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堡县城水源地保护方案探析

2023-10-12霍慧奇

海河水利 2023年9期
关键词:白地水源地饮用水

霍慧奇

(吴堡县水资源保护中心,陕西 榆林 718299)

1 概况

吴堡县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东南部,县域面积418.5 km2,下辖1个街道办5个镇104个行政村,总人口8.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88万人。该县属黄河流域,为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境内河道多属降雨补给型,雨季流量增加,泥沙含量大,旱季水量很小甚至断流。该县有27 条长流水沟,流域面积402.27 km2,年径流总量1 016.43 万m3。该县多年年均降雨量486.0 mm,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7—9 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3.2%,多暴雨,年蒸发量2 180.4 mm,以干旱为主的灾害性天气较为频繁,有“十年九旱”之称。

2 白地滩水源地现状和存在问题

2.1 水源地现状

吴堡县水资源紧缺,县城供水主要依靠白地滩地下水开采供给。白地滩水源地位于吴堡县城北1 km 处的黄河右岸河漫滩上,海拔约640 m,河漫滩南北长约0.8 km,宽约0.2 km。白地滩水源地的河谷中,第四系冲洪积层的厚度约为10 m,河漫滩冲洪积含水层岩性特征主要为泥质砂砾卵石层,部分地段夹含砾粗中砂透镜体,颗粒粗,孔隙率较大,透水性较强,水位埋藏浅,为0.5~4 m,含水层厚度近10 m,除接受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和一级阶地冲洪积含水层侧向径流补给外,还可得到地表渗漏补给,地下水赋存条件相对较差。

吴堡县县城白地滩供水工程始建于2002 年,现有新旧渗流井2 口、渗水廊道约600 m、检查井7 个,设计日供水5 600 m3,实际日供水1 800 m3,主要以开采黄河沿岸地下水和河床渗水作为县城及周边村民的供水水源。其中,新井取水为日常供水水源,旧井取水为备用水源,设计供水人口为3万人,是吴堡县县城最主要的生活饮用水水源工程。

2.2 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可知,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区未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未做保护工程,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工程技术体系尚不完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非常规水源利用率偏低,节水型社会建设亟待全面加强;取水、排污缺少科学、统一的总体布局;水功能区河流纳污能力监控不足,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隐患尚未根除,应急备用水源地尚未全面建成;水功能区划的基础性作用和约束力明显不足,水功能区分级分类监管需进一步加强,取水口未纳入在线监测,农业取水口基本无计量监控设施;水源地存在生活垃圾占道、污水直排现象,还没有设置入河排污口水质监测站网,不能及时了解入河污水水质状况。此外,沿线还有枣林等经济林作物,存在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问题。

3 水源地污染调查及水质现状

为科学制定水源地保护方案,需对吴堡县城白地滩水源地水污染情况进行详细调查。

3.1 水源地污染调查

本次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调查范围为拟定的水源保护区及保护区周边。污染源调查采用现场调查和查阅有关部门的调查成果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现场调查,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概况详见表1。

表1 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地周边环境概况

因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地未编制水源地保护规划,县政府相关部门亦未对水源地进行严格保护,水源地周边有大量污染源,并存在人为破坏的风险。

经调查分析可知,目前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内无机关单位、有少数居民点、无养殖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保护区西侧的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可能给水源保护区造成污染;保护区范围内的耕地因耕作施肥及农药使用,可能给水源保护区造成污染影响;正在规划建设的白地滩煤矿进入运营后,可能对水源地供水存在污染和安全隐患。

3.1.1 居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居民住户居住于黄河左岸沿黄公路西北侧的山顶上,根据现场踏勘调查可知,现有居民170 户,约800 人,呈分散居住,居住条件较差,厕所大多为旱厕,部分采用沼气工艺,旱厕清掏液、沼液和沼渣用作农肥;居民取水方式均为自备水井,取水用于人畜饮水及农田灌溉;农村生活垃圾尚未设立专门的堆放填埋场地,尚未进行无害化处理。农村面源污染在雨水淋滤冲刷作用下,会随地表径流进入保护区,部分直接进入黄河,部分补给进入地下水,对保护区水体污染相对较严重。

3.1.2 耕地的耕作施肥及农药使用

目前保护区内耕地约0.67 hm2,农作物包括玉米、马铃薯、西瓜、蔬菜类,使用的肥料主要包括碳酸铵、硝酸铵和农家有机肥。根据调查可知,玉米和马铃薯的施肥量较低且主要为碳酸铵;蔬菜类的施肥量较高,包括碳酸铵、硝酸铵和农家有机肥。农民为了追求高产,过量施肥可使过剩的肥料在雨水淋滤冲刷作用下,部分随地表径流进入黄河,部分补给进入地下水,对保护区水体污染造成影响。

3.1.3 沿黄公路吴堡段危险品泄漏

沿黄公路吴堡段纵贯水源保护区,该公路建成通车后,途经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车流物流大幅增加,其中也有运输危险品、化学品的车辆经过水源保护区,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会造成危险品泄漏进入水源保护区(水域、陆域),可导致黄河及县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体污染。

3.2 水源地水质现状

2020年12月11日,榆林市环境监测总站对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水质进行了监测,结果详见表2。

表2 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结果

由表2可知,所监测的14个水质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相关标准,说明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水质良好。

4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依据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18)、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中的类比经验划分方法、吴堡县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和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地地理特征。经综合考虑,确定吴堡县白地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4.1 一级保护区范围

一级保护区保护范围以渗水廊道北端为起点向北延伸1 000 m为上边界,向南延伸650 m为下边界,东至黄河中泓线,西至防洪堤,总面积0.279 7 km2。

4.2 二级保护区范围

二级保护区保护范围以一级保护区上边界为起点向北延伸2 000 m,以一级保护区下边界为起点向南延伸100 m[1],东至黄河中泓线,西至沿黄观光路路基东界,总面积0.489 3 km2。

4.3 准保护区范围

准保护区长度与二级保护区一致,西至西侧山脚线,东至沿黄观光路路基东界,即以二级保护区西界为起点向西延伸至黄河右岸第一重山脊线(分水岭)作为准保护区(包括附近沿黄公路),面积0.271 1 km2。

以上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总面积1.040 1 km2。

5 水源保护方案

吴堡县水源保护方案以加强全县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实现水资源有效保护、提高水安全意识和用水节水意识、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前提,遵循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对水源地保护工作从隔离保护、污染整治、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同时确保保护措施的实施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可操作性强。

5.1 水源地清理整治

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将一、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内现有的垃圾堆、弃土堆、临时建筑等污染源进行清理,经测算,一、二级保护区内共清运垃圾2 841.2 m3,整修护坡约600 m。对区域内的旱厕、污水排放处等进行改造,对保护区内的9 间临时建筑进行拆除,拆除后废弃物集中清理外运,共拆除外运临时建筑废弃物978 m3;对保护区靠沿黄路段880 m边坡进行修整,经测算,修整边坡移动土方量8 684 m3;保护区垃圾、临时建筑物拆除清运后对保护区范围内土地进行平整,场地平整面积达76 142.1 m2,通过三角网法计算平整土石方量为43 246 m3;保护区平整后,选用优质黄土覆盖,覆盖厚度10 cm,共外运客土覆盖6 915 m3。补修沿黄公路护栏8处,清理储煤点7处、采砂采石点4处。改造原建在二级保护区内排洪口,新筑排洪洞300 m,把洪水沿黄河下游河岸排至二级保护区以外。

5.2 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设立

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433-2008)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道路警示牌要设置于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范围内的主干道上[2]。为此,需在沿黄公路沿线设置4处道路交通警示牌,分别为保护区上下入口各2个、界牌5个,位于保护区围网沿线。

5.3 隔离网设立

在一级保护区防洪堤上下游沿线陆域纵深50 m处设置隔离网,共长950 m。根据耐久、经济的原则,上游隔离网采用浸塑电焊网,长800 m;考虑黄河河岸线起伏的特点,下游隔离网采用刺丝围网,长150 m。同时,在隔离网上按间距50 m 布设水源地保护标志牌。

5.4 污染扩散预防及治理工程实施

水源保护区内村庄的生活、养殖及农业活动排放的污染物直接随渗漏水进入地下,会对地下水造成直接污染[3]。为此,要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等污染源,规范养殖场畜禽粪便的处理,选择合适的位置配合环保部门设置专业的移动式垃圾斗,将产生的垃圾集中后再由专门的垃圾车运至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同时,需对保护区范围内的各类机井周围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对废弃井进行封闭。

5.5 水源保护管理制度制定与宣传教育

研究制定、出台白地滩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责任,提出具体的水源保护措施,确保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饮水标准。加大水源地保护宣传工作力度,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保护水源的良好氛围,提高公众保护水源的自觉性[4],如在水源地周边安装2块宣传牌、沿黄公路线墙体合适位置处设立宣传标语3条。

5.6 风险防范措施建立

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不确定性[5],应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饮用水水源地突发污染事故处置机制,将饮用水水源突发污染事故处理纳入县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故应急预案体系。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故,能够及时发现并启用应急程序,避免遭受重大损失。发生水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有人工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等。其中,人工处理法是将污染物清理并打捞出水或采取拦污隔离等措施防止污染向外扩散;化学处理法是在污染区域抛洒化学药剂,减轻和净化污染水域。

为掌握水源地水质状况,根据本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特点,在水源取水口设置1个监测点位作为例行监测点位,每季度监测1次,条件成熟时每月监测1次。

6 结语

通过分析吴堡县城供水水源地现状和潜在污染风险,将保护区按照有关标准和因素分为三级,共划定保护面积1.040 1 km2。通过采取污染整治、标识牌设立、加强宣传和教育、建立应急防治体系措施,可确保饮用水源安全,为吴堡县城供水安全提供科学支撑。

猜你喜欢

白地水源地饮用水
GC-MS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的2-MIB和GSM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基于因果分析图法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探讨
白地霉不对称还原1-萘乙酮制备(S) -1-萘基-1-乙醇
白地霉发酵产物的应用研究进展
饮用水污染 谁之过?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土壤侵蚀经济损失估算
吉林省供水水源地问题探讨
矿山疏干排水对地下水源地影响的数值模拟
利用白地霉改造传统制麦的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