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学科价值归向和人才培养取径

2023-10-06陈天凯

民间文化论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学科模块

耿 涵 陈天凯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对于中华历史文脉的赓续、文化自信的坚定树立、世界文明的交流互鉴、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构筑都具有重要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已有4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总数居世界首位。

2021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的要求,出台了组织领导、政策法规、财税金融、机构队伍等有力保障措施。同年,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针对非遗传承与保护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加强对非遗的系统性保护,健全非遗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等关键举措。2022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实施动态管理”的要求。①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http://www.gov.cn/xinwen/2022-08/16/content_5705612.htm,发布日期:2022年8月16日,浏览日期:2022年9月3日。“动态管理”的表述意义重大,标志着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进入名录和退出名录程序进入常态化,非遗保护事业由此从抢救性保护进入科学保护的新阶段。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动态管理,意味着非遗调查、评定、监管等各个环节大量人才需求的涌现。学科化、体系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出现适逢其时,其学科建设高度契合国家文化事业之亟需。

一、非遗学学科创立的必然性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历二十载。2002年,冯骥才偕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率先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下称“抢救工程”)。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量传统文化事象濒临消亡的关键历史时刻,“抢救工程”划时代地全面普查、整理、抢救了中华大地上为数浩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突破传统樊篱,抢救性保护、动态保护、活态传承、教育传承、大遗产观、整体保护、生态保护、景观保护、记录保护、数字保护、综合保护、传承人保护,一系列新观念、新理论、新举措,令人耳目一新”①向云驹:《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开篇力作——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回眸》,《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5日,第10版。。一场自上而下的文化保护事业由此发端。2003年,国家文化部启动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2004年,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经过20年来的不懈努力,逾十万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国家四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保护名录。在这积年累月的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我国也逐渐形成了扎根中华文化土壤、深具本土文化特色的实践经验、理论思想和学术范式。

尽管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粲然可观的成就,但各界仍能清楚地意识到,基于我国非遗项目的巨大体量、非遗项目文化环境的快速发展变化以及非遗项目本身的活态属性等因素,非遗保护中仍然面临着传承困难、内涵异化、管理失位等问题,其核心痛点仍然是人才队伍的缺失,这给非遗保护事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2020年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座谈会上,冯骥才以《建立国家非遗保护的科学体系》为题建言,系统阐述了非遗事业“科学保护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的思想,②天津大学新闻:《天津大学教授冯骥才参加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言》,http://www.tju.edu.cn/info/1026/3483.htm,发布日期:2020年9月23日,浏览日期:2022年9月4日。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2021年3月,教育部正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代码:130103T)设置为本科专业。同年10月26日,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天津大学自主设立我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以下简称“非遗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至此,非遗学学科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正式确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人才培养进入了一个高层次、专业化的全新历史阶段。

在非遗学诞生之前,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普遍将非遗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放置在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等学科之内。例如中山大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设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的“中国非遗与传统技艺保护”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设在文物与博物馆专业下,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将“文化遗产”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设在艺术学理论专业,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保护与应用民俗学”等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设在民俗学专业。非遗学“寄居”于各相关学科或专业的状况一方面表明了非遗学自身综合交叉的学科特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各学科从知识层面与教育层面融入非遗学的发展需求。

由相关学科设置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方向升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的独立学科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体系发展的大势所趋,其至少具有三方面意义:首先,不同学科设置下的非遗教学与研究缺乏对非遗问题的整体把握,既容易陷入局部和具体问题,也容易被各学科长期形成的教研习惯所约束。非遗学的创立开启了新时代的崭新学术领域,从而使各相关传统文化事象的研究被纳入到一个真正属于非遗学的独立论域之中;其次,非遗学作为一种学术概念,是对以往非遗保护经验所做的总结与递升式的推展,换句话说,非遗学所对应的问题是“抢救性保护”之后的“科学保护”阶段的问题,如果说在抢救性保护中我们已经取得了大量调查经验、立档经验、传承人扶持经验以及不同程度的文化部门的职能经验,那么在科学保护阶段我们就需要总结在抢救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和理论,并在上一阶段工作的基础上对既有问题进行校正,焕新思路,升级工作方式方法,从对非遗传承人、技艺和文化空间的调查扩展为对非遗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调查,从非遗的博物馆保护、活态保护、生产性保护等保护举措的思考提升为文化实践举措与学术理论并重的非遗知识系统建构;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非遗学是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研究人才的学科。需要认识到,我国四级名录中的十万余项非遗项目,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需要专门领域的人才辛勤耕耘,对该领域形成有效的学术支撑,只有这样,我国的传统民间文化才真正实现了系统性的、可持续的科学保护。此中,只有非遗学学科的建立和茁长,才能为我国非遗保护事业提供扎实的学科支撑和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

二、非遗学的学科目的及其价值归向

非遗学的学科建设围绕着一个根本目的和两个基本维度。首先,非遗学学科的根本目的就是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非遗保护事业的人才。所谓“人才培养是关键”,非遗学教学质量的好坏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而人才质量则直接关乎非遗事业的成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很多,一套针对非遗保护实际需要而制定的科学培养体系至关重要,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理论统合性和实践覆盖力的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材、实习实践场域、毕业核定指标以及必要的思想政治和语言课程等。对于非遗学这样一个涵盖内容异常浩繁的交叉学科来说,单个学科建设点或专业开设单位想要做到面面俱到绝无可能。较为实际且有效的建设思路是,一方面,学科结构能够从根本上把握和遵循非遗学的价值归向;另一方面,课程体系能够围绕非遗保护对象和非遗保护事业的具体问题来有针对性地教授专业知识与实践方法,以实现在由本科向硕、博士研究生阶段的递升过程中,非遗人才逐步由宽口径向专门化领域精进,形成一套由核心价值观统领的厚基础、重特色、精专业的人才培养范式。

所谓非遗学的价值归向,就是在价值观层面形成具有根本性和普遍意义的非遗本质认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UNESCO.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2003. https://ich.unesco.org/en/convention,发布日期:2003年10月17日,浏览日期:2022年9月1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伦理原则》,UNESCO.Ethical Principles for Safeguard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ttps://ich.unesco.org/en/ethics-and-ich-00866,发布日期:2015年12月04日,浏览日期:2022年9月1日。等基本文件,以及我国自200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至今的若干国家非遗保护相关政策,实际上就含纳了非遗本质认同的思想依据。《公约》等文件中关于非遗价值、意义和保护原则的相关表述言约旨远,将非遗作为促进人类文化多样性、文化创造力、文化间相互理解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强调在非遗保护中充分重视文化的人本主义价值,重视传承人、实践者及其所在社区在文化传承中的核心作用。我国在承认《公约》宗旨原则的基础上,立足本土文化实际情况,形成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②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http://www.gov.cn/zwgk/2005-08/15/content_21681.htm,发布日期:2005年03月26日,浏览日期:2022年9月1日。的价值判断,并在保护实践的基本原则中进一步提出“挖掘阐释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推动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让人民参与保护传承,让保护成果为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非遗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作用”以及“推动非遗在人民群众的当代实践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非遗的生命力”③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旅非遗发〔2021〕61号)》,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1-06/09/content_5616511.htm,发布日期:2021年05月25日,浏览日期:2022年9月1日。等符合我国文化现实和文化需要的关键内容。

由此可见,理解非遗学首先是理解非遗保护事业的根本性质,树立正确的非遗价值观,持守非遗所代表的中华文化的价值认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非遗所保护的内容都是传统文化事象,但非遗保护工作本身却是一项基于中华文化价值认同、依托于科学保护手段的当代事业。与之相应,非遗学本身也并非一门面向传统之学。非遗学是基于非遗保护事业而存在的,其旨要是对本民族文化精神的当代价值进行不断确认和巩固,其对全民文化自觉的生成具有持久性的意义。因此,非遗学又不仅仅是当代之学,而更是一门多学科融合的面向未来之学。基于这种认识,围绕非遗事象所展开的发掘、认定、立档、研究、传承、利用、转化、传播等种种实践工作,都应以深重的文化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为前提。非遗学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能够欣赏中华文化之美,敬畏中华文化之重,拥有坚定的文化信念和对文化的热爱,始终秉持着对非遗价值的深刻认同,高度理解非遗保护传承事业对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与此相应,非遗学学科也应以建立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为自身的建设目标。

三、非遗学的学科架构及建设取径

在明确根本目的及其价值归向的基础上,非遗学学科建设所面对的就是人才培养的两个基本维度,也就是管理型人才维度和研究型人才维度。两个维度所对应的恰恰就是“非遗保护事象”和“非遗保护事业”两种知识需求所汇集形成的非遗学的总体学科架构。顾名思义,管理型人才是对非遗项目进行领导、组织、立档、协调、管控、促进等工作的人才,其目标职业是非遗事业的管理者;研究型人才是对非遗事象进行发掘、认定、研究、利用、转化、传播等工作的人才,其目标职业是非遗事象的研究者。管理者和研究者在非遗保护工作中各司其职,共同维护着非遗保护传承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具体的非遗学教学培养实践中,需要对管理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进行差异化区分。管理型人才培养强调对非遗项目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注重非遗保护政策、保护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对非遗保护传承状况进行监督,对非遗保护、保存工作及其方法进行研判和实施,在培养过程中,应着重非遗管理学、非遗相关法律法规、非遗档案学、非遗博物馆学等知识内容的教学;研究型人才培养内容跨度极大,这是由非遗自身的性质和容量决定的,我们大致可以划分出五个研究方向:(1)对非遗学本体进行学理研究、概念阐释和学术化建构;(2)对非遗具体文化事象进行研究;(3)对非遗事象的创新转化利用进行研究;(4)对非遗事象的传播进行研究;(5)对非遗教育进行研究。从“事象研究”到“教育研究”,不同的非遗学研究方向会涉及民俗学、艺术学、传播学、教育学等若干不同学科。这就要求作为交叉学科的非遗学既要广泛汲取和利用业已成熟的各相关学科的教学研究范式,又要不断确认并持守非遗学自身的独特性质和价值归向。这也意味着,在围绕非遗学教学和研究所进行的学科建设中,各相关领域知识系统与非遗本质认同的关系考量将始终与非遗学科的发展相伴随。

非遗学学科建设以为国家文化实际需要培养非遗保护人才为目的,以管理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为两个基本的培养维度。由于管理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在培养路径上本同末异,这就需要建设者从学科肇端就予以明确。管理型人才强调所学知识与非遗保护事业的契合度,强调相应的管理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研究型人才则更加强调扎实的理论基础、学术创新思维、针对非遗问题的学习能力以及研究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型人才培养维度的非遗学更偏向应用型导向,而研究型人才培养维度的非遗学更贴近学科型导向。也就是说,虽然非遗学学科的大框架是明确的,但在具体培养方案及其教学资源分配上,必须根据具体办学情况和具体人才培养目标去做相应配置。在此之前,须要首先明确非遗学学科中的整体内容体系及其对应的教学体系。而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载纳的庞大内容体系的了解,对非遗学进行模块化归理是其学科体系形成的必要取径。

从整体上看,非遗学的管理型与研究型两种人才类型已经划分出两个培养方向,如对其进一步区分,在研究型方向中又分蘖出上文提到的五个子方向。也就是说,一方面,非遗学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必要的共性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其也强调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发现和解决文化现实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就要求非遗学学科必须同时围绕着人才的知识培养与能力培养两种目标去进行课程体系的模式创新。在此,模块化的学科架构最有可能承接知识的复杂性而胜任这种专门化的人才培养需求。模块化的非遗学学科普遍架构模型主要包含非遗学基础知识模块、非遗学方法论模块、非遗学专业知识模块、田野调查模块、实务实践模块等。

1.非遗学基础知识模块

非遗学基础知识模块由“通识性”的非遗知识组成,是该学科中具有普遍认知意义的教学模块,适用于所有非遗学学科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开展。其具体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概念、非遗相关法律法规、国内外非遗保护与传承政策、非遗保护标准、民间文艺学概论、美学原理等。基础知识模块是非遗学培养方案中的必修环节,其中围绕非遗事业开展的概念、政策、法规、标准等学习研究内容的纳入通常不存在疑义。民间文艺学概论与美学原理被纳入基础模块的理由在于,民间文艺学概论是对非遗中所包含的广泛事象进行总体性认知的途径,而美学原理是建立包含非遗事象在内的共性审美认同的向例,其强调从美学的角度去认知、接受、感悟并研究非遗中所含载的文化内容。二者被纳入到非遗学基础知识模块,既是由非遗中浩博的民间文化对象所决定的,也是由这些文化所携带的共性的民间审美趋向所决定的。

2.非遗学方法论模块

非遗学方法论模块是一个强调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模块,其强调对非遗管理、非遗研究工作中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掌握。方法论模块中包含:田野调查方法论、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非遗档案工作基础、非遗管理基础、影像基础等。方法论模块在非遗学培养方案中可以作为限选环节,即在该模块中选择相应课程,修满学分即可,并不需要学习该模块中的所有课程。田野调查方法论和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可以借鉴人类学、社会学、民俗学以及文学的相关范式,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融合转化。

非遗档案工作基础是将档案学中的档案资源管理和档案应用技术两方面加以强化,与非遗工作需要相适配。其注重非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鉴定、编目、统计、检索、调用等具体方法的学习,旨在不断提高非遗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为非遗事业提供安全、准确、高效、便捷的原物保存与信息服务。非遗档案工作基础能力是非遗管理人才的必备素质。

非遗管理基础所注重的是对非遗保护传承事务的管理,其涉及计划、组织、领导、协调、管控等基本能力。可基于基础知识模块中的非遗基本概念、法规、政策、标准等选修课程,创造性地结合行政管理、社会管理的基础知识,交叉融合为非遗管理基础。

影像基础相对适合于研究型人才,其课程中包括照片拍摄处理、视频拍摄剪辑、无人机操作、动作捕捉以及三维扫描等,旨在培养全面的影像素材收集能力,以适用于非遗保护中的各种记录和研究工作。

3.非遗学专业知识模块

非遗学专业知识模块是非遗学学科建设中最能体现其复杂性的架构组成,也是非遗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环节。其主要包括具体的非遗事象研究、非遗创新转化利用研究、非遗传播研究、非遗管理研究、非遗博物馆研究以及非遗教育研究等。

非遗事象研究是针对非遗保护原则所进行的文化事象的挖掘和研究,其内容包括已经进入各级非遗保护名录中的文化事象,以及尚未进入名录但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事象。对文化事象的专题研究既可以成为非遗项目的支撑和延伸,也可以成为其列入非遗名录的学术依据。事实上,非遗事象的内容非常浩繁,按照《公约》的分类,包括:(1)口头传统的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手工艺。我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是根据我国文化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将《公约》分类推展为十个项目类别,包括:(1)民间文学;(2)传统音乐;(3)传统舞蹈;(4)传统戏剧;(5)曲艺;(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传统美术;(8)传统技艺;(9)传统医药;(10)民俗等。这十个项目类别可以直接成为非遗事象研究的十种方向。在学科建设中,各建设点既可以设置全领域的概论课程,也可以根据自身办学历史和教学条件来确立特色化的学科方向。例如师范类院校通常拥有较好的综合培养条件,可以整合教学资源,提供多种不同研究方向作为选择;中医药院校的非遗学科建设则应围绕着“传统医药”方向来聚焦能量,形成自身学科特色。

非遗创新转化利用研究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再次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同时,“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①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人民日报》,2022年5月29日,第001版。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并不仅停留在研究层面,而更多的是属于文化创造的范畴。因此,它是在对非遗价值深刻认同的基础之上,对上述十类非遗项目进行创造性的继承和发扬。与非遗事象研究相似,非遗的创新转化利用研究也面对着繁多的文化转化对象,需要结合各建设点的教学条件来酌情开展。专业院校在此方面具有比较大的优势,例如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擅于对传统造型技艺、传统美术进行继承创新,音乐学院、舞蹈学院擅于对传统音乐、传统舞蹈进行转化创新。源于对美的鉴赏力和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专业院校通常更容易形成对非遗的深刻价值认同,并将创新转化利用作为各自学科的重要动力。

非遗传播研究对非遗的推广发扬起着关键作用。非遗保护事业离不开传播,非遗事象的传承发扬也离不开传播。非遗在其从国际公约到保护事业再到公众广泛认知的文化观念的传播过程中,其传播过程、目的、手段、媒介、内容、传递效度以及传播控制方式等都值得研究并加以利用。非遗传播研究还应关注非遗与个人、团体、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关注非遗对个人有怎样的影响,人际间怎样互相影响,并进而理解人与人之间如何通过非遗来建立关系。非遗的传播还与创新转化利用相辅相成,创新和传播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二者有效发挥各自优势并形成合力,才能更充分地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非遗管理研究是对方法论模块中非遗管理基础的延伸和深化,非遗管理基础注重对非遗保护传承事务管理基本能力的获得,而非遗管理研究是进一步从功能角度上升为理论化、哲学化的非遗管理学术探讨。非遗管理具有区别于一般文化管理的特性,其所面对的内容既包含对非遗事象传承保护的管理,还包括对非遗创新转化的监督、把握,对非遗传播的管控、引导。因此,它要求管理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拥有对美的体认和对时代文化的关切。

非遗博物馆研究是方法论模块中档案工作基础、影像基础等培养环节的延续。非遗博物馆研究偏向于博物馆方法学,其强调对非遗的征集、判定、分类编目、保管、修复、展陈设计、组织、观众服务等等功能性的方式方法研究。与一般意义上的博物馆学所不同的是,非遗博物馆非常强调非遗展示的应用性与有效性,这是由其“非物质性”所决定的。非遗博物馆是为了展示非遗空间、身体、技艺、韵律、声音、节奏、氛围等非物质性的文化内容。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需要一方面强调这种非物质性的理解,另一方面着重培养对各种科技展示方式的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让非遗在博物馆中“活”起来。

非遗教育研究关涉着非遗人才培养和非遗知识普及,其包含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传承人教育、中小学教育和社会教育等若干层次。师范院校在教育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能够围绕非遗教育的目的、内容、结构,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等开展研究。教育学中所关注的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管理等问题都可以在非遗学的大论域下展开。非遗教育事业不仅应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展,更应作为一种素质教育和终生教育在全民文化生活中贯通。

上述非遗学专业知识模块中所涉及的六个基本方向各自有其延展的空间,每个方向都有其知识体系、理论纵深和教研路径,每个方向均有可能在非遗学一级学科下发展成为专门化的教研领域。因此,在学科建设中应本着结合自身教学资源积累和研究基础实际的原则,构建出各具特色的非遗学学科与专业课程体系。

4.田野调查模块

田野调查模块是对具体非遗事象进行长时间、有计划的田野调查的实践拓展环节。由于非遗中的文化事象大部分都存在于广阔的民间生活之中,因此非遗学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门“将书桌搬到田野中”的学科。要认识和理解民间文化的具体事象,就需要进入民间生活的田野,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非遗学的田野调查是围绕着非遗保护的原则、标准等,对非遗所观照的民间文化事象进行打捞、挖掘、调查、确认的实践工作。田野调查是对基础知识、方法论、专业知识等模块的必要补充,也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环节。

5.实务实践模块

与田野调查模块并行,实务实践模块更加偏重非遗保护中管理相关工作的实践。其内容包括:(1)围绕非遗保护政策所进行的申报、建档、管理工作;(2)围绕非遗保护法规所进行的监督、认定、奖惩工作;(3)围绕非遗传承所开展的策划、管理、组织、执行工作;(4)围绕非遗传播所开展的计划、管控等工作;(5)围绕非遗保存、展示所进行的技术性、专业性工作等。实务实践模块中的内容虽然都与管理工作相关,但在非遗学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中,其对研究型人才同样重要。这是由非遗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属性决定的。

田野调查与实务实践共同构成非遗学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既有助于人才快速胜任管理与研究的具体工作,更为学生亲近文化对象、理解文化现实、生发文化情感、深化文化自信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实践教学是非遗学学科架构中的关键组成,是培养非遗人才知行合一、提升学业获得感的重要举措。

以上述五个模块为基础,能够大致见出整个非遗学的人才培养框架。在此之外,各专业与学科建设点的教学体系中势必融入思政、语言、综合素质等通识课程,在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科研建设、田野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也仍有大量的工作内容,这些工作共同构成非遗学的学科建设体系。非遗学学科体系的构成始终体现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内涵,理解非遗学学理探究是非遗保护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促进核心价值观形成的路径和手段。

四、余论

在非遗学学科建设和教研实践的过程中,还容易忽视作为学科载体的高校的综合职能及其诉求。非遗学的发展不能脱开对高校必要职能的承担,反过来,这些职能诉求还会促进非遗学学科的发展。根据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教育、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交流,非遗学在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交流中都能发挥其独特的价值,非遗学在高校中的作用与意义有待被更多地认识、发掘和利用。

我们还应清晰地认识到摆在所有非遗学学科建设者面前的难题,面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十个文化类别,十万余个具体项目,各非遗学学科建设点应切忌高、大、全,而应在秉持非遗保护主旨及其价值认同的基础上,根据各自办学情况,培育出各不相同的特色学科和专业方向。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非遗学专业点、学科点汇集起来,彼此相互促进,偕同发展,就能共同构筑起我国非遗学学科的宏大格局。在一个多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非遗学学科保障下,我国非遗保护的人才培养方能绵延不息,非遗保护传承的事业才能生生不已。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学科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学科新书导览】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与文化遗产相遇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超学科”来啦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