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教育信息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10-05石娟

科教新报 2023年36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石娟

关键词:小学科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与教育信息化的有效结合,能够为教育教学创造更多的效益,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小学科目的浓厚兴趣。为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以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特别是要引用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各类技术,丰富教学内容。

一、采取信息技术,设计科学实验内容

小学科学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信息技术可以打破传统型实验条件、实验时空的限制,保证实验演练真实可见,让学生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实验的各个步骤和环节,增加学生对实验的了解,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例如,在讲授小学科学《显微镜下的细胞》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动态性演示实验。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指导学生的正确操作,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保证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应用信息技术,拓宽知识资源

科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持续更新,然而由于小学科学教材编写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一些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素材无法在教材中精准反映。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现代化,可以运用网络资源补充现代科学知识,解决小学科学教材教学滞后的问题。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录制微课视频,分享值得观看的网络纪录片,让学生在课下增加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探索,获取更多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掌握更多科学知识信息。

例如,在讲授小学科学知识《认识太阳能热水器》这节课时,教师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性,将当前最新的太阳能热水器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为学生呈现,获取学生的感情认知,激发学生探究太阳能热水器的应用原理。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信息技术的使用感受学习科学知识的快乐,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增长见识,让科学课程更加丰富多彩。

三、应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学习精神体验

当前,一些小学科学教材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脱钩,在实验操作中难度较大。比如,“随处可见的能量转换”“小电机转起来”等,这些知识虽然与学生生活相近,但是由于学生的人生阅历相对较少,难以在短时间内亲身体验和经历。如果教师仍然运用单一的语言讲解,难以促进学生理解消化。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全方位的信息资源,补齐学生认知不足的问题。在这过程中,教师应该熟练应用信息技术,提前制作好相应的实验视频课件,及时为学生推送播放。

例如,在讲授《电灯的能量转换》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多媒体应用视频,让学生在动画的指引下了解电灯能量转换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分析其中的能量转换,丰富学生的亲身体验。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可以拉近学生与科学知识的距离,进而了解到不同的科学应用现象,践行亲身经历的教学理念,增加科学实践理论知识。

结语:

信息技术迅速更迭,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这一辅助教学工具,攻破教學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设计教育教学内容,融合实验课、理论讲解等内容为一体,加快小学科学教学实践的有效变革。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教学策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