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织艺术课程中色彩教学的融入与优化

2023-10-12杜霞高震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

流行色 2023年8期
关键词:首饰编织色彩

杜霞 高震/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

0 引言

编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术,编织工艺因它特有的美感与独特的质感而在设计中广泛地应用。在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编织艺术有丰富的材料选择、变化多样的技法、流光溢彩的色彩搭配,为我们带来了绚烂多姿的视觉体验和文化体验。以编织艺术为设计原理,基于不同的编织技法将传统以及新潮纹样通过“线性语言”应用在首饰设计中,用编织材料和样式来衬托宝石或者黄金,甚至用黄金作为配件来衬托编织的美感,从而改变传统的珠宝设计固化方式。以传统的手工方式,提取不同的造型提升首饰设计的理念从而使珠宝首饰以更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1]

1 编织艺术课程概况

编织艺术课程是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为产品设计专业珠宝首饰设计方向的学生在第五学期设置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课程将编织艺术与首饰设计相结合,注重实操能力,要求学生在32 学时内学会多种基本编织方法,从多角度拓展学生的首饰设计思路,在基础编织方法之上进行创作,通过简单或复杂的重叠编织以线条为基准面形成不同几何形状的作品,最后进行展示并提交。

1.1 编织艺术与首饰设计概况

编织艺术,从结绳记事开始到现代编织工艺成为艺术品,编织工艺以其独特的风格魅力在装饰及点缀人们的生活。编织造物最早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是早于陶器的生活用品,《易·系辞》一书中提道,“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当代首饰设计与传统编织工艺结合,不仅为首饰设计拓宽了思路,增强了首饰的艺术表现张力,也为传统工艺的传承提供更多的路径,在首饰设计中,从传统编织艺术的研究中挖掘现代首饰设计更深的文化内涵。[2]首饰作为一种视觉的艺术表达成果,既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的一种方式,又可以展现现代美学文化、审美思想和审美趣味。[3]通过特定材料的编织,将工艺导入具象珠宝设计中,易于展示工艺的纹理、色彩等细节。

1.2 编织艺术课程教学过程

编织艺术课程是一门将传统手工编织与首饰设计相结合的课程,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操作,学生将掌握丝线、金属材料等的编织工艺,并将这些工艺运用到首饰设计当中。课程采用较为传统的授课方式,课程分为理论部分与实验部分。理论课程部分由理论老师大班教学,通过PPT 向学生展示不同的编织步骤、材料、款式、色彩搭配、艺术内涵、文化底蕴等,课件的课程设计中运用大量的编织类首饰作品图片,使得学生对课程形成直观认识。实验课程部分由实验老师小班教学,展示编织首饰实物以及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用最直观的方法让学生看到编织艺术运用到首饰设计中的多种可能性,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创作热情,通过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循序渐进的掌握编绳、编结、金属编织等工艺,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审美创作编织类首饰作品。

1.3 编织艺术课程中的色彩教学

每一种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特质属性,这些特质决定了它们在色彩表现上不同的特点。编织材料表面的平滑度、透明度、光源色等,都会对色彩表现有一定的影响。[4]如图1——图4分别展示了中国艺术家徐燕辉使用丝线、美国艺术家Stuart Golder 利用金属材料、法国艺术家Sébastien Carré 利用珠串和麻绳以及美国艺术家Carol Milne 利用玻璃材料进行编织创作的作品,不同编织材质产生了不同的肌理效果,直接影响作品色彩的视觉表达。因此编织艺术中的色彩教育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才有直观的认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科学的色彩思维体系,并且有利于创新出更多的设计。

图1 徐燕辉丝线编织作品

图2 Stuart Golder金属编织作品

图3 Carol Milne玻璃编织作品

图4 Sébastien Carré珠串编织作品

2 编织艺术课程中色彩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2.1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2.2 有利于学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高校的美术教育方式也在跟随时代的变迁而调整,美育不仅是对传统美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了解多元化的色彩表现力,例如徐燕辉的编织作品,利用多元色彩表达未来世界沉浸式的四季更迭;巴西设计师Silvia Furmanovich 用不同颜色的细丝结合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编织工艺制作出的欧珀手镯来展现丝绸之路的文化。通过编织艺术课程的讲解和实践,让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产生的艺术效果,鼓励学生主导的创作,提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和创作机会,有效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根据调查报告显示,2019 年的编绳饰品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50 亿人民币,并且市场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尤其是2023年,随着黄金饰品的热潮以及国潮文化的崛起,编织饰品的市场规模仍在不断地扩大。因此编织艺术中的色彩搭配要紧盯市场发展的整体方向,不脱离时代。当今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新的艺术形式想要在市场中有一席之地并不断发展壮大,应具备很强的视觉效果和审美吸引力,其中色彩呈现出的强大表现力最为重要,这是在培养设计人才时应当重视的行业发展方向。

2.3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色彩教学,教育学生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在编织艺术的色彩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色彩的感知,设计出新颖的编织首饰作品。编织艺术所用的色彩搭配方式在满足实用的前提下向美感和装饰感更进一步,平衡实用性与美感,增强对整体布局的把控力,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色彩元素通过多样的材质和编织技法呈现新的效果。

2.4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编织艺术课程中的色彩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综合素质。色彩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从而帮助他们更加了解人们的心理需求,设计出更具有吸引力的作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对色彩的认知水平和心理感知能力水平来设计课程的教学,提升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5]通过色彩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力、表现力,掌握色彩知识包括色彩的应用和表现技巧,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6]

3 编织艺术课程中色彩教学的融入与不足

3.1 教学模式多样性

编织艺术课程在开展色彩教学时往往会在理论课程中讲解如何使用色彩,利用多媒体视频、优秀作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颜色搭配不同编织技法所产生出来的效果。课程过程中,针对不同主题,分层次地采用小组模式由浅入深教学,让学生在传统编织色彩搭配基础之上与现代时尚审美相结合,对编织首饰设计的表达有更深层次和创新性的认识。通过学生之间自主练习、合作练习来加强学生之间对色彩搭配的沟通,分享对编织艺术中色彩观念的理解,通过相互之间的色彩信息融合整理,全面提升色彩认知。色彩教学全方位将现实需求与教学相结合,在课程结束后与校模特队合作进行作品展演,并邀请不同专业教师进行效果评审,让学生直观感受自身作品的闪光点及不足之处,将课程模式完成从平面到立体的升华同时增强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教学内容与融入色彩教学

设计是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好的设计的形成需要作者有全面的意境和对色彩的强烈驾驭。编织艺术作品的创作中,色彩的运用是对其注入生命力的过程。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不同的编织材质涌现而出,应用在编织艺术中的色彩越来越丰富,课程内容上不仅限于色彩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将这些色彩理论知识的应用原理融入到实践中,使学生主动投入参与课程,对编织艺术产生浓厚兴趣。大部分学生处于模仿逻辑思维的时期,无法深入色彩搭配在编织艺术中的表达,缺乏色彩搭配的想象力,因此教师通过循序渐进地讲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而影响其对首饰设计的学习兴趣。

3.3 重视技法教学,色彩教学不足

在编织艺术课程中,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会多种编织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更偏重于对编织方法和技巧的讲解,色彩搭配教学内容不足。材料选择的有限性也局限了色彩教学内容的范围,授课过程中只针对常见的材料进行搭配讲解,无法面面俱到,例如:相同编织材料的扩充、优化与改良对色彩的影响会被赋予新的质感,碰撞出新的理解,拓宽首饰设计的感染力,这在课程中往往被忽视;宝石的坚硬质感与不同材质颜色的搭配所呈现的效果也不能进行一一实验。

4 编织艺术课程中色彩教学的优化措施

4.1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当前各阶段的教育已经能够将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与课堂有机结合,碰撞出更加多彩的火花,编织艺术课堂也应当如此,采用AI 模拟和渲染技术,对于不同材质以及相同材质不同编织技巧下呈现出来的作品效果进行快速演绎,为学生的设计提供更多更直观的参考。优化课程设置,增加实验课时长度,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而不是机械地将课程1:1 的分为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利用线上展厅,将学生作品进行线上展演,让学生作品得到多方位的呈现机会。通过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加深对色彩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色彩原创能力。鼓励学生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也可通过直播的方式售卖自己的作品,做到多维度全方位理论联系实际,有效把握市场审美动向。

4.2 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提高教师的认知,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用色彩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其次,课堂可以参考理工科来增加色彩实验环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交叉实验,方便学生及时判断各项色彩体系,并可建立不同材质色彩搭配效果的数据库,不仅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而且可以为后续课程积累数据,不断提高课程质量。第三,关注色彩知识的变化,将新近涌现出的一些编织艺术作品、相似艺术形态等及时更新到课程内容中,及时掌握并传达给因迅速更迭的现代科技而不断演绎出来的各种知识。

4.3 培养学生的创作个性

鼓励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不仅可以设计出大众乐于接受的作品,还可以创作出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作品,逐渐形成个性鲜明的自身风格。引导他们树立不断探索、自我革新的精神,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巧妙地运用不同的色彩元素,进行创新性设计研究,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结合编织课程的自身情况,理解和掌握编织过程中材料的不同甚至是编织线绳的粗细不同会对作品的色彩表现力产生影响的特质,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方式,在系列作品中逐步将设计形成自己的标签。引导学生认识编织材料的色彩规律以及表现手法,促使学生在编织过程中积累色彩表达经验,达到色彩教学的目的。教师应认识到色彩教学在编织课程中的重要性,明确色彩教学在编织艺术中的价值,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确保编织艺术课程中色彩教学方面的良性发展。

5 结语

编织工艺作为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手工艺,有着取材广泛、编法多种多样、纹路变幻莫测等众多优点,与其他工艺的结合友好,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是首饰设计中的一种特殊的元素,其中色彩搭配是首饰设计表达的重要一环。将色彩教学融入到编织工艺课程中,教师应按照培养目标选择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更新知识,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要更新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把他们的设计理念通过色彩语言展现出来,努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知识探索能力,使学生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得到提高。在课程中优化色彩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支持,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应用领域。总之,将色彩教学融入到编织工艺课程中对于提高首饰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创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首饰编织色彩
体验编织的乐趣
首饰,是身体的告白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宝石首饰系列
宝石首饰系列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