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有机融合路径

2023-10-03山东省临沂方城中学

天津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信息技术

■山东省临沂方城中学 杜 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现代教育模式与教学手段均有了明显改变。在信息技术的大背景下,农村中学课堂模式也有了新的变化,极大促进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升。历史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的人文学科,囊括古今中外的文明史,通过历史学习可以让初中生建立良好的历史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对他们的学习与成长非常有益。长期以来,农村中学教学条件明显落后于城市,教师的教学手段与教学理念都相对滞后,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明显不高,制约了历史课堂效率的提升。信息技术为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注入了活力,为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增色不少。为此,本文就农村初中历史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

(一)学生思维模式的改变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朝着抽象思维转变,但是他们的抽象思维比较稚嫩,处于低级阶段,学习能力相对不足,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大部分初中生对历史内容缺乏感知能力,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为此,在平日的农村历史课堂上,教师往往需要通过直观形象的内容指导学生将历史知识抽象出来,并辩证分析。另外,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符合当前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要求。而要想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意识,历史教师应该从平时的教学抓起。

(二)农村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不集中

农村大多数学生因为缺少学习目的而缺乏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走神、开小差,这与他们长期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农村学生的家庭学习环境较差,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督促不够严格,而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也相对较差,导致学生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活泼好动,学习时经常会分散注意力,难以持久地学习。这些内外因素导致农村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必然会降低学生的思维效率,阻碍思维敏捷性的提升,学习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影响。

(三)农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特点

农村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学基本就是“记忆式”教学,将历史课堂演变为知识记忆课堂。在上课时,初中生只需要听教师讲课,背诵知识点即可,具体来讲,农村学生学习历史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第一,课前从不预习,对新课内容一点都不了解。第二,在课堂上极少主动思考,一味地跟随教师的节奏,并根据教师的指导划出重点部分。农村中学硬件条件差,缺少先进的教学方式,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被调动,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停留于表面,更别说思维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了。第三,课后极少展开复习。学生在课后只完成教师安排的作业,通常在临近考试时临时背诵知识点,以求过关。长此以往,历史学习就成为这样一个固定的模式,而这种学习过程并不符合历史教育教学的要求,很容易削弱学生对历史课的热情,学习效率不高。

二、农村中学历史课堂不容易开展的原因

(一)科任教师缺乏教学积极性

农村很多学生父母甚至学校都将历史学科视为“副科”,认为不重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历史教师往往容易产生错觉,认为自己选错了职业,内心有自卑感,只是将教书育人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习惯安于现状,渐渐对教育工作产生消极心理,斗志慢慢被消磨掉,教学热情下降。

(二)科任教师的语言表达水平不高

历史这门学科对过去与时间有着极强的表达性,因此科任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水平。教师只有拥有较强的语言素养,才能让学生清楚历史实际情况,才能引导学生客观地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情感。为此,科任教师的表达能力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有效理解,以及学生的学习热情。从现实情况来看,农村中学不少历史教师的语言素养都有待提升。

(三)科任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

教师作为历史课堂知识的传播者,经常将知识单方面地灌输给学生。不少教师认为自己将全部内容都准确无误地教给学生就是完成教学任务了,极少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教育。在这种滞后的育人理念下,农村历史教师无法组织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学生也极少主动提出问题,导致历史课堂缺少生气。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初中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较为消极,学习效率难以得到提升。

三、农村初中历史课堂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各行业的快速发展,这也给初中教育教学改革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就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而言,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具有重要意义。

(一)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与生动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只有产生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地学习,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类学科,很多内容年代久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因此很多学生很难理解这些历史知识,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乏味的历史事件转变为生动形象的情境,将静态的文本内容转变为视听结合的跨时空对话,能够充分调动初中生的各种感官,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置身于相应的历史情境中去感知和体会这些史实,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增强育人效果,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将信息技术灵活用于农村历史课堂中,教师采用图文结合、声像并茂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仅能够轻松掌握历史知识,而且思想情感会受到感染,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怀,有利于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历史观。历史教师除了要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这些史实去分析历史发展的主要特点与规律,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对农村中学生而言,如果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让他们内心抵触,更别提情感上的共鸣了。而借助信息技术营造逼真的历史场景,让初中生可以身临其境地去感知历史事件,这样他们就能获得更真实的感受,也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自然也就完成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四、巧用信息技术,打造农村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善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升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围绕课本内容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枯燥的历史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历史教学素材,让历史教学方式更灵活多样。历史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取相应的影像素材,将课本上的历史事件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场景。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播放相关的纪录片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时间、经过与结果,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其注意力,为正式教学做好准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如,在讲解“中日甲午战争”时,教师搜集了这方面的影视素材,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知这一段中国近代史,真正明白“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情境教学方式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动力。

(二)巧用信息技术化解历史教学的重难点

历史教师仅凭口头讲解很难将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相关经过以及人物关系讲清楚,传统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根据教师的口头讲解和自我想象去还原历史场景,效果较差。借助信息技术,历史教师就能够将这些抽象、陌生的历史内容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视频或音频,将晦涩枯燥的历史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就能轻松地掌握历史事件发生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关的人物关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讲清楚历史史实,传授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去主动分析探究,概括这些知识,以提升历史学科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化解教学中的重难点,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利用互联网资源去还原历史场景,从中感受历史事件对历史走向的影响,从而对历史有更全面的认知,提升辨别能力。

例如,在“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中,本课教学难度较大,中学生对宋代的社会风貌了解不多,如果教师单纯采用口头讲解的方式,学生很难对宋代社会经济面貌有充分认知。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重回大宋”的方式直观地了解大宋。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北宋时期的相关影视资料,包括《水浒传》《北宋风云》《大宋提刑官》等电视剧片段,学生从中看到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以及民间民俗,正符合本课教学的需要,从而更好地了解宋代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观看视频后,教师提出问题:“思考一下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瞬间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于是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办法,让学生自行讨论,学生围绕教材与文本阅读材料最终找到答案: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社会政治安定、商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借助信息技术轻松化解了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会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

(三)选用时事热点,促进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历史课堂所研究的内容基本都是与我们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的事件,而时事热点是指近期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历史教师可以将时事热点引入历史课教学,有助于调动初中生的探究热情,挖掘历史知识之间存在的关联,学会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历史价值观是初中历史课堂所要求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旨在让初中生通过历史学习了解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并学会用历史价值观去正确看待史实。如今,初中生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能够快速了解时事资讯,他们对这些新闻比较感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将时事热点引入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剖析身边的时事新闻,逐步建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例如,在“科技文化成就”教学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技文化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并特别介绍了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时事热点,讲解了北斗系统的功能以及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中国成为国际上第三个拥有独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充分体现了中国的科技力量。随后进入本课的教学重点——科技兴国,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以上时事热点讲一讲科技兴国的概念,给出本课教学目标,让学生明白对一个国家而言发展科技的重要意义,逐渐产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

(四)运用信息技术组织复习活动,提升复习效率

一节课结束之际,历史教师通常会与学生共同回忆本课的知识点,并围绕教学内容布置家庭作业。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作完善的复习提纲,构建相应的知识框架。学生在掌握知识主干的同时要清楚相关知识脉络,从而提升知识延伸能力,并学会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查找相关资料,扩充信息,从而开阔历史视野。

例如,在“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课后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拓展学习,了解长征的原因,包括背景、长征的路线、召开遵义会议的背景等,鼓励学生自主查阅更多资料,并加以梳理,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另外,初中历史教师要创新复习模式,充分运用微课开展历史复习教学。微课就是一个微型的小视频,时长只有几分钟,大多只讲述一个知识点,教学的针对性极强,教学目标明确,可以突破时空限制,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学生通过微课可以看到形象生动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拓宽历史视野,培养发散思维,增强学习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学生及时查缺补漏,提高学习效率。

(五)搭建多元学习交流平台,延伸历史学习空间

初中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供师生有效互动交流,构建多元互动学习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五四爱国运动”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对“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知之甚少。为此,教师建议学生在课下运用网络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这一运动的产生背景、经过以及重要意义等。同时,教师推荐学生观看《觉醒年代》电视剧,并在交流平台展示学习成果,交流心得。另外,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成立历史兴趣小组,定期选取一个主题去探究,也可以每月组织一次有趣的历史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有了新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有机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打造生动、有趣,充满活力的初中历史课堂,让学生真正喜欢上历史这门课程,主动投入历史学习,不断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初中生历史信息技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新历史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历史上的6月