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理论解读

2023-10-11邱丽燕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23年2期
关键词:博会经济发展

邱丽燕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三中学)

【背景材料】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由商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和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承办的大型博览会。2022 年11 月4 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习总书记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第五届进博会是党的二十大后我国举办的首场重大国际展会。本届进博会共有145 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24 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活动顺利举办。来自127 个国家和地区的 2 800 多家企业参加企业商业展,展示438 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 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

五年来,进博会已从一个进口商品博览会变成全球资源联动、全球思想交流的盛会,成为世界各个领域最前沿技术、业态、模式的展示平台。

【理论解读】

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消费结构的优化,带动生产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使产品质量提升;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激发生产供给改革与技术创新,促进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和成长。在本届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不少参展酒店提升居住舒适度的方案让人耳目一新;结合饮食消费升级的需求,众多前沿企业以进博会为平台,精彩诠释着“绿色、健康、创新、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我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不断增长,折射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也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进博会这一平台,跨国企业拥抱中国市场,“美丽经济”的蛋糕越做越大。

2.有利于扩大就业,提高相关国家的居民收入。太平洋岛国的咖农、拉美手工业者、非洲果农等收获更多就业机会,比如进博会阿富汗手工地毯的订单,就为当地2 000 多个家庭创造了就业。

3.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应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高端消费品研发投入,优化消费品供给结构,提高消费品质量;加强品牌培育和推广,提升自主品牌价值。本届进博会,走进法国运动品牌迪卡侬的展台,仿佛置身于自然生态当中,针对儿童、青少年体态和运动需求,迪卡侬专门进行了产品优化设计,让他们更充分地感受骑行的魅力,不断以多样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博会处处呈现着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生动诠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已是进博会的灵魂。第五届进博会全力打造创新展会: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汽车等领域的150 多家初创企业进行集中展示,这些将为全球优质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提供试验场和孵化器,培育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产业创新发展与转型升级;第五届进博会全力打造绿色展会:践行国家“双碳”发展战略,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办展方向,持续打造“零碳进博”;第五届进博会全力打造共享展会:新设“百强县、千强镇”对接专场,以促消费为主题,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生活需要。

5.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五年来,围绕“越办越好”的总要求,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通过进博会,中国更主动地向世界开放市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进博会“中国这十年——对外开放成就展”展示,中国推出一系列开放平台,衔接一揽子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形成制度型开放的基石,为更高水平开放夯实底座。

6.中国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中国深度参与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国际合作,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本届进博会举办“中欧经济技术合作高峰论坛”、第五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数字经济开放与治理”分论坛和2022 气候变化与低碳发展论坛等配套现场活动,见证了中国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决心。

7.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进博会的招商引资创造必要条件。商务部、发展改革委等部门2022 年共同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等文件,多措并举支持制造业引进外资,指导各地落实好外籍个人津补贴个税优惠,内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提升外资企业获得感。营造优良的营商环境,可以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稳定外商投资预期和信心。随着全国统一市场制度规则的确立,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必将建成,商品要素资源在全国大市场内自由流动,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市场的吸引力。

9.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博会推动中国与世界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连,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窗口。一方面畅通国内大循环,着眼国内产业发展,聚焦前沿产业和亟需破解的“卡脖子”技术等,每年吸引数千家优质境外企业参展,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形成全球新品的首发地、前沿技术的首选地、创新服务的首推地;另一方面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效改善国内供给,促进消费升级,助力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五届进博会展览面积均超过30 万平方米,累计意向成交额达3 400 多亿美元。

二、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表示,进博会所代表的道路,指向和平共处、国际合作、共同繁荣,以及加强国家间的经济依存、文明对话和人文联系。面对共同挑战,封闭、疏远和阻塞沟通不是解决办法,各国团结、整合资源,一起寻求对策才是正解。

2.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习总书记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走多边主义之路,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习总书记强调,要扩大开放,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主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总书记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三、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第五届进博会的口号不仅是口号,更是一种追求全球共同繁荣的理念,这句极具感召力的口号,已经从上海出发,走向世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始终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得到了更多国家、地区和更多企业的认同。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进博会不仅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纽带,也是国际人文情感交流的纽带。进博会上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走红“出圈”,身怀绝技的多国手工艺匠人不远万里来到上海,收获订单,更收获认同和掌声。

3.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进博文化不断出新、出彩,在进博文化展示中心内,来自摩洛哥的铜质手工艺摆件、巴西的“生命之恋祈祷图腾”、智利的马普切部落银制装饰品、玻利维亚的锡制骑士人偶……一件件外国元首赠送的精美国礼镌刻着进博的记忆;中国非遗和“老字号”文创产品、历届进博会证件徽章等实物,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4.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自信。本届进博会共展出239 项非遗项目、275 个“老字号”品牌和10 条全国示范步行街,各地特色非遗、文创产品扮靓盛会。设在进博会新闻中心的上海非遗客厅,以场景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上海非遗的光彩,50 余件展品错落有致地陈列,绒线钩编成的2022 年北京冬奥会颁奖花束“绒耀之花”、细致玲珑的琥珀雕刻摆件《仙山福地观云海》、具有鲜明海派艺术特色的黄杨木雕摆件《木马之交》等上海非遗精品迎接八方来客。

四、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深化国际合作机遇,全面深入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谈判,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路就在脚下,光明就在前方。中国愿同各国一道,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凝聚更多开放共识,共同克服全球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让开放为全球发展带来新的光明前程!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习总书记指出,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制度型开放机遇,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施好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发挥好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4.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中国将推动各国各方共享中国大市场机遇,加快建设强大国内市场,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创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贸易创新发展,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5.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习总书记在进博会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经济全球化正确方向,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6.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开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

【巩固训练】

1.在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贯彻落实上述讲话精神,需要我国( )

①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

②主导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③实现从“引进来”向“走出去”转变

④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2 年,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止步。成功举办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消博会;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增加,外资准入门槛不断降低;RCEP 正式实施,持续释放开放红利,自贸区网络布局更加完善;创新平台持续扩围,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中欧班列开行数屡创新高,“一带一路”朋友圈越来越大;服务进口额连续9 年位居世界第二。这表明中国( )

①领导构建多边贸易体制,助力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

②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③提供国际合作平台,坚定不移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

④积极拓展各国根本利益,推动了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 年11 月,第五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来自127 个国家和地区的2 800 多家企业参展,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38 项,累计意向成交735.2 亿美元。进博会越办越好,成为后疫情时代推动国际贸易增长和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力量。下列传导能正确反映举办进博会对我国经济积极影响的是( )

①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②丰富居民消费选择

③增强人民幸福感

④进口国外优质产品

⑤提升居民消费品质

⑥降低恩格尔系数

A.①→④→②→⑥

B.①→②→⑤→③

C.④→②→⑤→⑥

D.④→②→⑤→③

4.连续五年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为全球盛会,它向世界展示:要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只有开放融通才能共同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才能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进博会成功举办证明了( )

①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新的联系

③要立足关键部分,用中国发展推动世界发展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 年11 月,以“新时代,共享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展会共有127 个国家和地区的2 800 多家企业参展,数字进博平台吸引368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 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2022 年进博会展示了438 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新产品更加突出科技含量,“低碳”“绿色”等关键词随处可见,医疗保健、个性定制等升级类消费备受关注……进博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创新引领的作用,为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助力我国经贸发展扩大市场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举办进口博览会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及解题分析】

1.B【解题分析】“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汇合作之力、以开放聚创新之势、以开放谋共享之福,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增强各国发展动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这需要我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①④符合题意;“主导”的表述错误,②不选;对外开放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③不选。

2.C【解题分析】我国积极举办进博会、消博会、服贸会、广交会,降低外资准入门槛,RCEP 持续释放红利,创新平台持续扩围……表明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国际合作平台,坚定不移同世界分享市场机遇,②③符合题意;我国积极倡导建立多边贸易体制,但是中国不领导构建多边贸易体制,①不选;“拓展各国根本利益”观点错误,④不选。

3.D【解题分析】2022 年11 月,第五届进博会在上海举行,展示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438 项,有利于进口国外优质产品,丰富居民消费选择,提升居民消费品质,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D 传导路径正确;材料未涉及降低市场准入门槛,①不符合题意,A、B 不选;进口国外优质产品,丰富居民消费选择和提升居民消费品质不能降低恩格尔系数,⑥不符合题意,C 不选。

4.B【解题分析】世界要拆墙而不筑墙,融合而不脱钩,包容而不排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要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也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①④正确;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而不是根据自身需要,②不选;要立足整体,而不是立足部分,也不是立足关键部分,③不选。

5.【参考答案】①发挥平台优势和创新引领的作用,催生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②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③进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丰富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④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解题分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说明举办进口博览会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属于意义类试题,解答时,学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展会共有127 个国家和地区的2 800 多家企业参展,数字进博平台吸引368 家技术装备企业线上参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金额735.2 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9%,给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助力我国经贸发展扩大市场空间——可得出: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有效信息②∶2022 年进博会展示了438 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超过上届水平,新产品更加突出科技含量,“低碳”“绿色”等关键词随处可见,医疗保健、个性定制等升级类消费备受关注……进博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创新引领的作用,为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和世界经济带来新机遇,助力我国经贸发展扩大市场空间、实现高质量发展——可得出:发挥平台优势和创新引领的作用,催生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经济发展新能;促进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进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丰富消费市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点睛】意义类主观题是思想政治学科高考试题中的常考题型,题目通常是给出一定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分析材料呈现的事件、采取的措施、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一般设问为“某类事件或措施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时,考生可以从对整个国家经济发展(宏观层面)、对产业和企业发展、对人民的消费和生活水平三个层面来思考,层次清晰地组织答案。

猜你喜欢

博会经济发展
聚焦“丝博会”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阅读之美 摄于第29届书博会
直企首探进博会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