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破译李商隐千古名诗的谜团

2023-10-14崔海教

新阅读 2023年8期
关键词:望帝锦瑟华美

崔海教

李商隐,字义山,号樊南生,又号玉谿生,虽然他在政治上“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但却是晚唐诗歌史上的一位重要诗人,流传至今的诗歌有600余首,与“刻意伤春复伤别”著称的杜牧合称“小李杜”,与花间词派的创始人温庭筠并称“温李”。作为中国朦胧诗的鼻祖,李商隐的诗极其华美,又极其晦涩难懂。“一代文宗”元好问就曾感慨过:“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王士祯在《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中同样发出过“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的感叹。可见,李商隐诗歌的朦胧性与含蓄性早已成为千百年来难以破解的诗之谜。而所谓经典,其魅力就在于历经岁月的洗礼之后,依然能够常读常新。

在李商隐的众多诗作中,仅仅是《李义山诗集》的第一首《锦瑟》就吸引了无数的“破译者”。特别是它朦胧的意象与迷离的诗境,频繁用典的迂回曲折,以及多元的内蕴和微伤的情感等,令一代又一代的研究者乐此不疲。关于《锦瑟》的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较为流行的几种说法无外乎为某个人、某件事而写的“情人说、音乐说、悼亡说、哀唐说”等不一而足。可见,“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研究者可能就有一千种《锦瑟》。进入新时代,我们又该怎样走进《锦瑟》的似真似幻与扑朔迷离呢?或者说这首千古谜诗究竟想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呢?要想回答这个问题,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有两个很重要的特点。一是用典较多,庄生梦蝴蝶,望帝托杜鹃;二是意象特别美,蝴蝶翩翩,春意荡漾,沧海明月,紫玉轻烟……一个又一个华美的意象与一个又一个有深厚内涵的典故,交叉融合在一起,作者以意识流的手法,展开一幅幅多彩的画卷。景与景的融合,景与情的融合,景与思的融合,意与象的融合。情景交融,意象万千。让读者如入宝山之中,目眩神迷而手足无措。

要想准确破译这首诗,就要抓住这首诗的诗眼。诗眼是什么?诗的起首一句即点出,“一弦一柱思华年”,全诗重在“思华年”。笔者认为,此处的思,既是思念,也是反思和沉思。诗人的此生华年成往事,蓦然回首,对逝去的美好时光莫名追忆与怀念。那么,他在追思什么?在这追思的过程中又有怎样的顿悟?这首诗所要表达的内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从字面意义上看,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都比较好理解。这个瑟究竟是25弦还是50弦,其实没有必要过于考究。因为诗贵虚静,清代著名批评家叶燮也认为诗的至高境界便是“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其旨归在可解不可解之会,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这种至高境界不正是我们读《锦瑟》时那种万物与我为一的无法言说的审美愉悦吗?写诗多是托物起兴,借物喻人。对李商隐来说更是如此,人到暮年,物是人非。怀想过去的岁月,四处漂泊的孤苦,壯志难酬的苦闷,至亲早逝的悲凄,爱而不得的悲怆,总被误解的愁怨,怀才不遇的哀叹,华年已逝的眷恋……这一切如过眼云烟,在生命的尽头蜂拥而至,让诗人如回光返照般历尽千帆,弹着琴,追忆似水年华。

他思考人生的几个重要阶段。诗的颔联第一句是“庄生晓梦迷蝴蝶”,这里的庄生即商隐,实际上是李商隐的自况。李商隐化用庄生梦蝶这个典故,营造了一幅优美的梦中印象。时间是拂晓,清晨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翩然飞入他的梦里,喻示着他人生的开始,对未来充满着憧憬,充满着幻想,充满着热望,梦的是蝴蝶,实际上是对华美人生的热望。

人在少年时期,对未来都充满着憧憬,充满着向往,有着人生华美的梦境。李商隐也是,他在年轻的时候,也有一种蝴蝶般的幻梦,无论事业还是爱情,他都希望像蝴蝶一样美好。李商隐自幼丧父,身世悲苦,但他刻苦读书,发愤图强,希望通过科举改变命运。初入社会,受到高官令狐楚的关爱与提携,又娶了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为妻。夫妻恩爱,郎才女貌,人生前景看似一片大好。这是他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晓梦迷蝴蝶的时期。

到了第二个阶段,华美的憧憬期很短,拂晓后很快就天亮了。李商隐开始进入壮年的跌跌撞撞,四处漂泊,梦碎心惊。仕途不顺,生活艰难,迭遭打压,受到一次又一次的伤害。所谓“望帝春心托杜鹃”的故事,是说古蜀国的开国君主望帝把国家托付他人,但受托者非但没有实现望帝的美政理想,而且使国家混乱不堪,民不聊生,以致亡国。在这个典故中,望帝把他的一腔宏愿托付他人,换来的却是伤害,他死后魂魄化为一只鸟,像杜鹃一样声声啼血,深深呼唤生前的美好“春心”,当然也呼唤人间真情和美好盛世。但现实总是残酷的,越是呼唤越是求而不得。对于李商隐而言,这种求而不得,既有仕途的挫折,也有情感的失意和命运的悲剧。尤其是朝堂之上的“牛李党争”,是他一生都没能走出来的梦魇。

李商隐一直深陷“牛李党争”。早年,他受恩于令狐楚,在他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今甘肃泾县北)作了他的幕僚。王茂元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才华,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李商隐的行为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恩主的背叛,并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自此以后,他在“牛李党争”的漩涡中倍受打压,不仅有外在的伤害,更有内在的痛苦,造成了他的悲剧命运。

沧海月明珠有泪。这句里有几个意象,一望无际的大海,高悬上空的圆月,在这样一个阔大的背景下,一个蚌壳、一颗蚌珠,是多么的渺小和孤独。珍珠是沙子进入蚌的体内而形成的,沙入体内,痛入身心。在清冷的月光下面朝着大海,李商隐流下了孤独而痛苦的泪。外伤与内伤,经受的一次又一次磨难都无法化解,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难?自己的痛苦也难以与大海言说,只能把一腔苦痛赋予明月,在无人处与月光交流。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在这里,海的阔大、月的高远、光的清冷,与蚌的孤独与渺小,珠的泪水,组合成一幅极其安静又凄美的画。

伤害与苦痛后,李商隐开始慢慢地走向沉寂,反思自己的人生。与自然交流对话,做孤独的沉思者,发出对生命哲思的灵魂拷问,最终,他走出了自我的痛苦期,从人生和自然的体悟中进入了人生哲理的阶段。等他走出月光时,他发现深藏在蓝田中的美玉,在太阳升起的时候,一股云烟而起,蓝田日暖玉生烟。孕育在大山之中的美玉在太阳的照射下,也只是一片云烟。人生也是如此,一切痛苦,一切孤独,一切美好,最终不都是化作一片云烟吗?蝴蝶般美的梦幻,人生真诚的托付,大海中月光之下的凄凉美景,蓝天旭日下的美玉,最后都化作一片云烟,一切都随风而逝,一切的美与痛都走向消亡,这是人生与社会的一种悲剧,却是自然界的自然。

追忆人生的这四个阶段:青春年少,充满憧憬;走入社会,备受摧残;回归自我,独舔伤痕;静心思考,体悟人生。凄美的梦,孤独的痛,伤感的泪,飘散的烟,这一切的一切是他对过去年华的追忆,人生的思考。人到暮年,年华似水,随风而逝,作为一个过来人,他回头看,因年轻而憧憬,而痛苦,而执着,而迷茫;因经历而成熟,而看淡,一切都是浮云,一种释然的轻松感油然而生。

李商隐在诗中思索人生的很多问题。庄生晓梦迷蝴蝶,思考的是人生的真与幻的问题;望帝春心托杜鹃,思考的是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沧海月明珠有泪,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蓝天日暖玉生烟,更多的是哲学的思考,思考的是有与无之间的关系。一次次地转向,向社会感受到人的伤害,向自然感受到自然的拒斥,向哲理的层次感受到一切的虚空。真与幻、伤与痛、血与泪、美与德,事事皆空。

《锦瑟》一诗将过去与现在、梦境与现实、自然与社会、生命体验与人生哲学交织在一起,通过复杂的意象和朦胧的意境,表达了极为复杂的情感和对生命极其深刻的反思,从而引发后人不断吟咏、阐释与追寻。

这首诗极其华美,思想上却极其消沉。“晓梦迷蝴蝶”是一种华美,“庄生托杜鹃”是一种凄美,“沧海月明珠有泪”是一种秀美,“蓝天日暖玉生烟”是一种幻美。从华美走向幻美,从美的变化到美的毁滅,给人以悲观与幻灭感。这首诗的基调是伤感的,作者内心有一个解不开的死结。对于过去的伤痛,在理智上看得透,但在心理上放不下,情感上舍不下,行动上又不能决绝地走出。李商隐晚年受佛教影响较大,也想回归自然,“渴然有农夫望岁之志”,却没能真正放下执着,最终在40多岁就郁郁而终。

人生从最早的憧憬到幻灭,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议题,也是一个引人关注的文化现象。屈原因理想幻灭而沉江,贾谊因理想幻灭而抑郁亡身,《红楼梦》写面对四大家族从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到忽喇喇似大厦倾而无才可去补苍天的幻——现代作家茅盾专门写了小说《幻灭》,展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幻灭。这是一种比较消极的人生观。法国作家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也是对逝去年华的追忆,这部作品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受到李商隐这首诗的影响,但是他们都采用了意识流的创作方式,写对年华的追忆,写人生的失望与希望的幻灭。在这一方面,中外很多作家是相近的。但面对人生的苦难,理想难以实现的悲伤,有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哲理思考。强者能够扼住命运的喉咙,做自己命运的主人,这是人生的赢家,改变历史和人生,成就英雄的事业。看破人生坦然面对人生的一切,顺境不喜,逆境不悲,“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果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就怨天尤人,甚至自我放逐自我折磨,那是没有真正看破。在看透了生活的悲观以后,还能够继续不断向上追求,才是向上的人生,才是大境界。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也有一种参悟历史人生的感觉,相比于李商隐的《锦瑟》,不那么凝重、伤感、幻灭,感到更加洒脱、超然,似有超然物外的通达与彻悟。尤其是那句千古不二的名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更是把浪花淘尽的英雄和是非成败以一种慷慨豪迈之势,倾入一杯浊酒之中,与春风秋月恒在,笑看青山不老。

人生太多痛苦,怎样笑对人生?人生太多梦幻,怎样保持清醒?人生太多伤害,怎样自我保护?面对人生的逆顺,怎样保持一颗平常心,特别是适时清零,乐观从容?这一系列逼问,是我们每个人必答的人生课题!事业如此,情感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作者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

猜你喜欢

望帝锦瑟华美
Realizing reliable XOR logic operation via logical chaotic resonance in a triple-well potential system
The Sad Zither
望帝是不是无罪被冤杀的人?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别弹
锦瑟
锦瑟
『华丽』『华美』『华贵』
上官婉儿:华美绽放,凄艳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