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命的礼物

2023-10-14杨志平

新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生命母亲老师

杨志平

生命在一呼一吸间延续,也在一呼一吸间流逝。

在时间这个主宰者面前,每一个生命都只是暂时驻足,终点明确坚定。体验生之欢娱,也必然面对衰老、病痛、死亡的残酷,这是每个灵魂深处与生俱来的痛,是芸芸众生对宇宙洪荒最谦卑的臣服。

《给妈妈当妈妈》这本书是作者陆晓娅老师对母亲患认知症后直至离世十余年间母女相处时光的真实记录与深入思考。

她感性热忱,饱含着对母亲的深情,记录下生命间的温暖互动与人情之美,也坦诚所经历的焦灼痛苦,茫然不知所措。她理性通达,总是带着问题意识,从书籍、文献,从己身所学,开掘观点、吸纳新知,提炼可行的方法技巧,让我们了解,在疾病来临时,怎样用理性、智慧与创造力更好地帮助亲人。她睿智通透,保持对自我的觉知、对生命的省思,促我们思考,既然疾病无可避免,痛苦无从消解,死亡如影随形,我们可从中学到什么?它们何以成为生命意义的转化剂?可以说,这是一本认知症家庭照顾者的实用参考书,是一段家庭代际关系调适、亲密关系重建的纪实,更是一部心灵成长启思录。

理性与创造,让失智不失质

衰老总是伴随着衰退、病痛,这是生命残酷的真相。“认知症”是一种病,患病者会出现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障礙,到了晚期甚至会退化到只剩原始反应。过去,人们通常将这类认知和记忆退化方面的疾病叫作“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老年失智”等,现在国际上逐渐用“认知症”“认知障碍症”称呼这类疾病。

在书中,陆晓娅老师真实记录了母亲患病以来所经历的每一个残酷阶段:

一开始,丧失短时记忆,时常做饭忘关火,出门忘带钥匙,有时报纸拿反了都不知觉。

接下来,她开始无法独自洗澡,不能读书读报,越来越不主动说话,日常交往都成问题,需要有人全天候陪伴。

再接下来,母亲的穿衣、吃饭、如厕等日常生活基本能力逐步衰退,心魂渐行渐远。

到最后,身体加剧衰退,腿脚发软,连脖子都无法支撑,失去定向能力,精神上完全陷入自我的世界里,与外界断隔……

没有什么比目睹至亲一步一步丧失生命力更让人痛苦的了。这些细节,读来沉重。让我们感知,疾病对老人的侵袭是如何具体而微,锥心刺骨。让我们用一双更深邃、更精细也更温暖的眼睛,去觉察衰老、病痛和死亡对于生命的深刻影响以及人们面对它们时艰难复杂的心理过程。

晓娅老师不回避这份病痛的真实,也不因此而消沉。在接纳母亲种种状况及内心种种情绪的同时,回归理性,直面残酷,在残酷中创造温暖;接受衰退,在衰退中创造舒适。她借助相关书籍和照护者互助组织,积极学习各种知识、技巧,处理种种扑面而来的事情;学会仔细地观察、深入地理解,学会忍耐、谅解、转化,让母亲的晚年生活尽量失智不失质,让母亲感受到温暖与爱,最终安宁地驶向生命的彼岸。

接纳与爱,让亲密关系重建

人生中很多事情是不请自来的,你没法提前想好怎么对付。

“就像老妈不愿意接受自己病了一样,我也不愿意接受老妈患了认知症这个事实,不愿意接受我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承担起为妈妈当妈妈这个新的人生角色。”

这种哀伤、不甘和无奈,想必很多人都有体会。生病不是一个人的事,它牵动着朝夕相处的每一个亲人,扰动整个家庭系统。治疗、照顾所带来的经济、时间和精神压力,改变、丧失所带来的消耗、痛苦、崩溃与愤怒,都有可能让亲人关系疏离、破裂,家庭陷入危机。

这种生命中的雪上加霜可以避免吗?晓娅老师及其大家庭的做法提供了一种参考。自母亲患病,姐弟妹三人始终有商有量、相互支持、同心协力,彼此分工合作,平衡好工作、生活与照护任务。患病早期,为了让母亲有一个身心安全的居家护理环境,想办法巧妙地让固执、要强、习惯独居的母亲接受居家保姆,吃饭、散步、洗澡、用药等日常事务,姐弟妹三人悉心照料。至晚期,母亲对环境不再那么敏感,为了增强人际互动,也接受更专业的团队照护,便调整策略,将母亲送至专业养护院。晓娅老师更是以非正式志愿者身份“潜伏”于此,在陪护母亲的同时,利用自己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志愿服务经验,帮助更多的老人。

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晓娅老师知道,解除许多人生苦痛的良药是亲密的人际联结。面对不可逆转的认知症,最重要的疗效因子并非理论或观念,而是关系,真诚的、纯然的、稳定的、持久的、可信赖的亲密关系。可很多时候,两代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比年龄距离还要大。对于一贯情感淡漠、人际疏离、自我中心的患病母亲,对于自幼与母亲分离、较少感受到母爱的女儿,要弥合心理距离、情感隔阂,重建亲密关系,更非易事。

唯有理解、接纳、超越并自我建设。晓娅老师没有把照护任务视为一场“漫长的告别”,而是当作深入了解母亲,与母亲重建全新沟通模式、重建母女关系、抚平过去创伤的机会。她说,“照顾好他们,不仅是为了他们,也是为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女,因为只有照顾好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我们才会超越亲情失血症的影响,成为有情有义的人,生活在有情有义的关系中。”

在书中,她记录下如何让陪护更有针对性、创造性和实效性,如买涂色的画本,让母亲跟着涂色;和母亲下她喜欢的跳棋;母亲数学好就买来数独让她做;用IPad上的应用软件教母亲画画;假装帮她给朋友写信;带她去看初恋男友……

她还借助心理学知识与母亲谈心,尝试引导母亲调动记忆、激活思维,滋润母亲逐渐荒芜的精神领地,用心血反哺母亲;带母亲见老友、回故乡,帮母亲打捞消散的记忆,抚平幼时的心灵创伤;通过纯然地在场、设身处地地同感和无条件地接纳,欣赏母亲的闪光点与独特性,与母亲真正在一起,缓解母亲的不安、焦虑、孤独、无助,让彼此联结更紧密。

爱是一种能力,由习得而来。这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修习的功课。

学习与成长,把经历都当生命的礼物

“老,是拔根的过程还是另一次种植?是一条通向黑暗还是光明的路?老,一定必须凄凉悲苦,陷溺于自怜自艾的苦水里,还是正好可以把健忘当成一支扫帚,扫荡了不值得保存的档案?老,必然要缴械投降,自此贫化了灵魂乖乖等待肉躯被啃蚀,还是拿出多年的智慧与文化底蕴,服膺于艾略特的箴言‘人生燃烧于每一瞬间’?”

在一篇《探索老年人的生命观》的博文里,晓娅老师引述了台湾作家简嫃的这段话。我想,或许就是基于这样的认同与认知,她没有让自己的人生在日复一日的陪护中覆盖、淹没,而是化焦慮为创新之源,视辛苦为幸运,把经历当礼物,让双方都得以滋养,活出了自己有质量的晚年。

而之所以能如此,又与她始终保持学习、思考和开放的心态息息相关。陆晓娅老师是《中国青年报》高级编辑、记者,曾获首届邹韬奋新闻奖,她创办“青春热线”,关注青少年成长,是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退休后,投身公益,创办公益机构“歌路营”,服务处境不利儿童(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等)。在照护认知症母亲之余,参与生前预嘱推广和缓和医疗志愿服务,关注走向衰老和死亡的老年人。同时,还在北京师范大学开设“影像中的生死学”公选课,推广生死教育,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后来这门课凝结为《影像中的生死课》一书。

她爱阅读、爱写作、爱旅行,自诩“斜杠老人”“银发走读生”,给自己立的flag为“在耄耋老人和青葱学子间穿行,在山川大地和词语密林里徘徊,在文明进程和心灵世界中探索,用退休后所拥有的自由,活出有意思有意义的晚年。”她在博客上分享自己的行迹所至,所读所思;自学英语,借助互联网参加线上英语角,阅读英文原版书,练习英文写作;在喜马拉雅平台开设有声电台,朗读自己的作品与好的书籍……她没有上老年大学,却给自己创办了一所无形的老年大学。她总是乐此不疲地获得新动作、解锁新技能,始终保持着温热的赤子心态,乐于把自己心灵深处的东西,把自己所获得的人生礼物传递出去,经由波动效应,影响他人。

而我正是被这种独特的生命气场所吸引、所感染。记得那是2015年12月,首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我与编辑部伙伴们穿行于各大展区、沙龙现场,学习各类教育创新实验并寻找优质作者。在走出邱季端体育馆赶往另一个会场之际,于拥挤的逆向人群中,我一眼看到一位灰白卷发、着装素雅的老人。她神情从容,装扮不露痕迹,戴着眼镜,耳坠与裙子相映衬。那一刻,我感觉到她的特别,像是旷野清风中的一棵树,一种沉稳的神韵之美。因心中一直惦记,结束另一会场的活动,我赶回体育馆,寻找那位擦肩而过的老人。后来,终于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的沙龙现场见到了正在分享的她,原来这位老人叫陆晓娅。由此,也就有了我后来对陆老师博文、著作的阅读。2017年,策划杂志周年专题“童年与教育”,我非常想邀请晓娅老师能结合歌路营的一些教育探索,谈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思考,可能老师很忙,未能回复。后来,时任北京歌路营教育咨询中心总干事的杜爽老师特别撰写了一篇《留守的阴影:抹不去哀伤抑郁的童年》。而直至读到《给妈妈当妈妈》,我才知道,约稿的那个时间点,晓娅老师母亲病情急剧加重,老人的咀嚼功能退化,只能进食半流质的糊糊。读到这里,我泪水涌出。

心理学家欧文·亚隆在《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一书中写道,我们的存在只是一束短暂的光亮,夹在两方永恒的黑暗之间。要用你的肉眼直视骄阳,用更宏大的视角观察自己的存在。可知道与体会永远隔着距离。如何不被焦虑和恐惧所绊住,如何享受这短暂的生命之光,是伴随我们一生的问题。

在一篇文章中,晓娅老师写道,“回首两次退休前后的经历,给我最大帮助的,或许就是我对老年生活和老年生命的观察、探索与研究。我会好奇其他的朋友和比我更老的老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生活?这样生活带给他们什么?将来他们会感到满足还是遗憾?是活得从容、自在还是紧张、焦虑、沮丧、压抑?他们还有别的选择吗?”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也促使她不断自我追问——在可以看到地平线的日子里,怎样生活才不会感到遗憾?生命还有什么可能性?如何去利用这个可能性?

生命需要自觉。当把目光投向生命存在的真相,她认识到,即使衰老悄然影响生命的长度,我们仍然能够有所选择,去做一些有意义的改变;仍然可以抱着对自己、对家人负责的态度,对未来有所准备;仍然能够追求知识之美,体验创造之美、感受服务之美、锻造关系之美、修炼精神之美,努力拓展生命的广度与精神的深度。活到责任善尽,活到工作完成,活到能留下爱与温暖的存粮。把死亡变成无尽的温暖与爱,向死而生。

如此深情、如此坚韧、如此可敬可爱。于我,这样的阅读及由此引发的思考,如同一次深刻的觉醒体验,一份独一无二的生命大礼。心中充满感激。

合上书,抬头看到久违的阳光。庭院角落,一株结香花盛开。粉粉的瓣、金黄的蕊,一朵朵、一簇簇,就像一群挤挤挨挨窃窃私语的小姑娘。我被这春天的气息,这活泼泼的生命感深深打动。赶紧拍下这光影与花儿,连同祝福,分享给亲近的伙伴与师友。那一刻,我如此真实地感觉到内心的喜悦。更确信:接纳、审思生而有限其实是一种建设性行为,生命的意义、生命的重量往往就来自一份临渊的勇气,来自对此时、此地、此身的珍重。

作者系《新课程评论》杂志编辑、融媒体部主任

猜你喜欢

生命母亲老师
给母亲的信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老师,节日快乐!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