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玻璃心”成为职场绊脚石

2023-10-05叶姝槿

工友 2023年4期
关键词:感力玻璃心主管

文_叶姝槿

我们总会在职场中见到这样的人:被领导说了几句,就觉得受不了,辞职走人;身边的同事小声讨论问题,就觉得好像是在议论自己;自己做错了事,还没等别人开口,就先觉得委屈,情绪特别不稳定……这种人通常被称为“玻璃心”。

“玻璃心”是近些年的新词汇,意思是心像是用玻璃做成的,比较容易破碎,通常用于形容那些心理脆弱,难以承受批评或指责的人。

Lisa平时喜欢发一些负面情绪的朋友圈,经常被同事调侃是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她就是典型的玻璃心。

某天晚上10点半,办公室里仍然灯火通明,Lisa所在的项目组在赶一个比较紧急的任务。大家不是聚在一起讨论细节,就是忙着打印准备文件。唯独Lisa显得格格不入,她独自一人坐着,满脸委屈,不停地擦眼泪,一看就是又“受伤”了。原来项目主管看到大家加班辛苦,便买了奶茶和夜宵犒劳大家,并随口喊了几个人的名字让去休息会儿,好巧不巧,没有喊到Lisa。

Lisa顿时觉得很委屈,自己在团队里不仅资历老,还与主管交情深,不叫谁都不应该不叫自己。一时情绪上来了越想越难受,完全不能投入到工作中。Lisa负责的是文件审校环节,却因为闹情绪导致堆积的文件越来越多。眼看要到截止时间,主管仍没有收到汇总后的定稿,一问才知道是因为Lisa个人情绪问题导致整体延误。

主管为此大发雷霆,立刻组织其他已经完成工作的同事帮忙继续加班审校,最终赶在合作方要求的时间点顺利完成了项目。而Lisa因为自己的玻璃心不仅拖了整个团队的后腿,还差点搞砸了项目,影响合作关系,最终受到了公司的严厉处罚。

我们要勇于接受批评,批评换一种说法就是负反馈,可以将它当作一次直面和认识自己的机会,不过度解读,不上升到自己的能力、品行和人格层面,从而否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微博上曾有网友发帖说:“老板跟我说话,我回复了一个‘嗯’,结果被老板批评。”老板批评他说:“和领导和客户都不要回复‘嗯’,这是微信的基本礼仪。”他心里非常不爽:“我不能理解,月底就准备走人了。”

本来,这个网友是想发帖寻求共鸣,或者单纯地想吐槽一番,没想到却遭到网友一边倒的批评。“在职场,最烦的就是玻璃心。”“最看不惯这种玻璃心,受不了一点委屈,看不得一点脸色,听不了一句重话。”“人在职场混,哪有不受委屈的。如果被说一句就觉得天塌了,就赶紧收拾回家吧。”

从Lisa的例子和微博网友的反应来看,职场玻璃心显然不太受人待见。

董明珠曾说:“职场上,最降低工作效率的事,不是刷淘宝、也不是聊微信,而是玻璃心。”阿里巴巴原首席人力资源官彭蕾也曾公开表示:“阿里招人有四个基本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人要皮实,不要有玻璃心。”

为什么大家如此反感玻璃心呢?玻璃心的人,往往内心敏感、多疑,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能够非常敏锐地觉察到周围的变化并做出反应。比如,他们可能会将随口的一句话过度解释成攻击自己的话,将领导的批评理解成针对自己。玻璃心的人情绪来得也快,很容易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可能会因为某一句话当场翻脸或者落泪。此外,玻璃心的人还很容易受到打击,很难相信自己的能力,因此在职场中晋升也不会很快。相较于内心强大的人,玻璃心人的职场之路更加艰难。

不少人把这样的状况归因于没遇到一个好的领导,甚至动不动就会产生离职的想法,但往往同样的情景仍然会在新的工作中继续上演。其实让你委屈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别人说了什么或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有一颗易碎的玻璃心。这些坏情绪的滋生有时候连你自己都觉察不到,很多都是下意识的反应,其产生的危害却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仅会影响你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状态,还会影响整个团队的士气和凝聚力。如果领导批评你两句,你就受不了,哭哭啼啼的,谁还敢来找你沟通工作事宜?如果客户否定了你的方案,你就委屈得不想合作了,又有谁还敢来跟你合作呢?玻璃心最终影响的还是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与玻璃心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钝感力”。他在《钝感力》一书中,给出了几个严格的标准:快速忘记不快的能力;接受失败继续挑战的能力;坦然面对流言的能力;对嫉妒和嘲讽心怀感激的能力;对表扬甘之如饴,但不得寸进尺的能力。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太重只会自寻烦恼。而拥有钝感力,也许可以让我们的敏感、焦虑和不安通通远离。

那么,我们要如何将“玻璃心”修炼成“钻石心”,提升自己的“钝感力”呢?

调整心态,保持正念。当发现自己因为“玻璃心”感到委屈、难过、愤怒或嫉妒时,及时关注、觉察自己当下的情绪和反应。脆弱也是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一部分,正确去面对它,不要过于在意或担心。玻璃心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自己,仍做着让自己“玻璃心”更加易碎的事。

正确看待批评,适时换位思考。我们要勇于接受批评,批评换一种说法就是负反馈,可以将它当作一次直面和认识自己的机会,不过度解读,不上升到自己的能力、品行和人格层面,从而否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加强人文关怀,维护员工自尊。领导者在管理“玻璃心”员工时,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把握好管理尺度,注意批评的时机和场合。如果无意间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一定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针对这些情绪处于非稳定状态的员工,领导者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多与这些员工接触沟通,给予一定的人文关怀。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多肯定他们的业绩,拉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猜你喜欢

感力玻璃心主管
我是白骨精
梦想
玻璃心给谁看
我是白骨精
作怪的玻璃心
《钝感力》
我们的人生需要钝感力
敲碎职场玻璃心
人需要有一定的钝感力
发挥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