2671 h;对近11 a来需冷量的时间序列求最大值,曲阳最大,需冷量为3038 h,出现在2012 年;对近11 a 来需冷量的时间序列求最小值,鹿泉最小,需冷量为2220 h,出现在2018年;对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气温的需冷量进行逐年区域平均统计(表5)可知,近11 a来,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低于7.2℃的需冷量区域平均值为2553 h,2012 年最大,为2900 h,2018 年最小,为2318 h。

表4 199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低于7.2℃期间需冷量多年平均值及年极值h

表5 201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低于7.2℃期间区域平均需冷量h

由图8 可知,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的需冷量在鹿泉赞皇临城一带存在低值区,需冷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年需冷量最大值鹿泉附近最低,由南向北逐渐递增;年需冷量最小值依旧是鹿泉附近最低,需冷量由南向北递增的变化分布。

图8 201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的需冷量空间变化

2.5 气温稳定在0~7.2℃期间的需冷量变化

对太行山山区中段11 个县2011—2021 年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进行统计,对各县的需冷量进行求平均(表6)可知,曲阳0~7.2℃之间的需冷量最低,近11 a的平均值为1034 h,赞皇最高,近11 年的平均值为1319 h;对各县近11 年来的时间序列需冷量求最大值,平山最大,需冷量为1543 h,出现在2016年;对各县近11 a来的时间序列需冷量求最小值,曲阳最小,需冷量为745 h,出现在2018年;对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进行逐年区域平均统计(表7)可知,近11 a 来,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区域平均值为1204 h,2016 年最大,为1394 h,2018年最小,为914 h。

表6 201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在0~7.2℃期间需冷量多年平均值及年极值h

表7 201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0~7.2℃期间区域平均需冷量 h

由图9 可知,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在曲阳以及阜平北部存在低值区,需冷量由北向南依次递增;年需冷量最大值曲阳附近最低,由北向南逐渐递增;年需冷量最小值依旧是曲阳附近最低,需冷量由北向南递增的变化分布。

图9 2011—2021年太行山山区中段11县气温稳定在0~7.2℃期间的需冷量空间变化

3 结论与讨论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需冷量的界限温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经过对大枣需冷量7.2℃以及0~7.2℃两个模型界限温度以及期间需冷量的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1)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呈后延趋势,后延趋势为1.5 d/10 a,但变化趋势不明显。该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多年平均日期为11 月10 日,最早11 月9 日,最晚11 月11 日;该区域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多年平均日期为3月18日,最早3 月15 日,最晚3 月20 日,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呈提前趋势,提前趋势为4.2 d/10 a,变化趋势明显;该区域气温稳定滑动降至7.2℃持续日数多年平均日数是128.8 a,最少日数125.1 a,最多日数132.3 d。气温稳定降至7.2℃的持续日数呈波动下降趋势,趋势变化趋势为5.1 d/10 a,变化趋势明显。

(2)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近32 a 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多年平均日期的空间分布中,曲阳、阜平一带的终日到来最早,为11 月9 日,其他区域在11 月10日—11日之间,全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终日日序前后相差2.3 d。气温稳定降至7.2℃终日的空间趋势变化中,赞皇附近、鹿泉附近的变化趋势较大,每10 a变化趋势为1.2~1.3 d,其他区域的每10年趋势变化在1 d以内,全区域终日变化趋势每10 a相差0.9 d。

(3)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近32 a 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多年平均日期的空间分布中,鹿泉周边的初日日序最低,为3 月15 日,其他区域为3 月17 日—20日,全区域气温稳定升至7.2℃的初日前后相差5.2 d。气温稳定升至7.2℃初日的空间趋势变化中,曲阳、阜平、井陉以西的初日变化趋势为每10年提前3.6~4.0 d,其他区域初日变化趋势为每10 a提前4.0~4.9 d,全区域初日变化趋势每10 a相差1.3 d。

(4)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近32 a 在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的持续日数中,鹿泉、元氏西部、赞皇一带的持续日数最少,持续日数为125.1~126.8 d,其他区域持续日数在127.9~132.3之间,近32 a来全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持续天数相差7.2 d。全区域持续日数变化趋势中,曲阳附近持续日数变化趋势为每10 a 减少4.0 d,其他区域为4.5~5.9 d,近32 年来全区域气温稳定降至7.2℃的持续天数变化趋势每10a相差1.9 d。

(5)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的需冷量中,鹿泉最低,曲阳最高;近32 a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需冷量的区域多年平均值为2553 h;需冷量在鹿泉赞皇临城一带存在低值区,需冷量由南向北依次递增;年需冷量最大值在鹿泉附近最低,由南向北逐渐递增;年需冷量最小值依旧是鹿泉附近最低,需冷量由南向北递增。

(6)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气温稳定低于7.2℃期间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曲阳最低,赞皇最高;近32年气温稳定降至7.2℃期间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区域多年平均值为1204 h;气温在0~7.2℃之间的需冷量在曲阳以及阜平北部存在低值区,需冷量由北向南依次递增;年需冷量最大值曲阳附近最低,由北向南逐渐递增;年需冷量最小值依旧是曲阳附近最低,需冷量由北向南递增。

通过上述结论,可以对河北省太行山山区中段大枣自然休眠的起止日期、持续时长以及需冷量小时数有更清晰的掌握,该变化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如:开始休眠的日期后延,复苏日期提前,持续日数变少。以赞皇2 个优势大枣品种‘六月鲜’‘七月鲜’为例,在0~7.2℃模型下的最低需冷量需要满足612 h;通过文章分析,近11 a 来该区域在0~7.2℃模型下的需冷量最低是745 h,能够满足上述2个品种的休眠需求,可为太行山山区中段不同品种枣树种植提供科学指导。

猜你喜欢

曲阳冷量太行山
《太行山写生》
冬暖式大棚蓝莓需冷量管理
太行山(外二首)
樱桃在广西灵川的引种表现及其需冷量研究
液态乙烯冷量综合利用的技术改造
太行山上忆当年
估算油桃和桃开花需冷量和热量的方法比较
太行山下最可敬的人
曲阳石雕作品选
方兴未艾的曲阳石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