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顺市兽医体系的运行管理及效能评估

2023-10-03张洪浩洪声富申茂恒

贵州畜牧兽医 2023年3期
关键词:安顺市兽医养殖场

张洪浩, 洪声富, 申茂恒

(安顺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贵州 安顺 561000)

建立和完善基层畜牧兽医防疫体系是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1,2]。组织效能是指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能力,组织效能评估不仅能够反映组织当前的状态,还能够对组织未来的发展形势进行预测,从而保障战略目标的落地和执行[3]。兽医体系效能(PVS)评估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推动的、衡量兽医体系质量和运行效能水平的主要依据。运用 PVS 评估工具(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程序等)可以衡量1个国家或地区的兽医体系质量和运行效能[4]。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核查等方法,从人财物资源、技术能力等评估指标,对安顺市兽医体系的运行管理和效能进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加强兽医管理、完善兽医体系、强化履职能力、保障工作成效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建议,为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安顺市的兽医体系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1 安顺市兽医体系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1.1 组织建设

安顺市兽医体系包括市、县2级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市级兽药检验机构,各乡镇设立农业服务中心或畜牧兽医站。全市的4家动物诊疗机构均配备了执业兽医,有注册执业兽医师5人,兽医人员115人,兽医相关专业人员96人,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占83.5%。畜禽养殖涉及83个乡(镇、街道办)、1 122个行政村、1 451名村级动物防疫员,所有畜禽养殖行政村均有1名以上的村级动物防疫员。2016年制定出台《安顺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动物疫病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进行动物疫病风险评估,并依据评估分值对畜禽规模养殖场实行分级管理,进一步增强动物防疫监管能力。

1.2 制度建设

1.2.1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责任制度

每个规模养殖场明确1名畜牧兽医部门技术干部为动物防疫责任人,负责监管本场的动物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防疫责任人信息等内容实行挂牌管理。

1.2.2 畜禽养殖监管制度

以开展养殖场养殖档案检查、投入品监测、畜禽粪污管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四项专项整治”为切入点,建立并及时更新养殖场监管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扎实开展规模养殖场的监管工作。

1.2.3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责任人调度制度

2020年,安顺市实施动物防疫责任调度的规模养殖场有99个(其中猪场56个,牛场5个,羊场7个,鸡场31个),全部纳入重点监管对象,监管内容包括动物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等工作。

1.2.4 联防联控制度

安顺市从1983年开始与黔西南自治州、安顺市、六盘水市、贵阳市的16个县(区)建立了“贵州省盘江流域动物疫病联防工作机制”,在动物防疫、疫情通报、联防联控等工作方面建立了固定渠道,形成动物疫病防疫工作联席机制,有效降低了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2 动物疫病防控管理

2.1 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

据安顺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度统计,2022年全市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情况如下。(1)O型口蹄疫:免疫猪147.57万头、牛53.95万头、羊16.37万只;(2)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家禽2 217.99万只;(3)小反刍兽疫:免疫羊14.44万只;(4)猪瘟:免疫猪147.88万头;(5)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猪138.95万头;(6)牛结节性皮肤病:免疫牛38.93万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均为100%。

2.2 动物检疫

据贵州省动物及产品电子出证信息平台统计,2022年全市完成产地检疫:猪109.14万头、牛1.05万头、羊0.04万只、家禽2 125.03万只、兔66.62万只。检出病害禽200只,全部按要求进行了无害化处理。

2.3 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

为进一步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我市要求各地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规模养殖场(猪常年存栏300头以上,牛常年存栏100头以上,羊常年存栏200只以上,家禽常年存栏50 000只以上)进行摸底登记,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要求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建立和完善防疫制度、疫情报告与处置制度,包括免疫程序、引种申报(隔离、检测)、引种检疫、销售检疫,规范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用药情况等并完善养殖档案。

2.3.1 主要监管内容

动物免疫、消毒、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等工作的开展情况;动物免疫档案、养殖档案的建立、完善情况;各项工作制度的制定、落实情况。要求做好监管记录(1式2份),监管人1份,被监管养殖场1份。

2.3.2 监管措施

对各地辖区范围内的规模养殖场进行摸底登记,并按动物防疫责任人调度表汇总登记上报。一是定期或不定期对规模养殖场抽查动物防疫责任人到位监管情况,县级主管部门对责任人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导。二是开展全市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核查。对发现有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管理办法》的养殖场下发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县级主管部门对规模以下养殖场进行监管,并对责任人的具体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指导。市级主管部门每月对10%的规模养殖场抽查1次动物防疫责任人到位监管情况。

3 效能评估

运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建立的“兽医体系效能评估标准”,2022年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核查、启动会议、总结会议等方法,对安顺市兽医体系的人财物资源、技术能力等要素,42个评估指标逐项进行评估。评价为1级的指标有5个(执业兽医、实验室总量保证、动物福利、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价等级为2级的指标有10个(人员继续教育、日常工作经费、应急资金及补偿经费、基础设施投入、风险分析、疫病预防控制及扑灭、残留检测、信息公开、与利益相关方协商、职业管理),评价为3级的指标有12个(乡村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人员、技术决策的独立性、兽医机构的外部协调能力、资源与业务管理、兽医实验室诊断资源、对动物产品生产屠宰加工场所及集贸市场的管理和检查、兽医实验室基础设施、动物产品标识与溯源、认可/授权/委托、兽医行业自律、法律法规实施与监督),评价为4级的指标有16个(兽医机构和人员数量、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兽医主管部门人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兽医机构的内部协调能力、兽医机构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设施设备、被动流行病学监测、主动流行病学监测、应急反应、屠宰加工场所宰前宰后检疫、食用动物产品的收集加工和储存环节检查、兽药和兽用生物制品、动物饲料安全、动物标识和养殖档案、联防联控)。评估结果表明,安顺市兽医体系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配置上可以保证开展基本的兽医工作,具备基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要求,但在多个要素中还存在需要提高和完善的地方。

4 发展建议

4.1 加强兽医机构改革

持续推进全市兽医体制改革工作,理顺管理体制,完善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机构内部科室设置,增加机构编制,配齐人员,以便各级兽医机构之间能顺利开展工作;单设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主管部门统一管理。

4.2 加大设施设备投入

兽医机构相关设施设备的配置(包括办公场所、交通工具、通讯、冷链及其他相关设备和基础设施)要及时更新,配备更加先进、精密的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按照《贵州省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加大对兽医实验室的投入,完善实验室基础设施设备,确保各级兽医实验室全部达到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条件并通过考核。

4.3 完善财政保障机制

随着养殖动物的频繁调运,动物疫病的传播风险日益增大,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带来巨大挑战。为了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还需拓展新业务。在疫情处置方面,现行扑杀补助额度过低,疫情处置难度很大,导致延缓疫情处置的情况时有发生。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动物防疫经费投入倾斜力度,确保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

4.4 提升资源与业务管理效能

在制定相关资源与业务管理制度时,增加制度的涵盖面,使其能有效管理全部资源和业务活动。建立人、财、物资源与业务相关管理制度及信息数据库,具体包括考勤管理制度、动物防疫日制度、实验室质量管理手册、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管理系统等。相关管理制度、规划和信息数据库能够用于管理大部分资源和业务活动。

4.5 强化风险分析和风险管控能力

针对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防控建立相应的评估机制和制度,明确兽医机构风险分析人员,加强技能培训。各级兽医机构建立风险评估制度,规范风险分析采用的数据库管理。

4.6 提高应急反应处置能力

各级兽医机构要各司其职、通力合作,联合建立健全处置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应急反应处置能力。

4.7 强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在养殖环节要建立有效的可追溯体系,完善县级兽医机构对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对动物标识和追溯系统的效力进行定期审核。健全县级兽医机构,加强日常监管,做好养殖过程跟踪,兽医实验室积极争取通过相关资质认定,具备开展兽药残留检测的能力。

4.8 强化联防联控机制

加强动物防疫相关部门的联动和密切配合,做好兽医机构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协商、沟通的会议记录,相关的联防联控措施实施前要更多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加大宣传和责任追究力度,以提高相关单位、部门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

猜你喜欢

安顺市兽医养殖场
我是兽医志愿者
安顺市石材集中采购中心举办揭牌仪式
有创新可借鉴的“塘约经验”——贵州省安顺市塘约村考察报告
兽医改行搞发明
“安顺市金钟老年大讲堂
——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举办
兽医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安顺市中通快递配送模式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