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的实践探索*

2023-10-15刘强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教书育人 2023年9期
关键词:办学育人党员

刘强 (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事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读本科以上学生超过30 万人,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学生接受优质国际教育的重要渠道。但是,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1]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党的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卓越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党建引领,推动高校党建与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努力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2]通过加强对于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视,构建系统化党建育人体系,建立健全党建育人体制机制,在党建引领下,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效益。

一、构建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体系

在工作实践中,注重推动党的建设与育人工作相结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构建“文化育人、制度育人、专业育人”的系统化党建育人体系。

(一)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育人工作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学,坚定“四个自信”,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活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强化思政类课程。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其家国情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的作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党史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通过党建的育人功能,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塑造,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操的高素质国际化专业人才。[3]

加强与外方合作者、外籍教师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中外合作办学联合管理委员会,商议决定办学中的重大问题。牢牢把握“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办学方向,严格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有关要求,在合作协议签署、培养方案制定等关键环节,表明并坚持中方观点,维护中方权益。加强外籍教师的意识形态教育和管理,在与外籍教师的交流过程中,坚持做到既尊重、支持正常教学活动,又对他们提出明确要求,不得在教学中散布个人政治、宗教观点,牢牢掌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

(二)以健全的党建工作制度推进育人工作

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严格按照要求,建立完善的政治理论学习制度;二是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将民主生活会作为支部紧密联系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三是完善组织发展原则,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严格按照组织发展工作的程序和要求规范操作。

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认真开展党员教育。一是定期对党员和积极分子进行政治理论培训,保持党员思想和行动的先进性;二是经常为教工党员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其政策理论水平和涉外业务工作能力;三是对出国学生党员加大考察力度,要求党员在出国前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并由支部对其专门组织出国前教育,出国后需在支部的领导下继续进行党员组织生活,定期提交书面思想汇报,回国后需经党组织严格审查、进行个人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四是对毕业生党员,做好组织关系转移工作,并对组织关系去向进行跟踪。

坚持全员覆盖,创新海外党员组织生活形式。组织出国学生党员在国外建立党小组,依靠便捷的网络社交工具,定期向支部汇报学生党员和其他出国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党员的民主生活。不因出国党员履行了请假手续就放松了对他们的政治和学习要求,而是更加关心他们的思想和学习状况,教育他们在国外的环境中更要保持党员的政治立场,增强党员的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以专业化党建队伍实施育人工作

着力提升工作人员党建育人能力,打造专业化党建队伍,指导育人工作实践。结合工作需要,围绕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文化自信教育、出国学生心理健康、英语第二课堂等领域开展研究与实践。通过理论研究指导工作实践,提升党建育人工作创新能力。

注重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研究与实践,深入开展实践调研,进行系统理论研究,提升党建育人工作水平。加大对于文化自信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出国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与实践。加大对于英语第二课堂育人研究与实践的重视程度,通过专业党建队伍的构建,达成育人目标。

二、健全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体制机制

体制机制建设是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工作的重要方面。[4]在工作中,建立健全学生集中统一管理体制、学生党员分类管理机制、分段式党建育人机制、多部门协同育人机制。

(一)学生集中统一管理体制

许多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都是分散在各个项目所在的学院,与普通学生一起进行同质化管理。这种分散管理体制没有充分考虑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的特点,管理和教育针对性不足,管理教育效果不佳。建立学生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专门成立国际教育学院负责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和教学管理,同时成立国际教育学院直属党支部,配齐专业化的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为发挥中外合作办学的党建育人功能奠定良好基础。

(二)学生党员分类管理机制

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工作,将学生党员分为“要出国”“不出国”“已回国”三类,有侧重地分类管理:把好“要出国”党员发展入口关,严格发展标准,加强教育培养,夯实思想根基;把好“不出国”党员继续教育关,注重思想引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际化教育中;把好“已出国”党员海外管理关,国内党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出国党员的关心了解,形成集强化自觉性、增强坚定性、提高战斗性于一体的海外党员管理机制。

(三)分段式党建育人机制

构建国内、国外两阶段党建育人机制,根据两阶段的不同特点,分类施策。国内阶段重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学生的人格、品德、习惯塑造养成,增进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与理解,树立中华文化自觉与自信。国外阶段重在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和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祖国的关心和温暖。同时要与国外合作高校学生管理人员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处理合作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四)多部门协同育人机制

充分发挥国际教育学院、项目依托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处、人事处、教务处、党委组织部各有关单位在党建育人中的作用,明确职能、强化互动,积极探索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的协同工作机制。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重点以党建引领育人体系建设,开展党建育人活动,项目依托学院的工作重点是以党建引领课程体系建设,国际合作交流处侧重不断完善党建育人体制机制,人事处以党建引领师资队伍建设为工作重点,教务处则以党建引领教育生态建设为重点,党委组织部在党建育人工作中发挥宏观指导作用。多部门齐抓共管,协同开展党建育人工作。

三、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成效

中外合作办学党建工作紧紧围绕和服务人才培养,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和事业发展。

(一)人才培养

中外合作办学在党建引领下,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成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典范。很多学生获得国内国外双学士学位,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许多毕业生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工程中贡献力量。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很多先进经验做法和师资课程等优质资源被推广应用到学校其他院系,对学校其他院系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事业发展

基于党建工作的良好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方面,在办学规模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在校生人数、学生大四的出国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办学质量上,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中外合作办学评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四、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要进一步从明确育人目标、健全育人体系、明晰育人路径三个方面持续发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进一步明确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目标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外合作办学特点,以育人为核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落实党组织在育人工作中的主体责任,明确党建育人目标,合理进行任务分解,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育人和活动育人功能,在引领师生、凝聚师生、服务师生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二)进一步健全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体系

不断完善“文化育人、制度育人、专业育人”的党建育人体系,做到责任明晰、体系完善、措施有力。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健全规章制度,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组织,实现工作程序标准化、工作体系常态化、工作机制长效化。

(三)进一步明晰中外合作办学党建育人路径

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形成更加明确的党建育人路径:在思想教育方面,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组织建设方面,充分考虑中外合作办学特点,主动作为,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在主题活动方面,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培育育人活动特色品牌。

猜你喜欢

办学育人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