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音乐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建设研究

2023-10-03张新昊

河北画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传统

张新昊

(阿坝师范学院)

现在,在我们的社会中,具有全面性的民族音乐人才是非常缺乏的,要利用民族音乐具有的悠久、博大精深的特点,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学贯中西的音乐人才。用当代的表达方式来弘扬和发扬民族音乐,必将给中国民族音乐以更为宽广的生存空间。因此,必须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对它进行现代化的改造和包装,提高更多的年轻人对它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去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诠释方法,将民族音乐推向更高的层次。

一、民族音乐教育的作用

民族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种。“美育”这一名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的德国,由著名的作家兼哲学家弗利德里希·希勒在《美育书简》中第一次提出,并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学说。“美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在狭义上,它是一种对美的认知、鉴赏与体悟的教育;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美育”是一种更高的的水平,也可以说是一种对“完美”的不断追求。美育并不只是一种对人的审美能力的提高,它还是一种对个人情感、个人思维和个人品位的升华。

(一)论民族音乐教学中的情感美

对于大学来说,美的发现与创造不应该是强制的,而是应该通过正确有效的引导。在教育事业中,音乐培养学生优秀道德品质。从本质上讲,美育就是一种学习者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过程,而提升的效果,都依赖于是否能被情绪所激发。音乐是高雅情操的主要媒体,一首歌曲可以激励人心,甚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音乐曾经是许多将士的精神寄托;在面对大灾大难的时候,音乐还给了许多受苦受难的人以光明与希望。

从教育的视角来看,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作品,向学生解释民族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想要传达的情绪,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打动学生心灵的目的,让学生逐渐地拥有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情感美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对作品作者的出身、生平和其他作品的探究,能够充分地激发学生对美的情感的追寻,从而间接地提高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在老师的绘声绘色的讲解下,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认知都会得到充分的调动。以这一点为依据,教育者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唱,在演唱过程中加入自己对民族音乐作品的认识和感情,用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感染力去打动学生,让他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并感受到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美。

(二)浅谈民族音乐的欣赏

在高校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一种艺术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音乐欣赏又可视为“再次创作”,即在欣赏过程中,用自己的思维和感受,挖掘出作品中的旋律美、节奏美、意境美和形式美。因此,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其实也是一种提升其艺术素养、培养其艺术情操的过程。这里,就以我国一首名为《高山流水》的古筝作品为例,教师在聆听完这首古筝作品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这首古筝作品进行解析,然后,通过这首古筝作品中钟子期和伯牙两个人在“高山流水”中寻觅到一位知己的动人故事,对这首古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可见,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欣赏能力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情感、思维和想象力,这对学生的审美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

(三)论民族音乐教学的节奏美

音乐的形式由三个要素组成:旋律、曲调和节奏。其中节奏是音乐的主体。每个民族都将自己的文化、历史和对外界的种种响应,凝聚成了音乐的语言,并以一代代传承的方式,保持了一个民族的生存。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重视律动意识的培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民族乐器,通过玩节拍游戏来提高学生的音乐感觉。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练习不但可以明显地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而且还可以通过音乐的节奏美来使他们体会到音乐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学习音乐和培养音乐情操的兴趣。在此,就拿音乐中最为常见的四分、八分和十六分音符作为例子,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音乐节奏,让他们能够分辨出不同的节奏类型,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条件,使用合适的民族打击乐器来展示乐曲节奏,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二、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育现状

(一)学生缺乏学习民族音乐的热情

大多数同学并不理解为什么要在学校中设置民族音乐课程,甚至把它当作一种消遣和休息。对学生不喜欢上传统音乐课的原因展开分析,从而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兴趣和动机是更好地学习传统音乐的先决条件,有了这一基本条件,学生就会自觉地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传统音乐的学习之中,并且会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抵抗疲惫,持续地获取一种心理上的愉悦。然而,现在的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已经变得不高了,他们已经没有了学习传统音乐的内在动力。由于传统的民族音乐比较高雅,在歌唱和欣赏方面都比较困难,因此许多的同学都对它产生了疏离感,许多同学都不太喜欢传统的歌曲,觉得它们与当今的时代发展趋势不符,不太好听。另一些同学则认为,民乐在表达自己内心隐约的、渴求的情感方面,远远比不上流行乐。对许多学生而言,他们完全不了解民族音乐作为一种具有50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积淀的博大精深。

(二)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育资源匮乏

目前,高校在进行民族民乐教学时,不管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从学生的角度,对教材的依赖性都很强,然而,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看,仅仅按照课本上的音乐知识教学,并不能展现出民族民俗音乐的魅力和价值。而且,即使是可以用文字记载的乐谱,也有许多已经失传,而那些还保存着的民族民乐,在经过了无数次的改编之后,也逐渐地失去了原本的精髓和魅力。因此,民族民乐资料的缺乏,也造成了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难度和阻力比较多,遇到的问题也就越来越多。另外,在音乐教学课堂上,相关的音像资料很少,不能更好地展现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民族和地域文化,造成学生不能接触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音乐作品,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三)民族音乐教学指导导向不足

现代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的支持,我们的民族民间音乐教育同样离不开互联网。透过网络,能让同学们认识到各地的民间音乐,加深同学们对当地民间音乐的认识与感受。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将实习经验的教学录像进行共享。在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浏览、讨论和交流的平台,这样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但是目前民族音乐教学录像的数目还比较少,教学录像的质量也还不够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指导导向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

三、师范院校民族音乐教学中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策略

(一)树立正确理念,推动民族音乐传承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民族音乐观念,要积极地寻找我国民族文化的底蕴和内涵,将其融入教学当中,使得空洞的灵魂充满音乐的力量。其次,从长远角度制定相关的文化政策。政府的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文化政策,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传统教学模式改革

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夫子之道,当以诗为本,以礼为本,以乐为本。”所以,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进行改革,必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紧贴时代的主题,让人能够分辨出善与恶,辨别出美与丑,从而产生一种对美的渴望,提升人的审美品位,并在此基础上,培育出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一种团结与合作的精神,树立起一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进行变革,必须牢牢把握“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目的。传统音乐教育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基本宗旨,即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为基本宗旨,并为其进行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的改革时,要把素质教育作为主要的目的。在进行传统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达到让学生对传统音乐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对传统音乐的理论、文化知识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让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演奏技巧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让学生音乐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是要实现社会发展的目的,要让人们拥有一种积极的、乐观的心态,让人类的心灵得到净化,让人们的精神状态得到改善,让他们拥有一种健康的个性,让他们拥有一种自由、和谐的个性。

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进行变革,应以“创新教育”为主体,灵活地发挥其作用。传统音乐是一门具有创造力的艺术,因此,对其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创作意识,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对传统的音乐教学进行变革的同时,要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具备创新的意识,要及时掌握传统的音乐教育理论,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式进行创新,让学生在学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积极性。通过传统乐曲进行创造性的培养,可以通过编排音乐剧、音乐创作比赛等方式,来提高人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创作能力。

(三)完善音乐教材,优化教学资源设置

运用多媒体,收集各地区的民歌,让大家欣赏,边欣赏边讲解,加深印象,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歌曲,让学生学会唱歌。在研读时,还应不断解释不同地方山歌的显著特征,并进行多次比较。如此,各地民歌的特色便可直接呈现在学生眼前,记忆将更为深刻。

民族音乐犹如浩瀚之海,在这一主题中有着丰富的内容,各地的民族音乐也有着各自的特色和特点。每个地方的民歌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必须亲身去感受,才能了解它的真实含义。多搜集,多听,多看,对地方民歌的特征有更多的认识,从而可以更加生动细致地描绘出地方民歌的特征。

用这种方式来持续提高学生对民歌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实际操作和练习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学习的目标。所以,笔者对这种教学模式展开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在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时候,不仅要对这个民族的音乐有一定的认识,会唱歌,而且要用自己的表演,把这个民族的民歌唱出来。在教学民族音乐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唱歌,在最后的阶段,还要让他们将所学的歌曲进行汇总,让他们自由地结合起来,把自己喜欢的歌曲编成一个节目,然后再用唱歌和跳舞的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在彩排时给予指点,让同学们能更好地感受到不同地域的民歌的特性,并把它们搬上舞台。通过排演,同学们能更好地感受到民歌的韵味,更好地理解民歌的特色。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将这首歌,用最好的声音,最好地诠释出来。汇报表演既是对课题研究成果的一次总结,又是一次展示,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对民乐的考核方式进行了大胆的变革与尝试,既是对同学们的一次考验,更是对他们的一次锻炼。在此过程中,既能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又能让学生有机会展现教师的教学成就。

(四)编辑和更新民族音乐教材

对中国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感情的培养,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部分。在教科书中,民族音乐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在课堂上,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民族音乐。例如,民间歌舞多元化、民族器乐经典性、曲艺及戏曲种类人文性,这些都有着明显的音乐风格。旧的教材对于民族音乐的撰写已经较为详细了,但是理论性较强,师范院校要想更好地传授民族音乐,那就要在教材中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比如西洋音乐与民族音乐的比较,西洋音乐极大地影响了我们的民族音乐,与我国的音乐文化相比较。不但在文化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在习俗上也有很大的差别,这就会使我国的音乐处于相对尴尬的地位。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学生能够用一种合理的眼光去看待和把握与之有关的文化,并用一种合理的心态去面对它。通过对民族音乐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并通过与国外的音乐文化进行比较,提高对自己民族音乐的认识,并主动地赞美自己的民族音乐。再比如为让学生在课堂上认识到民族音乐的内涵,应开设民族音乐欣赏课。教师可以播放音乐视频来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印象,让他们可以对民族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愿意去探究、去理解,这样才能让音乐教学质量得到切实提升,最终实现对民族音乐进行有效弘扬的目标。

四、结语

当前,我国大学的民族民乐教学状况并不理想,这种状况已经存在了很多年。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积极地引进实践体验教学,从课堂教学、社团活动、民间资源、网络平台、评价机制、以及教师素质等多个角度来推进实施民族民间实践体验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民族音乐民族传统
我们的民族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老传统当传承
多元民族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