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项目式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3-10-07中山市龙山中学王晓霞

师道(教研) 2023年9期
关键词:豆腐素养探究

文/中山市龙山中学 王晓霞

项目式学习是通过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引发学生认真思考来获得并应用新知识的一种学习模式,符合21 世纪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需求。《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注重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探索。高中化学人教版教材在内容呈现上增加了“研究与实践”栏目,为项目式学习落地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素材和切入点。本文以人教版化学教材“研究与实践”栏目为载体,研究在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项目式学习,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项目式学习的育人价值

1.激发学习兴趣

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展现出了比传统授课方式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他们的核心素养在调研或探究真实问题、展示小组成果、就相关问题展开辩论、总结反思等活动中悄然提升。

2.促进深度学习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是通过背诵、识记等方式获得的,而是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自然发生的,学生能够真正领悟知识背后的奥秘,所以项目式学习是通过高阶思维的培养带动低阶知识的学习过程,实现深度学习过程。

3.实现学科融合

学生在解决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运用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科的知识,而是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运用和融会贯通。

4.培育核心素养

学生通过调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提高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培养了科学探究精神。在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相关核心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沟通协调能力逐步提高,艺术、数学、科学及人文素养得以提升,落实了核心素养。

二、项目式学习的实践过程

项目式学习是在认真处理情境的复杂性与学生学习能力的有限性的基础上,构建知识体系,选择认知策略,提出驱动问题,并设计恰当的流程和评价的过程。

项目式学习一般由内容、活动、情境和结果四大要素构成,具有“学习情境真实、内容丰富开放、途径协作多样及自主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等特点,其操作流程主要由以下五个环节构成,如图1 所示。

1.确定主题,明确目标

化学课程中的项目式学习的主题应该是能够统摄一类化学知识、核心概念或化学学科思想与观念的建构驱动性问题。项目主题的选择应该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考虑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学习发展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由王晶、郑长龙主编的普通高中化学必修及选择性必修教材中的“研究与实践”栏目是项目式学习很好的载体。笔者将必修1、2 及选择性必修1、2、3 中共17 个栏目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如图2 所示,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了解车用能源、了解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了解火箭推进剂、自制肥皂、豆腐的制作”。课题组在开展“自制肥皂”“豆腐的制作”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索、学习、思考当中。既深入了解肥皂、豆腐制作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又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核心,项目式学习应以项目目标为导向,始终围绕实现项目目标来进行。项目主题确定后,应明确项目的目标是什么,发展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以“豆腐的制作”为例,确定了项目式学习的具体目标及素养目标如表1所示。

图1 项目式学习流程图

图2 学生对人教版教材中“研究与实践”栏目感兴趣的调查结果

表1 “豆腐的制作”项目学习的子项目目标及素养目标

2.项目拆分,制定计划

项目主题确定后,教师需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化学问题,建立宏观性能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关系,找到知识内在的逻辑顺序,合理设计不同的子项目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解决真实问题的一般性思路。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逻辑、能力发展逻辑合理规划教学计划,高效开展项目研究。在开展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方式、认知角度、认知思路、学科思想,结合新课标要求设置层层递进的项目任务与学习环节。如“制取手工皂”项目式学习的项目拆分及学习环节如图3 所示。

3.活动探究,形成成果

在明确项目任务后,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落实项目学习、探究、创新、实践。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及学习能力进行均衡分组。分组完成后,教师为不同的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要求小组成员在合作探究、交流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内容、化学规律、应用原理等。这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相比传统教学而言,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能动性,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中自主探究知识和掌握技能。如在“豆腐的制作”项目式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将全班同学分为5 个小组,且各小组民主推荐产生一名小组长,各小组领取不同项目任务,查阅资料了解豆腐及其制作的相关知识。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用家用生活用品搭建制作豆腐的基本装置,完成不同凝固剂的豆腐制作,如石膏(CaSO4·2H2O)为凝固剂(第一小组负责)、盐卤为凝固剂(第二、三小组负责)、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第四、五小组负责)。实验探究后,总结豆腐制作的过程和原理,最终形成ppt 文稿,图4 是部分小组豆腐制作过程展示。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陪伴、点拨、赞赏非常重要,特别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提出许多疑问,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解答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这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教师是一种挑战。

4.展示成果,深度交流

学生完成项目式学习探究后,教师需要引导各项目小组对自己的研究过程进行归纳整理,特别是课堂中的非预期结果,是项目式学习的重要价值所在。学生将项目式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纳,形成各小组的汇报材料,在成果汇报课上由小组长进行展示,与全体同学一起深入交流,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如豆腐的制作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如“为什么有的小组做出的豆浆具有明显的丁达尔效应,而有的小组却没有”“为什么卤水可以用来点豆腐”“不同电解质点豆腐的效果为何不同”“豆腐不能和菠菜一起吃,是真的吗”,等等。通过深入交流、教师答疑等环节,同学们对豆腐制作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制作好的豆腐,制作舌尖上的豆腐美食,参加展示品评,同时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绘制手抄报并进行评比。通过美食制作及手抄报绘制,学生更加深刻理解豆腐的营养价值,深刻体会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传承和弘扬了中国美食文化,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图3 “制取手工皂”项目式学习的项目拆分及学习环节

图4 部分小组豆腐制作过程展示

5.活动评价,总结反思

评估与评价是活动设计中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教师需要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对学生的总体表现进行点评,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建议。项目式学习同样需要教师给出有效性较强的评价设计。教师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获得,而且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及学习进阶,按照项目目标设计相应的评价方式,如豆腐的制作中,引导学生用自己制作的豆腐制作豆腐美食,制取手工皂的项目式学习中,让学生根据原理制作自己喜欢的手工皂等活动,水果电池的项目式学习中让学生设计可以带动风车旋转的水果电池等,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教师可以对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如学生的交流能力、合作意识、目标达成情况。评价主体也可以从教师单一的评价转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

三、结语

项目式学习的开展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作为新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精选项目主题、优化设计思路、提炼实施策略、合理评价学生表现。希望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豆腐素养探究
豆腐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学做豆腐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二十五,打豆腐
拌豆腐三春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