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精品科普图书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2023-10-14宗蕾

新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丛书出版物科普

宗蕾

7月27-31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三十一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浙江教育出版社举办了“跟随科学家走进神奇的纳米技术”系列丛书分享会,并邀请专家分享了纳米科技的发展历程及其广泛应用,吸引了众多小科学迷的提问与互动。其实,该套丛书只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众多优秀科普图书中的一种,其多年来立足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注重科学传播事业发展,致力于精品科普图书出版,选题站位高、产品形态多、内容质量好,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深入了解浙江教育出版社在精品科普图书出版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本刊记者在博览会期间采访了浙江教育出版社社长周俊。

与科学传播结缘,繁荣科普出版

新阅读:浙江教育出版社是在哪一年开始关注纳米技术这一选题并开始出版纳米科普书的?

周俊:关注科技前沿是做好科普图书的基础。我记得在2015年左右,我们在全国比较早地把AR技术运用到图书出版中,打造了《4D科学绘本·神奇的纳米王国》《4D科学绘本·纳米碳世界》《4D科学绘本·奇异的纳米仿生》系列丛书。在今天博览会上我们分享的是全新的纳米书“畅游纳米世界绘本系列”,该系列绘本的主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忠范,他是我国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中《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文的作者。

新阅读:纳米技术已被医疗、交通、纺织、机械制造、环境保护,甚至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广为应用,阅读纳米科普书真是让人脑洞大开。贵社对科普图书是如何布局?

周俊:纳米科普书只是我社众多科普图书中的一种。我们从2014年开始介入科普出版,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主要围绕五个领域布局科普图书出版:一是知识传播,打造了全国首套“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丛书”,反映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果及其广泛运用,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二是科普文学,汇集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协、中国科协三方之力,打造了“‘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从科学和文学相结合的角度,提升科学传播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关注探索技能,以科学实验为载体,以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精髓,在介绍世界重要科学实验发展历程的同时,渗透科学人文精神,打造了“中国青少年科学实验出版工程丛书”;四是面向科技前沿,打造反映国际科学发展前沿的出版工程;五是科学学术,出版了首套以“近现代工程史”为主题的“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丛书”,系统反映中国近现代工程史学术研究的丰富内容和研究进路。这些形成了我们在科学传播领域的基本框架,现在我们更加关注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科学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板块,目前正在打造包括儿童、青少年直至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系列丛书。

服务科教兴国战略,助力科技强国建设

新阅读:融媒体时代,贵社在打造立体多元的科普读物方面也有很多探索,请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周俊:其实,科普图书仅仅是科普产品中的一种,为了提升传播效果,提高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我们还打造了多种形态的科普作品,特别是近几年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力加强数字出版。2022年,我们打通学校、家庭这两大青少年学习场景,推出涵盖全学习场景的一站式服务平台——青少年科学素养整体服务平台,先后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优质平台遴选推荐计划、“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同时,与科普相关的三个数字化项目连续3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们以全国领先的速度出版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手册》《为了共同的健康——新冠病毒防控漫画书》及数字出版物《打造生命防线——新冠病毒防控动画》,快速推进版权输出,向世界传播中国经验,彰显中国担当,做出中国贡献。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我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切实推进科教融汇,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在着力于科学知识传播的同时,关注科学和人文相结合,注重科学家精神的弘扬,以及优秀学风的传承。打造了以视频形式展示科学家不凡人生经历的音像电子出版物《大国脊梁——中国科学家故事》,获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提名奖;策划了《国之重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用图文、音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我国首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设历程、成果运用,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音像电子类项目;出版了记录中华探月历程、弘扬探月精神的《月上》,入选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这些产品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有力助推了科学家精神的传播、科学学风的培养。

启智润心,让科学的种子生根发芽

新阅读:如何使科普图书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周俊:我们致力于科学传播事业,着眼于培养未来的科学家。这些年,出版社精心打造各种科普作品,主要还是想通过好的作品提升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我们时刻警醒自己,要让读者看到科学之美,激发他们的浓厚兴趣,所以在做出版的时候,力争把科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讲得生动有趣,也尽可能地运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图片、二维码、云视频、VR等技术,提升图书的可读性、趣味性,让读者的参与感更强。

这几年,出版社与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协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出版了近十个系列的丛书,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中国青少年科学实验出版工程”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创新报国70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和《月上》,分别入选2019年、2022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项目;《飞蝗物语》和《迟到的勋章》分别入选2019年度、2021年度中国好书;《耕海探洋》入选2020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意识的神经科学原理》入选202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创新报国70年’大型報告文学丛书”等项目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入选数居全国教育出版行业首位;连续两年入选“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居全国地方教育出版社首位。总体来说,这几年以科普为主题的出版项目获得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鲁迅文学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在内的国家级重要奖项60余次。

同时,多种图书吸引了国外同行的目光,美国、德国、罗马尼亚、法国、波兰、韩国、肯尼亚、斯里兰卡、喀麦隆、马来西亚等20余个国家的出版社与我们建立合作,出版社版权输出量稳步增长。“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中,多个品种的英文版输出至施普林格·自然出版集团,“中国大科学装置出版工程”德语版等数十个项目输出至近20个国家和地区。这几年出版社的科普书入选“丝路书香”“经典中国”等国家级“走出去”项目80余次,原创的科普作品顺利实施“走出去”,有利于提升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反映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成果,充分展示中国形象。

猜你喜欢

丛书出版物科普
“人梯书库”丛书
艺术创想丛书
科普达人养成记
艺术创想丛书
2017年出版物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社会组织培训教材丛书》简介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