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早期治疗新生儿脑梗死1例并5年随访

2023-10-09李同欢董红琴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肌张力头颅后遗症

李同欢,向 静,董红琴

(贵州省儿童医院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小儿内科,贵州 遵义 563003)

新生儿脑梗死(Neonatal cerebral infarction,NCI)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缺血卒中性疾病[1],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可能发生脑性瘫痪、认知障碍、言语语言障碍、继发性癫痫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尤为重要。本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如何提高NCI的治疗效果、有效避免此类患儿出现严重后遗症,成为了新生儿科医师、儿童神经科医师、儿童康复专科医师关注的热点。有研究[2]显示高压氧在治疗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疗效显著,但在新生儿脑梗死中的应用研究不多,且对后遗症的随访报道较少。因此,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 例新生儿脑梗死临床资料,分析高压氧对该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1 临床资料

1.1 患儿症状患儿,男,1 天。生后4 h 即开始出现反复惊厥发作,表现为右侧肢体抖动、右手握拳、双目凝视、颜面及口周发绀,持续时间十几秒至2分钟不等,可自行缓解,无发作后症状,无发热、呕吐、咳嗽、烦躁不安、哭闹及尖叫等。生后母乳喂养,患儿吸奶可,大小便无异常。鉴于患儿反复惊厥症状,遂收入我院新生儿科。

1.2 围生期情况

1.2.1 母孕期情况患儿系第2 胎第1 产、试管婴儿。第1 胎于孕14 周自然流产,其后不孕;孕28 周母亲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好转;孕36 周常规彩超检查提示羊水过多,未予特殊处理;孕期常规围产期保健检查无异常。

1.2.2 出生史孕40+5周于2018 年5 月16 日行剖宫产娩出,出生时无窒息史,Apgar 评分1 分钟10分、5分钟10分、10分钟10分,出生体重4 200克。

1.3 体格检查入院查体:T 36.6 ℃,心率138次/分,呼吸46 次/分,发育正常,全身皮肤无皮疹及黄染,无瘀斑、出血点,头颅、五官无畸形,前囟平软、张力不高,球结膜无出血,双瞳正圆等大、直径约3 mm、光敏,心肺腹无异常,右侧肢体肌张力轻度增高,左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双膝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握持反射、拥抱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可引出。

1.4 诊断入院当天急诊行头颅MRI 提示左侧颞顶枕叶急性脑梗死(图1),头颅MRA 未见异常,脑电图检查示棘波、棘慢波发放,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糖、肝肾功能、心肌酶、CRP)均正常,脑脊液常规、生化未见异常。结合患儿反复惊厥表现、体征及头颅MRI表现,明确诊断为新生儿脑梗死。

图1 高压氧治疗前患儿头颅MRI

1.5 治疗

1.5.1 常规治疗由于患儿反复惊厥,病情较重,予以一级护理、心电监护、吸氧,苯巴比妥、丙戊酸钠止惊,丹参、右旋糖酐减低血液黏滞、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

1.5.2 高压氧治疗鉴于患儿明确为缺血性卒中,头颅MRA未见异常,经与家长沟通,排除高压氧治疗相关禁忌证,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给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方案为:压力1.6 ATA,每次60 分钟,每日2 次,连续5 天。患儿于新生儿科住院治疗9 天后,未再惊厥发作,病情平稳出院。出院后继续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第1 个疗程压力为1.6 ATA,第2、第3 疗程压力为1.8 ATA)。

1.5.3 康复治疗患儿于新生儿科出院后,除高压氧治疗外,同时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水疗、推拿治疗等,至患儿3月龄。

1.6 疗效判断与5年随访经过以上综合治疗后,患儿于新生科出院后未再惊厥发作,3 月龄右侧肢体肌张力降至正常、俯卧位抬头正常、会自发性微笑、追声追物正常,复查头颅MRI 左侧额顶叶见条索状软化灶(图2),作Gesell 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正常,达到临床治愈标准。随访患儿至5 岁,于6 月龄、1 岁、2 岁、3 岁行Gesell 发育量表评估显示运动、语言、适应性等发育均正常,于4 岁和5 岁行Wechser 学前及初小儿儿童智能量表评估显示其智商均正常,且无言语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脑性瘫痪、继发性癫痫等后遗症。

图2 高压氧治疗后患儿头颅MRI

2 讨论

NCI 是新生儿科常见的缺血性卒中性疾病,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出现意识改变、肌张力改变等,部分患儿以惊厥为首发症状[3],且NCI易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性瘫痪(如痉挛型偏瘫)、认知障碍、言语语言障碍、继发性癫痫等,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尤为重要。头颅MRI 检查是诊断NCI 的金标准[4],该病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支持等治疗为主[5]。本例患儿生后第1 天即出现反复惊厥,伴有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表现,急诊予头颅MRI 检查示左侧颞顶枕叶急性脑梗死,诊断明确,新生儿科积极给予止惊、改善循环等对症治疗。

既往研究[2]显示,高压氧在新生儿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疾病中的应用疗效显著,在成人脑梗死的应用研究亦较多[6-8],高压氧治疗可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气压伤等毒副作用,所以临床应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脑梗死的研究报道非常少见。高压氧治疗可改善缺血性卒中脑细胞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功能、改善侧支循环、减少细胞凋亡等[9]。本例患儿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梗死,积极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详细告知高压氧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于生后第1 天即开始行高压氧治疗,连续4 个疗程后复查头颅MRI 仅提示条片状软化灶,疗效显著。有学者[10]提出,早期康复干预有助于改善NCI预后,本例患儿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给予综合康复治疗,包括运动治疗、水疗、推拿治疗等。自3 月龄开始随访至5 岁,其认知、言语、运动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无后遗症,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对于明确诊断为NCI患儿,应早期予以高压氧治疗,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但本研究仅为1 例患儿,关于高压氧对NCI 的治疗效果和后遗症的防治,有待进一步行大样本队列研究。

猜你喜欢

肌张力头颅后遗症
郭亮:“甘愿为党献头颅”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油菜花
脑便后遗症应如何调治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嵇康·绝响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请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