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暑假旅游热力十足

2023-10-08雷玄

中国质量万里行 2023年8期
关键词:研学消费旅游

雷玄

今年暑假,学生旅游较以往更热,个性化旅游较以往更多——许多具有夏季特点的项目,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新的消费特征。

每到暑假,背上行囊,结伴出游,已成为假期标配——旅游市场也趁机迎来“高光时刻”。

今年暑假,这一现象似乎更加热力十足:大学毕业生和准大学生们希望用一场深度游为青春增添美好回忆。

携程数据显示,从6月9日至8月底,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的旅游订单逐渐增多,同比增长近1倍;中小学生和家长们则更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亲子游、研学游,让暑假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做出预测,随着学生与亲子消费的全面回归,七八月的旅游市场成为近5年来最热暑期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人们不再把旅游的目的局限于观光观景,提升生活品质、文旅休闲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出消费大众化、常态化的特征。

另一方面,传统的旅游线路、传统的旅行社的固定安排模式和传统的常规景区的观光游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多样化需求,更具个性的自驾游自助游,更休闲轻松的“亲子游”“清凉游”,更注重体验的“研学游”“沉浸式漫游”越来越成为暑期游重要组成部分。

寓教于乐 研学游水涨船高

随着暑期旅游旺季到来,旅游市场热度再创新高。今年暑假,旅游消费需求更多元,出行方式在变化,游览方式在升级,消费理念也在同步更新。网友们感慨“整个朋友圈都在旅游”,北京、上海、西安等热门旅游目的地人满为患,“人从众”成为名山大川、知名民俗景点常态,热门博物馆一票难求……

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研学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我国多项政策支持研学旅行、义务教育“双减”的背景下,人们对“游学一体”的研学游热情越来越高。暑假期间,让孩子“跟着课本去打卡”“出门看世界”代替了补习班、兴趣班,研学旅游市场“水涨船高”。

在需求端,7月以来,同程旅行平台“研学”相关旅游搜索热度环比上涨203%。根据携程平台提供的数据,暑期预订游学、研学产品的人次同比增长近1倍,研学产品预订量已超过2019年同期,北京游学、研学产品报名人次相较疫前增长198%。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青銅器文物陈列”“南诏大理国文物陈列”等展馆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据统计,从7月1日至8月9日,博物馆游客量近6万人次。

跟着课本去打卡,成为这个暑假的出游新主题。从兵马俑到白洋淀,从壶口瀑布到黄河口,中小学课本里的宝藏景点,为暑假亲子提供了活地图,让孩子们实地感受课本中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典故。诗仙李白的一首《早发白帝城》,让白帝城·瞿塘峡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接待人数已经超过21万人次,同比增长超50%。

“课本游”和“亲子游”呈现重合趋势。在河南、山东、陕西等地,黄河沿途景区、红旗渠等课本上出现过的景点、研学线路预订量高企。去哪儿数据显示,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家长更青睐“大人小孩都能兼顾”的旅游产品。

供给端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研学旅行人数增至480万人次,2021年达到494万人次,2022年突破600万人次。今年以来,研学旅行表现出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吸引了众多企业抢滩入局。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前5月,我国新增研学旅行相关企业322家,同比增加79.89%。

旺盛的需求推动了供给侧的创新发力,研学游市场呈现出产品、空间与经营主体的多样化特征,社区研学、校车研学等类型成为研学旅行产品的新尝试,体育、工业、文博等领域的主题营地也拓展了研学旅行空间,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正带动旅游业进一步复苏向好,释放积蓄已久的旅游消费潜力。

“自驾游”火热

沉浸式享受“在路上”

今年暑假,所有以交通工具为媒介的旅行中,自驾游仍旧是旅游消费者最广泛的选择。与过去自驾游大多是为了短途旅行上的便捷不同,今年很多游客选择自驾是为了能更深度的体验当地的风土民情,慢节奏地享受当地生活,或者只是为了享受“在路上”的旅游方式,而不是要“到哪去”。

携程发布的自驾游报告显示,这个夏天,国内预订租车产品,8天以上订单量同比增长超六成。今年暑期国内租车自驾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八成,较2019年同期增长352%。今年暑期自驾游呈现年轻化、个性化、科技化等特点,租车自驾游客以80后、90后为主,00后的比例比去年增长10%。不同年龄的游客喜爱自驾游的目的地也有所不同,80后、70后喜欢去成都自驾游;90后喜欢去三亚海岛度假,00后则喜欢去乌鲁木齐来一场公路旅行。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近一周,自驾游综合热度涨幅178%,“成都—云南自驾游”热度最高,70%的游客选择从成都出发,经西昌、泸沽湖、丽江、大理,最终抵达昆明,该线路一路水景,道路较平缓,不仅适合亲子家庭,也能满足游客避暑的需求。

多家在线旅游平台今年暑期的统计显示,川藏线、新藏线、秦岭、青海湖、赛里木湖、海南岛环线、西北大环线、内蒙古大兴安岭环线、青海小环线是热门自驾线路。伊宁、呼伦贝尔、烟台、呼和浩特、威海、无锡、福州、大连、天津等地则是自驾游新兴目的地。

在山东,威海、烟台、淄博、济南等多地成为自驾旅游的“黑马”目的地。“自驾山东、驰骋齐鲁”不仅成为全国自驾圈的一股潮流,更在激活新型消费、促进旅游经济的同时,为产业链条延伸、产业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注入新活力。“今年整个山东的自驾游市场都特别火爆,尤其滨海城市都是自驾游大军在挺进挺出,不少景区的自驾占比甚至超过90%。”山东省自驾车旅游协会会长谢英民介绍,从今年山东的暑期旅游市场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驾游是绝对的主力军,而且社群性质明显,往往是一两家甚至三四家共同出游。同时,山东对中长线旅游的吸引力明显增强,客源市场半径不断拓展、延伸,“北到黑龙江、内蒙古,南到广东、广西,全国各地的车牌浩浩荡荡地穿梭在山东的各大景区”。

途牛旅游网的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暑期旺季的到来,房车自驾游尤其受到亲子家庭的青睐,青海+甘肃大环线房车私家团、青海湖小环线房车私家团等西北租车自驾游成为很多游客的热门选择。

赛事牵引 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印证了成都“不止烟火”;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为新疆“再添一把火”;第八届崇礼50公里国际山地越野赛让冬奥举办地继续发光发热……体育与旅游的深度融合,不仅营造了活力动感的旅游目的地氛围,更实实在在拉动了旅游消费。

在北京,“双奥之城”已成为北京的一张亮丽名片。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孟强华在7月26日举办的“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两周年”专场发布会上表示,体育消费已逐渐成为北京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介绍,冬奥会后,北京全市冬奥场馆成为市民游客感受冬奥文化、体验运动休闲的打卡地,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速滑馆和国家游泳中心四馆联动,助推冬奥场馆四季运营整体效益提升。北京全市18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冰面数量达到45块,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两年来,北京持续举办“市民快乐冰雪季”活动,参与冰雪运动人数达到2220余万人次;组织发布北京冰雪消费地图,推动冰雪消费提质升级。

在贵州,贵州“村超”“村BA”火爆全网,“村味”十足的体育赛事品牌效应逐渐显现,成为助推贵州旅游复苏的一股新势力。据介绍,榕江县借助“村超”这一品牌,带动县城及周边的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发展,全力打造“超好吃”“超好玩”“超好住”等“超品牌”,推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5月以来,上百万人次到榕江现场观战,超5000万人次在线围观。截至7月20日,榕江累计接待游客250.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39亿元。

在四川成都,7月28日开幕的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让成都成为世界的焦点。东安湖体育公园旁的天府绿道上,市民或骑行或奔跑,尽享运动乐趣;城市街道两侧绿植花卉生机勃勃,各类艺术雕塑令人耳目一新;不少游客在街巷中流连,开启“看大运 耍成都”之旅。

在陕西西安,8月6日至10日,2023中国台协杯(华清宫·长恨歌)全国斯诺克团体锦标赛举办。比赛期间,主办方同步举办首届斯诺克嘉年华主题活动,以“跟着赛事去旅游”为主题,围绕好吃、好玩、好看、好逛四大体验点,设置文旅体品牌、趣味集市等板块,为球员及观众打造全新消费场景,以知名赛事赋能体旅融合。

在甘肃平凉,7月29日开赛的甘肃省青少年足球(乙组)锦标赛,点燃了平凉市民游客的激情,也吸引了外界的广泛关注。高山滑雪、山林徒步、野外探险……得天独厚的气候和户外运动资源,让甘肃平凉成为全国体育爱好者的向往之地。

在江苏,江苏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江苏经济数据显示,1—5月,全省规模以上生活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其中体育服务增长34.6%。体育休闲游渐成热门,相关部门也顺势而为,江苏省体育局上线全省体育旅游电子地图,大力打造体育服务消费新场景。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体育与旅游融合发展,释放消费潜力。

7月,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的工作方案》,明确提出鼓励和引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动“村BA”“村超”“村排”等群众身边的“三大球”赛事活动广泛安全开展。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推动冬奥场馆赛后利用,鼓励承办冰雪赛事活动,提高场馆利用率,实现冬奥3个赛区场馆资源联动,释放冰雪消费潜力。

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日前发布《云南省体育和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全省培育不少于100個体育旅游精品项目,户外运动及相关经营主体超过6000家,参与体育旅游人数约占旅游总人数的5%。

中国网球公开赛、杭州第19届亚运会……接下来,一系列重大赛事还将陆续登场。北京、杭州等地将依托体育赛事的影响力,继续推动体育与旅游深度融合,展示本地旅游资源,丰富赛事旅游体验。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在大中小学生放假最为集中的7-8月,国内旅游人数预计将达到13.31亿人次,占全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的20.18%。暑运以来,首都机场航班量和旅客量屡创新高。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发布数据显示,7月1日开始至8月15日,全国铁路暑运已累计发送旅客6.14亿人次,创历史新高。在出境游方面,中国旅游研究院7月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数据报告》指出,随着国际航班的增加,商务旅行、探亲访友、毕业旅行、暑期研学游等出境旅游需求不断释放,出境旅游迎来有序复苏的良好态势。

“音乐节、演唱会、‘村超’等文艺活动点燃了暑期旅游市场热度;家长带孩子或学校组织学生去看博物馆、探险自然、体验非遗等文化活动受到追捧;冲浪、桨板、潜水、骑行、越野等体育旅游受到年轻游客喜爱。”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总统计师马仪亮表示,暑期旅游市场的复苏提速,有望带动下半年旅游人次和收入齐升。

猜你喜欢

研学消费旅游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40年消费流变
研学之旅
旅游
新消费ABC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