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动物学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2023-10-09陈甜甜王逸飞余琛琳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7期
关键词:动物学问卷实验教学

陈甜甜 王逸飞 余琛琳,2*

(1上海健康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上海 201318;2上海健康医学院药学院,上海 201318)

实践教学不仅有着较强的直观性和实际操作性,而且有利于培养、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1]。上海健康医学院作为应用型医学院校,于2018 年开设了实验动物学课程。本研究在分析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平台利用微课联合小组互助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动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究该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2021学年的2个教学班次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微课联合小组互助模式在实验动物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统计对象共计56 名学生,分为“1班”和“2班”2个班次,“1班”为对照教学组(n=28),“2 班”为实验教学组(n=28)。实验教学组的学生被随机分为7个小组,每小组推选1位小组长,共7 位小组长,负责监督组内学生的预习、练习及收发实验报告;对照教学组只有1位班组长,负责转发课程教学PPT、作业通知及收发实验报告。此外,两组学生的教学大纲、教材、课时及任课教师均相同。

1.2 实践课内容

实验动物学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动物解剖、实验动物检测技术、动物模型制备等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及综合性实验技术。其中综合性实验动物实验技术只有能够独立合格完成实验动物基本操作技能的学生才能够开展。这要求学生必须同时熟练掌握动物实验方法知识和动物实验操作技能。

1.3 微课制作

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结合网络优质资源及往年学生实训课中较难掌握的知识点和技术要点制作微课视频。每个微视频重点讲解1个知识点或某项操作技术的要点和注意事项,每个视频时长控制在3~5 min,共制作了40个微课视频。

1.4 教学方法

每班次实验动物学实训课共授课5 次,总计18学时。

(1)对照教学组。采用传统实践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上操作演示,学生自主练习,待最后一次课程进行实践考核评分,考察学生对实验技术的熟练度,并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

(2)实验教学组。课前,教师在超星课堂上发放实验动物学实践课操作微课视频,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确立学习目标、概括学习重点、布置学习任务,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学生预习操作技术要点,学生可在平台留言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定期通过后台查看学生自学进度,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长同时担任小组的纠错指导员,组长须提前学习微课视频内容以及接受授课教师现场实验操作培训,在课堂中对小组成员的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室安全意识、动物伦理福利意识等进行纠正、指导和评分。对小组长的考核,其纠错指导与领导协作能力也作为考核评分(加分)项目。

课中,授课教师根据微课视频内容,结合操作中容易出错的要点进行现场演示。学生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练习,每组的纠错指导员对组员进行实验技术指导、纠正及评分,指导员如遇到困难,可以重新观看教学视频或请教他组组长和教师进行指导解答。课尾每小组推选1名除组长之外的成员进行操作汇报及交流,每次操作汇报需由不同成员担任,各组根据技术操作、要点讲解、实验安全、伦理福利等项目进行打分,同时教师也给出指导评分。考核后给予2~3 min 的交流反馈,引导每组学生分析实验操作中的不足之处,给予组员准确的反馈意见。小组成员可通过循环播放教学视频,强化对实验技术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每次课程结束后,每组组长向授课教师反馈组员操作及评分情况,教师对组长的实验操作规范与对组员的纠错指导提出改进意见,逐步提升组长的业务能力,从而带动组员提高技术水平。课后学生可以回看微课进行复习总结,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不同组长间的交流能够取长补短,相互学习,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1.5 教学效果评价

2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考核评判:实验成绩满分100 分,由操作技能考核(40 分)、团队协助表现(40 分)及实验报告(20 分)3 个部分构成。操作技能考核包括线上理论考核、实验动物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动物实验表现及成果。团队协助表现包括小组互助、指导、评分表现、组员协调、合作、进步表现。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流程完善、实验结果准确。对实训课程结束后,实验教学组学生发放教学效果评价调查问卷,问卷有效回收率100%。

1.6 数据统计分析

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实验教学组和对照教学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调查问卷所获得的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组间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2组学生成绩比较

对2021学年2个教学班学生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学生的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表1 实验教学组和对照教学组学生成绩对较

表2 实验教学组和对照教学组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比较(n=28)

2.2 实验教学组实验安全意识比较

实验教学组学生通过微课联合小组互助的教学模式,每课次组长反馈的实验操作规范、器械正确使用、设备操作规范、动物安全抓取操作等都有明显的提高(图1)。

2.3 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比较

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分别从学习强度、学习趣味性、学习主动性、知识掌握程度和团队合作5个方面进行调查打分,每个项目满分10分。参与调查问卷共56人,有效问卷56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表明,2个教学班的学习强度无明显差异;微课联合小组互助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知识掌握程度。

3 结论与讨论

3.1 优化传统教学模式

微课的优势在于能够以简短的视频突出教学重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短时间内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印象[2-3]。实验动物学实践课内容多、操作要求高,涉及学科广且实践课时少,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所学内容。实训课中,老师无法及时给每一位学生进行指导[4],因此,学生如遇到问题可以先反复观看微课寻找解决方法。通过小组互助学习,将自己掌握的实验经验分享给需要指导的组员,成功指导后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5-6]。本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教学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显著提高,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还能够让广大学生接受和认可。

3.2 转变实践教学指导核心

在现有实践课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操作,学生练习,最后通实训操作考核进行成绩评定。对往年学生考核成绩及问卷调查分析可知,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得不到良好的训练。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对分课堂[7]、翻转课堂[8]、混合教学[9]等教学模式在实验动物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研究根据上海健康医学院目前的教学状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条件制定了微课联合小组互助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向学生分发学习资源和制定学习目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跟进学生的学习进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微课联合小组互动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知识掌握度,表明该教学模式可以作为实验动物学实践课教学模式的参考。

3.3 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已往实训课上教师根据教材来教授实训内容,在微课联合小组互助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材,还需要借鉴与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补充完善教学内容[10]。微课要生动阐述重难点内容,这需要授课教师搜集大量网络资源,组建素材等;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课程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学生需求对课程微课内容进行调整[11]。学生可提前预习课程内容,并对有疑惑地方做好标记,上课时重点关注老师对这些问题的讲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2]。本研究中实验教学组学生每次课实验操作安全意识逐次提高,期末成绩考核优于对照教学组。

3.4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根据以往实践课观察,在自由实验时部分学生因不熟知实验操作、对实验动物有害怕心理等参与感较低。此外,因实验时间有限,多数学生无法在时限内完成实验,降低了整体实验的效率与教学效果。微课联合小组互助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团队合作,增加了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在分组任务中可将学生个人得分作为小组得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该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可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猜你喜欢

动物学问卷实验教学
浅谈大学动物学与初中生物教学能力要求的衔接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问卷网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动物学
动物学
动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