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招背景下高职多元化生源体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23-10-06吴小敏

山西青年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源职业高职

吴小敏 范 琳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东 广州 511442

2019 年高职扩招100 万,2020 - 2021 两年继续扩招200 万,同时将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重点社会群体纳入到生源结构中来。截至2021 年,仅广东省扩招生源已突破30 万。高职扩招既解决当前职业教育生源不足问题,又大大削减了就业压力,并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注入了新鲜血液,深刻体现出职教领域学习型社会理念,同时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输送更多高技能人才,推动职业教育的现代化进程。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高职扩招生源大军的涌入,大大改变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结构,促使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格局。目前,高职院校生源呈多元化,除传统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应届中职毕业生外,还有新注入的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事业在职员工、基层农技人员、乡村干部等社会群体。与传统应届生源相比,新注入的人员最大特征就是在职或职后教育[1]。他们在年龄、身份、教育背景、学习方式、学习能力、学习需求与传统的应届毕业生相比有很大差异。因此,在新形势下,不仅是面对数量规模的扩招,更要考虑质量的提升。广东高职院校坚持内涵建设不放松,确保质量不下降,不仅完成了扩招任务,更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满足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需求的需要。所以,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多元化的生源需求,实施分类多种人才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扩招多元化生源体具体特征

从年龄、生源地、教育背景、教育形式、教育需求、学习能力、知识技能水平等方面来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有以下特征:

(一)生源类别多样化

高职扩招以来,招生制度逐渐放宽,招生范围随之拓展,生源类别多样化,学生组成机构较为复杂。从生源身份类型来说,可将生源分为传统应届生和往届社会生,其中传统应届生包含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往届社会生主要有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事业在职员工、基层农技人员、乡村干部等。从生源户籍来说,有农村往届与农村应届、城镇往届与城镇应届;从生源地区来分,有省内生源与省外生源,且随着外来务工幅度增大,省外生源幅度日益增长。与传统应届生源相比,往届社会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地区跨度大,身份多样化,外部环境及成长过程区别较大,意识呈现多元化。

(二)生源年龄跨度大

在传统应届生源中,高中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的平均年龄在17 ~20 周岁,他们角色单一,精力充沛,可以全心全力学习,处于最佳的求学阶段。而往届社会生源的平均年龄在25 ~35 周岁,比传统应届生源的年龄大,且年龄跨度也较大。这个年龄的学生大多经历了社会生活和职场生活,此阶段他们既要工作、恋爱、交友,还有部分学生已结婚生子,要兼顾家庭。他们渴望学习更多职业技能,希望能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同时他们身上又承担着更多的社会角色,有的还有家庭重担,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在时间、精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

(三)生源学情差异大

在传统应届生源中,高中毕业生学业基础较为扎实,文化程度也较高,学习习惯良好;但其未真正接触过社会,职场意识薄弱,也未接触过专业知识,对专业行业都缺乏深入了解。中职生毕业后,通过招生考试升学进入高职学院,他们在中职阶段已接受过一定的专业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锻炼,喜欢动手,且部分学生已取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但他们文化基础不够扎实,学习主动性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2]。而在往届社会生源中,无论是退役军人、下岗职工,还是在岗在职的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事业在职员工、基层农技人员、乡村干部等,他们都已经长时间脱离学校教育环境,文化水平、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差别大,专业背景也较为复杂;但其都有一定的社会经历和动手能力,且部分人已具备相当成熟的职业技能。

三、基于多生源体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对多生源体的特征分析可知,扩招生源的教育背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发展需求与以往的生源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不同的生源对象和结构的变化,需要构建与新的多生源体结构相匹配的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多生源体目标体系构建

高职扩招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结构性就业问题,在此背景下,培养目标的制定应依据《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面向当地市场,服务产业发展,培养既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要求,又适应扩招生源特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提高技术技能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说,所有高职学生都应具备高职这一层次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职场应变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基于多生源体特征,制定多生源体目标体系,不是降低生源的培养层次,而是在达到高职教育水平基础上让不同类别的生源都可以平等接受高职教育[1]。应届高中生应积累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实操,具备一定的职场应变能力、专业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应届中职生需要补充和完善文化基础,提升专业技能技术,能充分应对职场变化情况并具备创业能力;往届社会生需要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强化专业基础,优化专业技能技术水平,具备充分的专业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二)差异化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不同生源特征分析,要达到培养目标,应建立差异化教学体系。教学体系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培养途径等。

1.制定体现差异的课程体系

结合当前学院多元化生源实际情况,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在企业家、专业带头人和课程专家的指导下,在课程体系上,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利用平台建设将课程设置为公共基础课、专业群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三大平台。

公共基础课平台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其中公共基础必修课课程面向全院所有专业学生开设,是高职学生的必修课。高职学院以就业为导向建立人才培养目标,但并不是培养没有思想的“机器人”。公共基础课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情操、科学思维、文化素养、身心健康等基本素质的培养。针对不同生源的专业背景复杂、学习基础相差较大的特点,课程设计多样化且富有个性。以数学为例,开设了高等数学、计算机数学、经济数学、应用数学等。且同一门课程设置了不同的学时供学生选择,除了全体学生必备的教授学时外,并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提升深化学时[3]。此外,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增设了大量没有门槛的人文艺术公共选修课。这类课程尤其适合中职毕业生、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事业在职员工、基层农技人员、乡村干部等文化基础薄弱的扩招生源,结合中职毕业生和社会生的具体情况,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积极引导这类学生多选多修,多学多得,不限学时,努力提升自身科学文化素养。

专业群平台课程的设计围绕一个专业群体进行,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典型工作任务共有的基础能力要求进行的,服务于学生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在专业技术领域中通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群平台课不是简单地将几门课程笼统归类,要考虑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考虑课程紧密相扣的内部结构和完整的外部系统。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动漫制作技术专业群为例,该群共有动漫制作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和云计算应用三个专业,群内各个专业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以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为龙头,三个专业相互依赖、相互支撑。统一了《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二维图形图像处理技术》《UI 设计与制作》《音频视频编辑处理》等五门专业群平台课。目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专业群平台课的课程统一设置,同一门课程设置不同的学时供学生选择。如传统生源中的未接触过专业知识的高中毕业生与受过专业训练的中职毕业生同一门课程的学时并不相同,而往届社会生也将通过调研与考核后可自由选择学时。

专业核心课平台课程的设计围绕各专业所面向的岗位及岗位群进行,主要锻炼学生实践操作技能,重视技能应用和学生个性化发展。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体现专业特色,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4]。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学生都必须掌握专业核心课的知识与技能。结合不同生源的特点,根据职业岗位的分类,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将专业核心课平台课程进行模块化,分别构建不同的技术方向课程模块,每个模块与一个或一类职业岗位对应。模块化课程设计满足了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需求,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经验和专业发展,使学生更具竞争力的职业岗位能力。

2.设计凸显大时代的课程特色

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积极探索开发新课程,开发一批任务课程和项目化课程,努力做到项目化课程全面覆盖专业核心课程;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保障实践教学学时数,强化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管理,通过多种实际训练形式,例如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体验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强化职业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

3.优选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因时而异,更因人而异。因此,结合当前学生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质量发展的关键。所以高职生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喜欢理论知识的学习,喜欢动手,且动手能力较强。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要求,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教学活动,积极倡导教师采取情景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方法围绕职业功能与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岗位相衔接,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中强化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能让学生发自肺腑地喜欢学习,喜欢尝试,对学习课堂充满向往。

当今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而为社会输送合格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人才的地方——学校,更是离不开信息技术,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5]。通过信息化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的、枯燥的知识通过视频、动画等媒介生动地呈现出来,令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起来,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性。而且,信息化教学既没有空间上的限制,在时间上也非常自由,学生可结合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这尤其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的社会生源提供了便利,适当缓解了上班族的求学压力。

4.开展多元化的培养途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019 年)明确要求“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由此看出,抓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工作的关键。为了更多发挥企业的参与作用,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在中职毕业生和往届社会生源中,积极开展订单式、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半工半读等培养模式,既丰富学生的学习空间资源,又能充分共享企业的成熟资源,让学生不仅能加深理论知识的掌握,更能掌握最新的技术技能,提高社会岗位能力。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自主创业也在各高校迅猛成长和发展。

目前,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坚持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为引领,以校企合作促进会、职教集团、研究所、校友会等为依托,以创业苗圃、众创空间为抓手,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创新创业沙龙,组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等活动,集聚创新创业各种要素与资源,将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教学、就业指导有机结合,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师资体系构建

在多元化生源结构背景下,师资成为差异化人才培养的关键性制约因素。因此,要加大双师队伍的建设,推进学分制改革,完善扩招后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解决百万扩招背景下传统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和“水土不服”问题。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高职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生产一线问题的能力。但现实中,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存在高学历高理论水平而缺乏实践经验的现象。而扩招后随着职后社会生源的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师资力量更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教学需求。为此,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构建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社会的教师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从供给侧保障师资队伍质量,以适应扩招后生源结构的变化,完成教学任务。一是积极引进企业人才,扩大企业师资队伍。学校面向社会企业直接引进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一线人才回校担任专职教师。二是搭建产业学院,校企共建“双导师”团队。通过校企合作,邀请企业师傅与专业教师共同授课,共同考核一门课程。三是引导专业教师参与企业服务,提高专业教师“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参加实践锻炼期间,学校给予补助,并将教师参与企业服务的业绩与校内绩效、职称评定等考核制度挂钩,引导专业教师往实践教学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

2.实施学分银行,改革教学管理

高职扩招后,高职院校由传统单一的应届生源变成应届生源与社会生源并存的多元化生源,这迫切要求高职院校要创新教学管理模式。近年来,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结合高职扩招后各类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学生教育规律,积极创建新型多元化教学管理模式。首先,制定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集中分散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学校企业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教学。其次,创建学分银行管理制度。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积极创建学分银行管理制度,有效实施学分银行管理。针对扩招生源身份多样化的特点,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构建学分累积、学分互换、学分互认、学分认定体系,实行柔性学制管理体系,通过对学生的社会从业经历、取得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成果予以免修、认定,或实施弹性学制,其学分予以累积等方式建立成绩库和学分银行,科学进行学生的学习成绩管理、学分管理和学籍管理,实现终身教育,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完善多元评价机制,以学生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等要素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学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机制,切实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重视过程性考核,完善学业评价体系

学生学业评价是教育教学组织的最终环节,是对教育教学效果的结论性评判。合适的评价模式能科学评判教育教学效果,反映人才培养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成长。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课程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和结果性考核,且大多数课程过程性考核结果占总评成绩50%以上。过程性考核形式丰富多样,如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性测验、综合性大作业、学习笔记、团队作业、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师可根据各类学情,选择过程性考核内容和考核形式。过程性评价注重评价对象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是学生学业评价中的重要体现。过程性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不仅重视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及时获得评价结果,能迅速发现自身学习优势和不足,提升学习效果;对教师而言,及时获得学情反馈,能及时调整教学任务和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水平。

四、结语

随着高职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职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格局。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依据国家方针政策,解决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普及问题,践行高职职责和使命,保质保量完成扩招任务。基于不同生源特征,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探索出适合不同生源的多元差异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目标体系,改革教学体系,完善师资体系,建立保障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扩招重点人群的就业实力,实现高职招生“扩大规模”与“保障质量”并举,努力完成高职院校的教育使命和时代担当。

猜你喜欢

生源职业高职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