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调气机法与药物的升降浮沉

2023-10-05何逵何云长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3年9期

何逵 何云长

摘要:国医大师张震立疏调气机法治疗气机失常之证,提出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基本治疗理念,予疏调汤治之。而升降浮沉学说是中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药物的气味厚薄、质地等因素决定了药物的升降浮沉,而药物的用药部位、炮制、配伍、煎法等因素影响药物的升降浮沉。临床中以药物升降浮沉理论为基础,灵活运用疏调气机法治疗气机失常之症,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疏调气机法;中医药性;升降浮沉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3)09-0001-03

国医大师张震创立了云岭中医疏调学派,立疏调气机法治疗气机失常之证,提出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基本治疗理念,予疏调汤治之[1]。《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2]”周学海《读医随笔》曰:“升降出入者,天地之体用,万物之橐籥,百病之纲领,生死之枢机也。[3]”《素问·举痛论》亦曰:“百病生于气也。”《景岳全书·诸气》中言:“凡病之为虚为实、为寒为热,至其病变,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盖气有不调之处,即病本所在之处也,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道德经》六十三章言:“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笔者通过研究疏调气机法与药物升降浮沉的理论,并根据药物升降浮沉之理灵活加减应用疏调汤,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故以此文探讨疏调气机与药物的升降浮沉之理。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的作用趋向,向上向外为升浮,向下向内为沉降。该趋向与所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病的病位相同,这种性能可纠正气机异常并使之恢复正常[4-5]。中药升降浮沉理论在《内经》时期初具雏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中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这些理论均指出了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出入的密切关系。金元时期,药物升降浮沉学说渐趋成熟,尤以张元素对升降浮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6]:一是创制了“气味厚薄寒热阴阳升降图”,用以阐明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二是认识到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与质地的轻重和入药部位有关;三是指出炮制和配伍可以改变药物原有的升降浮沉之性。李东垣提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认为“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同时指出用药应顺应四时[7]。其后,王好古又将药物按气味厚薄升降浮沉分为五类[8]。明清时期,医药学家在前贤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规律,是升降浮沉学说的普及和推广运用时期,代表人物有陈嘉谟、李时珍、汪昂等。李时珍曾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提出要顺应自然界时令气候的变化,升降浮沉则顺之,寒热温凉则逆之。比如说,在春天,他主张用辛温的荆芥,以顺应春生之气;在夏天他主张用辛热之品,比如说香薷、生姜,以顺应夏浮之气;秋天他主张用酸温的乌梅、杭芍,以顺应秋降之气;冬天他主张用苦寒的黄芩、知母、黄柏,以顺应冬沉之气[9]。

《景岳全书》中济川煎有温肾益精、润肠通便的作用,主治肾阳虚弱,精津不足证[10]。清·何秀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言:“夫济川煎,注重肝肾,以肾主二便,故君以苁蓉、牛膝滋肾阴以通便也,肝主疏泄,故臣以当归、枳壳,一则辛润肝阴,一则苦泄肝气,妙在升麻升清气以输脾,泽泻降浊气以输膀胱,佐蓉、膝以成润利之功。[11]”升麻之妙用足以体现药物升降浮沉在组方中的重要性。然而影响药物升降浮沉作用的因素并不单一,有性味、质地、炮制、配伍、煎法和药物的效用等六个方面。

1 性味

升降浮沉与药物的性味有密切关系,并受性味的支配和制约。一般性温热,味辛甘的药物多能升浮;性寒凉,味酸苦、咸多能沉降。李时珍曾说:“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12]”

2 质地

大凡花叶与质地轻扬的药物能够升浮,子实和质地重浊的药物能够沉降,但这并非绝对,如“诸花皆升,旋覆独降;诸子皆降,蔓荆子独升;诸石入水皆沉,海浮石独升;诸木皆浮于水,独沉香木入水则沉。”此外,同一种药物其入药部位不同,升降浮沉作用亦不同。汪昂的《本草备要》里说:“药之为枝者达四肢,为皮者达皮肤,为心为干者内行脏腑,质之轻者上入心肺,重者下入肝肾,中空者在表,内实者攻里,枯燥者入气分,润泽者入血分,此上下内外各以其类相从也。[13]”这里提到质地的轻重能够影响药物升浮,但其实药的剂量对药物的升浮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五朵菊花通常会漂浮在水面上,而如是五十朵、一百朵菊花,那它们会由于量大而沉入水中或水底,所以升降浮沉与药物剂量也有一定的关系。

3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作用部位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陈嘉谟在《本草蒙筌》中指出:“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14]”张元素认为药物生用主降,熟用主升,且药物可用辅料本身的功能而改变药物的作用趋向。比如生白术长于健脾通便;炒白术长于燥湿;焦白术则以温化寒湿和收敛止泻为优;土炒白术以健脾和胃止泻止呕为著。再者香附生用上行达表;熟用下走肝肾,外彻腰足;酒炒通经络;醋炒消积止痛;姜制则化痰饮;香附炭则止血。再者大黄有苦寒向下沉降之性,如用酒炒则能清上焦热,有向上的趋向。再如黄连在《药性赋》里说:“宣黄连治冷热之痢,又厚肠胃而止泻,姜制之用则清胃止呕,酒制则清上焦火,猪胆汁炒则泄肝胆实火。[15]”因此炮制亦可改变一些药物的升降浮沉。

4 配伍

如黄芪配党参、柴胡、升麻则升提中气;配白术、防风则收敛固表止汗;配白术、防己则沉降利水渗湿。在复方中,个别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其升浮之性会受到制约,个别沉降药在大队升浮中,其沉降之性也会受到制约。如《傷寒杂病论》中炙甘草汤用清酒七升。清酒,酒性辛热以行药力,助诸药温通血脉之功。《古今名医方论》中说:“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而脉可复矣[16]。”再如《医林改错》中血府逐瘀汤用桔梗开宣肺气、载药上行,与枳壳相配则一升一降,宽胸行气,使气行则血行。某些药物还可以改变其他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如桔梗能“载物上行”,引药物升浮;牛膝“引药下行”,引导药物下行。正如李时珍所言,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12]。如参苓白术散中,桔梗苦、辛、平,其升浮之性与渗利之药配伍,则可降中有升,以助气机升降之复。《医方集解·补养之剂》中言,桔梗苦甘入肺,能载诸药上浮,又能通天气于地道,使气得升降而益和。另外桔梗载补脾之要药上行,引脾气上升,输精于肺而培土生金。又比如说《丹溪心法》中的咳血方有清火化痰,敛肺止咳,治疗肝火犯肺证的作用。在它的组成中就有“诸石入水皆沉,海浮石独升”之海浮石[17]。该咳血方是寒凉降泄之剂,然而通过配伍,达到降中有升的作用。

5 煎法

煎法可改变药物原有的升降浮沉之性。如生大黄泻下力强,欲攻下者宜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用开水泡服,酒炙大黄泻下力弱,活血作用好,用于瘀血证。钩藤久煎后平肝熄风作用减弱,实为沉降之性降低。《校注妇人良方》中仙方活命饮,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在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18]。《医方集解》里说:“加酒者,欲其通行周身,使无邪不散也[19]。”《医宗金鉴》中的五味消毒饮,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后热服[20]。《伤寒杂病论》第154条中说:“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淬,分温再服。”《医宗金鉴》中说,其煎法降低了大黄的苦寒之性,增加了轻清泄脾之力。

6 疗效

药物的疗效是确定药物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针对病情,改善或清除这些病证的药物,也就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趋向。如桔梗有升提肺气,宣肺利咽作用,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其性属升浮。

药物有气有味,气味又有厚薄之异,质地又有轻重之别,其中之理错综复杂,虽有“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之论,但也需要结合临床进行全面分析,才能有较好的疗效。疏调气机法与药物的升降浮沉间的内在联系,只有掌握好并能灵活地应用,才能更好地运用疏调气机汤治疗气机失常之症,在临床当中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震,田春洪.国医大师张震气机疏调论治[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53-56.

[2]黄帝内经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1-363.

[3]清·周学海.读医随笔[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

[4]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19.

[5]王忠壮主编.现代中药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49.

[6]张元素.医学启源[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23.

[7]李东垣.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7.

[8]王好古.汤液本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5.

[9]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2-23.

[10]张介宾.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89.

[11]俞根初,徐榮斋编.重订通俗伤寒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73-74.

[12]李时珍著;张守康校.本草纲目[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6:19-23.

[13]汪昂著,王效菊点校.本草备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5.

[14]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6:21.

[15]高学敏,李兴广.《药性赋》白话解[M].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教研室编,2013:38-39.

[16]罗美.古今名医方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5-16.

[17]元·朱震亨撰,王英,等整理.丹溪心法[M].北京:丹溪心法,2017:110-111.

[18]宋·陈自明著,刘洋校注.妇人大全良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401-405.

[19]清·汪昂.医方集解[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9-250.

[20]吴谦等.医宗金鉴[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63:669-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