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剧本创作中的“捕风捉影”

2023-10-14王恩施

影剧新作 2023年3期
关键词:高安剧本创作货郎

一直欠着《影剧新作》编辑周伟华老师的约稿,实在拖得不好意思,便硬起头皮来说说剧本创作中的“捕风捉影”。

剧本的取材问题时常会困扰编剧,当然,素材明晰的现代和历史题材好办,适当地做一些艺术处理,就能铺排出不错的剧本。而素材不那么明晰的,甚至是沒有完整故事的素材,该怎么办呢?那就要“捕风捉影”!

“捕风捉影”,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认为剧本创作中的“捕风捉影”,首先是“捕风”。这个“风”是大历史、大背景,这个是编剧必须首先要把握的。结合到剧本具体创作中,《红色货郎》的大历史背景是第二次国内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共两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战时之长、战线之广,都是史无前例的。其中,工农红军由于策略得当、主义利民,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很多拥军事件都有案可查,具体的事例如:北上红军某部得到一位普通货郎的支持,带领三千多名红军绕道穿过了国民党军的重兵围堵,顺利突出重围。事后,共产党多次派人找寻这位货郎,直到建国后。又如,在中央苏区反“围剿”的岁月里,为了打破国民党军的封锁,发展苏区经济,我党曾秘密与广东军阀做生意,使我苏区获得许多宝贵的物质。这其中,又有许多货郎明里暗里地帮助工农红军。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大历史、大背景是不能虚构的,否则,就是“戏将不戏”了。

接下来说一说“捉影”。所谓的“影”,就是在一类人中发掘其个性和共性。落到实处,就是要发掘一个货郎的个性与共性。在一次查阅苏区的资料时,偶然发现,一名货郎私下与一名寡妇交往,结果,被族长知道,女子被沉塘溺毙,货郎被杖责后,赶出了家门。这就是我对陈康这个角色的“捉影”,在宗族势力大过法制的岁月里,底层的百姓遭受着多重压迫,他们很容易接受共产党人的主张。

值得注意的是,“捉影”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发掘人物的个性,都知道戏剧是写人叙事的,塑造个性鲜明的“这一个”尤为重要。

剧本创作中的“捕风捉影”,在实际的剧本创作中屡见不鲜。我的朋友,江苏盐城的剧作家陈明,他写的一部《送你过江》就是典型的“捕风捉影”。有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个“风”,再有翻身感谢解放军的渔民一家,放在剧作家的手里,想不成功都难。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红色货郎》是为江西高安采茶戏量身打造的。高安采茶戏是集戏剧的“雅部”和“花部”于一身的戏剧范式,具备了十分完整的艺术表演手段,在团长况慧和徐弯的带领下,曾屡创辉煌,只是况慧已经离开高安剧团,殊为可惜。

王恩施:赣南艺术创作研究所、二级编剧

责任编辑:童孟遥

猜你喜欢

高安剧本创作货郎
卢诺冰剪纸作品选
高速公路工程计量与合同管理研究
一间等房客的屋子
航天货郎智能柜:便利生活,开门即得
自古就爱买买买 两幅《货郎图》里的民生百态
古人的购物节——《货郎图》
田汉南国社时期剧本创作论
浅谈群众戏剧创作与“三贴近”原则
微电影叙事中的平衡与戏剧性
解读豫剧今后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